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番号部队:揭秘尘封70年的神秘档案,记录一九四二年远征军的恐怖诡异经历

  与读者聊天帖


  《零番号部队》更新完结已经两天了,偶尔冒泡看了大家的留言,心里也挺暖和的,感谢大家的留言,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的肯定。

  这两天不用着急回家更新的写东西,忽然觉得自己也开始有点无所事事起来,毕竟已经三个月左右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忽然没了,也需要从新适应,心里也顿时觉得有些空荡荡的。

  更新完了,尽管不适应,可这两天也去做点自己的事情了,比如和朋友聚会,看看电影,看看电视,写小说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还有能力工作赚钱的前提下,还没想过把写小说当成生活的全部。

  大家这两天一直问关于最后的内奸是谁,其实内奸我留下的痕迹不明显,因为我在想,如果哪一天我继续写,那么关于红色虫子以及内奸都是引子可以让我继续下去。

  小说我会近期修改一下,然后交给出版社,在修改后的内容中,我将会把关于谁是内奸的线索留的更详细一点,把小说中的逻辑性以及一些地方需要修改一下。

  有一位读者留言说得好,内奸是谁还重要吗?

  很多人问我,一开始以诡异悬疑入手,最后怎么都是关于战争的描述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好看帖子,我在写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就说过,《零番号部队》不是纯粹的诡异小说,我想力争写的有一些深度,我知道以我的能力我做不到把脑子中的那个形成的深度转化为同样深度的文字,但我在试图这样写,在努力这样写,我努力的想在最后大家读完故事可以记住更久一些,如果小说是有血有肉有骨的话,那么肉就是诡异悬疑和民间的冷知识,骨就是关于军人的信仰,血就是那关于战斗的热血。

  在最后的部分中,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和对手厮杀,在这个时候,我没有过度的渲染什么国仇家恨以及让每个临死的人都高喊一些标志性的口号然后悲壮的翘辫子,因为一切都无需过多渲染了,以命相搏,何须多言?

  本来还想写很多内容,比如就在前言里介绍过的,本来还想写这群人在野人山中发现空中王国的诡异事件,而所谓空中王国,就是在历史中消失的一个小国,一个在山峰云顶雾绕中的王国,这个王国是牵连着历史的谜题的,其次还想写关于苗疆下蛊的最可怕的“肉身菩萨”以及诡异的火雨的东西,但是都收住了没写,我只是担心剧情拖拉过长,结构跨度太大,没写也就没写了,之后如果有机会写第二部的话,这些元素都会引入,另外关于一些民间的冷知识依然贯穿。

  关于梁楚和王礼德的感情的描绘不多,但是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了,我个人认为这样比起拿更多东西来描绘两人磨磨唧唧郎情妾意的会更好。

  而红色虫子的描绘,我隐去了,其实关于飞机失事之前都会发现红色云团,那就是红色虫子,而红色虫子在空中出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通过虫子本体将飞机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以关于红色虫子的牵连是和野人山的纬度以及所谓的时空隧道以及大自然电光电学是有所牵连的。

  小说中我写了很多人,有盗墓的地公翻子张宝连,有杀猪的贼田老三,土匪帮子四黑云等等,我只是想用这些在很多人眼中不是好人的人来贯穿这一场战争,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缺点,都不是完人,但是就这样一群人,做了一件让人荡气回肠的事情。

  一路走来,帖子里群里想感谢的人很多,我一并感谢吧,我怕万一漏了让谁不高兴了,所以一并感谢,排名不分先后左右上下。

  另外在后期,我一是担心别人说我灌水骗点击率,二是确实更新的有些累,所以对于很
  多新读者的留言,我没有回全,请不要介意,但是我真的都看到你们的每一句鼓励和没一句支持。

  另外还有一个抱歉,就是有几位朋友联系要那个相声小品剧本,我发了一部分,后来更新忙了,就对于几位朋友忘记发了,而且那时候我没来得及发,所以我不能食言,请你们继续联系我,我给你们发到邮箱。

  最后再绕回来说说《零番号部队》这部小说吧。

  小说的结尾部分,我想有心的读者都会发现,没有真正意义的好人与坏人。

  梁楚的矛盾,是因为她是为了自己的祖国,无论对错,尽管这个傻逼的国家就是错的。

  赵半仙的扭曲,是源于对世间所受欺凌的报复。

  老白的叛变,是源于家遭惨变的愤怒。

  队长的冷酷,是源于在战斗中对于利益的权衡,还是那句话,他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他是一个好军人。

