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自娱自乐帝王死法集锦。

    
  不好意思,我是来翻页的。
  
  为了脱离灌水的嫌疑。说一下史上第一个被雷死的人吧,
  
  颜良。
  
  
  官渡的时候,其他武夫都在打打杀杀,郭嘉、荀彧,还有一个外援贾诩在帐篷里喝着大红袍,下着五子棋。
  
  如果你们非要把郭嘉和谁拉上关系,他们俩只有一层关系,君生吾未生,吾生君已死。这是后话。
  
  这三个人下着五子棋,贾诩说,“我赌两个铜板,关羽明天是中分。”
  
  荀彧说,“赌三个铜板,关羽明天烫卷。”
  
  “咳咳...”大家就知道这是谁了,“赌五个铜板,关羽离子烫。”
  
  
  诸位以为他们在讨论发型么?
  
  
  第二天开打,颜良打马上前,看见酒驾的司机就是一愣,大喝,
  
  “来者何人?”
  
  对面飘来京剧腔,关羽用手捋着离子烫的胡子道,“吾乃美髯公。”
  
  颜良当时就克制不住妊娠反应,马上狂吐,被关二爷一刀砍下了马。
  
  
  至于文丑,实在是没关二爷什么事,罗大圣又YY了。
  
  
  
  
  其实颜良是元猛将,可以和吕兔、典韦之类的挑一挑。
  
  被二爷立斩马下这个事,谁的版权谁说了算吧。
  
  
  
  
  看二奶插标卖骚...
  
  
  
  
  
  继袁家大哥咳血斗升之后,袁家二哥也不甘落后,紧追而上。古人咳血看来是个常见病。
  
  金融学常见死法之一:烫手山芋死。
  
  
  袁绍是有点自大的红二代,袁术则是败家的红二代,而且他的后宫配置明显不如他哥的给力,罗大圣为了弥补这方面的遗憾,给袁术YY出了一个阎象。
  
  三国志和后汉书对袁术的评价都不怎么好,唯一算得上夸奖的就是说袁术是肌肉男,于是小生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也许他智商堪比吕兔。
  
  袁术最爱声色犬马,喜欢名表、名车、名模、帅哥,走到哪都前呼后拥,林肯开道。看见他哥飙车很拉风,他就也出来飙,不过可比他哥败家的多,不管赢不赢,就是往死里撞。
  
  这样袁术后宫的也慢慢开始觉得袁术不靠谱了,忽然有一天,袁术看了成人午夜节目——
  电视购物。
  
  “纯正和田玉,真金真钻,名家雕刻的传国玉玺,只要998,只要998哦。”
  
  袁术就拉房卖车把998包圆了。
  
  当你在一群二呆中最呆,你基本就成了。电视购物的孙氏集团由于卖玉玺收入颇丰,在江东开了很多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生意越做越大。
  
  不久,孙氏就和操操、皇叔一起收了袁术。
  
  
  
  
  公司网管比较严,很多图片都无法访问。没办法,行业局限,所以就随便找一张图。
  
  
  
  草皮说过,“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想也知道这句话不是他说的,这里面谁最喜欢已婚妇女?蓝营的boss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随便起来不是人。操操如此,蒋委员长亦如此。
  
  操操身边的女人和男人,有几个是原配的?不过能直接说出这么猥琐的话,操操不愧是猥琐王,口口相传,最后就成了,魏王。
  
  其实,操操也不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第一个身体力行的,是东吴小白脸,孙策。
  
  孙家卖玉玺坑死袁术之后,孙策就乐呵呵的把袁术的名表、名车、名模、帅哥,都收走了。
  
  这就是阴谋家罗大圣的想法,卖玉玺的时候孙策演的多么苦逼,简直就和卖爹似的,其实他心里清楚的很,怀璧其罪。
  
  明明是烫手的山芋,当年孙氏如果不998促销,估计他们的沙县小吃也开不起来,不过也要有袁术这样的二呆来配合。
  
  
  
  
  
  
  袁术,被小孩坑了吧?
  
  
  买玉玺期货赔死不算什么,其实袁术的真实死因是,马蜂蛰死。
  
  袁术打了败仗,丢盔卸甲一路逃跑,但是大少爷脾气一直不改,有一天天气炎热,袁术非要喝蜂蜜大红袍,厨子说,茶叶还剩点渣子,蜂蜜一点都没有了。
  
  袁术说,没有蜂蜜,还有路边的野花,可以去采蜜啊。
  
  于是厨子捅了马蜂窝......
  
