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番号部队:揭秘尘封70年的神秘档案,记录一九四二年远征军的恐怖诡异经历

  我还活着……冒个泡
  兄弟们,弟兄们,这么久了,不说句话不合适。

  我其实历经了一段时间的仓促写文,终于恢复到写零番号的状态了,而且从新写了一个继续远征军故事的小说,无论从构思还是情节设定来看,比起零番号部队,只会更好看。

  但就在我准备开帖之际,接到了写电视剧剧本的任务,我说过,我的另一个身份也是一个编剧。

  所以我会看看时间而定,如果能两边排开,我会开帖,如果不能排开,那就对不住各位了。答应你们的,会给大家,早晚。

  谢谢。
  @集体生活 10349楼 2013-07-23 18:12:00
  回来看看!美好的时光就好像在昨天。军刀活着,很好!
  -----------------------------
  虎啸老哥,天热,少饮酒,注意身体。
  冒泡一下,证明活着。


  最近写电视剧剧本太忙,抽不开身开新帖,新帖还得缓缓了,烦劳诸位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稍安勿躁了。


  补充一句,无论什么时间开新帖,到时还有几个人记得军刀,无所谓,因为我答应过大家的东西,我会记住。


  闪人。
  @敏敏星辉 10391楼 2013-09-03 14:17:00
  这本书的确写的很完美,直到昨天(其实我早就在天涯追完这本书了),偶尔看到南派三叔的书,也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其中一本《怒江之战》,我感觉和这本书基本出奇的相似,就是换了部队的番号还有人物名字而已。
  不知道这2本书是否就是同一本,还有是谁抄袭谁的么?
  哎!
  -----------------------------
  你好,首先感谢你的评价,心里挺美,因为有电视剧剧本创作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简单解释一下,给你,也给大家。
  两部小说同样背景,同样孤军深入执行任务的模式,这个不否认,但除了大背景选材二战一样以外,我还真没觉得哪里一样了。
  但我打个话糙理不糙的比方,一个男人和十个女人上床,从生物学角度而言都是女人,咱能说上床都一样的感受么?咱能说高潮都一个方式么?咱能说叫床都是一个响儿么?
  零番号部队的内容是加入大量民间我所知道的奇闻异事以及冷知识,外加用我力所能及的科普知识来解释关于“湮”以及一些异类事情的现象,并引入了战友之间的感情和对于战斗的信仰。
  这个我不认为你在怒江之战里能读到。
  整部小说,我想让读者看着害怕,我想让读者看着热血沸腾,我想让读者看着唏嘘伤感,我想让读者知道一些民间冷知识,我想让读者记住一段历史,我想给读者一个免费不花钱的小说看,我觉得读者看到了,我也做到了,挺好,齐活儿。
  我不止一次絮絮叨叨的说过,零番号部队小说的肉是诡异悬疑的铺垫,骨是对于被历史遗忘的远征军对于国家的信仰和对于战争的信仰,我在一边更新小说的时候一边不厌其烦的去宣传远征军的很多历史情况,为的就是希望大家记住这么一群人在历史中不曾为蒋介石打仗,不曾为国民党打仗,为中国而战斗过。
  这是关键。
  也有读者朋友问过和你同样的问题,我没解释过,说实话也不知道解释什么,我觉得没必要急赤白脸的反驳什么,我觉得这玩意吧,你说多显得心虚,不说吧这人又不明真相围观,所以我本着的原则就是八个字:看完之后,自行判断。
  现在琢磨一下,还得加八个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共十六个字,要不咱在凑个整儿,再加四个字:爱信不信。
  忽而觉得,这就是一对联加一横批。
  其实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有些东西你捧着就是琉璃盏,放下就是玻璃渣,你正着看人先看脸,倒着看人先看蛋,喜欢什么都无所谓,这个也没必要争,且我觉得我多说没用,看过的人自然会做个比较,我还是相信读者的基本智商和逻辑判断的。
  写东西不是为了图死后千秋万岁名,也不是把自己炼丹图个锥心泣血,在温饱问题有保障的前提下,就是一乐子,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东西的时候要抱着一个信念,别为读者写,把自己写感动了写美了就完活,因为读者的口味是多变的,犯不上为了读者喜欢什么而写什么,一累二贱三操心,而至于谁看谁不看,那就是尊重个人意见,所以咱有必要以身犯险的抄袭谁谁谁的必要么?
  当作家的,当写手的,码字的,都该一个标准,把手头该干的事干好——写,其他的不闻不问,你也管不了。
  最后在说几句,因为南派三叔的成名作盗墓笔记由于太长且没结尾所以没看过,所以不评价,要评价也就四个字:真你妈长。
  所以就怒江之战和零番号部队而言,要是非要让我放着他的搁着我的比较的话,我不管南派三叔是不是大神级别,我就事论事的就小说的饱满度和厚度而言,不互相恭维两不伤的虚着说话,也不假惺惺的搂着说话,就一句吹牛逼的话:
  怒江之战还真比不过零番号部队!
  这个牛逼我还真敢吹,这个份我也真敢拔,这个软儿还真服不了。
  得了,就这么着了,也就这样了,算是官方统一一次解释,无论各位满意不满意。
  诸位也别介意,我说话方式一向如此,我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朋友以诚相待,而且以诚相待的原则就是不谄媚不捧臭脚不哄着不惯着,因为咱是写字卖字的伪知识分子,不是卖脸卖身的娱乐圈浪果儿,要是谁觉得我说话的方式冒犯了谁,咱就互相体谅着来,都别生气。
  再见,朋友。
  还有,插播广告:大家别急,等着我写完手头的剧本,继续带来关于远征军的诡异小说。

