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各个国家的地标性建筑,比如咱们的万里长城、比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比如英国伦敦的大本钟,那如果是法国呢?我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埃菲尔铁塔这个名字。甚至脑袋里还会勾勒出它大致的样貌。
但咱们再把这几个建筑物拿出来分析一下会发现:我们的万里长城在古时是用来抵御游牧民族侵犯的,自由女神像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一百周年。大本钟最初是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而埃菲尔铁塔呢?似乎好像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再加上,就算是今天,建造它都小有难度,更别说19世纪的80年代了。
甚至曾几何时,埃菲尔铁塔还差点被拆了卖掉。那么,这问题就来了:当初法国人为什么要建造这个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实质意义的铁塔呢?它的命运又为何险些被拆掉,变成了法国的文化标志呢?
首先,我们先穿越回1872年的法国。为什么我要选定这一年呢?因为前一年,在与德国前身普鲁士王国的战争中,法国人再次向日耳曼人展现了他们的优良传统,时任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十万大军举白旗投降。
既然仗打输了,割地赔款是必须的。德国人俾斯麦一张嘴就是50亿法郎。一说到割地赔款,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晚清。毕竟,也是同一时期,清朝在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同样支付了很多赔款。如果把清朝前前后后的赔款加起来,大概有12亿两白银。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说,50亿法郎与这12亿白银是差不多的。
换句话说:这场普法战争,让法国人直接亏到姥姥家去了。所以按常理来看:由于国库空虚,休养生息才是最好的作法。在我们文化传统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叫冲喜!意思就是,当你连续倒霉运的时候,就应该办点喜庆的事来冲掉身上的霉运。而后来法国人也用事实证明了:冲喜是不分国界的。冲喜冲喜,冲的到底是什么喜呢?
法国人看完黄历后一拍大腿: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的法国大革命,眼瞅着就要一百周年了,咱们就在首都巴黎办个世界博览会吧。一方面,可以向世人展示一下法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一方面还能抚平民众在普法战争带来的创伤。
更重要的是:此时法国在海外还有着大量的殖民地,如果不支楞起来,那殖民地的利益可就保不住了。目标既然有了,法国人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办。但既然是博览会,你总得有个标致性的建筑吧?这个建筑怎么招也要比美国的塔高吧?看到这些要求后,各路的建筑师纷纷投稿。
有的建筑师觉得:这个塔应该是个灯塔,这样就有一种点亮整个巴黎的赶脚。听起来,这个想法是非常完美的。但到最后,它也只是停留在了想象的阶段。
1881年,一位名叫巴托尔迪的雕塑家在设计完自己的作品后发现:由于雕塑的成品会被放置在高处,所以,需要一位工程师来帮他解决一下关于风力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高人。
老话说的好啊:嘴勤能问出金马驹来,这么一天,有人告诉他:一位名叫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小伙,在工程方向颇有成就。于是,巴托尔迪就主动联系了埃菲尔,一番操作后,埃菲尔就给雕像内部设计出了一套完美的钢铁支架。
最终在1886年10月28日,这个雕像出现了美国纽约的自由岛上。说到这相信你大概也猜出来了,它就是法国人送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从今天的角度来说,能参与自由女神像这样作品的设计,一定会让埃菲尔在法国工程界名声大噪。
然而,事实上,人家老早就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甚至1884年,当他公司的设计室主任拿着这张草图来找埃菲尔时,埃菲尔并没有表现出有多大的热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两年后的1886年,他还为尼斯的天文台设计了圆顶。虽然这一年埃菲尔已经54岁了,但弟球还是想说:埃菲尔就是父母嘴中那位别人家的孩子。当然,最终,埃菲尔还是决定来做这项工程。1887年,他准备与巴黎政府聊聊铁塔的细节。正常来说,如此巨大的工程,巴黎政府应该是大包大揽的。比如资金的筹措、人员的调度工作都是政府来完成。
而现实是什么呢?当预算的数字650万法郎摆在政府人员面前时,政府人员面露难色,并表示:唉呀,小埃同志,你也知道。普法战争咱们打输了。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我几个银行那这东拼西凑的之后,只有150万法郎。要不,剩下那500万法郎,您就。。。。。哎?如果此时,你是埃菲尔。你相信巴黎政府真的只能拿出150万法郎嘛?这个工程,你还会继续干下去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但要知道埃菲尔不但是个工程师,人家还在经营自己的公司啊。
所以,埃菲尔提出了这样的条件:从铁塔建成之日起后的20年,铁塔带来的所有门票收入都归我所有。20年后,您想拆就拆,想卖就卖。还没等埃菲尔说完最后一个字,巴黎政府立马拍板表示:不许反悔啊。虽然现实的过程不像弟球说的这么戏剧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巴黎政府对铁塔并没有寄以太高的期望,所以出的钱越多,就意味着越亏钱。甚至还想过,等世博会一结束就拆掉。再加上这么个庞然大物维护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且,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法国的艺术界的态度更是让巴黎政府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我们都知道巴黎嘛,算是艺术家的天堂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画家、文学家、音乐家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当时这些人对铁塔的态度是出奇的一致,他们认为:与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相比,这么个黑咕隆咚的大烟囱,简直就是巴黎的耻辱。而这些艺术家里,就有咱们相对比较熟悉的莫泊桑和小仲马。
有了艺术家们的“肯定”,政府越来越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毕竟等世界博览会结束之后,如果铁塔效果不错,有人参观的话,我们赚到了游客和城市形象;要是没人参观,只要给埃菲尔稍加施压,没准第二年就有拆了的可能。
所以,一直到铁塔建成之前,巴黎政府都觉得自己是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当然,不管外人怎么看不上,埃菲尔和他的团队可一点都没大意。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埃菲尔带领着50个工程师,用5300多张图纸清晰地描述了18038个部件的具体位置和安装方法。最终在1889年3月按时完工。
而且,更令人欣慰的是,没有发生比较致命的事故。虽然在建造时,备受指责,但随着5月6日世博会的开始,这份指责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疯狂的人群。这里面就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另一位名人:爱迪生。当然,还有一位,他就是前面提到的莫泊桑。为什么要提这位文学家呢?因为,在埃菲尔铁塔建成后,他几乎每天都在铁塔下面吃饭。至于为什么?
