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恐怖的真事儿——杀人放火蹲监狱到底有多难?系列之二,恐怖的性犯罪

  @炸毛的橡皮擦 4713楼 2013-03-06 20:06:01
  楼主写的很好啊!很有条理逻辑清晰,而且还提了建议,也不像有些帖子为了博吸引就大力渲染犯罪细节问题,我觉得楼主三观很正
  -----------------------------

  哈哈,谢谢。。。我发这个帖子就是为了攒人品。。。

  只要有人因为看这个帖子而避免了一次危险,我就算是积下大德了。。。

  能救下一个人的命,我就是胜造七级浮屠了。哈哈哈,一本万利啊。

  所以我会继续努力的。。。

  @御影青 4733楼 2013-03-07 01:58:30
  高铁真的谨慎坐,我一朋友专门坐铁路质量评估的,做过几个高铁的项目....后面不说了,懂的
  -----------------------------
  是的,远途旅行,我宁可多花钱坐飞机。近途自己开车。安全系数高很多。

  高铁动车还是算了。当然支持高铁动车的尽管去坐。我没权利管你们。

  谁愿意坐谁坐,也不用特别跑过来反驳我,说我不懂如何如何,显得自己很高明似的。真高明的话,早就去国务院了吧。国务院的人能直接看新华社的内线报道,也不用上网找新闻看了。

  现在正反面的意见大家也都听了不少,坐不坐自己拿主意,反正命是自己的。

  中国人就是喜欢嘲笑别人。723之前有人发帖爆料说不安全,结果被人嘲笑一番。512之前有人说要地震,四川某政府网站也通知了。结果又被人嘲笑,说是无中生有,通知也被删掉了。三鹿毒死人之前,也是有许多人对爆料者进行谩骂的。

  我看知情的人尽到提醒义务就好了,听不听全在个人。

  那些不爱听的,也别再说什么了。人家也是好心提醒,没什么恶意,没必要唧唧歪歪。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希望大家多曝光一些身边的案子。并提供一些分析。

  明天有空的话,我扒个新案子。铁定扒大案。敬请留意。

  ps 提醒带孩子出行的人,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一秒也不行。

  人贩子也是会挑选目标的。不要成为目标。一旦丢失,即使抓到人贩,找回的希望也很渺茫。因为。。。

  记住,许多孩子死于贩卖途中。。。另外据几年前一名暗访记者爆料,甚至有女婴被送到了广东黑餐馆吃掉。。。

  所以不要让悲剧发生在孩子身上。。。

  @zzandgg1991 4743楼 2013-03-07 09:20:41
  楼主,这里是公共论坛,你既然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见解,怎么就不许别人反驳了?只要别人有理有据不是随意谩骂,你就没权利阻止别人啊
  我就针对你说高铁要出事四川要地震有人预言的事,平时因为没人关注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相关部门和单位经常会收到信件和电话,自称通过易经等手段预测到了什么灾害,结果,大家懂得,只不过是一次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怎么就能拿来抨击相关部门了?
  -----------------------------

  最早曝光铁路质量问题的,是参与施工的民工。

  最早曝光三鹿问题的,是受害者家属与记者。

  预测512地震的,是地震局。消息登载在四川某政府网站上。因为快要奥运了,不和谐就撤销了。

  别混淆视听。易经预测你也说的出口。你也说有理有据这四个字了,麻烦你先了解事实真相再说话。

  以后此类胡言乱语,我一律不再作答。请各位发言时自重。
  @love康乐玉 4745楼 2013-03-07 09:27:27
  那楼主怎么看贾乃亮人肉骂他女儿的网友,就是今天的天涯头条,我支持那个楼主,但是很多天涯网友骂他
  -----------------------------
  这件事我不了解。

  但有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

  想要引起一个人的注意,最好的方式就是骂他。

  想要让所有人都重视自己,就要当众骂人,装清醒。

  所以,在学校里,你经常会看到,女孩总是打骂自己暗恋的男生。甚至去老师那里告他的状。

  而男孩总是哗众取宠,对抗老师。

  在公共场合,任何谩骂与对抗,都是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公知在微博上攻击政府的原因。

