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的OpenAI发布会重点内容已帮大家总结好


最近OpenAI的几次重要发布会主要集中在今年的12月,共计开了 12 场发布会,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创新,感兴趣的可以去B站找下完整的视频看下。以下是我对这些发布会的主要内容的总结,供大家了解:

o1模型的发布与升级
OpenAI发布了o1模型的完整版,该模型在性能上显著提升,错误率下降了34%,并增加了多模态识别功能,能够更好地处理图像和文本综合任务。
o1模型还支持 Function Calling、开发者消息、结构化输出及多模态识别功能。这意味着医生可以用它分析医学影像,工程师能让它帮忙看图纸,设计师还能让它提供创意建议等。
Sora视频生成模型

Sora是OpenAI推出的AI视频生成模型,具备自主思维链和推理能力,能够生成高质量的1080P视频内容。然而,其在处理复杂运动场景时存在一些瑕疵。
目前Sora能生成最长20秒,最高1080p的视频,生成效果其实和2月份刚放出的差异不大,总体上还是有点让人失望(视频生成可以关注下Google最近发布的的Voe2)。
Canvas工具
Canvas被描述为类似AI版 Google Docs 的全能工作台,集成了智能写作、代码协作和AI智能体等功能,主要目标就是让大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写作助手,它可以提供编辑意见,编程功能上,Canvas则通过内置的WebAssembly Python模拟器,创造了一个几乎无延迟的编程环境。它还展现出了理解代码意图的能力。
与苹果的合作
OpenAI将ChatGPT深度整合到苹果设备中,支持Siri协同、写作工具增强和相机控制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当Siri判断某个任务可能需要ChatGPT的协助时,它可以将任务移交给ChatGPT处理;
GPT-o3模型(王炸)
在发布会的最后一天,OpenAI发布了新一代推理模型GPT-o3,该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ARC-AGI测试中超越了前代模型,显示出OpenAI在AI领域的雄心。
o3 是 o1的下一个版本。在9月份o1发布后仅3个月后,这一新版本在编码、数学以及 ARC-AGI 基准测试等多个基准上就大幅超过了 OpenAI 此前的 o1 模型。
评测数据对比:Codeforces 评分2727,相当于全球人类程序员编码竞赛中,排名第 175 位,超过99%的人类程序员。博士水平的科学问题(GPQA)87.7%,博士生一般得分70%;最难的前沿数学测试25.2%,其他模型没有超过2%,数学天才陶哲轩说该测试“可能难住AI好几年”;
其他更新与功能
发布会还涉及了 ChatGPT 高级语音模式的升级,增加了视频聊天功能。另外强化微调技术的推出,使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创建专业级AI模型。也为ChatGPT用户开放了Canvas功能,增强了用户体验。
市场与产业生态的拓展
OpenAI通过这12期的发布会,展示了其在AI技术上的持续创新,并试图推动 AI在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的深度应用。
也说明OpenAI开始从最初的打造AGI方向,逐步结合应用场景,向一些垂直领域探索和研究进行转变。
OpenAI的这些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其在AI技术上的最新突破,还体现了其在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布局。尽管部分产品(如:Sora)的发布未完全达到我们预期,但整体来看,OpenAI通过这些发布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变革奠定了基础。
往期推荐:
AI工程师招聘要求都有哪些?
面向Java开发者的开源AI应用开发框架
AixBoot开发招采管理平台过程总结
挑战用AixBoot开发全流程招投标平台有多快?
好了,本期内容就是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感谢您能读到最后,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您点赞转发给予鼓励,咱们下期再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