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常点评]《道德经》,一部本该列为绝密,并禁它上百年的书

  20.姜文说有这个必要,然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姜文,能说出让子弹飞一会的人终究少数,我相信芸芸众生会说“没这个必要”,或者嘴上承认有这个必要,但他们会用行动证明没有这个必要!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老子接下去又说有无、难易、高下等等概念相互依靠才能成立,这当然也很好理解的。然而到了最后他话锋一转,说“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虽然前面说了许多相反相成的概念,但突然推导出圣人无为的定律,相信你依然会觉得迷茫和不知所措的。

  然而仔细一想似乎也不复杂,老子是怎么推导出圣人需要无为的呢?因为“有无相生”,换句话说,如果统治者想太“有为”,那么必须为他提供“无为”的土壤和空间,怎么提供?办法只有一个,牺牲大众培养愚民,让民众变得无知无识,事事听命于他(到时纵然屁民们想有所作为都会被通缉抹杀:有为是圣人的事,你操那个心干嘛,你这么兢兢业业奋力作为是不是想谋反啊?你叫圣人们往哪里摆?)那么如果圣人“无为”呢?根据“有无相生”的定律同样可以得出:此时民众会自发向上,奋力作为。也就是说,届时民众的空间和自由度会大大增加,其能力也会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

  如此解读的话你会说我们还要感激老子了,因为他是在与民谋利啊。是的,他是在为民众争取自由和权力,你看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横空出世的时代,哪一个不是动乱不堪折腾不休,民众苦不聊生的?而那些不知名的“庸人”当家的时代反而岁月静好,国泰民安。

  让我们再往下看,在第二章的结尾处老子还劝圣人行“不言”的教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并且功成不居,及时行退。怕圣人们读书不用心忽略了他的精妙思想,他又在第九章的结尾重复道“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然而老子深知热血沸腾的圣人们是不肯轻易隐退的,于是在第六十六章的结尾又苦口婆心地哄他们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怕有些天资愚钝的圣人们还不明白,他又在第七十七章的结尾处啰啰嗦嗦重复说“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然而,老迈的老子依然对圣人们不放心,终于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八个字定为伟大的道德经的结尾。

  怎么样,够啰嗦的吧?或许你会觉得老子真的老了,同样的一个意思要重重复复这么多遍,累不累烦不烦啊?然而,我想说的是,其实老子一点都不啰嗦,他的“无为”和“及时身退”说的遍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其实“圣人无为”这四个字应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刻都不能忘的!

  因为老子已经知道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道理,他已经对此有了深深的忧虑。果然,后来的圣人们大都与他说的背道而驰:要么“积极作为”,日理万机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么言传身教,把自己的言论撰写成书供世代敬仰,要么死赖在宝座上非要刀枪相逼才肯恋恋不舍地下来,要么争权夺势奋斗不止。他们往往熟悉道德经,有的甚至循环反复逐字逐句细细研读对道德经倒背如流的,但是往往把老子的谆谆教诲当成了耳旁风。

  为什么会这样?是他们慧根太浅看不明白道德经?不是的,如果连他们都看不明白,我们屁民就更加无法看懂了。究其原因,还是我以前说过的“道无非也是一种迎合生命深层冲动(平和,长生,无忧无恼等等)的价值理念,但却是建立在伤害其它生命浅层冲动(欲望激情、自我价值、荣誉感、成就感等等)的基础之上”,面对这两种生命冲动和价值理念的诱惑,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或者!

  是的,谁会愿意身处高位而无所作为?面对着有青史留名的机会,就算屁民也会奋斗不休争取流芳百世的!换句话说,之所以披荆斩棘历尽艰辛爬上高位,不正是想好好大干一番吗?此时你唠唠叨叨劝他说你最好“无为”,这不是取笑捉弄他吗?而行不言之教更是难以做到。虽然唐伯虎说“功名于我如浮云”,然而芸芸众生却没有这么潇洒,他们往往对功名孜孜不倦,甚至为了功名无所不用其极。众人都想让自己创造的语句成为名言万古传诵,都想让自己写的文章编进教科书让学生们反复研读,二战的墨索里尼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笔耕不缀,洋洋洒洒写了上千万字的文章呢!

  至于老子说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原因很简单,主要源于对权力的恋恋不舍和退身后的无所适从。让他们从此隐居“玩物丧志”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个世界能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的人终究少数,大多数圣人还是胸怀天下,以百姓疾苦为念的,你现在要他们“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他们哪里肯善罢甘休啊!



  原文链接: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article/dugu123-12-5517793.html
  1
  为了方便交流《道德经》,本人特创建QQ群172461639,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加入。
  为了方便交流《道德经》,本人特创建QQ群172461639,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加入。
  为了方便交流《道德经》,本人特创建QQ群172461639,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加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