  这个得货就被蛰死了。
  
  
  
  恩,下班。
  
  
  我是来灌水的,夹带一张Q的三国地图。
  
  简装版群英会。
  
  
  
  
  
  
  
  吴越这种地方,想也生不出什么猛男,不过,孙坚还真不错。与其说生子当然孙仲谋,不如说找爹当找孙文台。
  
  
  
  再猛的男人,也有手中没闪的时候。
  
  
  
  所以说,操操你竟欺负小辈了,你可是和孙坚同年生的,怎么总跑去打儿子辈的。
  
  还打输。
  
  赤壁的时候,要不是你把郭嘉留在未央宫暖床,也不至于被两个小毛孩子追着打,还一把火烧了你的游艇。
  
  可别提诸葛亮,郭嘉卖血死了以后他才出来的,赤壁的时候他还和月英姐在家种草莓玩呢。
  小生可没说,郭嘉卖血死了以后他才敢出来。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曹操是个二五仔。
  
  
  
  这楼里的某些看官是不是得了一种看见1就默认为0的病?
  
  
  再这样我也放李敖了。
  
  镇楼。
  
  
  
  不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只知道你彪悍。小生最喜欢和委员长跳脚的男人。
  
  不过有的人越老越变态,这话也是真的。
  
  
  
  门泊东吴万里船,孙家呆的是个富庶的地方,东吴上下都是好吃好喝,读书识字的。无论文官武将还是大小乔妹子,从上到下都白白嫩嫩,很养眼。
  
  算来算去,小字辈最猛的,大概太史慈吧,可惜死得早。就连纯武将的太史慈也是帅哥一枚。
  
  然后我们再看蜀将何在? 张飞,孟获,魏延....你们就靠小云哥一个人撑门面了。
  美髯公是不能和凡人列在一起的。
  
  在演义里,马超是个“面如傅粉,唇若抹朱”的小白脸,佩服罗大圣脑补的功力。
  
  孙坚死了,就该孙策了。
  
  老子英雄儿好汉,小霸王确实十分好汉,从他爹在他十七岁的时候死了开始,他就继承了所有的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直到二十六岁他也翘辫子,孙家分店已经遍布长三角,颇具规模了。
  
  正史里,孙策和他爹的死法一样,可见,手中有闪是多么重要。
  
  不过伯符的奸情可就乱套了。
  
  
  
  
  
  袁术说过,使有子如孙郎,夫复何恨?
  
  当然是恨没有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有人说,楼主是有多脑残,才能把这些人都YY出奸情来,其实不是楼主多脑残,也不是罗大圣多脑残,而是历史本身就mentally disabled。
  
  
  周嘟嘟和孙策青梅竹马这件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小生知道周脆皮很受欢迎,但是如果尊重所谓的史实,那就是,“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靠,这特么是拜堂了么?周脆皮,你是纯爷们,我会向你好好学习的。
  
  后来这两人找了一对好姐妹形婚了。
  
  其实周嘟嘟是个很大度的人,绝对不是嫉贤妒能那种货,他的情敌个个都是人物,从来也不见他歇斯底里,反而跟好兄弟们处的不错。
  
  之前听有人口若悬河侃三国的时候,说过,孙策死的时候告诉孙权,“内事决不问张昭,外事决不问周瑜”
  
  不好意思,我喷点太低了… 大哥,演义里罗大圣写的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有那么点怕周瑜,因为周脆皮在孙策心中和在东吴的地位,确实雷打不动。
  
  写孙策不写他是怎么死的,写太史慈、周脆皮和吕蒙是怎么守寡的。
  
  
  
  
  
  左1,伯符,左2,周脆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就是这个意思。
  
  
  楼上那俩小孩太蛋疼了,送猛男来洗洗眼。
  
  
  
  
  周五领导不在,可以考虑多更一点。
  
  
  
  如果说,周脆皮是青梅竹马的那个,那么太史慈就是轰轰烈烈的那个。
  
  太史慈是被张辽用诸葛连弩打死的。
  
  这点罗大圣没有太过度YY。
  
  太史慈拿着张K说,“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张辽头顶贱字,顺手一抽,“没想到吧。”
  
  于是,“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故事还要从孙策和太史慈相遇的时候说起。
  
  
  
  
  
  
  
  @yuer99m 水哥这名很亲切啊。 下面的诗有点眼熟。 欢迎再来3分。
  
  
  
  @只为鱼头生  拆? 他们是自由组合,小生拆不了,吴书不是我写的。
  
  别怕,伯符是个长情的爷们。
  
  ——————————————————
  
  都说了是政治比喻,再般配的人没交集也捏不到一起去。
  
  总不能让周脆皮诈尸了再和诸葛亮好?
  
