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雅韵:夏日清风舞扇影|观展




文|李嘉凡
文物摄影|杜广磊
扇子不仅是人们消夏纳凉扇风的用具,更是文人雅士系于腰间、收于袖中、时时把玩的风雅之物。以扇面为载体写字作画,最早出现在执扇上。在折扇上绘画,最迟不晚于宋代。扇面绘画艺术演至明清时期,因其表现手法、意境构图、艺术风格有别于卷轴册页,受到人们备加珍爱。
扇面绘画虽为尺幅小品,不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却因其独特的团扇或折扇造型,有着更为浓厚的装饰意趣。由于扇形尺幅及材质的特殊性,使画家必须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中匠心独运,方能以超绝脱俗的技艺创造出优美动人的无限意境。
扇面绘画,不仅流派纷呈、面貌多姿多彩,而且题材广泛,样式丰富。山水、花鸟、人物各具风采。
01
林泉高致——山水类
许多画家热衷于在扇面上表现曲折山川。或烟江草树,逸气横流;或幽涧溪泉,蓊郁深邃;或空山旷湖,寂静渺远;或春山冶笑,明媚怡人……所描绘种种超尘意境,均是人们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往往令观者得之于象外。无论是洋溢着春天迷人景致的青绿山水,还是象征着作者精神家园的水墨美景,都足以让人们修身养性、寄托情怀。


陈仁 携友游山图折扇面

关思 溪桥轻舟折扇面


黄慎 沧波钓徒图折扇面
扇面题跋:“一卧沧波老钓徒,故人夜雨忆三吴。大江东去成天险,处处春山叫鹧鸪。写似其老长兄粲,瘿瓢黄慎。”黄慎(1687-1770)是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间作山水、花鸟,尽得荒率之致。著有《蛟湖诗钞》传世。


郭恕 城外秋游图折扇面


孙楷 空山新雨图折扇面


李庆 文阁临江图折扇面


王溥 石湖春泛图折扇面
扇面题跋:“石湖,界吴县、吴江之间。相传范蠡入五湖之口,宋参政范大成居此。孝宗书‘石湖’二字赐之,名‘石湖别墅’。上有普陀岩石,镂观音大士像,因名石佛寺。水乃苏郡白阳湾所汇也。”题款:“学文待诏,设色。奉学林贤契文坛哂正。戊辰端节,云泉老友溥学画写。”王溥(1796-1850),主要活动于清嘉、道时期。字云泉,江苏太仓人。官四川大足典史。画境益苍茫沉厚,与吴镇为近。


无款 西湖风景折扇面


郑珊 泉山放棹图折扇面


顾沄 溪山晴霁图折扇面


胡梦龄 振衣高岗图折扇面 
       

胡璋 楼阁晚照图折扇面
02
花鸟怡情——花鸟类
对大自然美丽花草的写生和禽鸟瞬间动态的描绘,在两宋之时已经开始盛行。无论是生气盎然的野草闲花,还是灵动活泼的昆虫禽鱼,画家们都能借含情妙笔将眼中之美永恒定格。文人雅士在尺幅墨色之间尽现生命的自然之美。扇面花鸟中无拘无束的自由天地和拒尘避嚣的天籁风情,不仅给绘画史带来了新的动感和活力,还赋予人们对生活的乐怀忘忧、遐想反思。


姚元之 灵岩异卉图折扇图


胡璋 访梅寻诗图折扇面


张翀 喜上眉梢图折扇面


何其仁 墨兰图折扇面


朱栋 兰石灵芝图折扇面


汪恭 夹竹桃花图折扇图


吴熙载 秋江晚色图团扇面


吴熙载 紫薇图团扇面


莲溪 梅花秦珠图折扇面


周闲 榴花鱼图折扇面


汤禄名 设色清供图折扇面


王礼 玉堂春晓图折扇面


朱偁 秋卉幽禽图折扇面


凌霞 梅花图折扇面


虚谷 金银双鱼图折扇图


邓启昌 彩菊丹枫图折扇面


任薰 芭蕉天竹图折扇面


任薰 墨竹红梅图折扇面


姜筠 兰石相照图折扇面


姜筠 花草忘忧图折扇面


江召棠 牡丹海棠图折扇面


江召棠 香梅冰姿图折扇图
还有一种扇子叫做缂丝扇。缂丝又作克丝、刻丝,是一种以平纹为基本组织,通过断经断纬及局部挖梭方法织成的多彩织物。丝线有如雕镂一样,层级分明,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此扇面饰喜鹊榴花图,以书画为蓝本,根据图案变换色彩,工整细丽,气韵生动生动,尽显魅力。


