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衣锦媚行-在古代首饰中且歌且行

  还有3个回复就分页了~~~~
  不知这次谁是沙发了
  作者:淡紫薇 回复日期:2008-8-26 22:35:00
  
    土里出来的总觉得有股阴冷气,不太敢带着,楼主肯定是骨子里阳光的女孩
  
  -------------------
  呵呵,阳光?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阳气非常重的人,从中医角度也是个非常热性的人,所以,我想自己应该是不怕阴气的了吧
  分页了,又是新开始~~
  作者:freyja1112 回复日期:2008-8-27 2:29:00
  
    又有新东西了,那套“市井”很漂亮,但是一直都没闹明白,单尖、双尖到底要怎么个用法。
  
  
  --------------------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改天我要上个图,大家就明白了哈
  作者:霓裳绮绣 回复日期:2008-8-27 12:34:00
  
    作者:霓裳绮绣 回复日期:2008-8-26 14:57:00
      
        有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哼,替戏子MM抱不平!
      -----------------------
      谢谢了,这位应该是三多上的朋友吧,不知道是哪位呢?
    
    呵呵!我们加了QQ的啊!本来是想买你的残红的,可惜你已经转了!我的QQ名字叫暖暖!三多我也逛了的,但是没在那上面和你聊过呢
  
  ------------------
  呵呵,说暖暖我就知道了哈,应为一般三多的朋友才叫我戏子的
  作者:荔枝债 回复日期:2008-8-27 13:55:00
  
    市井~~
    我喜欢~~
    尤其是配上楼主的文字~~
  
  ---------------------
  是的,我也喜欢市井的文字,虽一点不阳春白雪,但写的是自己非常满意的一篇
  作者:两情同依依 回复日期:2008-8-27 15:43:00
  
    为了lz特地在天涯注册了
    
    东西很漂亮 文笔也很好
    
    ps:文庙是在沧浪亭对面哪个么
  
  ------------------
  呵呵,是的,MM也是苏州人么?
  作者:麦香酥 回复日期:2008-8-27 20:13:00
  
    这是群里的一个JM介绍我来看的帖子,我一下就被吸引了。
    我对化妆什么的没兴趣,但很喜欢古老的东西,加上楼主的描述,我总觉得有一种,怎么说,很沧桑的感觉吧,尤其是第二篇,竟看的我有想哭的冲动。
  
  ------------------
  是的,那篇贪欢,至情至性的文字,自己至今读着就想落泪
  下来要写的这篇有点特殊,因为写的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一个朋友的。第一次写别人的东西,虽然有点不合适,但是实在对这个东西很有感想,就和大家分享下了,而且这个簪子是个高古东西,正好是我没有玩过的品种,也算是老银知识的补充了。
  
  第六十六篇:回宋
  第一次在朋友手上见到这个簪子,就不由的被它的凤凰造型震撼到了,这绝不是近代的审美取向,一问,果然是宋簮。
  最近,炒得风风火火的就是回唐。确实,雍容的盛唐,那海纳百川的气度,那些如牡丹般张扬的女子,都是一部部在历史中荡气回肠的传奇。可是很奇怪,自小,我就偏爱宋朝,那些个青衫布衣婉约词,那些文人墨客的名士自风流,那些如梅花般临水傲霜的女子,偏偏的,与一个如此孱弱的帝国纠缠着,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风雅的一章。
  宋,从赵匡胤把酒释兵权开始,就预示了这个朝代独特的风骨,没有太多的腥风血雨,一切都是淡然闲适而大度的。宋代的帝王,都是尊文轻武的,虽然造成了这个王朝一直被北方边境的问题困扰,最后屈辱的,在蒙古铁蹄下,踏碎了临安城内的后庭花,但是不能不说,由于帝王的宽容,也成就了两宋宽松的文化气氛,和对文人气度的尊重。
  宋代,有过“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柳三变,有过“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有过“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还有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一个个或不羁浪子,或潇洒文人,或铁血战士,或千古名臣,或柔或刚的,共同谱写了两送传奇,把文人的风骨,写进了历史的骨髓,真名士,自风流。
  可惜,两宋的女子,在世俗的条条框框下,清雅的太过于单薄,总是有点失色,纵有能文如李清照,不须男儿的能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迈的句子,可惜,垂老之年,依旧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而聪明灵慧的唐婉,一曲钗头凤,红颜薄命的,郁郁而终。
  一曲钗头凤,里面有着唐婉生命最后的泣歌,而这个簪子,也是钗头凤。宋时的凤形制高古,头似鹦鹉,看着,比现在的凤,野性大气了很多,谁又能想到,戴着钗头凤的女子,是这样的文弱清雅,在世俗与历史的双重压迫下,被碾的粉碎,只留下谈谈的余香,飘绕在历史的缝隙中,幽幽的,不知该让人欣喜,还是让人叹息的两宋。
  这个簪子的来历,听朋友说是海货。也就是由渔民打捞上来的,所以包浆是古漆黑,所以,完整的没有一点土咬。
  听到它来自大海,心不由的颤了下,所以我对朋友说,这个簪子的故事,我要写下来。宋朝,最后的宋朝,七岁的恭帝独演“楼船载国”的悲剧,最后入海的纵身一跳,终结了一段,再也不可能重演的风雅历史,宋朝的美丽与忧伤,都付与了深邃的大海,中原再大的烟火,也沸腾不了永远平静而广袤的大海,一切,终了,只是中原大地,自此,再无宋朝。
  恭帝跳海后,皇族,大臣,后宫眷属,有些也跟随跳海。一直在想,这个来自海里的宋簮,会不会就是那次动荡留下的呢?哪怕不是,在海里的簪子,背后的,总是个悲伤的故事。
  一个最风雅的朝代,最终的归处是大海,而来自大海的这跟宋簮,是不是,可以继续诉说,沉睡千年的故事?