  一个人越是得到别人的赞许,攻击他的人就越多。

  攻击往往表现为:顶撞、纠缠、秀清醒,或者直接泼妇骂街。

  在这类人的潜意识中,对抗是一种吸取对方能量的仪式。

  一个人越是得到赞扬,他的公众能量越是强大。攻击他就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所以郭德纲成名之后,无数粉丝转黑。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这种心理。这种心里一旦得到满足,就会因习惯而成型,这个人就会变成职业谩骂者。比如南方某报针对政府经常作出不实报道。

  比如经常在白宫门口为各种事情抗议美国政府的那几名熟客。

  在连环杀人案中,也确实有不少凶手都是这类心理。

  他们往往被女性忽视,于是为了引起女性注意,就开始展开对女性的暴力攻击。在攻击时,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对女性说:你平时都不看我一眼,现在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在攻击过程中,愤怒发泄很明显,而性欲发泄不明显。这类杀人犯主要的攻击对象,不是少女,而经常是女性白领,高管,女神级别的美女等。因为他们有气场,有更多能量可以供他们吸食。

  在他们心中,攻击就是吸取能量的仪式。

  当然也有攻击政府官员或者明星的。

  就曾有个人,曾经邮递无数炸弹给美国的法官与议员,州长等。

  也曾有个英国摇滚歌手,我最爱的列侬,就是死于这类人枪下。
  @love康乐玉 4745楼 2013-03-07 09:27:27
  那楼主怎么看贾乃亮人肉骂他女儿的网友,就是今天的天涯头条,我支持那个楼主,但是很多天涯网友骂他
  -----------------------------
  前面提到,在这种仪式性的攻击中,愤怒的发泄是很明显的。

  愤怒的来源是被人忽视。

  我朋友曾经就有个同事,处处与我朋友唱反调。

  我问他,那个人对你的攻击,是胡搅蛮缠纠缠不清式的,还是疯狂发泄型的,是有理有据的,还是虚构事实的,或者是干脆就一句话:你不懂。

  他问,是一句话式样的,常用句式如下:你虽然在这方面懂得多,但在这方面很无知。别看你是领导,你不如我能干。

  但是具体怎么无知,具体怎么能干,没看出来。

  我说,这种人,只是有被忽视感罢了。多赞扬他配合你工作即可。

  句式如下:别看老杨经常嘴上跟我不对乎。但是你们不知道,他私下里最努力。工作完成得最认真。

  几天后,我朋友来电话,说那个人果然不再开会的时候顶撞自己了。

  在过去的多子女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得到更多赞扬,其他孩子就学着模仿那个孩子,如果得不到赞扬,就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所以,我留一个作业。。。有闲心的可以试试。


  你们可以去那个帖子里,看看那些与楼主对骂最激烈的人的id

  看看他发过什么帖子。

  他之前的帖子可能爆料过什么事,也可能模仿过一些热帖,还可能爆料过自己的私事,还可能是很令人尴尬的私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帖子不热。

  于是他们转向了攻击。

  这种情况与多子女家庭的那幕很类似。
  给大家说个段子:

  某人喜欢杨幂。

  于是与女友ooxx的时候,要求女友学杨幂。

  结果隔壁邻居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嗲声嗲气的:58同城。。。58同城。。。58同城。。。
  @princessyf 4760楼 2013-03-07 12:28:30
  那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攻击,是胡搅蛮缠纠缠不清式的,并带有虚构事实的。。。那是什么情况?怎么对应啊。。。
  谢lz
  -----------------------------
  最好的方法就是变相鼓励之。

  故意陈述一个他认为是有争议的事实,然后不断地刺激他攻击你。一定要找他认为是铁定有理的事情。这样可以激发他的激情。每当他停下来,就再刺激他一次。并带着观赏调戏的心态对待之。且不理睬其行为。直到他停下来,你再刺激,如此循环往复。。。

