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下催眠、气功、坐禅、瑜伽等心灵修炼是怎么进行的,从催眠来说吧,催眠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是由催眠师给被催眠者进行催眠诱导和暗示,使被催眠者意识范围变窄,进而使被催眠者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或者被催眠师意识控制状态,此时催眠师的意识控制或部分控制了受试者的意识,然后继续引导被催眠者进入更深的潜意识状态,最后可以引导被催眠者进入基因意识阶段,此时的催眠者好像自己回到了亿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变成了植物或者动物,甚至变成了地球之初生物诞生开始的那一瞬间,他变成了一个细胞。这时候,被试者的情绪和生理反应都变成了他想到的事物了,自己原来的情绪和思维都没有了,沉静在这个虚幻的然而又是那么真实的世界里面,虚幻是外面的人看来是虚幻的,和醒来后自己看来也是虚幻的,而真实的是因为在那一刻,所有的情绪和感觉是那么的真实存在。对于心理问题,当然可以利用这个虚拟的真实来对他进行挑战了,比方一个人晚上回家,只要天黑了,她就非常的害怕,所以她没有事情的时候,晚上一个人从来不敢出去,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模拟这样的情景,融入心理暗示和鼓励,和好的场景变化,比方让她害怕的时候感觉到她突然看到了一束灯光,和她父亲亲切的叫她的声音,然后引导她身体立马又一股暖流涌入进来,慢慢的变大,变的很有安全感了,就可以控制恐惧的发生,在潜意识和基因意识上面进行了挑战,经过几次的心理挑战后,慢慢的这人在晚上出去再也不害怕了。那么催眠和气功、坐禅等的区别是什么呢?催眠和其它最主要的区别是催眠一般由催眠师来引导被受试者,而坐禅可以自我对自我进行引导和控制,这就是人的区别,但是效果都是一样的。短期来说,催眠比较好点,因为催眠要有催眠师参与,催眠师不可能每天跟你在一起,所以短期立马见效,但是长期来讲催眠却没有其它的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学习自我催眠比被别人催眠要难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催眠开始时是意识引导潜意识运行,后面主要是潜意识和基因意识自己运行了,而刚开使学习自我催眠的人,要意识来控制潜意识运行,就容易分心了,效果不好,但是如果自我催眠的人的意识引导变成了习惯,就成了潜意识,此时只要很少的意识参与,就立马可以进入催眠状态了,其实自我催眠就跟气功、坐禅等都是一样的了。自我催眠、坐禅、气功不需要催眠师,学会了,自己就可以控制自己了,控制自己来挑战一切不可能的事情,你就潜能无限了。
我用无极真气运行法90分钟打通任督二脉练出太极拳内功的真实经历
病态下的灵魂出窍是怎么回事呢?很多病人醒来后都有这样的经历,都看到了所谓的奈何桥的问题。记得小时候,我掉到河里,到了晚上,我奶奶和爷爷在河边喊我,让我回去,我问他们这是干什么,爷爷奶奶说是把我的灵魂喊回去,人就好了!难道人的灵魂真的能脱离本我而出窍吗?