  今天晚了,明天给大家讲讲宋代首饰的知识哈~~
  作者:午夜之梦回 回复日期:2008-8-28 19:53:00
  
    小小声问一句,那对叫夏天的簪子,有没有一点点可能媚行能出手呢?实在是喜欢啊喜欢。
    如果没可能,就当我没说过,悄悄地溜走。
  
  -------------------
  呵呵,那对自己是非常喜欢的啦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宋簮的知识。宋簮其实很多都很简洁,素面,没有太多的工艺,最常见的是一种u形钗,很像筷子,可以看图1.2。这样的钗因为是实用簮,唐宋风气又比较流行高髻,所以一般尺寸比较大,和明清时候的不同。
  这种U形钗是标准的唐宋形制,但是宋簪子的簮脚有铭文,一般是制作的店铺号或者制作者,类似于近代的款号。图2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唐簮一般没有。
  另一种是带工艺的U形,可以看图3、4。花纹一般是高浮雕,花卉为多,少数也有凤纹的。这样带工艺的有U形钗,还有单股的簮,也是比较常见的品种。
  另有多头的,暂时没找到图片,像上一篇回宋那样的钗头凤式样的,其实是很少见的,估计在当时也算的上是有等级的东西了。一点浅显的介绍,给大家介绍下宋代头饰的一点基础形制。上面的2个钗,都不是我的东西,也是用的别人收藏的图片,我本身是没有高古东西的。

  天涯抽风?图片顺序乱了,大家凑合看看啊
  第六十七篇:断玄
  这是个东北大扁方,很难得的剔底工艺,是最费手工的老银工艺了。图案线条虽不是那么细腻,但也难得在女子之物上,有如此大气的笔画,刚劲有力,一龙一凤,颇具古朴之风。
  可惜,这个扁方是断的,我都快成了残件收容所了,总是不舍得这些虽残尤美的东西们。在安徽阜阳的皖西北古玩城,很意外的邂逅了这根断掉的东北大扁方。店主开了个很鸡肋的价格,很犹豫,毕竟是个残件,要再次脱手非常难了,第二天又去了次,还是要了,因为我怕我不买下,这东西会被当废银子化掉,那也真是浪费了一刀刀全手工的剔底工艺。回到苏州,找了个银匠小心的把它焊了起来,小心的清理了下,终于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种东北大扁方,据说还有个名字叫怀牌,说是女人踹在怀里,难得拿出来炫耀下,也是以后的棺材本。虽然是据说,虽然很多人都说不可信,但我还是愿意去相信这个据说,因为这样,首饰更显的珍贵而有了人情味。也不知道,这个该呆在东北的大扁方,怎么的来到了安徽,不过我想,它的主人,应该是不需要这份棺材本了。
  断玄难续,锦书难托。不过这么拙朴大气的东西,背后热情爽快的东北女子想是不会有悲伤缠绵的心事了。有的时候,简简单单没心没肺的日子,也许更快乐些,所以断玄还是续上了,断玄背后的故事,也不应该是忧伤的基调了。