  九旬抗战老兵术后无力缴纳住院费用遭停药


  93岁的抗战老兵田淑峰因患肠梗阻住进济南市立三院进行治疗。经过手术,老人切除了已经坏掉的6厘米肠子。遗憾的是,因经济条件有限,在缴纳了8000元医疗费用后,老人无力继续缴纳住院费用,截至前日已欠费10600元。为此,老人入住的医院给老人采取了停药措施,老人只能枯躺在病床上,无法进一步得到康复治疗。得到老人停药的消息后,本报记者赶赴医院看望老人,并代表由本报、齐鲁网联合设立的“敬礼,老兵”老兵专项救助基金为老人送上11000元专项救助金,以解老人燃眉之急。目前,老人暂时得以继续治疗。 记者陈学超

  突患肠梗阻,九旬抗战老兵连夜手术

  93岁的田淑峰感觉身体不适已有数日。不过,老人始终没有将身体反应太当回事,一直以为是小毛病而已,也没向家人提及,一度试图自己买点药扛过去。

  5日下午,老人身体极度不适,方才告知家人。得知情况后,老人的孙子赶紧将老人送到济南市立三院就医。院方初步诊断老人患上了疝气,需开刀进行手术治疗。

  虽然担心老人年事已高,手术可能会出现风险,但情况紧急且老人坚持,当晚老人的家人最终请院方为老人采取手术治疗方案。

  不过,开刀之后,医生发现,老人已出现肠梗阻,并且部分肠子已出现溃烂现象。因此,在手术中,老人被切除了约六厘米左右的肠子。“医生说,这种情况如果不进行手术,老人最多还能有三天左右的时间。”老人的女儿田秀菊说。

  田淑峰生于1920年,现居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他曾是原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宋哲元部骑兵师的一名骑兵,先后参加了卢沟桥战斗、台儿庄大战等著名战役,并在对日作战中负伤。

  新中国成立后,老人对自己的过往只字不提。在本报联合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山东团体发起的“最后的集结号——寻找山东抗战老兵”大型系列报道中,老人被发现。本报记者初访老人时,老人激动地说:“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个罪人,至死都没想到过会有这一天(被承认)”。