对于病重的人,确实可以看到灵魂出窍的问题,能感觉到自己的灵魂脱离了身体,这是由以下几个问题造成的,其实也是意识、潜意识、和基因意识在进行对话。这时候的病人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主要是器官衰竭和体力消失了大部分,来自身体各个器官内的细胞中的基因在有机高分子中检测到身体的病变,基因意识不能完全正常发挥了,基因意识开始启动内部顽强的生命意识,烈的生存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给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导致人体要坐起来、站起来、好起来的潜意识命令,这个潜意识命令再次沿着神经传替给身体各个器官的时候,意识还是可以顺利的传替,
但是人体由于器官衰竭或者没有力气,在生理上怎么也起不来,所以造成生理本我基因意识和灵魂意识脱离开来,即看到了灵魂的自我已经起来了,但是身体却还没有起来的现象,这就是灵魂出窍的内涵。我就有这样的感觉,而且是正常状态下的灵魂出窍的问题,有很多次了,主要是睡觉睡的很晚,然后到第二天早上要上班的时候,基因意识即最最本我的意识要自己再继续睡觉,因为这是基因意识的需求,因为她们休息还不够,而意识却要自己快点醒来啊,因为早上8点要点名,迟到会被领导收拾的,所以两个意识分裂了,形成的潜意识图像是不清晰的图像,但是很*真,感觉自己醒来了,
却怎么也站不起来,此时的不清晰的意识又开始想办法怎么起来啊,最后它想到用手掐脸,或者用手拉住床把自己拉起来,最后就醒来了,但是非常恐惧。这就是还没有真正醒来的感觉,意识不完全清晰,它认为已经醒了,但感觉明明醒了为什么起不来呢,不清晰的意识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所以人立马会恐惧起来。但是不完全清晰的意识确认为自己已经醒了,这就是基因意识和潜意识、及意识三者在进行沟通,而基因意识代表的身体感觉回馈却与其它二者暂时脱离,还没有进行状态转换。
对于病重的人,确实可以看到灵魂出窍的问题,能感觉到自己的灵魂脱离了身体,这是由以下几个问题造成的,其实也是意识、潜意识、和基因意识在进行对话。这时候的病人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主要是器官衰竭和体力消失了大部分,来自身体各个器官内的细胞中的基因在有机高分子中检测到身体的病变,基因意识不能完全正常发挥了,基因意识开始启动内部顽强的生命意识,烈的生存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给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导致人体要坐起来、站起来、好起来的潜意识命令,这个潜意识命令再次沿着神经传替给身体各个器官的时候,意识还是可以顺利的传替,
但是人体由于器官衰竭或者没有力气,在生理上怎么也起不来,所以造成生理本我基因意识和灵魂意识脱离开来,即看到了灵魂的自我已经起来了,但是身体却还没有起来的现象,这就是灵魂出窍的内涵。我就有这样的感觉,而且是正常状态下的灵魂出窍的问题,有很多次了,主要是睡觉睡的很晚,然后到第二天早上要上班的时候,基因意识即最最本我的意识要自己再继续睡觉,因为这是基因意识的需求,因为她们休息还不够,而意识却要自己快点醒来啊,因为早上8点要点名,迟到会被领导收拾的,所以两个意识分裂了,形成的潜意识图像是不清晰的图像,但是很*真,感觉自己醒来了,
却怎么也站不起来,此时的不清晰的意识又开始想办法怎么起来啊,最后它想到用手掐脸,或者用手拉住床把自己拉起来,最后就醒来了,但是非常恐惧。这就是还没有真正醒来的感觉,意识不完全清晰,它认为已经醒了,但感觉明明醒了为什么起不来呢,不清晰的意识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所以人立马会恐惧起来。但是不完全清晰的意识确认为自己已经醒了,这就是基因意识和潜意识、及意识三者在进行沟通,而基因意识代表的身体感觉回馈却与其它二者暂时脱离,还没有进行状态转换。
张以前当过兵,身体架子特别好,都说他打拳架子特别正。他不但自己打还教会了他的女儿,他们父女每天早晨和晚上都穿着练功服,在我们这的广场上打拳,每天都会吸引很多带着孩子的家长驻足观看,他们父女是我们这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后来教我内功的葛老师也曾经给我说过,说张的太极拳是他的老师的徒弟里面打的最好的一个,是唯一超过他老师的一个人。
