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易天命--一个守墓族童子的买命历程

  81. “丢了?”我惊讶地问, “不是说事情非同寻常吗,上头又重视这件事情.怎么会丢了呢.”
  方老叹了口气,低下头后悔万分地说: “重视是重视,不过以为是一个孩子,又是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上头只派来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来接.要求我们这边派一个人护送,那孩子也就两岁左右吧,我们这边也认为不会出什么差错,所以大意了,也是派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去的.关键的是,这两个人都不知道孩子的真相.只说是帮某领导接送下家属.”
  我听他这么说感到失望透顶,想想看,一个两岁的孩子,在火车上丢了,过去这么多年,那不是一点儿线索也没有了.既然是两个人起,按说除了遇抢,孩子怎么会丢呢.我问方老: “那孩子是在两个人眼皮底下丢的,还是在一个人手中丢的?”
  方老抬头看看我,对我的细心表示赞赏: “孩子是在我们派去的这个人手里丢的据他说当时北京来的同志去厕所了,就剩下他一个人照料孩子了.”
  燕子立马接口说: “那这个人十分可疑,一个大人专门看一个孩子还会看丢了?”
  方老摇摇头说: “你们不知道,这事情实在是不一般.北京的同志也就离开了几分钟,回来时发现我们这边的这个人昏睡在座位上.孩子不见了.北京的同志叫醒我们这边的人,两个人都慌了,到列车长那说明情况,全车搜查,那时候坐火车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可终究也没找到.事后我们这边的这个同志受到调查和处分.他说当时那个孩子就给他说了一句要走了.然后他就昏睡过去.被另外一个人拍醒后孩子就不见了,事情就这么简单,一点儿曲折也没有.”
  “那他周围的人呢,他们两个人一上车就带着一个孩子,他周围的人不可能看不见孩子离开,那么大个车厢,那么多人,就那一会儿工夫,总会有人看得见的.”我总觉得事情有可疑之处.
  方老说: “周围的人那一会儿全部都在睡眠中,并且很多人说不知怎么回事,一下子同时就睡着了.所以没一个人看见那孩子是怎么不见的.也因为这些人的证词,我们这个同志才没有受到过重的处分,这事儿明显在普通人能力之外.”
  我不甘心地说: “这事儿就这么完了?孩子没了,一点儿线索也没有.那你还对我们的到来这么感兴趣儿?”
  方老翘起拇指说: “问得好,我们当时的意见是,一个孩子生活在古墓里,必定另有其人照料.所以首先怀疑是照料孩子的那个人接走了孩子.其二,就是有另外的人抢走了孩子.我们发掘了不止一处的古墓,发现有人生活在里面,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对为什么有人会生活在里面很感兴趣,这也是一个重大发现,不能公开的重大发现.如果是第一种原因,我们可能就没有解开这个谜的机会了.如果是另有其人抢走了孩子,那么,原来照料孩子的人就很有可能来找我们.这不,你们来了,只是没想到竟然隔了这么多年.你们也对此事,知道甚少.”
  我看看燕子,又看看方老问: “你的意思是说,要找孩子的人,就是照料孩子的人?我表舅爷,他也是生活在古墓中的?”
  方老点点头: “从已知的情况上判断,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zzmlb312 2012-10-6 21:15:00
  说实话,这么跟法我觉得挺累的
  -----------------------------
  这个,我能理解。说实话,我开始也想等写完了再发的。可是我发现如果我不发,我就一天天推迟下去动不了笔。还有,我存不了东西。如果哪天写了三节发了两节,第二天写完一节后就没心思写了。我这人是被逼着写的那种。所以是写多少就发多少,逼着自己每天都写。

  实在不行,你等养肥了再来好吧。很抱歉啊。我呢,写顺手时多写多发,不顺手时尽量保持两节。
  @zzmlb312 2012-10-6 21:15:00
  说实话,这么跟法我觉得挺累的
  -----------------------------
  这个,我能理解。说实话,我开始也想等写完了再发的。可是我发现如果我不发,我就一天天推迟下去动不了笔。还有,我存不了东西。如果哪天写了三节发了两节,第二天写完一节后就没心思写了。我这人是被逼着写的那种。所以是写多少就发多少,逼着自己每天都写。

  实在不行,你等养肥了再来好吧。很抱歉啊。我呢,写顺手时多写多发,不顺手时尽量保持两节。
  82.卜算子是生活在汉墓中的人.这事儿看起来有点儿不可思议,却又有点儿合乎情理.想想当初卜算子不顾一切地冲进汉广陵墓的汉王墓中,然后又说回不去了,家也没有了.说他曾经生活在汉墓里面,也说得过去.不过像他这样一个高人,在社会上可以生活的很好,为什么会躲在古墓中呢.那个孩子又是从哪里来的?难道卜算子有家?那孩子是他自己的?可是卜算子没给我提起过他的家人啊,除了这个孩子.