  时间长了,他就崩溃了。
  @倒悬的钟 4761楼 2013-03-07 12:34:23
  隔壁那个帖子有人骂LZ吗?基本没有吧,大多数人都在骂那个诅咒李小璐女儿被掐死的网友啊。难道这种人不该骂?
  -----------------------------
  仔细看我的核心意思,别断章取义

  我没讨论隔壁的帖子

  我讨论的是谩骂的心理

  他该骂不该骂,我管不着

  但谩骂者的心理都是差不多的。

  对于以谩骂为乐的人来说,那人该骂不该骂,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他又有机会表现自己了。

  正常人遇到恶人,一般都是讲理而不是骂人。

  骂人者心理必有其内部原因。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骂人者中的领军者

  也有普通附和型的,附和型的人与骂人领军者的心理是不同的。

  他们更多地是为了寻找认同感,这是群居动物的典型特征。

  不论是狮子,还是狼,也都有类似本能。


  记住,我讨论的心理学,是科学原理,科学原理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就好象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来设计汽车造福人类,也可以设计手枪杀人。

  不要用道德与政治来评判科学。
  @很想回到小时候 4768楼 2013-03-07 14:17:33
  LZ再多讲几个案子呗!!!
  -----------------------------
  大号中,iPad打字太慢,一会出来就扒一个早就想扒的大案。
  先说一个新近发生的案子吧。

  这是2011年的案件。

  发生在安徽。社会影响很大,上了一些法制栏目,也上了一些法制类报纸。

  公安机关内部也有案情相关信息的通报。

  这个案子影响很恶劣,同时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某种倾向。足以引起我们的担忧。

  话说,许多案子,必须是靠人海战术破获的。

  这类案子的共同特点,就是嫌疑人众多。

  当一个案子有可能是任何人做的时候,而现场遗留的线索又遭破坏(这种情况很常见)的情况下,人海战术就是唯一的选择。

  这不是公安机关无能造成的,而是因为这类案子具有难以推理的特性。

  比如发生在安徽的这个案子。就是这种情况。

  案件发生在2011年的12月。

  受害者是一名智障女性。作案手段是先杀后奸。

  受害者是一名流浪乞讨女,25岁,轻微智障。家住环境比较差的地段。发现其尸体的时候,受害者已经死亡。死因系勒颈窒息。上身穿着衣服,下身赤裸。有性侵犯迹象。体内提取出了嫌疑犯的精液。

  @雷火霹雳弹 4774楼 2013-03-07 14:59:29
  楼主我要攻击你!这样你就能注意到我了。小刀小枪飞出~~~~
  -----------------------------
  哈哈,没事,我有钛合金盾牌。

  你也要小心我的宇宙射线哦。哔哔哔~~~

  防护罩开启~~~
  在这样的地方,对这样一名女性进行侵犯。

  说明了几件事:

  1、侵犯者没有能力对人进行精神控制,只好先杀后奸。受害者是智障女,说明嫌犯的智商也不高。相貌邋遢,不善言辞。社会地位低微。

  2、攻击智障女,且奸尸,说明这不是反社会思想在作祟,而是纯粹的发泄性欲。此人性欲望强烈,但没有合理发泄渠道。应为单身汉,生活品位不高,经济条件恶劣。

  3、此人作案时没有人发现,说明事先有过踩点。此人可能有前科。目前处于作案手法的完善期。不马上抓到的话,他必然会加快作案频率。

  警方做出如下推理后,认为最有可能作案的,是拾荒、流浪人员。

  于是开始全城搜捕,对所有类似人员进行排查。

  结果是:即使经过了筛选,也仍然有240多人符合这个特征。

  当嫌疑人的群体过大的时候,即使你推理再正确,也没有办法查下去了。

  想要破这种案子,唯有人海战术可以。
  后来警方调取了当时周边的监控录像。

  对录像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一个人在案发现场出现过。

  而这个人刚好与某个排查对象的体貌特征很类似。

  同时,警方根据其作案手法,查找之前的类似案件,发现在11年5月份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一起中年妇女被勒死的案件。作案手法非常一致。

