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辽宁,很多人会想起大连的海参,境内还有辽沈战役纪念馆。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南部地区的一个省份,其陆地面积有14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常住人口有4100多万人的地方。
关于辽宁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20多万年前。那么,辽宁人是从哪里迁移来的呢?下面给大家说道说道。
上个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辽宁营口的金牛山发现了古人类痕迹。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骨器等物品。考古研究表明,早在旧石器时期辽宁地区就出现了金牛山人。
辽宁因辽河和安宁而得名,先秦时期,境内为燕国辖地,有不少燕国人进入境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辽宁地区设立郡县。并迁移人口,派遣将士屯守,有部分汉人开始迁入。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量迁入境内,有胡人、鲜卑族等民族。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胡人大量入主中原,而中原百姓部分南逃。由于东北地区战火相对较少,汉人又有部分北迁辽宁地区定居。
清朝以前,辽宁还是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地方,汉族移民相对较少。
唐朝时期,境内居住着契丹族、汉族、靺鞨等多个民族。五代时期,契丹族统一了北方游牧民族,建立了辽国。后来,满族的先民女真族兴起,又在境内建立了金朝。
元朝灭金朝,元朝建立后,在境内设立辽阳行省,有部分蒙古族进入。因辽宁靠近朝鲜地区,也有部分朝鲜族人陆续迁入境内。
明政府在境内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又有部分汉族将士陆续迁入辽宁。明朝时期,因朝鲜政权更迭,有大量高丽人涌入境内。
清朝末年,受日俄战争的影响,日本和俄国有大量军人陆续进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因东北三省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清政府无法加强管理。后又全面开禁东北,为防止外来势力吞并土地。
自清咸丰年间开始,来自关内的灾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部分进入了辽宁境内。辽宁土地广阔,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开荒种地的工作。
这些移民被民间称为闯关东,闯关东的人以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居多。据境内部分家谱调查,山东的闯关东移民,很多来自登州府。
因其移民地名为清代时期的,有很多后人寻找祖先的来源时,一时无法查找到对应的地区。有的人认为,登州府部分区域就是现在的山东烟台境内。除山东登州府移民外,也有不少人来自莱州地区。
至民国,国民政府继续采取鼓励招垦政策,有大量的关内人因受自然灾害影响迁入。据悉,清代至民国,仅山东移民东北地区的人口超过上千万人。
由于外来移民辽宁地区人口增多,使汉族成为了当地的主体民族。除汉族外,境内还分布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锡伯族等多个人口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
如今,王姓、张姓、刘姓和李姓成为了辽宁境内的大姓。这些姓氏先辈大部分是清末以后来自关内。解放后,因工业建设、支边和工作调动、经商等活动,也有部分外来的新移民。
附:辽宁百家姓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