  图片发错鸟???
  补张全图
  

  作者:琉离鼠 回复日期:2008-8-31 22:57:00
  
    好喜欢媚行的红妆,那篇文章感觉好像就是为我写似的,淡淡的风格,悠悠的话语,带我走进一个又一个古代女子的生活中。
    小女子不才,刚刚工作没多久,银子不多,但还是想问下不知有没有幸能收得您的一件物事?
    另,还想问问MM对收藏玉有没有兴趣呢?
  
  --------------------
  呵呵,我也是今年刚毕业,才工作不久~所以经常性穷了就乱卖东西,不过最近,这个习惯正在改正~~~~正因为穷,所以不藏玉,那东西没底,万以上瘾了,这辈子就完了——|||
  作者:女妖之眼 回复日期:2008-9-1 16:25:00
  
    因为媚行的帖子,去了三多九如,也买了<妆匣遗珍>
    本来还有些贪心想要加入收藏者的行列
    看的越多,越觉得,不执着于物,才是最好的藏.
    继续追媚行的帖子,因为自己不再会买了.
  
  ------------------------
  呵呵,是啊,过眼既福,可惜我还是不豁达,连过手既福的境界都做不到
  作者:琉离鼠 回复日期:2008-9-2 21:38:00
  
    作者:琉离鼠 回复日期:2008-8-31 22:57:00
      
        好喜欢媚行的红妆,那篇文章感觉好像就是为我写似的,淡淡的风格,悠悠的话语,带我走进一个又一个古代女子的生活中。
        小女子不才,刚刚工作没多久,银子不多,但还是想问下不知有没有幸能收得您的一件物事?
        另,还想问问MM对收藏玉有没有兴趣呢?
      
      --------------------
      呵呵,我也是今年刚毕业,才工作不久~所以经常性穷了就乱卖东西,不过最近,这个习惯正在改正~~~~正因为穷,所以不藏玉,那东西没底,万以上瘾了,这辈子就完了——|||
    
    
    呵呵,因为觉得MM很有眼光啊~收藏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经典的,所以想问问MM收不收其他东西的~
    我也觉得乱买东西不好,毕竟自己收到的东西还是自己最喜欢的,它经历了那么多能到你手里也是一种缘分呢。不过,嘿嘿,如果MM什么时候要出红妆的话,记得一定要告诉我哈~谢谢MM~
  
  -----------------------
  呵呵,谢谢了,不过先说明下,红妆是很漂亮,可惜了,不适合佩戴,因为耳钩的问题,老耳环就是这样的,很多都不能戴
  第六十八篇:求醉
  有时候,求醉并不会真的醉,只是寻求一种,醉的感觉,或者说,寻求一种,忘却的感觉。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当醉的时候,相思泪,也就流尽了,心开始渐渐冷却,麻木,或者说,终于,忘却了。
  但求一醉,若只是求一醉,那么,干尽的哪怕是白水,又有什么关系,依旧可以暂时的,麻木下自己的心。若但求一伤,那么,记住的,未必是那时的人,那时的事,也许,只是那时,少年不知愁的心境。
  年少轻狂的时候,任谁,都有故作潇洒的千金求醉,都有,自以为刻骨铭心的相思化泪。也许,当我们再想起的时候,应该还是欢喜的,至少,我们曾经那么天真的拥有了整个青春,曾经,还有一份少年时候,特有的心境。
  单个的鱼龙耳环,一段求醉的故事,世上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无关风月的故事,只是冷暖自知。

  作者:残荷聆雨 回复日期:2008-9-3 14:10:00
  
    请教媚行:我在三多看上一枚印章,原刻了字的,如果磨了刻自己的,会不会糟蹋了东西呢?
  
  ---------------------------
  我的原则是,尽量不改变老东西,尤其是不可逆转的改变,毕竟这些岁月的痕迹,是前人留下的,不可再生的了,所以我很怕东西毁我手上,不是经济的原因,总是觉得,有些个暴殄天物。
  作者:公主爱骑士 回复日期:2008-9-4 12:27:00
  
    老大,人家给你发站内信咯,.呵呵
  
  ----------------------
  呵呵,看到了,已经给你回复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