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音乐产业的从业人员来八一八歌手们的陈年往事

  方大同是真清高,常石磊是假清高。
  粉丝很容易相信偶像的标签就是他本人的特质,其实那只是市场细分化的结果,目的是准确的对准目标人群。
  上面好几条提到陈楚生吉他多牛的,是他粉丝吧。典型的商业标签,他水平充其量也就非音乐类大学吉他社社长水平。和李延亮飚琴,那是事先死磕的练过多少时间了,就像我们当年死磕的背英语课文一样。纯粹的商业宣传,打造陈楚生的城市流浪歌手形象。
  李延亮,超载乐队的,摇滚圈难得的情商高,会做人。摇滚圈互相拆台,派系林立,李延亮游刃其中,广结善缘。就像陈楚生这个事找到他,换有心理洁癖的会觉得丢份,他乐呵呵就答应了,这有什么,理解,来吧。内行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外行也落得宣传自己,还卖陈楚生老板一个面子。论技术和素养,李算不得最好那一挂,但国内第一吉他手的封号就给了他。国内歌手做演唱会,李延亮是第一首选,还得排他的档期。一是他敬业,排练不偷懒,二是大型演唱会经验最丰富特别稳,做演唱会最怕出突发状况,三是技术不算顶尖但绝对够使,四是人缘好。李是这圈子里靠本行收入不错,日子过得比较滋润的少数人之一。
  说说谢天笑。号称地下摇滚之王,中国摇滚继崔健之后的新教父。我对此的反应是:

  呸!

  我知道这么说会得罪不少摇滚小青年,但还是要说,浪得虚名。崔健带着他参加了一场摇滚二十年的纪念演出,参加演出的不少,演完这位就自封是新教父了。崔健还没死呢,什么时候轮着他了?崔健死后,永垂青史,这等跳梁小丑,只会湮灭成尘。

  摇滚形式是自由的,但内在是严肃的。不是狂吼烂叫,不是视觉冲击,更不是台上蹦的高砸的猛。摇滚民族化也不是生硬的加个古筝笛子就行。多少年前的钟鼓楼这一首就足够秒了他。崔健前几张专辑的音乐理念、旋律走向、和声构成,演奏技巧,放到现在还是先进的值得研究学习,更不用说真正的诗人化的歌词。

  谢总是吹嘘在国际上怎样被承认,参加了多少国际音乐节,被外国友人夸赞,国外某某杂志对他高度评价,某某名人说是他的好朋友,怎样?八卦人听起来很熟悉吧?和某些影星歌星的运作手段差不多吧?

  谢xd很厉害,经常聚众吸毒,有什么事一说改日请客啊,就是请xd来着。娱乐圈大部分xd,都控制在不上瘾的水平,谢是有毒瘾的那一层。聚众xd到嗨的时候,男男女女,胡天胡帝,国外摇滚好的东西没学到,坏毛病学全了。
  刘欢,带头大哥。流行音乐圈地位有个类比很恰当:金庸小说中原武林,少林寺方丈是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