  梁浩东教授第一时间有机会可以杀了梁楚,而选择放弃,他是自私的,是因为他是真的将梁楚当做女儿,最后他宁可和梁楚一起死,用以命换命的方式来阻止自己犯错误的孩子。

  梁楚最后的离开,她的要求是希望王礼德不要将她当成一个日本女人,而是一个叫梁楚的普通女人,是因为她对于矛盾的解脱,再也不用理会身上肩起的责任,而是想做一个普通人的方式来生活在生命的最后尽头。

  王礼德抱着将死的梁楚,那是他对于梁楚的喜爱,梁楚死后,王礼德依然对队长汇报确认梁楚已死,这话说的有些不和人情,但那是他作为军人的职责。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远征军共两次赴缅以及印度作战,中国军人在滇缅印战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征战的彻底胜利,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记得在群里,以及在帖子里,我都说过,我希望所有人读过小说之后,都可以记住关于历史上的远征军而不是那些诡异的东西,这是我最欣慰的。

  对于所有抗日英雄以及国难国战之际挺身而出的人,我都心存尊重,我之所以单单说远征军,并不是对于其余英雄的忽略,而是因为只有远征军的历史是很多人所不熟知的,即将被历史遗忘的。

  很多人都知道抗日的英雄,说起来都能说出很多名字,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远征军的这段历史,难道他们就真的该消失于历史之中吗?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写东西写出一些不普通的意义来,我就很知足,这也是我为什么不讲诡异之类的东西写到最后,因为那样很没意义。

  而每一个看到小说的朋友,都可以了解一段远征军的历史,那么每一位朋友都会在某年某月和自己的朋友说,和自己的孩子说,朋友和孩子又会和很多人说,那样就会无穷尽的说下去,让人们都知道有那么一群英雄的存在。

  另外我也说几句那什么,现在很多所谓的假爱国分子假卫道士以及热血的有些二逼的青年,面对敌国挑衅,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自己人为难自己人,打自己人,砸自己人花钱买的车,围攻自己人工作的单位,让很多自己人无法工作无法赚钱无法生活,我能冒昧的问一句,您这是被傻逼的还是纯粹就是一傻逼?

  您连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无法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您还想着攻打谁谁谁,您连拿命给您提供现在可以安稳生活的那群英雄的历史都不知道,您好意思说您爱国么?您裹着爱国的遮羞布都掩藏不住傻逼的味道,您还假装义愤填膺干嘛呢?累不累啊?

  懒得说了,帖子写完,我会休息一段时间,一是真的很累,二是利用时间修改小说交给出版社。

  最后一句写给所有喜欢和不喜欢我的读者:

  喜欢我的,我会回来继续给你们带来故事,不喜欢我的,我也会回来继续给你添堵。

  因为写故事讲故事是我的爱好,我离不开,我依然会回来,无论写什么。

  我希望大家有事没事多顶顶这个帖子,多留言,这好像是我正经八百第一次说这样的话吧?

  不是别的目的,是希望这个帖子长存,让更多的人来看这种完本的免费的小说。

  其他的,还没想起来说什么,那就敬个军礼吧。
  说完了小说,我在说说关于那段历史吧,算不上科普,只是普及。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撤退的时候,东线中线西线作战部队都撤退了。

  远征军的西路军,由于缅甸战场右路英军不断后撤,将中路平满纳地区的中国军队右翼完全暴露给日军,东线方面由于中国军队兵力薄弱,阵地不断失守,撤退成了最好的作战方式。

  远征军的东路军,在1942年4月24日,在日军猛烈攻势之下,第6军被迫放弃雷烈姆,日军随后从雷烈姆北进,东路军被迫放弃雷列姆之后,且打且退,1942年5月12日,退到萨尔温江东面,随后撤回国内。


  远征军的中线作战部队,在1942年5月1日全部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区,此后第五军直属部队、第200师、第96师、第66军的新38师徒步轮流掩护撤退。且在5月9日,又在卡萨地区发现日军,当时兵力不足,且新38师、新22师主力至少需要一天半才可以从前线撤下,杜聿明认为日军有可能从南北包围将远征军歼灭,从而下令第93师在右翼掩护,并且在孟拱附近占领掩护阵地,同时命令各部队分路回国,自寻生路。


  新38师师长孙立人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向西撤往了印度,这也就成为了第一次远征结束之后唯一一支保存建制的部队。