  我正想着,燕子问方老: “这边护送孩子的那个人还在吗?”
  方老看看燕子说: “在是在的,你们想去找他?估计也没大用,这事儿当时问过他不知多少遍,他都是这样说的,没什么破绽.再说他平时表现的很老实,不是办事不妥的人.”
  “那他叫什么名字,住哪里?”我问,这是唯一的线索了.
  方老说: “他叫王开峰,现在六十来岁了.不过他不在扬州,老家是河北农村的,退休后回那边去养老了.”
  燕子眼巴巴地问: “那,有他地址吗?”我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如果方老说没有,那这事儿就到此为止.我对卜算子要我办的事儿就无能为力了.
  方老说: “有的,你们等等,我记在一个本子上的,那本子也非常重要.我去拿.”
  方老站起身离开客厅,到他里面的房间里翻腾了好一阵子.然后手里捧着一个小本子走回来.很宝贵地交给我说: “这是我发掘汉王墓时的日记,里面有关于发现那孩子的记录.后面一页上有王开峰的地址.这是他临回老家前给我的,说是叫我有空了去他们那边玩.我怕弄丢了,就收好纸条又在这上面记了下来.我有个条件,如果你们说的卜算子回来了,我想见见他,弄明白其中的因由.”
  我很痛快地答应他.保证说只要卜算子回来,就算卜算子不来,我也会告诉方老其中的来龙去脉.方老很高兴,说我们真是一见如故,要我们两个吃了午饭再走.头回见面,又是找人家办事,怎么好意思在别人家吃饭.燕子推说还有点儿事,我们就先走了.方老一直送我们到村口,可见他对这件事的上心.人这一辈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事让你到死也放不下.而方老放不下的,就是生活在墓里的人.
  我们在村口大路上拦了一辆的士,临上车前我再一次对方老说: “方老,我知道,这是您一辈子都挂在心上的事.只要事情有了结果,我一定不会叫你留下遗憾.”
  直到车子开出去老远,还能看见方老在那里站着.燕子说这个老头还真执着.我笑笑,谁都有执着的时候,你对这事儿都这么上心,他一生进行考古发掘,这么一件史无前例的发现,他能不耿耿于怀吗?
  我和燕子又讨论起卜算子失踪了的事,最后决定还是到案发地派出所先备个案.到了派出所,接待我们的就是昨天做笔录的人.我们说明了情况,卜算子失踪已经超过二十四小时了.他问我与失踪者的关系,我说他是我表舅爷.然后他问我卜算子的姓名和常住地址.我告诉他我不知道卜算子的地址.我和卜算子是偶然认识的.
  警察把笔一放说那你报什么案,他万一要是回家了呢.连他的身份都不能确定我们怎么备案.
  我被警察抢白了一顿,说那我们再等等,再等等,然后灰溜溜地出了派出所.
  83.出了派出所,我问燕子: “我们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燕子很利索地回答: “这还用问吗,马上去火车站,坐最近一列车赶过去.”我称赞燕子办事可够雷厉风行的,燕子说这是什么话,不办就是不办,要办就不能拖泥带水的.
  我提议先就近吃个午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把身体先拖垮了.燕子说成,快点的,最好今天能赶过去,别拖的没有车了.我们找个地方随便吃了些东西解决肚子的问题,然后打个的就直奔火车站.有钱的感觉就是好,我以前可没有这个样说到哪就去哪过.我这才中了个二等奖,就这么一点点儿钱,真不知道有钱人的日子该是多么挟意.
  路上燕子问我要过小本子看了看,惊喜地说: “廊坊,好地方啊.”说过了埋头看起方老的日记来.我也凑过去看.燕子推我一把说: “去去,两个一起看我专不下心.你等下再看了.”
  我看着燕子先翻了翻,这一小本日记没多少页是有内容的,后面的都空着,看来是专为发掘汉墓做的记录.或者是专为那个墓地里的孩子写的.因为这座古墓,从开始到结束,用了四年时间.如果全程记录,恐怕这一个小本子都不够.
  到了火车站,下了的士,燕子带头走进售票厅,然后找个地方往那一站,对我吩咐: “赶快去买票,就说到廊坊最近的一趟列车.”吩咐完她自个儿在那看起日记来.我摸了下鼻子,有点儿不以为然地说: “有那么好看吗?”
  燕子头也不抬地说: “好奇,好奇嘛就是.赶快地去,别耽误了.”其实我心里也着急想看,就是不好和燕子争.只好赶到窗口要联京到廊坊最近的车票.拿过车票一看:D366,15:35出发.我掏出手机看看时间,现在是14:58,半个多小时以后出发.过去给燕子说票到手了,一会儿就出发.去候车厅等着去.
