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星舰”重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3分钟后,在3.9万米的高空发生解体后爆炸,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是迄今为止,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重型运载火箭,造价超过3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马斯克星舰的试飞失败,直接的经济损失就已经超过30亿美元。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此次爆炸没有人员伤亡,且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可以为下一次试飞提供更为详实的佐证,为下一次试飞提高成功性。
“星舰”重型运载火箭
在世界前沿领域的研究当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失败,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失败一次,就相当于离成功更近一步,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未知探索中,有众多的宇航员都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为人类航天进步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1961年3月23日 ,苏联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的隔绝气压舱实验就要完成的时候,不慎将擦拭用的酒精棉团扔到电极板上,导致气压舱大火,被活活烧死。虽然邦达连科还没有正式上天,但是邦达连科也成了全球第一位在航天领域牺牲的航天员,不过他的牺牲也成全了候选人加加林,加加林随后乘坐宇宙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驰名全球。
邦达连科
1967年1月27日 ,美国的3名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进行“阿波罗1号”的模拟发射任务时,阿波罗号飞船内的线路突然发生短路,产生了火花,高氧的飞船内部就此引发大火,三名美国宇航员在大火中牺牲。
“阿波罗1号”乘组
1967年4月24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飞船执行航天任务,完成任务准备返回地面时,因飞船主降落伞未能打开,飞船以高速撞向地面,科马洛夫就此殉难,在废墟中,只找到了科马洛夫的一节脚骨,其他都化为灰烬。
其实,此次灾难完全可以说是人祸,发射前科研人员在对“联盟号”飞船进行检查时,发现了大概203处结构性的问题,但是没有人敢把问题反馈给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怕被追责。
科马洛夫发射前也曾言:这次任务我不会活着回来。但是科马洛夫并没有退出,因为他一旦退出,他的候选人加加林就要作为替补顶上,而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结果也确如科马洛夫所料,飞船一进入太空,就发生诸多问题,天线打不开,电量不足,导航不准等。但是都被科马洛夫一一克服,但是,完成任务返程中的降落伞打不开彻底夺去了科马洛夫的生命。
科马洛夫
1971年6月30日 ,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的三名航天员在“礼炮一号”空间站待了24天,完成多项科研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开始乘飞船离开空间站,准备返回地球。虽然过程一切顺利,飞船返回也完好无损,但是,当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的时候,只看到三位宇航员已经失去了生命,现场血腥无比。
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原来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导致了三名宇航员的牺牲,在飞船临近地面的时候,返回舱上本来应该先后爆炸的两个螺栓同时爆炸,震坏了换气的阀门,这就造成高空中的返回舱压力迅速降低,在短短的几十秒内,三名宇航员肺部和血管炸裂,场景凄惨无比。
“联盟11号”乘组
1986年1月28日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准备发射升空,上面载有7位航天员,其中里面包含一位中学老师麦考利夫,他本准备在太空中给自己的学生进行太空授课。
在飞船升空到一万六千余米高空的时候,右侧火箭助推器的环密封圈因温度过低而失效,飞船在高空中快速解体并发生爆炸,顷刻间化为乌有,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其实,此次事故发生前,曾有工程师向高层表示,佛罗里达州的气温已经降到零度以下,将会影响火箭的助推性能,但是公司高层还是做出了起飞的决定。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乘组
2003年2月1日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执行完太空任务后准备从太空返回的过程中,发生解体,7名宇航员遇难,根据调查结果,原来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燃料箱的一块泡沫材料脱落,撞在了飞机的左翼,这就导致了飞机左翼隔热材料的损坏,在飞机返航的过程中,与空气高速摩擦产生高温。左翼部件彻底损坏,就这样,“哥伦比亚”号短时间内快速解体,马上就要到达地面的宇航员全部陨落。
后续,美国宇航局多次试验后确定,泡沫材料在安装过程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乘组
据统计,在短短几十年的航天探索过程中,就有至少22位宇航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是人们在悲痛之余对航天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停止。人类依旧在勇敢的探索未知的外太空,创造着一次又一次的航天奇迹。
星辰大海
所以,失败并不可怕,探索未知这是一件冒险的事业,不是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人类每次前进的一小步,都包含着无数人的血与泪。但是,失败是成功的基石,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沿着英雄烈士的脚印,去征服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