以前练健美的时候就认识张了,但是没有密切的接触过。通过和他学习太极拳后,才慢慢的了解他,并且有了深厚的感情,虽然我们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大,没有以师徒相称,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我已经把它当作了老师。张教拳特别细心,因为我没有接触过太极拳,学的时候特别慢,张总是很耐心的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我,有时候一天也就学习两个动作,他教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很到位。脚的位置多少度,手放在哪里,勾手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手里捏着一个很小的米粒,想掉掉不了,还不要捏太紧的那种感觉,他都说的那么详细。甚至说不好听了,为了帮我纠正动作,他在我的身后,搬正我的身体脚的位置的时候,放个屁他都可以闻到。他就是这样耐心细致,有时候看他教别人的时候也是这样,我问他你教每一个人都是这么认真仔细,为什么呢。他说第一为了交朋友,第二通过教人也是锻炼了自己,第三自己通过打了这么多年的太极拳,性格好像就这样变得开阔耐心了。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如果是我教其他人的时候,肯定不如张这么有耐心,因为新手很难教的,看来通过打太极拳还可以让人变得心胸开阔。
a张教我们这些外人的时候,总是那么的耐心和蔼,不烦不躁,可是他教他女儿的时候却是格外的严厉无情,让人感觉特别的严肃和不近人情。他的女儿年龄不大但已经是我们省的少年组太极拳连续3年的冠军了,他们父女基本每年都参加省里的太极拳比赛,每年都拿到好的名次,有一年他们父女分别拿到了太极拳表演冠军,报纸上还专门报道了他们,是唯一个父女一起参赛的家庭,我们这的体委还专门发给他们了奖励。有时候张对我说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女儿培养出来,听他说过几天他们还要到韩国比赛。
a经过了漫长的2个月的时间,我才算把陈式老架一路学完,这期间如果没有张的耐心细致的指导,我想中间也可能就半途而废了,如果这套老架一路学不完,也就不会有以后的内功太极的习练,我在这里衷心的谢谢张,是他让我认识了太极拳,也是他让我慢慢的了解了太极拳。
a在和张一起学拳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晚上去广场学。早上我还是和我的无极拳老师学习无极拳,当然旁边就是张和他的女儿以及其他的人打太极拳。在和我一起练无极拳的里面有一个刘大哥,我们都称他为老刘。张晚上第一次带我去认识他的老师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老刘。没想到他早上练习无极拳,晚上来练太极拳。他是和张的老师学太极的,没想到他什么都练,我说练习无极拳和他拆招的时候,它可以化解我。后来我和老刘交流后才知道,他通过练习太极拳和无极拳的结合,感觉到更加实用,太极拳守,无极拳攻。这也是后来的太极内功葛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
a写到这里就有一种感恩,我把这个感恩写出来
a感恩的心如果有人问我,太极让我最感动的是什么?
我会说:太极给了我一颗感恩的心。
每每与人谈及太极,我都会怀着100份的感恩。
首先感谢他让我远离每年冬天周期性的感冒和不可治愈的糖尿病,给我健康;
感谢她赋予我宁静的心灵,让人生更加从容淡定;
感谢他的大智慧,让模糊变得清晰,让繁杂回归天真。
感谢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点燃了我对国学的兴趣,从此展翔高飞,遨游于远古与现代之间,见识先祖早已存在的智慧;
他还有多少的大智慧?无从知晓。我只知道,我一颗感恩的心。
感激恩师带我步入理想的殿堂;
感谢师兄弟们的太极真情;
感谢网友那些语言犀利,不留情面的指正
感谢许多、许多...
因为太极
我会说:太极给了我一颗感恩的心。
每每与人谈及太极,我都会怀着100份的感恩。
首先感谢他让我远离每年冬天周期性的感冒和不可治愈的糖尿病,给我健康;
感谢她赋予我宁静的心灵,让人生更加从容淡定;
感谢他的大智慧,让模糊变得清晰,让繁杂回归天真。
感谢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点燃了我对国学的兴趣,从此展翔高飞,遨游于远古与现代之间,见识先祖早已存在的智慧;
他还有多少的大智慧?无从知晓。我只知道,我一颗感恩的心。
感激恩师带我步入理想的殿堂;
感谢师兄弟们的太极真情;
感谢网友那些语言犀利,不留情面的指正
感谢许多、许多...
