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已出版】

  笔者实在忍不住了,呵呵。
   我们先换个话题,谈谈房价扭头下行的节点。当然,我们谈的可是思路哦。
   对于甲乙方,笔者把他们的利益获得称作“利润”,而把他们的利益支付称作“成本”。显然,在房价疯涨的时期,利润大于成本,所以房价一直上涨。但涨幅在下降,原因是利润的涨幅已越来越低于成本了。当他俩互相抵消时,房价就真正停止上涨了,称这个时间为节点。
   现在,甲方的成本日益高昂—仅民怨这单项政治成本就难以承受!而乙方虽不计成本疯狂的追逐利润最终无法逃脱经济规律的惩罚!于是,逻辑上;甲方的节点先到,然后是甲乙利益共同体的节点,姗姗来迟的是乙方的节点啊。假设:甲方的节点是2010年5月,接下来2010年12月,乙方的2011年8月。理性的讲,甲方应在2010年12月前摊牌,甲乙双方的斗争一定以甲方胜利而告终!但反腐---
   我们有困难了:这成本和利润怎样量化呢,增长的幅度怎样量化呢?显然,在房价领域,扭曲的人民币已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了。钢材可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钢材?你信吗?
  
   钢材是啥意思呢?如果普通螺纹钢3800元/吨,而此时房价8000元/平方米,则房价可表示为2.1吨钢/平方米,呵呵。这样,假设房价由8000涨到10000,而钢价由3800涨到5200,房价的“钢本位”则由2.1降为1.92吨钢/平方米,这就是说人民币表述的房价在涨,而钢材表述的真实房价却是跌呀!
   那为啥用钢材表述的较真实呢?原来钢材在住房基本建设成本的构成权重最大,另外,钢价由于矿石进口的原因,利益集团的话语权有限,所以失真程度小。笔者后面有说。
   思路:如果取相同的时间段来研究,房价2.0、2.2、2.6、3.3吨钢/平方米,表示房价在加速上涨!而3.5、3.9、4.2、4.4吨钢/平方米表示房价在减速上涨啊,找其规律,房价大概在4.5时见顶了-----此时应该就是“节点”。从而抛开了前面所说“量化”的烦恼,呵呵。
  
   我们现在的商品房大致有多层和高层之分,这多层在一二线城市往往有八九层楼,没有电梯;在三四线城市,这多层就是指大约五六层的箱式楼;这高层往往要二十层,甚至更高,大概又有板式高层和点式高层之分。对于一般多层箱式楼而言,每平方米大约要消耗70kg钢材(主要是线材),而高层则要170kg。
     其它建筑材料,像水泥、砖、沙石等等所消耗的价值与钢材相仿;而像门、窗、上下水、电力等配套设施所消耗的价值大概占钢材的一半,于是这些所谓盖房子所需的“硬件”大约是钢材成本的2.5倍。
     那盖房子的“软件”呢——劳动力成本,对于多层要每平方米25个工作小时,而高层需要20个工作小时的劳动付出。
    东北地区要安装取暖设施,墙体相对也厚,成本肯定要提高,不妨按20%的增加量来计算。
     我们不妨以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县城来估算一下商品房的最基本的建设成本:钢材按3800元/吨,70kg就折合266元,那么硬件消耗为2.5倍折合665元,东北嘛,再折合1.2倍为798元(凑整为800元);这儿的建筑工人平均工资3000元/月(像挖掘机手能挣到5000元,电焊工4000元,但力工恐怕都挣不到2000元;他们每天要工作10小时,基本上也没什么休息日),于是他们每小时的工资大约是10元,那么每平方米25个工作小时就相当于250元的成本啊。合在一起1050元每平方米。
     读者不妨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算算自己感兴趣的房子的基本建设成本,呵呵。
     不过,房子的建筑权是被房地产商垄断的,商人嘛,要有经营成本,要有税收,当然还有利润。这个成本就得发挥想象力了。
    另外,土地也不是白给你用的啊,政府要收土地转让金,当然了土地由“生地”变成“熟地”——公路、电力、自来水、医院、学校等的配套,确实也需要政府的投入,自然就转化到房子的采购成本中了。
  
   在哈尔滨花园街一套商品房每平方米价格在2000年时是1800元,2006年是3000元,在那个房价虽涨、但还没有疯狂的年代,平均值取2400元每平方米,这可以大致反映真实的房价。但人民币“毛”了,我们不妨让钢材来充当货币,同时代的普通螺纹钢的价格为2800元/吨(2000年为2200元,2006年为3400元),所以每平方米的真实房价0.86吨钢。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真的恶性通货膨胀了我们也仍然能估算出房价变动的真实情况,比如:现在花园街的房子已涨到5400元,但钢材也涨到了3800元,真实房价每平方米为1.42吨钢,哈哈,涨幅为65%,还是挺能说明问题的吧。
  
   换个地方去北京吧,三环外四环里的高层2000年大约5000元,到了2006年为8000元,平均值为6500元,即每平方米2.32吨钢,哈哈,现在是什么样了,北京人可以自己算啊。
  
   昨天官方公布了CPI为2.7%,笔者又忍不住要说话了。
   前面我们讨论过,推测2000年—2009年,这十年间通货膨胀率平均值应该是8%左右。那么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2009年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吧。怎么分析这个通货膨胀率的涨幅呢?我们先推测大家可以接受的涨幅的最低值:哈尔滨市取暖费2000年为24.15元/平方米,2009年为40.35元/平方米,上涨了67%(这可能是仁慈的地方政府考虑到百姓的承受能力而给予的最低的涨幅了);那最高涨幅呢?笔者很难找到,由市场来决定,其中很少掺杂政府行政干预的商品,但找啊,找啊还是决定蔬菜的涨幅最大(显然地方政府没有刻意的去遏制它),呵呵,相同季节西红柿的价格从0.8元涨到了5元,增幅为525%,我们权且把这个数字作为我们涨幅的最高值吧。很快我们就得出涨幅的平均值为296%,哎,按300%算吧。显然,我们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推测通货膨胀率的涨幅,虽不科学但能大致说明问题,计算的结果是: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2%,而2009年就应该是12.8%约合13%,这应该和我们的感受是相仿的吧。通货膨胀率的增长明显的进入了一个加速周期,即2010年要大大高于,于是2月份的CPI2.7%很可笑哦!
  
   我们在用逻辑分析来品味一下网上正在热议的转基因技术吧,只提供思路哦。
   我们不参与转基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害性的讨论,那个技术性太强了,也参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了。
   第一个问题,随着生活的改善,中国粮食的需求增加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个问题,耕地减少和有效的水资源匮乏,将阻碍粮食增产,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个问题,使用优良种子技术,转基因技术肯定是一种选择。
   第四个问题,提高粮食单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一定是不可回避的必由之路。
   所以笔者前面有说,“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至于有没有毒就不管了,反正是普通老百姓吃”。这大概就是甲方的逻辑。但这里有个细节笔者拿出来供大家分析。
   转基因技术也非三年五年了,为什么现在才搬出来,导致在网上人人喊打,暴漏出来的确是国家战略的混乱。
   笔者以为按着甲方的思维,十年前就应该进行这个“概念运作”了,比如:字眼不是现在”转基因主粮”这种明显的蔑视的口吻,民众会产生不好联想;而用“基因技术产品”这样的中性或“基因新产品”这样明显鼓励的口吻啊。那么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再加上甲方的舆论导向,到了现在,再具体制定转基因技术的政策就轻松的多了。
   笔者从这个现象看到的是:甲方在“摸着石头过海”呀,毫无战略的前瞻性,但这不妨碍我们找到甲方思维的归宿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