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恐怖的真事儿——杀人放火蹲监狱到底有多难?系列之二,恐怖的性犯罪

  于是这个愚蠢的罪犯——大部分罪犯都是很蠢的。如果你接触过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智商实在是………

  为什么中文就没有加est最高级的方法呢?我只能这样说,他们是愚蠢est。

  若不是仗着罪犯人数多,警察人数少,他们对警方实施 饱和式攻击 ,我真要怀疑这些人有没有机会第二次犯案。

  总之,警方在嫌疑人附近大量布控,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人。

  但见到真人,警方还是觉得他不像是个暴力犯罪的嫌疑人。因为他长得还算是仪表堂堂,而且言谈举止还是挺受女人喜欢的那种类型。按理说这类人不需要实施暴力,就可以得手。

  那么他为什么会实施暴力犯罪呢?

  很简单——
  @猥琐贱贱软怪咖 102楼 2013-01-29 11:24:11
  今天正好是我生日,嘿嘿,看到好帖,马上留名。

  -----------------------------
  祝你生日快乐!
  前面说过了,罪犯分为有组织能力的罪犯,与无组织能力的罪犯。

  他虽然仪表堂堂,言语举止富有男人魅力。但是这改变不了他是个无组织能力罪犯的本质。

  换句话说,他情商再高,但是依旧不能改变他智商低的本质。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啊。。。

  那么结合这个案子,他的无组织能力说明了什么呢?

  凡是无组织能力的罪犯,都具有相同的特性:事先缺少谋划。


  他们在作案时,往往是临时起意,凭借一时冲动,对受害者下手。但由于没有想清楚未来该如何解决这件事,被害者的反抗往往会导致他们的疯狂。

  正是这样的疯狂,导致了罪案现场的无组织特征。

  也就是说,第一次杀人,大多是必然中的偶然。

  而第二次杀人,就是一不做二不休了。

  凡是做这类案子的人,大多有前科。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警方发现一些临时起意类型的案件后,第一时间就会去摸排那些有过前科的罪犯。

  而之前的南大碎尸案,之所以警方进行了大量的摸排,却没有找到线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那个犯罪现场处理得太干净了,显然是有组织能力的人犯下的罪行。

  他们这类人,往往身世清白,没有前科。在有前科的人中寻找他们,显然是很难有结果的。
  @墨家鬼瞳 127楼 2013-01-29 11:58:26
  楼主加油啊!跟了你好多帖子了…从鬼话追过来的~喜欢你叙事的口吻~够昂够昂~
  -----------------------------
  谢谢~哈哈
  那么他第一次犯罪,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这个人一直有性犯罪的倾向,在他年轻时,就曾因为强奸幼女蹲过监狱。后来又偷东西,被抓了两次。

  他也结过2次婚,知道怎么跟女人打交道。

  所以当看到荒僻角落里坐着一个独身女性的时候,他就没有任何预谋地想要犯罪了。

  当然这时候,他还没有想到过杀人。他只是想用自己的忽悠能力,把女孩骗回自己的家里。结果这个上过大学,在学校教书的女孩,竟然真的就被这个没有任何学历的男人骗回了家。

  当女孩看到他残破的房屋时,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但胡某将她抓了回来,然后意图强奸。这时女孩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她拿起了菜刀,对着他砍了两刀。

  之所以说愚蠢,是因为,当你面对一个无组织能力的罪犯时,要么放弃抵抗,骗他放你走——不管你信不信,成功率很高。因为前面说了,这类人智商低下。

  要么就看准时机,抡圆菜刀一刀致命。

  可她没有,砍了两下,胡某甚至都没有受伤。这反而激怒了他,在暴怒之下,他夺过菜刀,猛砍女孩,女孩的脸都被砸瘪了。。。

  轻信与遇事糊涂,是这个女孩的主要死因。

  我向来不理解,怎么会有女孩就那么轻易地相信一个陌生男人,并跟他回家。还是自愿的。我非常非常不理解。
  @yuan306 139楼 2013-01-29 12:19:03
  LZ你能在这边写的你的小说,那你的“[连载]毒蜂最新长篇悬疑作品——《当杀人狂遭遇恶作剧》”你忘记了么,你都几个月没去更新过。你自己还说 不是坑,真心的不想说你什么了。
  -----------------------------
  新浪持续更新呢。由于合约关系,这边不能更了。即使更也只是很慢地那种。不能比新浪快。所以不如直接去新浪。
  对此类性犯罪案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我新近写的作品:

  凶案谜团——亲历者回忆:秘密宅院中的艺者

  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16-844924-1.shtml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起发生在被包养的女艺人中的凶杀案。揭露了演艺界很多阴暗面的东西。其中也包含了多个真实案件。