  燕子抬起头,拢一下长发,微笑着给我打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说: “太棒了,怪不得方老这么挂念这件事.这也是我这二十多年里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这必将写入我的个人历史.”
  我拉起她往候车厅去,边走边说: “中毒不浅哪.”
  燕子切了一声说: “你不也是?”
  我辩解说: “不一样,我是一半一半,一半的兴趣,一半是完成我表舅爷的嘱托.”
  燕子歪着头笑笑说: “是吗?我问你个问题,你说一个孩子在墓地里是怎么生存的,在至少一段日子不吃不喝的情况下.”
  我拍拍她肩膀说: “年轻人,一个人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能坚持一个星期左右.这不是什么奇迹.”
  燕子很神秘地说: “要是长期的呢,你怎么解释?”
  我摇摇头: “这是不可能的.”
  燕子很坚定地说: “我相信这是真的,一个考古工作者绝不会瞎编乱造.这也是方老没有解开的谜,所以他才对这事儿耿耿于怀.还有,如果像方老说的那样,卜算子也生活在这里面,那么他在这里面生活的时间会更长些,这个古墓被盗过,有盗洞.那么在没有盗洞之前,卜算子是怎么进出这古墓的呢.”
  84.我们到候车厅坐下来,我对燕子说: “你就不能反过来想想,卜算子生活在墓地里,那只是方老的推测,或者卜算子根本就没生活在墓地里.”
  燕子狡黠地一笑: “卜算子不是生活在墓地里,那他是怎么来的?你自己信吗?”我无话可说,卜算子先前的种种举动,与方老的推测十分吻合.排除他生活在古墓中的可能,好像就是穿越来的,这更不靠普.那卜算子为什么会生活在古墓中,那孩子又是怎么回事儿,绕一个大圈问题又回到原来的疑问上.正胡思乱想着,燕子说走了,进站了我们.
  上了车一坐下来,燕子又抱着那本子看.我闲着没事,就催她说: “看完没,看完给我看看.”燕子说: “别催别催,我看完肯定给你看的.”我看她一会儿半会儿也不会让给我,就拿出手机看小说,这东西就是好使,不大一会儿工夫我就睡着了.
  我是被燕子拍醒的,睡眼醒松地望着她: “怎么了,到站了吗?是不是要下车啊?”
  燕子摇晃着我说: “起来起来,口水都淌我胳膊上了,哥哥.”我一看自己还真是歪靠在她身上,连忙坐直了仔细检查燕子胳膊上,没找到口水的痕迹.燕子笑着把那日记本塞给我: “别找了,还当真了,你是不是经常睡觉流口水呀?”
  我尴尬地一笑,连忙前前后后地翻看方老的日记本.燕子笑着说: “别装了,好好看吧.不可思议的地方多了去了.如果你表舅爷真的一去不回,弄不清个所以然来,只怕这辈子我都留下遗憾了.”
  我把日记翻到第一页,头也不抬地说: “就算我表舅爷回来了也枉然,先前我不知道这件事儿,但也问过他的来历,他说不可说.我表舅爷说不可说的,那一定是不可说.”
  燕子有些失望地说: “那我们自己,能找出事情的真相吗?”
  我摇摇头说: “我们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找到那个孩子.一个两岁的孩子,是不会记得什么的.所以,除非,这些相关的事能被书写并流传下来,我们自己永远都找不到事情的真相.”
  燕子想了想,最后笑了,她说: “也许,我能等到答案.”
  我停止看日记,疑惑不解地看着她.燕子说: “你想想啊,卜算子只要不出意外,就肯定回来找你.他那么大年纪了,我还年轻.我就熬到他老,他是不会把这秘密带到坟墓里去的.”
  真服了她,这种事也想的出来.燕子不客气地往我侧身一靠说: “坐稳一点儿,该我睡一会儿了.”我低着头看方老的日记:
  1979年12月31日
  星期一,农历十一月十三.
  墓地发掘工作进行了五六个月了.一号汉王墓上面的土方已清理得差不多了.下面是黄肠题凑的棺椁已经露在了外面.晚上,接到守护墓地的工作人员的报告,说是墓地里面好像有小孩子的哭声.我立即从招待所出发赶往墓地.像这种事,工作人员如果拿不准是不可能也不敢乱上报的.我当时将信将疑,信是因为工作人员不敢乱报.疑是因为这是一个古墓,墓地里怎么可能会有孩子的哭声.要知道墓地所在的山腹全是由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形成的.墓地就开凿在这些固若金汤的石头上.整个棺椁又是棺木堆砌封闭严实,怎么可能会有人在里面,还是个孩子?
  今天去庙里了

  
  五百罗汉堂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