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自燃原因分析


电芯质量问题
首先,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结构复杂,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多个关键部分组成。隔膜作为电池内部的重要组件,主要起到隔离正负极、防止电池内部短路的作用。然而,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如果隔膜存在缺陷,如厚度不均匀、存在针孔或破损等,就可能导致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内部短路。
当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时,大量的电流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产生高温。这种高温环境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如果电池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池温度急剧上升,甚至引发燃烧反应。

此外,电芯质量不合格还可能表现为极片弯曲变形、涂层不均匀、存在金属或非金属异物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极片弯曲变形可能导致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极片间的接触不良,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涂层不均匀可能导致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极片表面的电流分布不均,产生局部过热现象;金属或非金属异物的存在则可能直接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或刺穿隔膜,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造商需要严格控制电池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这包括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等方面。
电池包安全结构设计
一、电池内部框架设计
如果电动车受到外力撞击,如碰撞、摔落等,其整体结构可能受到严重破坏,包括车架、电池仓等关键部位。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可能导致电池外壳破裂、内部电解液泄漏,甚至电池内部的短路。
内部配有“十字加强梁”,再加上电池包外壳前后两端的横梁,碰撞时保护电芯不会受到挤压。而电池内部被电池填满,没有空间设计单独的加强梁,电动车受到外力撞击,自然风险增大。

电芯与外壳之间留有的空隙越大,可以形成缓冲区。电芯不容易被挤压。

二、散热系统设计
散热系统是保证电池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散热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有效地将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引发自燃。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BMS冷却管理:每个电池单元都对着冷却液管,管道像蛇一样缠绕在电池周围以提供更多的热量传递区域,高温低温均可以控制,如今大多数高端国产新能源车就是采用这种设计。

以雪佛兰Bolt为代表的散热片液冷:散热片增加表面积以增加传热速率。热量通过传导从电池组传递到鳍片,通过液体和空气带走热量,散热片非常薄,厚度仅为 1 毫米。而当电池太冷时,加热线圈会加热整个系统。

三、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池管理系统(BMS)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监控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关键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调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以确保电池的安全、高效运行。如果BMS出现故障,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首先,BMS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获取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和电流等信息。这些数据是评估电池状态、预测潜在问题以及制定相应控制策略的基础。当BMS正常工作时,它能够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状态,如单体电池温度过高、充电电流过大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然而,如果BMS出现故障(或者电池包内传感器较少),它可能无法准确地获取或处理这些数据。这意味着电池的异常状态可能无法被及时发现,从而增加了电池进入热失控状态的风险。热失控是电池内部由于热量积累而导致的失控反应,它可能引发电池的自燃或爆炸。

具体来说,如果BMS无法监控到某个单体电池的温度过高,那么该电池可能会持续升温,直至达到热失控的临界点。同样地,如果BMS无法限制充电电流在安全范围内,那么过大的电流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产生过多的热量,进而引发热失控。
此外,BMS的故障还可能影响电池的均衡性。在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性能和状态可能存在差异。BMS通过调节充放电过程来尽量保持这些电池的均衡,以确保整个电池组的性能和安全性。如果BMS出现故障,电池的均衡性可能会被破坏,从而进一步增加电池组出现故障的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高度重视BMS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造商应不断优化BMS的设计和算法,以提高其故障检测和处理能力。同时,用户也应定期对BMS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防爆阀
电池组外壳有泄压防爆阀,如果电池包内部出现热失控,产生大量气体,这个阀会自动爆开,卸掉电池内部的压力,避免爆炸。 

总结:电动车自燃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电池、充电器、线路、外部因素、使用与维护以及系统设计与故障等多个方面。为了确保电动车的安全使用,用户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动车,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提高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水平。

有意向考取电池制造工程师、电池维修保养师、新能源汽车维系工程师的朋友或培训项目合作的企业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联系我们,领取相关资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