  曾有个名人说过:小说往往是虚构的真相。

  用老百姓的话说,小说与真事的区别,就在于换了名字与地点。
  他也自知自己没有组织能力,于是只好挖了个坑,把这个女孩埋了。

  如果在城市里,他的行为铁定就会被人发现。因为城市人口密集,大多不具备藏尸条件。一旦作案肯定要被抓。

  但他偏巧在偏远的山村里。将尸体埋在农地里,两年都没有人发现。这件事也就被隐藏了下来。

  由于有了这次的作案经历,他在作案的时候,也就更加大胆了。

  从此他主要以开出租三轮车的女性司机,作为作案目标了。因为这类人流动性大,而且容易被骗到荒僻的地方,实施作案。

  前面讲到的那个女人,就是个三轮车司机。

  胡某谎称要让她拉货,把她骗到了家里,然后对她进行了强奸。随后将她绑了起来,然后把她丢进了一个深坑。随后又在坑上盖了一些建筑材料。

  目的就是要活活饿死里面的女人。

  但这个女人与娇弱的女教师不同,她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因而在被压在了坑中之后,她挣脱了绳索,推开了上面覆盖的重达百斤的建筑材料等杂物,硬是从这个深坑里跑了出来。

  等胡某回到家里看到女人跑了,他这才急忙潜逃。

  后来,在胡某的带领下,警察找到了第一个被害者的尸体。从而轻易地将他判了死刑。

  我不想在这个案子结局的时候,像大多数法制节目一样,说上一句善恶有报。

  但我要说一句话,那就是:恶人之所以作恶,仅仅是是因为他智商不够而已。

  凭着他们的这点儿智商,做小案子的时候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警察只是没有精力去管他而已。就好像你考试的时候在下面作弊,以为老师看不到。而当你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作弊的学生,动作表情都好明显啊。

  他们简直就像是脸上挂了个LED显示屏,上面不停地滚动播放:我在作弊,我在作弊。。。,

  他们自以为聪明,能够蒙混过关,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小案子往往会失控,就像他强奸那个女教师一样。他没有想到那个人会用菜刀反抗。于是就杀了人。

  于是他们就会一不做二不休,开始连续作大案。但他们依旧没有想到,多大案子,会失控的环节更多。于是在稀里糊涂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就被逼上了逃亡的道路。

  这时候,他才明白原来全世界都是聪明人,只有自己是傻瓜。但那时候,已经太晚了。

  如果说上面的案件,是无组织能力的犯罪,因线索比较多,因而容易侦破,那么下面的案件,就比较难侦破了。因为这个罪犯是个典型的有组织能力的罪犯。

  这个人没有前科,有正当工作,家庭和睦,看上去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他又是预谋作案,作案手法很难察觉。

  而且他作案,除了精液,基本不留下其他证据。

  在茫茫人海里,警察怎么就能抓到他呢?

  很简单——
  先说说这个案情吧

  案情是这样的:天津武清是个郊区。那里的民房大多是院落式的。因而一旦翻墙就能进入住户家里。这也就为他的作案提供了便利。

  话说2006年夏天的时候,警方连续接到报案。群众声称有人闯入家中,对女性实施强奸。

  但奇怪的是,当时这些女人都没有发现,也没有进行反抗。事实上,她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等早晨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有性行为的痕迹。

  警方详细地询问了她们醒来后的感觉,她们都反映说,醒了之后,有头昏头痛的感觉。

  警方随即认定,这是麻醉强奸案。

  但让警方感觉很被动的是,作案者除了精液,什么也没有留下。具有相当强的反侦察能力。

  但是警察是干嘛的,线索再少,只要想破案,也终究能够想到方法。
  如果你们是警察,你们会怎么做?

  受害者被麻醉昏迷,什么也没看到。既不知道罪犯长多高,也不知道他什么脸型,什么口音。只有精液留下,难道说让全市的人都来验DNA?

  不现实。

  现场有他留下的鞋印,虽然能大致推断出他的身高体重,但是用这个数据去满市摸排,也没有那个警力。而且这样容易打草惊蛇,万一他听到风声,把鞋子丢了呢?警方就没法进行鞋底花纹比对了。

  现在简直就是在茫茫人海里大海捞针。

  但人有大脑,因而即使没有线索,也可以推理。

  1:这个人半夜作案,这说明他独自居住,他要么单身,要么与妻子长期分居。

  2:这个人有麻醉药,显然与医院有联系。

  3:他敢于留下精液,说明他没有案底。

  4:他身体强壮,善于攀爬,肯定盗窃过东西,但没有被抓到过。

  5、作案地点,都在附近,肯定是在附近居住。

  6、作案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一个有组织能力的罪犯,他的心理应该是稳定的,也就应该具有强烈的自制能力。但是他却突然提高了作案频率,说明他最近精神出现了问题,使得他渐渐地失去了自制。

  倒退到他开始失去自制力的时间段,看那时期这片区域发生过什么事情,就可以推断出是什么让他的心理,失去自制力。
  有了这六点推理,找犯罪嫌疑人就简单多了。

  于是兵分三路,一队人在本地摸排,寻找独居或者分居的男人。

  一队去医院等能接触到麻醉剂的场所,寻找嫌疑人。

  一队去打听消息,问最近出过什么事。

  然后将三路消息合并,就可以破案了。

  果然,第一路的人在本地村子里,发现了几个符合特征的嫌疑人。警方立即派人对这些人进行布控。

  第二路人在某单位调查时,听说近期发生了盗窃案,有人两次入室盗窃,偷走了两批麻醉药。

  第三路人打听到一个消息,在罪犯提高作案频率的那段时间里,也就是4月底,5月初的时候,有一个少女失踪了。

  警方凭借这三条信息,当即锁定了嫌疑人,并对他实施了抓捕。

  但村民却对警察的抓捕表现出了老大不满。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