因为太极
a太极拳的五种练习方法
a太极拳的一般锻练要先练简单的动作,待有一定基础再学传统老架。单练、定式练、连续练,或成趟(套)练均可。练好太极拳,首先是练好拳架,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学会一式再练一式,模拟揣摩,参悟其理,不可贪多,"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而且要不断地请老师纠正动作。俗话说"练拳容易改拳难",等到"定型"了再予纠正就困难了。有人说"活动就比不动强",这诚然有道理,但活动的姿势正确,运动的合理,效果就会更好。关於太极拳的医疗价值,报导很多,如果经常的操练太极拳,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呼吸能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a从中医学来看,它能调和阴阳,疏导气血,通畅经络,充实内脏,从而使"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正气存内",加强身心的抗体,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起到却病延年,养生长寿。至於上述有关练太极拳的西医生理病理的论述,仅供参考。中医学与保健的关系这样的密切,说明它有充份的活力,保健运动的锻练不是为了持强好斗,而是为了健康长寿。孟子提倡"持志""养气"即是养生大旨,所谓"持志","养气",是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精神及健康饱满的感情,中国人练武术一向注重武德、武风,也应当在锻练太极拳的运动中体现出来。 现在练习太极拳,不可能象过去一样,朝夕不离师父.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学习班或者大伙集中在一起来学习太极拳,顶多老师给你个别指导一下要领。也有个别人缘份好的,遇上一个好老师,单独教练。目前大致有五种太极拳的练法供朋友们参考。
a第一种、练习拳架。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优美。确切点叫“太极操”。
a第三种、练习散手。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
a第三种、练习散手。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
a第四种、神意气的练法。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有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五种练习方法的开始。
支持
a第五种、先天的练法。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不著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a拳架谓之太极拳之毛,推手谓之太极拳之皮,技击谓之太极拳之肉,神意气谓之太极拳之骨,先天真意谓之太极拳之髓。一般来说,普通人易得其毛,性情温和者易得其皮,豪迈之人易得其肉,文人墨客多嗜好其骨,慧根深者可得其髓。
a第四个故事 明师与名师 -----我的太极拳内功老师
a在气功界或者说太极拳界:名师不等于明师。
名师虽有名而未必达理,明师则懂理法而未必出名。
名师中不乏明师,而明师中却少有名师。
所谓名师,即有名气的师傅。
名气有大有小,出名各有渠道,世人好急功近利,只要运筹得当,投其所好,虽不明理法,依然可出大名。
名师虽有名而未必达理,明师则懂理法而未必出名。
名师中不乏明师,而明师中却少有名师。
所谓名师,即有名气的师傅。
名气有大有小,出名各有渠道,世人好急功近利,只要运筹得当,投其所好,虽不明理法,依然可出大名。
a很多人问我老师是什么门派,我无言以答。因为我的老师不是名师,只是一个明师而已,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头。
每次习练老师都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喂劲,那种喂劲的方式都是生活中的事情,小到在井里提水、案板上和面、房顶上扔砖、抱孩子等特别生活化,完全没有大家名师的那种冠冕堂皇的语言,
都是让我们用最好理解的生活中的例子来体会气机的涌动和推手时的状态。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但心里明白,更加的会身体明白,不是名师而是明师也。
每次习练老师都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喂劲,那种喂劲的方式都是生活中的事情,小到在井里提水、案板上和面、房顶上扔砖、抱孩子等特别生活化,完全没有大家名师的那种冠冕堂皇的语言,
都是让我们用最好理解的生活中的例子来体会气机的涌动和推手时的状态。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但心里明白,更加的会身体明白,不是名师而是明师也。
支持
a出大名者路人皆知,有小名者一方人晓,无名气者无人知晓。
无名的明师,随遇而安,可遇而遇,遇与不遇只在一个“缘”字上。
明师可遇而不可求,名师既可遇也易求。
明师讲缘分而轻名利;而名师既重名又重利。
内功修炼必有明师指点,否则纵然千辛万苦,也将一事无成。
然当今气功界或太极拳界名师好寻、明师难觅。
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不露相者何以出名?而无名的明师何处寻觅?!
圣训曰:修道者“达则以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
达者以济天下不求名而扬美名,故名师中不乏明师。
然有名的明师隐于名师中,无名的明师隐于大市中,如何寻找、如何甄别?!
