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这是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存状况。
加满油后郑总与我们合影
中国超14亿人口,越南不到1亿人口,在卡宗博省越南人比中国人多,且被黑人认为是中国人。
郑总
环球自驾第244天,早上七点开始出车,经过15个小时,300多公里行车,晚上十点才到达安哥拉卡宗博省会城市。说是省会城市,可以说连一个村庄都不如,没有看到一层以上的楼房,更谈不上有旅馆。我们车上可以自己解决吃住,吃住根本影不了我们的出行。但是,到一个新的地方,如果能够找到中国人,中国公司,华人超市、餐厅,有个停车的地方,安全系数会大幅度提高,到达省会城市卡宗博已经晚上10点,首要任务就是找中国人,中国公司、中国超市或者中国餐馆。
郑总的工人
进城后遇第一个黑人就说他家附近有中国人,所以让他上车指路。走3公里多到达一幢比较大的建筑,在这落后的地方显得特别高端大气,围墙、大铁门,铁丝网,我用力敲打铁门,并大声用普通话重复喊叫"有人吗?有中国人吗?"。十多分钟都设有人回应。
我们的车在郑总仓库门口
黑人指向斜对面一家小商铺,说是中国人,我走过去敲门,几分钟后一位东亚黄种年轻男子开门,我问他是不是中国人,他说不是中国人,是越南人,他说越南语我听不懂,说安哥拉通用的葡萄牙语我也听不懂,从他的语言加动作理解,说斜面的高围墙,大铁门,围墙上有铁丝网的建筑也不是中国人,而是越南人。越南人与黑人用葡萄牙语沟通了几分钟。
城区边的公路
这时候已经23点,黑人还想带路去找中国人,问他有多远,说有几公里,我们觉得已经半夜了,能不能找到是个问题,能找到也太晚了打扰他人休息,所以婉拒了黑人的好意,黑人挥手与我们告别。
路边的蚂蚁窝
当天晚上我们俩就把车停在越南人的小超市前,睡在车里,一觉睡到早上6点,既来不及刷牙,也不洗脸,就开车转悠找加油站,这里到达赞比亚还有150公里原始森林,超级烂野路才能到达边境口岸,出境后入境赞比亚,加满油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天第一次陷车
在谷歌地图、maps me离线地图上搜索不到任何一家加油站,只有再次转为寻求当地黑人帮忙,同时寻找该城市的中国人。一边开车,用手机将加油站翻译成葡萄牙文,寻问路边黑人,几个人在不同位置,不同方向都指向一幢房子,但是该房门口既没有加油站,更没有加油机,看来这里没有正规的加油站,只有私人加油点,这样的油,质量怎么保证?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困惑,看来最好的渠道就是寻找中国人帮助。
路边的原始部落
用手机将"哪里有中国人?"翻译成葡萄牙文:"Onde estão os chineses?"。经过一个有警察站岗的大门,下车走过去,有几位警察围过来看我手机屏幕,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槽钢桥
卡宗博省到底没有中国人?如果有,肯定人数不多,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因为这可能是最后的希望,边开车边搜寻路边行走的黑人,从外表看比较靠谱的,我都询问,不知道问了多少黑人,最后问到一个黑人说知道中国人在哪里?并且愿意带我们过去,我让出副驾位置给他指路,他带我们开车几百米,找到一家装饰风格与我们昨天晚上遇到的越南小超市风格一样的建筑。我下车敲门,喊几分钟都没有人答应,应该房子里面没有人。
好像国内的越野赛
黑人说前面还有中国人,又上车指挥开车走,大约一公里多,又遇上一家门口装饰风格与越南小超市一样的房子,我又下车敲门.几分钟后,黄种人面孔的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开门,我先用英问:是不是中国人?回答:不是.是越南人。我说我要找中国人,了解我的诉求,他拨打了电话,用葡萄沟通几分钟,就把电话递给我,听到亲切的普通话,幸福感油然而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后,中国同胞说能解决我们的困境,让我把电话交回越南人,越南人与中国同胞说了几句后,就挂断电话,与黑人说了几句,黑人就招手叫我们上车,开一公里左右就找到中国人郑总。
与郑总的第二张合影
郑总是江西人,他说自己是安哥拉卡宗博省唯一的中国人,原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做生意,因为那里中国人太多太卷,就来到这里买了几十亩地,围了围墙,盖了简易的房子,主要是经营汽油业务,也收集有一点柴油,但是不够加满我们油箱,但是他会尽全力找到柴油帮我们加满。最后我们大约加了60升柴油,给钱他不要。我从钱包里拿出300块人民币给他,他只拿了一张,说表示一下就可以了。
木桥
郑总告诉我们:这里到赞比亚150公里,全程没有信号,都是原始森森野路,无数的大水坑、木桥、独木桥,槽钢桥,路非常烂、特别难走,这是唯一前往赞比亚的路。给我们他安哥拉手机电话号码,他在当地的名字,叮嘱我们,如果遇到警察、车坏、陷车等危险情况,可以通过前往卡宗博的黑人,给他报信,他会尽一切努力帮我们想办法解决。
郑总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与告诫,让我们对通过150公里原始森林野路充满了信心。我们唯有斗志昂扬地向前冲。
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