莫泊桑表示:只有塔下是整个巴黎看不到埃菲尔铁塔的地方。别说,这歪理还挺打动人的。看来,人类终究逃不出:王境泽的真香定律!
故事说到这,你可能会想:既然能带来不菲的收入,看来埃菲尔铁塔是不会被拆除了。其实还真不是。
时间再来到1925年。这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刚打完没多久。法国人可以说为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于是,很多报纸就写道:(埃菲尔铁塔的金属结构似乎是生锈了,高昂的维修与保养费,政府已无力承担,也许卖掉它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当年的这种无良小报和今天互联网上的营销号是一个性质:无下限的追求流量。显然,这篇关于卖掉埃菲尔铁塔的报道也是如此。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位名叫卢斯蒂格的职业骗子看到这份报纸后觉得:卖塔这事没准还真是个商机。由于此时埃菲尔铁塔的所有权早已归巴黎政府所有,所以,卢斯蒂格就假扮政府官员,按照废铁的价格对外出售埃菲尔铁塔。两次!
最后,当受害者发现自己被骗之后,人家卢斯蒂格早已登上了去往维也纳的火车。虽然卖塔这个小插曲是一场骗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埃菲尔铁塔建得再好再漂亮,大家也会看腻,而且,那个年代交通又不便利。
所以,虽然从一战结束到二战开始之间这段时间,埃菲尔铁塔平均每年都能吸引48万的游客,但就像报纸中说的那样:高昂的维护费用,也着实让人很头疼。当然,如果说以上这些事是可以预期的,那么接下来,埃菲尔铁塔连同卢浮宫等建筑则迎来了生死存亡的一刻。
1940年5月,德国人绕过法国人修建的马其诺防线,1940年6月14日,德军挺进巴黎;8天后,时任法国陆军元帅贝当在投降协议上签字了。不过,虽然法国人投降了,人家保留了最后一丝的尊严。
由于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塔,所以,法国人意识到,德国人来之后,塔尖上飘的一定是纳粹的旗帜了。于是,他们将埃菲尔铁塔内部电梯的电缆剪断。这就导致等德国人真来了以后,纳粹士兵不得不 爬到 最顶端才可以换上自己的国旗,也许是经验不足的缘故,德国人没想到上面的风那么大,刚挂上去没多久,国旗就被风吹走了。没办法,士兵只能拿一面小一点的国旗再爬一次。而希特勒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巴黎,是第二年的6月23号。基本算是一年整了。并且还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当然,希特勒来到巴黎留下的可不止是这一张照片。在参观完拿破仑的墓地、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建筑之后,他对着身边的建筑师朋友说道:虽然巴黎很美,但柏林一定要比它更出色。等我们的霸业完成之时,巴黎将永远活在柏林的阴影之下。
从这一番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此时的希特勒还是希望自己的柏林能够在艺术的角度上去超越巴黎。但随着战事的不断变化,希特勒在对待巴黎的态度上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1944年8月23日,随着盟军的不断接近,巴黎的解放也是指日可待。当然,知道这一点的除了巴黎市民还有,就是希特勒。于是,他立即命令当时的巴黎军事总督迪特里希·冯·乔利茨将军,立即用炸药摧毁巴黎的所有历史古迹。埃菲尔铁塔自然也不例外。
希特勒的原话是:城市绝不能落入敌人的手中,除非它变成了一堆废墟。但,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再加上,二战都打到这个时候了,乔利茨将军也深知:纳粹已是无力回天。于是,他并没有执行此时已接近疯狂的希特勒的命令。
1944年8月25日,乔利茨将军投降!可以说,正是因为乔利茨将军的手下留情,才有了今天巴黎这座城市。所以,他经常被视为“巴黎的救世主”。1966年11月5日,乔利茨将军因战争性疾病而去世,多位法国高级军官出席了这场葬礼。
故事说到这,大家似乎也能感受到埃菲尔铁塔之所以能一直矗立在战神广场,除了最初的机缘巧合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上,确实领先于当时世界的工艺水平,还有就是,埃菲尔铁塔虽然不像我们的万里长城一样拥有御敌的功能,但它也见证了法国人从一战到二战,再到今天这一百多年间的兴衰史。
从这个角度来说:埃菲尔铁塔与我们的万里长城一样,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瑰宝。
好了,最后,仍然是一个小问题。今天咱们聊了巴黎甚至是整个法国的地标性建筑,那么,大家可以把自己家乡的地标性建筑写在评论区,看看谁的最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