古训曰:“为人师者可分三品:上士以道示人、中士以德示人、下士以术示人”。
上士之师,崇尚大道,遵循规律,理法分明、引人向道,此乃真正的明师!
中士之师,崇尚德行,遵循理法,苦口婆心、引人向善,不失为启蒙之师!
下士之师,崇尚小术,哗众取宠,理法不明、引人向恶,误人害己不能为师!
然而,世人寻师多好急功近利,近小术而远大道,重名气而轻实质,以使气界小人以虚名、小术大售其奸,屡屡得手,实在可叹!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寻明师只能是随缘而遇。
一个“缘”字,好生奇妙,冥冥之中自有分晓。
真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当面不聚头”!
无名的明师,随遇而安,可遇而遇,遇与不遇只在一个“缘”字上。
明师可遇而不可求,名师既可遇也易求。
明师讲缘分而轻名利;而名师既重名又重利。
内功修炼必有明师指点,否则纵然千辛万苦,也将一事无成。
然当今气功界或太极拳界名师好寻、明师难觅。
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不露相者何以出名?而无名的明师何处寻觅?!
圣训曰:修道者“达则以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
达者以济天下不求名而扬美名,故名师中不乏明师。
然有名的明师隐于名师中,无名的明师隐于大市中,如何寻找、如何甄别?!
古训曰:“为人师者可分三品:上士以道示人、中士以德示人、下士以术示人”。
上士之师,崇尚大道,遵循规律,理法分明、引人向道,此乃真正的明师!
中士之师,崇尚德行,遵循理法,苦口婆心、引人向善,不失为启蒙之师!
下士之师,崇尚小术,哗众取宠,理法不明、引人向恶,误人害己不能为师!
然而,世人寻师多好急功近利,近小术而远大道,重名气而轻实质,以使气界小人以虚名、小术大售其奸,屡屡得手,实在可叹!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寻明师只能是随缘而遇。
一个“缘”字,好生奇妙,冥冥之中自有分晓。
真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当面不聚头”!
a我介绍一下我的老师,自幼练习螳螂拳、八卦掌,年轻的时侯还练过几年无极拳,后来一直练习气功和太极拳。他在一次云游的时候到了一个道家圣地,认识了一位道士,当时他们在做法事,人山人海,不知道怎么的他刚好站到了这个作法事的道士的身后,其他人都是站在此人的对面的。当做完法事以后大家都离开的时候,这个道士要站在那里等人都走完了他才可以最后离开。我的老师当时竟然也站在他的身后没有离开,不知道是听道士的做法入了静还是有意不走,我老师说到现在自己也没搞明白。当人们都走完的时候快1个小时了,这个道士转身看到了我的老师很谦恭的站在他的身后。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这个道士就没有让我老师走,在他那里住了几天,传给他一些道家的东西。
a后来就是老师给我们说得这个妙,我老师说也叫太极魂,反正也说不清是什么。他回去后把得到了的这个东西拿去给一个比他大10几岁的师兄,是一个功力比他深的老人。这个人得到以后痛哭不已,他说自己练了这没多年太极拳就是要追求的这个东西。后来这个老人说他以前练功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境界,但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现在终于自己得到了这种东西。
a修行者,须遇明师,须得明师指点,乃能成正果。明师者,真师也,明心见性,日月合德之士也。明师乃是修行路途之明灯,替天行道,辟谬指正,负有天命之真人也。明师乃是明白之师,大道藏于胸中,浩然之气顶天立地也。明师者,如日月之朗照乾坤,指示修真之大道明途也。
a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a中国道教始祖老子就曾说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将“士”分为三种,实际上讲的是世人“闻道”之后的三种境界:大笑是因为不能窥透天机,只觉得荒谬;半信半疑是因为看明白了一些,却由于悟性所致而不能完全理解;而上士之高明,就在于他能够一眼看穿事情的本质,珍惜宇宙的真理与大道从而勤力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