那些习惯过度讨好的人,是抑郁的高危人群

「不要惧怕,你不是一个人」
♡♥关注我,照亮你前行的路
在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尽量满足别人的要求,害怕让别人失望,对别人的需求过度敏感,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在意。
看似温柔体贴,内心却可能早已被焦虑和抑郁所困扰。
这样的行为,被称为“讨好型人格”,而习惯过度讨好的人,往往是抑郁的高危人群。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
习惯过度讨好的人,往往从小在家庭中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
他们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孤独,或者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迫使自己不断去取悦他人,以换取那一点点来自外界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曾说:“我们被迫戴上面具去迎合世界,最终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讨好型人格的人正是如此,他们在取悦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忽视自己的需求。
长此以往,这种自我压抑的行为模式很容易演变为抑郁,因为他们无法通过真实的自我表达和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久而久之内心的负面情绪就会不断积累。
讨好型人格者通常害怕冲突和拒绝。
他们对他人的情绪过度敏感,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需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和矛盾。
这种逃避冲突的行为模式,短期内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安全,但长期来看,却容易让他们陷入压抑与焦虑的困境。
 讨好型人格与抑郁的关系
讨好型人格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首先,讨好型人格者往往缺乏自我价值感。
由于他们把自己的幸福感完全寄托在他人的认可上,一旦外界的反馈不如预期,他们就会感到深深的挫败和失落。
这种对外界评价的依赖,使他们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环之中,进而加重抑郁的症状。
其次,讨好型人格者的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
因为他们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会逐渐加剧。
当他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时,抑郁症状就容易浮现出来。
弗洛伊德曾指出:“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总是承受着无法排解的巨大痛苦。”
对于讨好型人格者来说,他们内心的痛苦往往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情感压抑和自我否定。
他们可能表面上显得平静,但内心却波涛汹涌,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

 如何识别讨好型人格的抑郁风险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以下几种表现,就需要特别警惕抑郁症的可能性:
1.总是担心别人不满意:讨好型人格者往往对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害怕别人对自己不满意,因此常常在无意识中放大他人的负面反馈。
2.难以拒绝他人的请求:不论自己是否愿意,讨好型人格者总是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哪怕这些请求让他们感到负担和压力。
3.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们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久而久之,自己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感上变得越来越孤独。
4.缺乏自我价值感:讨好型人格者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认为自己只有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才能获得认可,一旦得不到外界的正面反馈,就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5.情绪波动大:讨好型人格者的情绪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因为别人的言行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且难以自我调节。
 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带来的抑郁风险
要摆脱讨好型人格对内心的束缚,预防抑郁症的侵袭,关键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
1. 接纳真实的自我
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感需求,正视自己的真实感受。
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言:“个人成长的根本在于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
接纳自己意味着不再戴着面具生活,不再为了取悦别人而压抑自己的内心。
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 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
讨好型人格者往往缺乏明确的心理边界,因此常常在无意识中让他人侵犯自己的内心世界。
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意味着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底线,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请求,并且不再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委屈自己。
这并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心理健康的保护。
3. 学会拒绝
拒绝他人的请求,并不意味着你对别人不关心或不在意,而是你需要为自己的内心世界留出空间。
学会说“不”,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成长。
你可以在保持关心和体贴的同时,拒绝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求。
4. 寻求心理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讨好型人格的困境,且无法自拔,那么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你深刻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讨好模式,学会如何健康地与他人相处。
讨好型人格者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受到足够的爱与认可,迫使他们不断通过取悦他人来寻找安全感和价值感。
然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我们就有机会打破这种循环,走向真正的自由。
 结语
讨好型人格者看似温柔体贴,实际上却容易陷入抑郁的深渊。
要摆脱这种困境,我们需要接纳真实的自我,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生活的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我们有能力走出内心的困境,找到真正的平静与幸福。


不要指望吃药能治好你的焦虑抑郁
面对抑郁症,在不认命的同时----我学会了顺其自然!(网友投稿,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声音)
我采访了100个抑郁症久治不愈的孩子,发现了这个残酷的家庭真相
大多数抑郁症都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只要6步,走出抑郁症
走出抑郁后才明白,不擅长的事就不要勉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