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苏皖皖
图丨浙江省博物馆、苏皖皖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作为浙江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在 8 月 28 日全新亮相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四楼独占一个展厅。“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主题展通过人文数字的方式呈现《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富春江景的山水之美,回望黄公望的一生,感受他笔墨中的自然与生命。
展厅内设置有三面全画幅投影,伴着厅中空灵的乐曲,《富春山居图》缓缓展卷,坐在展厅的石块上,望富春山水而静息心灵。“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策展人谢佳玲接受文博时空独家专访,谈了她对展览的感悟。
用心去看画
文博时空: 《富春山居图》作为传世佳作,名气非常大。可能会有一些观众不懂书画,就是觉得真迹难得一见,或者说被它传世 600 余年的离奇故事吸引,过来看一看。普通观众该如何欣赏这幅作品呢?
谢佳玲:每个人其实天生都有审美的能力,人本身也是喜欢亲近自然的,大家都能欣赏它。当你贴近它,除了用眼睛看看这幅画的笔墨章法,最好是能用自己的心去感知。自然而然人就会静下来。中国的山水画,本身崇尚的就是自然朴素,因此看画的时候如果能暂时忘记一些繁杂的心念,回到自己最自然、简单、轻松的状态,你会觉得自己跟这个画其实很亲近,不会再去思考画外的事情。这个展厅的设计初衷里有一点就是在观众进入展厅后,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灵能被安放。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全卷
·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全卷(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剩山图》动画
文博时空: 是不是黄公望本身作画就花了很长的时间?有人说用了三四年?
谢佳玲:对,这是画家画画的真实状态。不是说黄公望想着要去完成一件伟大的山水作品,而是他想出去就出去云游了,回来了再画一段,没有把它当成一个作品去完成。这张画最自然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个时候他就是一种自然的书写。
你看他诗文的部分,其中有两句很有意思:“道书摊未读,坐看鸟争林。”这就很直观地描写了这种状态。说他看书,书摊在桌子上,那又如何呢?窗外的鸟、山林才是真的关乎生命的。人的生命和自然相合,这也是中国山水画里很重要的一点。
采用声光电,如何不伤害名画?
文博时空: 在策展的过程中,如何把真迹和数字展项放在一起?
谢佳玲:书画纸质作品展示在硬件上是有规范要求的。在声光电环境里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照明和消防的问题,所以整个空间在设计上一是暗环境,书画展柜的照明和外面的投影、展厅照明必须互不干扰,还要保持柜内恒温恒湿控制;二是单独辟一个厅,隔绝掉外面的声光电,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厅中厅”展示。
《富春山居图》厅中厅
这个展厅消防要求特别高,选择涂料、装饰材质都有局限,目前墙上的文字都是黑玻璃定制的,工艺要求比较高,厅中绿色墙面也是用了等级较高的防火涂料。
展厅
希望观众多看看这些文字
文博时空: 有没有一些被观众容易被观众忽视,但其实挺有趣的环节呢?
谢佳玲:展厅第一单元《富春山居图》的墙面上印有黄公望的简介和年表时间轴,观众可以了解他并不是太顺的前半生以及淡然平和的后半生。而第二篇章“道化丹青”的墙面上则有黄公望友人及后人对他的描述,仔细阅读的话,会发现黄公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以及他在杭州的一些行迹。
真迹厅屏幕前的仿真石块上以及后方幕墙上,投影的是黄公望流传下来的文字,以及朋友们与他的往来信札诗文、他的画论《写山水诀》、《纸舟先生全真直指》(金月岩编 黄公望传)。这部分的设计是对他道学、画学思想的梳理与呈现。
我们在那里设置了长椅,希望大家能坐下来看一看。
大部分人对黄公望可能有个刻板印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了根手杖,在山里行走。其实他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与他的同时代的杨维桢,也是元代很有名的书法家,当时和黄公望一起游孤山,黄公望在山上听到山下湖里有一个人在吹笛,他说了声“此铁笛声也”,他也掏出了自己的铁笛,和上了那个人的曲子。山下的人听到后,就走到山上来。两个人互相吹着自己的笛子交臂而过,就这么交臂而过了,也不需要说停下打个招呼。我觉得很能体现古代文人蛮浪漫、洒脱的一面。
还有一个故事是黄公望经常坐船出去游玩,他会在船尾用绳子系上很多酒瓶,酒瓶是挂在水里的,就这么开走。开到一地停船,想把酒从水里拎出来,结果一拉发现只有绳子,没有酒了。酒瓶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他就哈哈而去。这种很旷达潇洒的感觉真的很好。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朋友,你会觉得非常舒服和有意思。所以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墙上的文字,选的大部分是当时的元代人对他的评价,我觉得还是挺重要的。
策展主旨:客观呈现展品
文博时空: 您一直在强调“自然”,这是否也是您的策展理念呢?
谢佳玲:我是倾向于尽量简短客观地去说明,展览还是要以内容为本。策展人个人意志非常强烈的东西,可能一些当代艺术展会比较多,但是在博物馆,面对先人的灿烂文化时,非常个人的想法观念可以放在展品之后,毕竟大家主要还是来看展品的,给展品和观众多一点空间。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这样的长卷,我们就会想尽可能多打开一点,让观众多看一点。
《富春山居图》的知识点和故事本来就很多,但一股脑给观众很多知识点,观众也会累;它本身也有一些吸睛的故事,如果讲多了,有的观众就听了个八卦回去,那和在家里听故事也是一样的。像《子明卷》和乾隆帝的故事(注:乾隆珍藏《子明卷》,五十余年形影不离,而且画卷之上写满了他的题跋)这次就把它弱化了。还是希望大家回到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本身,多去感受黄公望的笔墨内质,和画里“人”的精神。
观展攻略
1、参观预约:微信搜索“浙江省博物馆”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门票预约,点“参观预约”选择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2、免费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 - 17:00,16:30 观众停止入场,17:00 闭馆。周一闭馆,遇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闭馆顺延至节后第一天。实名网上预约,可预约 6 天内的参观。每张预约单可预约人数不超过 4 人,5 人以上需进行团队预约。
3、“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人文数字陈列”位于之江馆四楼,为常设展。分为 “《富春山居图》”与“道化丹青”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真迹厅内,展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展出至 2023 年 9 月 28 日,之后将进入休眠期,休眠期时将展出复制品。以后每年真迹都将会在馆内定期展出)。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点个“在看”,分享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