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国神话图片

这附图据我分析是表现佛陀上天宫为母亲说法后,从天上下来的场景。当时是也,有天梯自上而下延伸,佛陀身边有帝释天和大梵天相伴,诸天礼敬,梵天举宝盖,帝释吹螺号。
而图中正是如此,故而中央脑后有光轮者当为释迦摩尼佛,左为帝释,右为梵天。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东方天王提多罗吒,汉译“持国”,能护持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塑像着白色,手持琵琶,率领毗舍离、乾达婆诸神将,保护东方胜身洲人民,并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天王毗琉璃,汉译“增长”能令他人善根增长,塑像身青色,手持宝剑,率领鸠盘荼、薛荔诸神将,保护南方阎浮提洲人民,手中宝剑,用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天王毗留博叉,汉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亿,塑像身红色,手中缠绕一龙,率领诸龙及富单那(臭饿鬼),保护西牛货洲人民,如有人不信佛教,即将其捉去,令其皈依;
北方天王毗沙门,汉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的财富,塑像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护持北俱卢洲人民,手中宝伞,是用来降服众魔的。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乐司调。
持国天王的形象,据《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中记,身着天衣,左手伸臂下垂持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托宝珠。另据《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所说,持国天王身青色,紫发,面显忿怒状。着红衣甲胄,手持大刀。中国内地佛教寺院中的持国天塑像,因受《封神演义》等民间神话影响,为一手持琵琶、身披中国式战甲的武将形象。
地藏
象头神犍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的精神之子。
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作自在天,欢喜天,圣天,是守护神;在日本,被视为夫妇圆满之神和财神;在泰国,他叫做“象头神财天”;而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
其形象为象头人身,大腹便便,独牙,持斧头、糖果、念珠、莲花。坐骑为一老鼠。
《湿婆往世书》记载,湿婆沉醉于修行,经常外出修行N年也不回家一次。他的妻子帕尔瓦蒂在一次湿婆外出修行期间,利用净身用的姜黄黏土做出一个小男孩并赋予其生命,这便是最初的“男孩Ganesh”。
22年后,湿婆终于回家了,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个他不认识的英俊帅气的男孩儿守在那里,湿婆告知自己是帕尔瓦蒂的丈夫,谁知只听从母亲吩咐的男孩儿就是不肯放其入内,湿婆失去耐性,说话间便与男孩儿开战,不料这个小子力大无穷,这下湿婆可急了,为了尽快取胜,使出杀手锏三叉戟(Trishula)一下子就把男孩儿的头颅给砍下了。
待帕尔瓦蒂沐浴完毕后发现儿子居然在看家护院时被自己不知情的父亲所害,万分伤心难过并且气愤,随即要求湿婆救活他们的儿子。然而威力强大的三叉戟早已将Ganesh的头颅砍飞到不知去向。湿婆只好向创造神梵天求助。
梵天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便可将其首级拿来代替做Ganesh的脑袋,于是湿婆便派遣他的天将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一只正好头朝北方的垂死大象,于是待大象死后便取下其首级装到了Ganesh身上,Ganesh复活了,也从此,Ganesh正式化身成为象头神。
智慧女神萨拉丝瓦蒂(Saraswati)送给Ganesh神笔和墨水,使他成为学识之神。
传说《摩诃婆罗多》的构思者广博仙人在经历了班度与俱卢两个王族的争权战争后,悟得真理,在脑海中浮现出史诗词曲,可他却无法做到边口述边记录,便求助于创造神梵天。
经梵天指点,仙人找到Ganesh帮忙,用Ganesh的神笔记录下广博仙人的口述内容,但由于这篇史诗的长度有如海量,以至于把Ganesh的神笔都写坏了。
为了不打断仙人的思路,Ganesh急中生智,折断自己的右牙,沾上墨水,继续听着广博仙人的口述,不断书写,最终完整记录下了这篇被誉为印度最伟大经典之一的巨作。
从此,Ganesh变成了只有左象牙而没有右象牙的模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