  (读到这里,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悲伤,欣慰的是被承认,悲伤的是那么多年早干嘛去了?——廓尔喀军刀)

  无力缴费,抗战老兵遭停药

  按照医院最初的判断,老人入院治疗所需费用应在万元左右。因此,老人的孙子在老人入院之初便为老人缴纳了8000元的费用备用。

  不过,由于手术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老人治疗所需的费用激增。至7日,老人已欠费10600元。

  记者了解到,老人膝下有一子两女。其中,老人的儿子曾先后三次发生车祸,造成腰部及腿部骨折,至今仍有钢板在腿部未曾取出。即使如此老人的儿子仍旧在工地上开车勉强维持生计,因此对于老人的病情实在有心无力。老人的大女儿已年近七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小女儿经济条件也十分困难,无力承担老人的医疗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工地上打工的老人的孙子向工地预支了数月的工资,用以支付老人的医疗费用。“我总不能眼看着爷爷疼死。”老人的孙子说,他一度想卖掉自己的车来为老人支付医疗费,但因为车刚买不久贷款尚未还清无人肯买只能作罢。

  7日,院方向老人家属发出通知,称8日再不补缴欠款就将停止治疗。7日晚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与济南市立三院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说明了老人的情况,并表示正在与齐鲁网、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山东团体等紧急协商,为老人制定援助方案。当晚,相关负责人表示“绝对不会给老人停药”。

  不过,昨晨,记者接到老人家属电话,称已经无法为老人取药继续进行康复治疗,院方已给老人停止用药。对此,济南市立三院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已在前期为老人做过相关费用减免,但未就能否先为老人继续治疗表态。

  至昨日中午,因手术无法进食需依靠输液补充营养的抗战老兵田淑峰仍未获得任何治疗。

  专项救助基金送上万余元

  得知这一消息后,来不及制定更为详细的援助方案,本报记者火速赶往济南市立三院住院部看望已被停药的老人。中午十二点半左右,记者在病房看到,手术后的田淑峰在没有任何治疗和营养来维持的情况下,只能双目紧闭躺在床上苦熬。

  见到熟识的本报记者,老人虽然十分高兴但神情中难掩低落。在详细询问过老人病情后,家属表示并未得到减免老人医疗费用的告知。记者拿到的老人住院费用清单也证明了家属的说法。

  为保障这位曾在对日战场上为国拼杀的抗战老兵的基本治疗,记者在详细了解了老人治疗所需费用后,代表“敬礼,老兵”抗战老兵专项救助基金为老人缴纳了11000元治疗费用。费用缴纳完毕后,医院为老人继续了昨日的治疗。

  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声对捐资设立“敬礼,老兵”抗战老兵专项救助基金的众多热心人士表示感谢。“我又给你们添麻烦了!”老人满怀内疚地说。


  记者从住院部值班医生处了解到,老人目前处于康复期,不能进食,主要需要通过输液来进行消炎治疗同时补充营养,仍需住院7-10天左右,每日所需费用在700元左右。老人的孙子表示,将尽力为老人筹集所需费用,以尽量保证老人能够顺利康复。“敬礼,老兵”抗战老兵专项救助资金由山东商报、齐鲁网联合发起设立,旨在帮助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安度晚年。倡议一经发出,即得到社会公众热情响应。下至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上至九旬老人,纷纷慨慷解囊,伸出援手,委托本报将爱心款转交困难抗战老兵。8月14日,“敬礼,老兵——山东抗战老兵影像展”开展当日,基金正式启动,成为山东设立的首个抗战老兵专项救助基金。

  此项基金面向全省范围内的困难健在抗战老兵进行救助。除对生活确实陷入困境的抗战老兵进行日常资助外,“敬礼,老兵”专项救助基金还将视情况,对身患重大疾病、遭遇突发意外的抗战老兵实施救助。

  自基金正式启动以来,已对近十名陷入困境的抗战老兵进行救助,捐资(物)数万元。下一步,基金将持续对省内困难抗战老兵实施救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