  同时,杜聿明率领第5军直属部队和新22师,最后迷路走入野人山,当时三万五千多人的队伍入山(也有数据说是四万多人),后来一架美国飞机在野人山上空发现了这支军队,盟军随后空投了电台、粮食、药品,使得这支军队终于走出了野人山,由于预定回国路线所经的中缅国境已有大量日军把守,这只部队最后还是改道去了印度,而到达印度后,这支队伍仅存八千余人左右,两万多人丧身野人山内。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20万鲜活的生命,战死他乡,落叶不能归根,他们和很多本土作战的英雄一样,都是该值得祭奠与缅怀的。

  而现在,很多远征老兵由于在撤退途中以及队伍打散了以及其他原因,都留在了缅甸那边,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没死在战争中的远征老兵,却消逝在思乡的岁月里。

  为什么远征老兵不得回家?

  缅甸战场结束后,内战紧接着就爆发了。

  远征军人中很多都是不愿意去打内战,就当了逃兵,理由是他们打了那么多年仗了,累了,也实在不想打了,特别是不想中国人打中国人,所以就悄然留在缅甸。

  内战结束后,1949年之后他们因为军籍的关系,也就不敢回来了,那个时候回来或许因为你是曾经的国军,是要掉性命的。

  除了这些因素,还有其他因素。

  曾在缅甸五年时间专门调查远征老兵并迎接缅甸老兵回国寻亲的过程的孙春龙曾说过:现在依然回不来,一方面,缅甸非常穷,交通闭塞,可能有一些远征军还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另一方面,有一些远征军老兵不愿承认、也不敢承认他当年是远征军,因为这个身份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灾难。

  这样的情况在缅甸也很多很多。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我怕被查水表。

  曾经有一位老兵说过,你们不抗日,那你们应该去国殇墓园(云南腾冲国殇墓园)看一看,看看我们那帮兄弟是怎么死的。

  而关于远征军的各种墓园,被缅甸人毁坏的已经不少了。

  二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说:我们对抗战老兵的亏欠已无法弥补!

  他们是中国人,但回不了中国,他们不是缅甸人,但他们却生活在缅甸,过着贫穷甚至艰苦的生活。

  2008年,曾感动中国的远征老兵李锡全,17岁,和四哥、五哥一起从军后编入中国远征军第54军,李锡全却在1944年的腾冲收复战中负伤,留在缅甸的医院。伤好后,李锡全留在密支那摆地摊卫生,改名李云,娶了当地的傣族姑娘为妻,此后一直生活在缅甸。李锡全多年来一直靠卖柴火为生,每捆柴火的价格仅为6元人民币。

  在本来就贫穷的国度中,他更是处在社会底层的高龄老人。

  老人手中有一本中国地图,地图册中,湖南的那一页被翻阅的有些破烂,因为老人的家在湖南。

  2008年10月12日,89岁的李锡全在一群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颤巍巍地走过冰冷的中缅边境四号界碑,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这条回家的路,李锡全走了近70年。

  回家第二天,李锡全来到父母的坟前。

  当年,母亲将李锡全送到村口,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

  70多年后,当年的孩子回来了,母亲却早已西去。

  如果没有好心人,李锡全回不了家,而李锡是幸运的,因为很多老兵还没有人来帮助。
  看过相关的记录片,特别是当老人从中缅边境的国界的那一刻,特别是面对着写有中国字样的国界碑的那一刻,老人那泪水如雨水一般顷刻而流,我也流泪了。

  李锡全老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两个,这个戎马一生的老人说,多年来,他无论到哪去,都得会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和一本20多年前买的《中国地图》带在身上,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如生命般珍藏。

  那个纪念章,是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主席颁发的,这其实是一枚纪念章,但在老人眼里,它比任何一枚勋章都珍贵,作为国民党的一个老兵,在垂暮之年,他接到了刻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签名的纪念章,“这是最高的荣誉!”

  章上刻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题词。

  在纪念章的附文上写着,“本纪念章是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题写章名,颁发给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

  我想,这就是对于这群远征老兵最崇高的致敬了!

  不聊了,早睡早起身体好,有时间继续和大家聊。
  忘记说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很感动。

  这群人,不是为国民党打仗,不是为蒋介石打仗,他们是在为中国而打仗!
  @大震蛋 8295楼 2013-03-22 23:37:00
  郭二嘎何时开新帖?
  -----------------------------
  蛋蛋,……我忍你很久了,我他娘的叫廓尔喀军刀,那是廓尔喀,不是郭二嘎???

  无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