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我们公司的一类生物新药沙艾特进入医保目录,为越来越多的复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福音。”2月27日,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汤华东介绍,这款自主研发、靶点全新的全球首款生物新药,从立项到上市历时19年,实现0到1的突破。
海特生物是武汉经开区的一家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上市企业,致力于神经系统、肿瘤领域用药的研发生产。经过20多年发展,该公司成为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天津、厦门、珠海、荆门等多地布局。
27日,位于武汉经开区珠山湖大道上的武汉海特科技园,实验室内研发人员在一排排试管前,目不转睛地做着测试;在现代化无菌工厂内,一盒盒新药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海特生物与经开产投集团联合投资5亿元的经开生物医药创新园已开工,今年底将全面封顶。
▲海特生物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忙碌做测试。
据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十多年来,全球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属于不可治愈的恶性疾病。
“新药临床前研发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仅不到3年时间完成。”汤华东说,但从申请临床试验到Ⅲ期临床试验全部获批,海特生物用了16年。
一款全球首创的一类生物新药研发,犹如在“无人区”探险。制剂处方、规格大小、临床适应症、临床用药时间和剂量、不良反应等都是未知的,需要研发人员不断探索找到解决方法,每一次探索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仅Ⅲ期临床试验中,我们前后做了417例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在半衰期、稳定性、制剂容量等指标上反复推敲重来,不断测试改良。”汤华东说,当时一楼办公室出完技术方案,二楼实验室马不停蹄做测试,三楼中试车间接着做产品生产,“整栋研发大楼经常是灯火通明,工作人员走路带风”。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11月,海特生物一类生物新药沙艾特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DR4/DR5激动剂,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一项全新的药物治疗路径。
“明年10月,以海特生物为产业龙头的经开生物医药创新园将完工投用。”经开产投旗下经开创服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通过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区域医药产业集群效应。届时,“一栋大楼就是一条生产链”“一个园区就将成为一个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缑曼
审核:吕作璐
扫码关注
投稿邮箱:wuhankfq@163.com
点赞、分享、在看,掌握车谷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