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已出版】

  政府已是穷途末路了。
  放出了汇金公司这条恶狗:2亿元,不过是左手倒右手!无知的股民在盘算着狗主人的意图,唉!狗主人不是怕股民们割肉走人,怕的是“占领天安门”呀!
  托市和救市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是忽悠股民的,2亿元的“假钱”,左右手倒一下。
  而中国股市真正的问题是“失血”!当然,根源在于股市成立和运作的动机:是强权在“圈钱”!
  散户的问题是太自信了,以为可以在强盗那里能“虎口拔牙”呢!呵呵
  汇金的出手,政府对温州的救援,暴露了中国政府的底线!所有的利益集团和势力集团都看懂了:能哭的孩子有奶喝!
  哪来的奶呢?人民币的崩溃正在加速中!
  《读不懂的中投和中汇》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简称中投公司)于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 中投公司2007年9月29日成立立,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
    该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来源于中国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的15500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公司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模式;目前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的投资为主,并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争取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
    中投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1人,包括3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1名职工董事以及2名独立董事。3名执行董事分别为楼继伟、高西庆和张弘力。5名非执行董事分别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5个部委,包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2名独立董事分别为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春正。职工董事为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李炘。
    中投公司成立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该公司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投资并持有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股权,并代表国务院行使股东权利,不开展其它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由财政部发行1.55万亿人民币特别国债的议案。按照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这一特别国债数额相当于约2000亿美元,成为中投公司的资金来源。
    2007年8月29日,财政部向境内商业银行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向人民银行购买等值外汇。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卖汇获得的6000亿元人民币向境内商业银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由此,首批投向中投公司的资本金已到位[3]。
  --------------------------------------------------------------
  整个操作过程就是左手倒右手!但更可恨的是2000亿美元被用了两次!
  第一次是强制结汇(表面是自愿),政府收购了2000亿美元,支付给出口商不少于1.55万亿人民币!
  第二次,相当于用这2000亿美元的信用抵押,至少又发行了6000亿人民币!
  这样,到了2007年8月底,政府用2000亿美元做幌子,成功的发行了21500亿人民币!
  可故事还没完,政府又拿了这抵押物--2000亿美元到境外去“赚钱”了。按正常的逻辑,这是赤裸裸的犯罪!是非法的挪用啊!那21500亿人民币的“借条”就真正成了白条!
  中投的2000亿美元,在境外用了多少额度,平民百姓不得而知。但从爆料出来的丑闻、蠢事可知,亏得一塌糊涂!连账面上都没法糊弄人啦,实亏就更严重了!我估计目前的残值也就90%了(非常保守了)。按现在的汇率6.35计算,顶多号称值11430亿人民币了,于是仅中投公司一家就注水人民币10070亿元!
  接下来,更可笑的故事由商业银行来上演!
  资不抵债的国有大商业银行,通过中投的国内“工作部”--中国汇金公司的托市,成功的将废纸级的银行股卖给散户,圈到了的钱“华丽的转身”就成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当然也是中投的业绩和利润。据中投自称盈利达11.7%!光辉呀!
  现在,必须用纸来抱住火!
  中国汇金又出面托市了。此次临危受命,要诀是“拖”字!一定要拖住股民,要给他们幻想的空间,利用他们爱自作聪明的心态!
  国务院给中汇的量化的工作指标我不知道,知道了不发大财了吗?呵呵,猜个数不犯罪吧!
  上证A股:2300~2500间波动?
  反正,政府与民争利的动机已赤裸裸的暴露了!
  这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呀,欧美傻吗?能放出中国政府这样的疯子在世界经济里耍泼吗?人民币的国际化?当地球人傻吗?
  中国的平民百姓,还得自己的梦自己圆!还是我那句话,在2012年先保命!然后,还要要紧牙关挺5年10年的!
  2015年的元旦,可能上演1000旧人民币换1新人民币的故事!哈哈,可能而已,别太当真!
  《地方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曾经匡算过中国公共债务的总规模:约57万亿元。其中的地方债不仅地位灰头土脸,数量也耐人寻味。
  现在,中央政府推出了一个229亿元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的试点,这表明中央政府决心要把这个烂摊子通过地方政府推向社会!
  
  地方政府如何发债呢?用土地抵押,中央政府不会同意,因为那是变相的土地财政了,不如直接卖地了。用财政收入抵押(地方政府的信用),地方财力已捉襟见肘,还不上旧债才要举新债的,自相矛盾了。增加新税种和扩大税源,比如开征房产税和扩大资源税,但这是“未来式”,远水不解近渴啊!
  换个角度,谁来买债接盘呢?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早已资金干涸,普通百姓早已惊弓之鸟,只有大型的国企、央企才“腰包鼓鼓”呀。但地方政府未必能撼动这些财大气粗的“财主”。
  所以,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就只有一个途径了:摊派!逐级摊派,完不成任务就停职、降级!最后这地方新债就由弱势的国企、中小私企、公务员自己来买单了。
  
  显然,地方政府的债务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这是典型的“拖”。而且会积累新的怨恨。地方政府不会有任何积极性的!
  这等于给西方观察家们一个明显的信号:地方债是个死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