  而这两个案子,刚好都发生在这个嫌疑犯的活动半径之内。

  于是警方开始对其进行跟踪,并在其不备的时候实施了抓捕。

  验证了dna之后,发现果然完全一致。

  于是此案告破。

  也许大家要说了,这个案子很简单啊。典型的人海战术破案。没啥技术含量啊。

  大家稍安勿躁,且听我为何专门逮这个案子说?

  原因是:你们注意到没有。

  之前我介绍的那些奸杀案,即使是很大的案子,其嫌疑人也不过几十人,甚至只有2-3个人。

  而这个案子,符合特征的居然有240多人。

  这也就意味着,潜伏在这个城市里的潜在作案者,高达240个。

  这就是240个炸弹。

  在社会环境宽松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不会作案。一旦经济寒冬到来,或者他们个人遇到某些变故,比如疾病,家人去世,破产,失恋等。

  他们很可能就会从潜在作案者,变为真正的作案者。

  1个作案手段并不高明的流浪汉,尚且让警察忙了将近一个月。

  如果240人里,有10个人作案的话。

  警察这一年就什么也别干了。光这类案件就忙不过来了。

  所以,我们必须关注流浪汉群体。不能任由这个群体在城市里随意游荡。虽然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自由。但当这个群体过于庞大的时候,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比如女性与小孩。就会生活在巨大的危险之下。

  相信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愿自己的家人生活在这种恐怖之下。

  流浪汉的性犯罪,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fjwhhewheb 4790楼 2013-03-07 15:49:29
  LZ你要不回我我也开骂啦

  -----------------------------
  噗,你们都越来越会卖萌了。。。

  我代表月亮,用宇宙射线消灭你!哔哔哔~~~
  来个复杂的案子吧。

  讲一个杀人狂吧。这个人,杀了7个人。几个省联合抓捕他,才把他抓到。

  最有特色的是,这个人骑着自行车跨四省作案。此人作案时,年龄38岁。



  话说,有人统计过,具有反社会性质的连环奸杀案,其凶手年龄一般都在30岁-35岁之间。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到了30岁,正是男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刻。

  而也正是此时,原本生活水平相差不大的人,生活水平开始拉开差距。

  有本事的人,开始在社会上拥有了稳固的社会地位。收入趋于稳定。日子越过越好。

  而没有本事的人,此时也许单身,也许已婚但婚姻出现了一些问题。

  经济上,他们越来越窘迫。

  30岁,是男人人生的分水岭。换句话说,30岁,是许多示意男人感到绝望的年龄。


  此时,家庭的危机,父母的年老,孩子成长带给他的精神压力,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压力。

  而对于那些精神不健全,人格有问题的人来说,就更是难以承受了。

  所以,32-33岁之间,是最危险的年龄。是一道坎。

  能否迈过这道坎,决定了这个男人未来的道路。
  可是,这个男人,具有足够的反社会倾向,且精力充沛,刺激源也足够多,那他为何到了38岁,才开始作案呢?

  原因很简单。他在32岁的时候,因为强奸案而进入了监狱。

  关了5年多之后,他被放了出来。于是他再作案,就已经是38岁了。

  换句话说,是监狱让他将第一次杀人推迟了5年多。

  因而,延长强奸案的最低刑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这个人在45岁之后再释放,也许就可以挽救7条性命。换句话说,一个具有反社会性格的罪犯,如果在30岁左右,因家庭压力而第一次进行性犯罪。

  那么关押期最好达到15年以上。

  否则他出来必然杀人。而且在警察抓到他之前,他绝对不会自己停下。

  反社会性格的强奸犯,与普通因性欲而进行强奸的强奸犯,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这类罪犯,45岁后,性格会逐渐趋于平和。杀人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