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 资料背景章
补充一下八大地狱和阿鼻地狱的背景知识

八大地狱,又称八热地狱,指八种具有热气苦的地狱。
《长阿含》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大正1·121b):“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推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
此八大地狱之苦状,略如下述:
(1)等活地狱
(Sam!jn~a^):又作想地狱。堕生此处的有情,手生铁爪,互见时怀毒害想,以爪相掴。或因心意浊乱,掴裂自身,至血肉竭尽而死。然冷风一吹,皮肉还生,复受前苦。凡犯杀生罪、毁正见、诽谤正法者堕生此狱。
(2)黑绳地狱
(Kalasu^tra):此狱狱卒,以热铁绳纵横捆缚罪人之身,或斫或锯。所受苦恼,十倍于前。凡造杀生、偷盗罪者堕生此狱。宋帝王,主管大海之底、东南方沃燋石下的黑绳大地狱。这
个地狱宽广八千里(五百由旬),也另设有十六个小地狱: 1、 碱卤小地狱 2、 麻环枷纽小地狱 3、 穿肋小地狱 4、 铜铁刮脸小地狱 5、 刮脂小地狱 6、 钳挤心肝小地狱 7、 挖眼小地
狱 8、 铲皮小地狱 9、 刖足小地狱 10、 拔手脚甲小地狱 11、 吸血小地狱 12、 倒吊小地狱 13、 分髃小地狱 14、 蛆蛀小地狱 15、 击膝小地狱 16、 瓟心小地狱
(3)众合地狱
(Sam!gha^ta):又作推压地狱。诸鬼卒驱罪人入两铁山间,罪人受两铁山之挤压,肉骨碎裂。凡犯杀生、偷盗、邪淫罪者,堕生此狱。
(4)叫唤地狱
(Raurava):又作号叫地狱。或将罪人投热镬中煎煮;或将罪人驱入猛焰火室;或以钳开罪人口,灌入烊铜,烧烂五脏。凡犯杀、盗、邪淫、饮酒者堕生此狱。
(5)大叫唤地狱
(Maha^raurava):又作大叫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刑罚如前之叫唤地狱,其苦更甚于前。凡犯五戒者堕生此狱。
(6)灼热地狱
(Tapana):又称烧炙、炎热地狱。令罪人卧热铁上,由首至足,以大热铁棒打碎成肉糜。凡犯五戒、邪见者,堕生此狱。
(7)大灼热地狱
(Parita^pana):又作大烧炙、极热地狱。此狱罪人所受刑罚如前,其苦更甚于前。凡行杀、偷、邪淫、妄语、饮酒、邪见及污净戒僧尼者,堕生此狱。
(8)无间地狱
(Avi^ci):又作阿鼻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苦,无有间歇。凡犯五逆罪者,堕生此狱。
以上八大地狱,每一地狱又各有十六小地狱。罪业分上、中、下三品,凡犯上品罪业者,堕生大地狱。犯中、下品罪业者,堕生小地狱。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所述,此八大地狱各有四门,于其四门各有煻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等四地狱,故每一大狱计有十六游增地狱。
所谓阿鼻地狱,译自梵语Avicinaraka,意为永受痛苦无有间断的地狱,指八大地狱中的第八狱。佛教认为,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其中造“十不善业”重罪者,要在阿鼻地狱永受苦难。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佛教指最深层的地狱,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永远受苦的地方。
阿鼻(梵avivi):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心品(大一五·六六八中):“云何名阿鼻地狱?阿言无,鼻言遮;阿言无,鼻言救;阿言无间,鼻言无动;阿言极热,鼻言极恼;阿言不闲,鼻言不住。不闲不住,名阿鼻地狱。阿言大火,鼻言猛热。
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狱。” 阿鼻地狱是“八大地狱”之一,也有人说是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阿鼻地狱是佛教宇宙观中地狱中最苦、最黑暗的一种,大部份永世不能超生,一日有亿次死生,往往刑期皆在百亿年之久(地球的年龄也不过几十亿年)。
凡造五逆罪(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及十重罪(杀生、偷盗、淫邪、妄言、恶口、绮旖、两舌、贪
欲、嗔恚、邪见等),死后必坠于阿鼻地狱,以“五事业感”(趣果无间、受苦无间、时无间、命无间、身形无间)。 事实上,十八层地狱依据各朝代的说法都不尽相同,十八层地狱原
来叫“十八泥犁”,东汉安世高便译有《佛说十八泥犁经》。佛教传入中国后,已经跟中国的道教有所结合,六朝时期,佛家对地狱的说法纷歧,自唐朝之后,才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