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西泰和县,很多人熟知的是泰和乌鸡,它是一种营养很高的食材。其实,泰和县还有先秦时期的白口城遗址,就位于县城内那座泰和大桥的旁边,有赣江水流过。泰和县不仅有这些特产和古遗址,这里还是重要的一个姓氏移民点。
泰和县是江西吉安市下辖的一个县,在古代往往被人们称为吉安府泰和县。是一个面积有240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有57万多人的地方。泰和县原为太和县,于明洪武初年更名泰和,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上个世纪80年代,地方部门调查时泰和县有133个姓氏。这100多个姓氏,多为常见的姓氏,大部分是单姓。复姓则有欧阳、上官、司马、夏侯。
对境内部分乡镇姓氏样本分析,萧氏(肖氏)、刘氏、郭氏、胡氏、罗氏、周氏、陈氏、张氏、曾氏、王氏等姓氏,人口占比较多。这些姓氏占比均有3%以上。
此外,还有多个人口较少的姓氏,如文姓、应姓、车姓、缪姓等,占比都只有0.05%。泰和县部分乡镇姓氏样本:
萧氏(肖氏)是泰和县第一大姓氏,在螺溪、万合、沙村、马市、碧溪、冠朝、灌溪等乡镇均有分布。其中,曲尺村、墩陂村、湾溪村、王山村、黄塘村、黄冈村是泰和肖氏人口集中的村落。
泰和萧氏有多支,其中,冈村萧氏先祖原籍湖南长沙醴陵,其子于唐代迁居泰和池下。至宋代又有后裔再迁冈村。南溪萧氏先祖萧觉公,于五代时期从长沙避居禾溪境内。
泰和刘氏在苏溪、万合、塘洲、苏溪、上模、螺溪、马市、碧溪等乡镇均有分布。其中,芙塘村、坎头村、黄坊村、集义村、模山村是刘姓集中的村落。
泰和刘氏有先祖刘坦轩原居南京,其子为宋代进士,后因官再迁泰和千秋乡境内。泰和县洲溪刘氏先祖刘况,于唐朝从金陵(今江苏南京)迁入泰和县。
泰和郭氏在沙村、螺溪、马市、禾市、冠朝等乡镇有分布,其中,大冈村、屯洲村、坑西村、老居村是郭姓比较集中的村落。
明朝重臣杨士奇曾为郭氏二族作过谱序。其中,有郭氏先祖为袁州司户,于南宋末年避居泰和县。
泰和姓氏众多,以上是三个占比较高的姓氏家族介绍。更多人想知道的是泰和县人是来自哪里?
泰和县几千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境内的府山城遗址,其年代为商周时期。据境内部分姓氏家族来源分析,大部分为五代、唐末、宋末时期避乱迁入,还有部分因官迁居,也有的是因姓氏家族繁衍,从泰和一地再迁另外一地。
历史上泰和县是一个移民中转站,主要从这里有大量人口迁入湖南境内。从唐宋元明清都有迁入湖南永州、郴州、衡阳、长沙等地,移民时间集中于元末明初。
湖南地区的家谱中有不少还记载始迁祖来自江西泰和县鹅颈塘,鹅颈塘也有多种称呼,如鹅颈大丘、鹅掌大丘等。
至今,有不少湖南移民人后裔去江西泰和县寻找那个叫鹅颈塘的移民点,因为那里承载着无数人的寻根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