  
  这帖子锻炼大家透过脑残看本质的能力。
  
  
  
  
  
  透过脑残看本质之后,发现本质是更脑残,诸位就成了。
  
  
  下班。
  
  
  
  
  @舍不得剪长头发
  
  小孩,你们老师要是这么讲,你们就全都不及格了。
  
  --------------------------------------------------
  
   这帖还是要知道一点历史的看官来看,才能看清楼主是如何脑残的。
  
  要是真当科普帖,很容易会错意。
  
  用脑残的方法来讲,他们之间是奸情,用小生偶尔回光返照出来的正常人思路来说,
  
  男人之间的博弈很简单,对内重防轻惩。
  
  对外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不过几千年前他们有没有蹭出什么火花,谁又知道呢。楼主的回光真短。
  
  
  
  
  @鸦小哇 哈。
  
  他们也是给老少爷们添一乐呵,哗众和取宠,本来就是一家的。
  
  只不过楼主是个耸货,总拿死人下手,相比之下那些有道德高度和正义感的有为青年就可爱多了。
  
  
  
  盗图歪楼。
  
  真实的伯符包小三不算什么,新三国已经让他和周脆皮修成正果了。
  
  
  其实,他爹在开小吃店的方面要更有才华,不过商战一是要看市场,二是要看后宫,孙策的后宫确实不错。
  
  不过,后宫最好的,还要数曹贼。
  
  
  
  
  
  在隔壁看见的,很欢乐。
  
  
  
  @蓝衣十三杀 别,楼主只是只小脑残,总攻这美名还是留给曹操吧。
  
  
  恭喜这位看官,岳飞和李靖都是卫青的脑残粉,你们阵容很强大。
  
  
  
  附送伯符、子义琼瑶故事一层。
  
  早年太史慈是跟着刘繇的,但是混的不好,后来小霸王去打刘繇,在战场上遇见了太史慈。两人越打越来电,杀了半天不仅都毫发无伤,而且聊得很high,
  
  直到两边将士都原地打牌斗地主了,这两个1V1的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史书其实和狗血的言情剧没什么区别,这两人大战三百回合后,太史慈拿走了孙策的头盔,孙策拿走了太史慈的手里剑。打仗打得丢盔卸甲很正常,但是丢兵器就不正常了。
  
  你要是拿走了关二爷的刀,看他还有没有脸再出来杀敌。
  
  何况太史慈用的是短戟,这两人是肉搏还是猜拳,才能大大方方的交换信物啊?
  
  所以看似平局的一战其实是为后日狗血的剧情埋下伏笔,果然,没过多久刘繇就被孙策秒了,太史慈被抓,孙策马上奔到囚车那,松绑,问,
  
  “还记得旗亭酒肆么?”
  
  不好意思,穿越了。这个懒货犯懒了,做一下搬运工好了。
  
  
  ——————来自度娘——————
  
  孙策见慈,即为其解缚,握著其手说:
  「尚记得神亭一战吗?如果卿当时将我生获,你会怎样处置我?」
  太史慈说:「不可知也。」
  孙策大笑,说道:「今后之路,我当与卿共闯。」
  即拜太史慈为门下督,还吴后授以兵权,拜折冲中郎将。
  
  后来刘繇丧于豫章,其部下士众万馀人无人可附,孙策便命太史慈前往安抚兵众。
  
  左右皆说:「太史慈必北去而不还了。」
  孙策却深具信心地说:「子义他舍弃了我,还可以投奔谁呢?」
  更替其饯行送别至昌门,临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问:「何时能够回来?」
  太史慈答道:「不过六十日。」
  
  果然如期而返。
  
  ——————————————————
  
  
  度娘没有YY,她只是翻译了一下吴书。
  
  
  
  
  短戟不是这样的。
  
  
  虽然演义中张文远诸葛连弩火拼太史慈的时候,太史慈早往生多年了,不过这段罗大圣YY的很好看。
  
  孙策死了之后太史慈一直不精神。和周脆皮不一样,周脆皮是托孤重臣,东吴是他和孙策的家。
  
  操操看孙策死了,曾经给太史慈写过一封情书,太史慈瞟了一眼,想起当年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宏愿,
  
  进入了“仰天长啸,咳血斗升”模式。
  
  
  
  
  东吴第一虎将。
  
  他走了之后,连吕蒙都算武将了。吕蒙的死法非常符合罗大圣的性格。
  
  
  白衣渡江嘛,有很多种死法,写完他再返回去写伯符,才有趣。
  
  史书上给的官方死法是:禽流感。
  
  话说,吕子明喜欢墨西哥鸡肉卷...
  