缂丝扇面
03
传神写照——人物类
明清以来,扇子人物画突破了前人的墨守成规,表现出一种博综传统,汇融古今的意象和势态。依扇观画,总见文人高士舟溪渔隐,万籁俱寂;又见温婉侍女依窗幽坐,别具风神;还见现实生活与世俗场景。清代扇面人物画将审美意趣引向了世俗娱情,进而开启了雅俗共赏的新风。


蔡玉卿 木兰从军图折扇面
扇面题款:“木兰从军图,时己丑春日画为云舫先生大人雅鉴,玉卿再笔。”钤印:“玉卿女史”朱白文方印。蔡玉卿(1612-1694),字润石,漳浦(今属福建省)人,明末著名学者、抗清英雄黄道周之继妻。善书法绘画,能诗文。


陆佃 村居社戏图折扇面


闵贞 洛神凌波图折扇面
扇面题款:“寿田世长先生属画,正斋闵贞。”钤印:“闵贞”白文方印,“正斋”朱文方印。题跋:巴树烜小楷书节录魏晋曹植《洛神赋》。闵贞(1730-1788),清代画家,扬州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字正斋,号蓼塘居士。江右人(江西南昌)。侨寓湖北汉口。仕女善作直笔勾勒,益远益妍。兼精写真,幽闲静逸,无一纵横习气。


江蓉 竹荫仕女图折扇面
扇面题款:“叔玉三兄世大人法家雅教,莲峰弟江蓉。”钤印:“莲印”白文方印。江蓉(1833-1905),字莲峰,号倦云,别署剑华庵主,清道光、光绪年间歙县人。擅绘画,仕女尤胜。曾寓邗上,与王素齐名。


江蓉 春雷起蜇图折扇面


费以耕 仕女采茶图折扇面
扇面题款:“砚华四兄大人雅正。己巳九秋写于海上。馀伯费以耕。”钤印:“召龄”朱文方印。费以耕,生卒不详,字馀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费丹旭长子。画承家学,善绘仕女,兼工花鸟,清雅绝俗。

谢彬 芦艇垂钓图折扇


汪圻 捣衣图折扇面


钱慧安 农家乐图折扇面


沈兆涵 画阁妆成图折扇面
扇面题跋:“画阁妆成日未斜,幽香透入绿窗纱。宵来一阵疏疏雨,催放盆兰几剪花。丙子小春之初,背仿华秋岳笔,为友遥姻世叔大人雅鉴,即请正之,心海侄沈兆涵并记岁月。”钤印:“兆涵”白文方印。沈心海(1855-1941),原名沈兆涵,江苏崇明人(今上海市崇明人)。花卉、山水、人物皆擅,尤精仕女,遒秀古雅,无甜俗妖媚之习。


紫香 罗浮月影图团扇面
扇面题跋:“春来消息传花柳,梅独占魁首。佳人徐步向花丛,脸比梅花、一样浅深红。东风吹散罗浮梦,和鲜露珠冻。横斜疏影月黄昏,袭袭重阴、径湿碧苔痕。调寄《虞美人》,写奉韵珊先生宗长大人钧属并请两政,紫香纲。”钤印:“紫香”朱文方印。


禅香 梧桐仕女图团扇面
纨扇,古扇名,又称团扇、罗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细绢削成的团扇。亦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称。
下面这件水漫金山图纨扇为束腰型,手柄为象牙,扇骨为竹丝,排列整齐均匀。扇面为纸本,一面素色,一面绘“水漫金山”。

水漫金山图纨扇
此件纨扇属于翻璜竹雕工艺,即把毛竹的内簧剥出,展开加工,制成盒、瓶、屏风等,并施以雕刻。翻簧竹雕始于清代同治九年,为浙江黄岩县木雕艺人陈光臣首创。

竹璜陈光臣刻西湖三潭印月纨扇
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打磨后的竹折扇骨匀细光洁,高雅古朴,折扇骨上也可以刻字。
下面的子安氏刻朱子家训折扇骨,扇骨15根,边骨采用徽刻的技法书写了清代学者竹咏春拳所属的《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用纯(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从落款可知,扇骨雕刻者为子安氏。

子安氏刻朱子家训折扇骨

子安氏刻朱子家训折扇骨
(以上扇面摄于安徽博物院“风之雅——扇面绘画精品展”,目前展览已结束)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点个“在看”,一起逛更多展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