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已出版】

  前言
  1、经济与经济学之争
  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经济,在经济过程中,实现自己最大的商业利益,就希望在经济学中得到启发。可惜,在中国,所谓的主流经济学人往往无法建立有效的经济学来帮助大家获得这个启发,他们或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哗众取宠;或是引用西方市场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对中国的经济现象断章取义。这样,不满意于经济的大多数普通人,也就不满意经济学,更不满意主流经济学人。
  2、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惑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发展应该给每个人都带来明显的实惠。由于中国事实上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都不满意,自然就会怪罪于经济,认为它出了问题。但问题出在哪里呢?主流经济学人在唱多的心理背景下,其解释已无法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这就迫切需要非主流经济学人的出现,来相对客观的解释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的、又现实存在的经济现象,去引导大家,把握可预见的经济未来。
  笔者认为:是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表述出了问题。用GDP表述中国的经济势必导致中国式的行政之手的疯狂干预,势必导致GDP在数字上的虚假增长,势必加剧广大民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强大心理预期。而事实上的两极分化又必然导致这个心理预期要向急躁和仇恨两个方向发展。于是,民众普遍的认为:中国经济出问题了!
  在中国GDP的表述货币是人民币,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人民币就出问题了!
  3、咀嚼人民币可揭示中国的经济问题
  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两极分化,其实这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普遍而又核心的问题,说白了吧:经济发展不会让每一个人都获得好处,但又不能让绝大多数人感觉到没获得好处!
  两极分化现象会导致中国“崩溃”的言论很难站住脚,因为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在所谓理想的平均主义下发展。
  但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可能是中国经济的致命伤!
  4、人民币的中国味道
  GDP虚假的高速增长产生“分享蛋糕”的心理预期,当然会产生全民“骚动”式的急躁。在领导那里就会表现为“腐败”,在民众那里就会表现为“住房刚性需求”,在国家那里就会表现为“基本建设的冲动”。这些急躁的行为继续加剧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加剧逐渐演化为仇恨的蔓延!
  于是,在人民币上就体现出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斗争,笔者大致把它们分类为所谓的“灰色人民币”、“黑色人民币”和腐败人民币。这些堂而皇之的经济现象充分暴漏了其中国的独有性,所以笔者称之为“中国味道”!
  
  
  5、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
  有问题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房价大多数普通人何时可以回落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中国在经济领域与西方国家的斗争各种可能的结果?都将成为本书的话题,笔者也试图用可靠的逻辑和简单明了的方法来分析、归纳中国的经济现象,争取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结论。于是我们共同“咀嚼人民币品尝这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
  
  
  第一章 人民币的战争
  
  这灰色人民币很难定义,与黑色人民币界限又模糊,索性就举例说明吧。
   某市重点高中一届有十八个班级,其中有八个班(定额每班50人)称为统招班,另外十个班称作校中校,往往每班也有60人左右。统招生是指正常录取的学生,凭自己能力考上的,另外统招班中平均每班另有12人被称为借读生,这借读生是连学籍都没有的。如此下来我们有了400名按国家正规标准交学费的学生,和100名左右的借读生,还有600人左右的择校生。这借读生和择校生每人每年都要交7000元的择校费,但借读生还要支付大小不一的人情费。于是就产生了至少490万人民币的择校费。当然,7000元的择校费是要开收据的,但绝不开正规发票,这就意味着,那490万人人皆知,学校上面的主管单位——教育局,当然也心知肚明。这490万元就是典型的灰色人民币,因为它往往以校长个人名义进行“公款私存”。这笔钱有一部分要向上流动,去充当教育的“财政补贴”;另一部分要向下流动,进入学校的小金库,去充当校长的“招待费”和老师的“福利工资”。
   刚才提到的插班生的人情费,少则1万多则3万,当然有权势的也可以不交。估计这笔钱不会少于100万,这可就是黑色人民币了。
  高中可有三届啊,算下来可就有大约1500万的灰色人民币啊。
  这1500万元记在校长名下的灰色人民币,在逐利的本能驱使下,往往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比如说在股市里玩个“短平快”,或短期借给亲戚朋友吃点“高利贷”,此时的灰色人民币就变成“热钱”了。
  可见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市重点高中,一个仅仅正科级的校长,就有如此大的“金融能力”。
  省重点高中规模更大,哈哈,可想其灰色人民币的力量了;小有名气的初中和小学,往往也逊色不了多少。
  
  笔者存在一个幻想:把既得利益集团分化为两份,平民百姓与核心利益集团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在经济上削弱一般利益集团,在政治上孤立它,在道德上边缘化它,在结构上粉碎它----暂时可避免“流血革命”---冤家易结不易解呀!哈哈,再利用国际舞台,静观其变!
  一般利益集团目光短浅、喜蝇头小利,可通过股市、楼市、黑市逐渐剿灭之。
  在可能的暴风骤雨中乐观、稳健、体面的生存下来,是王道!
  我们离不开国家,她是我们13亿人共同的载体----无论她现在是何等的丑lou、肮zang、悲悲切切-----但一切都会过去的!
  例子二粮库的故事:某县有一个20万吨的储备粮库,假设只储备水稻。水稻的收购按质量分为一、二、三等,收购价格分别0.86元/斤,0.84元/斤,0.81元/斤。国家一年至少需要3.24亿元来收购这20万吨公粮。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因为国家拨款是分批次的,虽然省、市、县都有某种程度上的“截留”现象,但最终这笔钱还是要划拨给粮库的。由于存在着明显的漏洞,所以这些钱往往以粮库主任的个人名义进行“公款私存”,这时数以千万计的购粮款就变成了灰色人民币。一般说来,粮库主任也有追逐更大私利的冲动,所以炒股啊,短期融资啊,不失为一种选择,但这钱不会去买房子,因为那么做周期太长,粮库主任一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他们顶多也只是正科级。
  由此可以推测,这个粮库主任短期内具有2000万人民币的“融资能力”是不成问题的。这时的灰色人民币又转化为“热钱”了。
  粮库里的某位质检员甲,收了某个交公粮的农民乙的500元红包,使农民乙的2万斤公粮被虚报成2.1万斤,质量也由三等虚报为二等,这样农民乙相当于获得了1440元—500元=940元的实惠。
  回过头来,质检员甲为了保住自己的“金饭碗”,过年时孝敬了粮库主任2000元。这500元和2000元就都是黑色人民币了。
  假如这个粮库主任有赌博的嗜好,刚好手气又不好,暴输了800万元。这时他胆子就开始变得异常的大,自然就会动那灰色人民币的歪脑筋了,想想看吧,他会通过种种手段裹挟几个批次的购粮款,完全可能把5000万元一股脑的卷走,人去楼空,哈哈,这时的灰色人民币就完全变成了黑色人民币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