  孙策带的三个人,独数吕蒙最普通,除了爱吃鸡肉卷,几乎没什么特长,孙权有的时候不理解,
  就问他哥,你喜欢周脆皮小白脸,你喜欢太史慈肌肉男,你喜欢蒙蒙能站起来么?
  
  孙策就和他说,这你就不懂了,那两个人是成材,吕子明是张聪明的白纸,我专门给你留的,你只要喂他鸡肉卷,将来定有大用。
  
  结果孙权就拿鸡肉卷去逗吕蒙,发现吕蒙实在很呆,基本相当于文盲,就和他说,“你要多读书,多看毛主席语录,每天看完一车书,才有鸡肉卷吃。”
  
  结果吕蒙孜孜不倦的看读者知音故事会,当觉得前后三百年已经无人能超越自己的时候,终于遇上了禽流感…
  
  
  
  
  为了鸡肉卷,我忍。
  
  
  @蓝衣十三杀 厄,有葱...
  
  水哥怎么听起来这么像水军的头领?
  
  
  
  吕蒙死于瘟疫是野史里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魏晋这段历史很受大湿们的偏爱,下面说一说罗大湿的专利。
  
  
  你们以为神关羽的技能是怎么来的?
  
  最罗大圣YY之死:神关羽,带走你。
  
  白衣渡江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吕蒙和陆逊两躲在孙权的后花园想出了一个坑死关羽的方法,由小陆携带大量发蜡,装作卖发蜡的去迷惑关羽,吕蒙克己出连弩在后面蹲点。
  
  由于小陆柔弱的表现,和对发蜡对胡须的定型作用的完美推销,作战计划非常成功,美髯公被吕蒙揪胡子割脑袋,按死在了麦城。
  
  美髯公的故事到蜀国的时候还会再说的,总之,无论他是被杀、自杀,还是被自杀,都是插标卖首了。
  
  荆州收复,东吴摆庆功宴,仲谋给吕蒙上了一堆的鸡肉卷,吕蒙抱着就啃,边啃边问小陆要不要,小陆说,你慢点,别噎着了。
  
  吕蒙果然就噎着了,小陆还递了杯水给他,结果噎的更厉害,小陆就在后背上拍了两下,
  吕蒙说,“滚…晕…”
  
  结果就噎死了。
  
  孙权大骇,问陆逊,他怎么了?
  
  陆逊说,“不知道啊,吃着吃着说了句‘关云’就不行了。”
  
  孙权说,“啊,这是武圣的英魂来寻吕蒙了,哎…”
  
  这就是关羽灵魂复仇的故事。
  
  
  
  
  
  主公,你有没有听过张震讲故事?
  
  
  灵魂复仇这种事,当然没人信,于是大家就开始分析吕蒙为什么要死,孙权为什么过河拆桥。
  
  有人说,荆州已还,嘟嘟权重,周脆皮他就不喜欢,换成吕蒙了,虽然暂时能用鸡肉卷控制,但是不能保证他下一刻就喜欢嫩牛五方了。
  
  还有人说,吕蒙错在杀了二爷,谁都知道,二爷和皇叔是同床共枕的好兄弟,这样一来,蜀势必罚吴。
  
  真正两国开战,绝不会单纯因为死了一个武将,即便是孙策和周瑜这种。
  
  
  这个时候就要打破还相信爱情的看官的梦了,按照罗大圣的思路,孙策死的时候对孙权说过一句话,不是‘外事问google,内事问百度’那句,是另一句,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诸位如果觉得这是一句哥哥称赞弟弟的话,就小瞧阴谋家罗大圣了,罗大圣噎死吕蒙,就让这句话有了内涵,“那些我留给你的人,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这样再看吕蒙为什么会被鸡肉卷噎死,见智见不智了。
  
  
  
  
  被看穿了吧。
  
  
  
  无良灌水翻页。
  
  
  
  @舍不得剪长头发 不要紧,我也没及格过,而且是政史地三科全都不及格。 纯理科生。
  
  
  
  
  
  
  
  我是红领巾,爱戴绿帽子。
  
  哇呀呀,翻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