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人民币:品尝亦升值亦贬值的中国味道!【已出版】

  利率战场的你死我活——人民币贬值的恐惧
  如果笔者说人民币的利率与人民币的贬值有关,甚至说人民币的利率与“楼市”价格有关,读者可能不信?
  人民币的两个利率
  那么我们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分析一下吧!
  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一年期的商业贷款利率为5.31%(2008年底)。不过,这种商业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操作周期长,还需要“人情费”去润滑,所以这种利率真实值在中国不会低于6%。
  而民间融资的方式相对快捷、方便。民间一年期的贷款利率通常为2分利,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元的贷款,每月需要付2分钱的利息,即月利率为2%,换算成年利率为24%。
  于是,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事实上存在着两个贷款利率:不低于6%的一年期官方名义贷款利率和大家已经认可的24%的一年期民间贷款利率。
  一般投资者的具体操作,往往采用“混合型”贷款。投资欲望低时,资金相对宽松,官方型贷款比重高;投资活跃时,资金相对紧张,民间型贷款所占比例就会大大增长。所以,真实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往往在6%—24%之间波动。
  例如,某人需融资50万元人民币。他首先用房产到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指定中介公司进行房产凭估,比如标的价值70万元的要收手续费3000元;然后再拿评估报告到回到办银行贷款手续,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凭估值的50%,所以可贷款30万元。但有15个工作日的评估期,大多数投资者都会给银行办事员2000元人情费,可加快到2-3天内搞定。于是,比较快的话,前前后后10天左右你能拿到30万元贷款,一年期贷款利率名义上是5.31%,到期还本付息是31.593万元。
  那剩下的缺口20万元就得去民间融资了。民间专门有放高利贷的。通常情况得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中间人,由他给你提供担保,如果是20万元贷款,担保费大约是5000元。然后就是一纸民间协议,如果是2分利,一年后连本带利就需要还24.8万元,显然利息比商业银行高很多,但它非常快捷,一般从谈到拿到钱,也就两三天的事!
   这样50万元的融资就具有“混合型”贷款的特征了,一年到期连本带利带相关人情费全部为57.4万元,实际贷款利率为14.8%!
  现实中的人民币利率“双轨制”揭示了:达8.8%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民间的利率就不会低于10%(否则,资本就会有蚀本的感觉)。当200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4%以上时,民间的贷款利率自然就不会低于16%。
  这样,一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在中国这样高的实际利率压迫下,什么样的生意能维持20%以上的高利润率(经营者除了付利息,还得额外有利润啊)!另外这类生意的规模还得足够大,能吸纳巨量的游动中的人民币!
  同样在中国,奇迹出现了:地方政府卖地的冲动;中央政府狂印“钞票”的冲动;民间大量合法、半合法、甚至不合法的巨量资金寻找投资“归宿”的冲动。三者不幸相交于一点——房地产!
  甲乙两人都有200万的现金,甲有技术有经验办起了实业公司,乙是家庭主妇决定炒房。甲投入资金买设备租厂房雇工人,一年做了800万的生意(很了不起的啊),假定甲经营有方第一年就有10%的净利润(实际上中国绝大部分实业公司只有3-5%的净利润),赚到80万,甲非常高兴;乙对房地产颇熟悉,投资120万的首付,买了个600的房子(首付2成),余下的80万用来付月供。一年后,由于乙不是炒房高手,只赚到房价的平均涨幅25%(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乙决定抛掉房子,此时房子价格为750万,乙的利润为150万。两人都决定将盈利分配掉,甲需要交企业所得税25%,公司是他全资所有个人分得60万,同时他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甲实际所得为48万元,对于办企业来说,甲属于非常成功者;乙决定将房子卖掉,契税600*1%=6万,营业税8.4万,乙个人所得税按照房价的1%缴纳,为7.5万元,如果乙和下家协商好将房屋新成交价格写回原价600万的话,乙可以不交营业税。乙最少净得128.1万元。
    这时候企业家甲辛苦一年收获48万元,甲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4%,这个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水平了(据WIND数据,2008年139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7%);家庭主妇乙收获128.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4%,这是普通房地产投资者的全国平均收益。
   显然,房地产业很赚钱,在这个领域,“投资”有很强烈的冲动,最近几年的经验:“炒房”几乎是个包赚不赔的行当。
  最近几年,民间贷款公司十分活跃。“高利贷”行为似乎已走出法律的阴影。国家允许民间的贷款利率的上限为商业银行的四倍!可见,国家非常清楚的知道:民间融资的渠道是不畅通的;实际人民币的利率是超过20%的。(因为容许官方的5.31%的四倍就是21.24%啊)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客观上使人民币的民间利率大幅增长了。
  但奇怪的是官方的名义利率是下降的,导致两个利率的差值被放大了。这势必导致大量的人民币“储蓄”滑向人民币“资本”,去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必然挤压各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这导致许多大型企业必须在主营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的实例很多。
  比如:以搞服装盛名的“雅戈尔集团”大搞房地产业,在2007年时其房地产领域的收益远高于他的主营业务领域。
  所有的投资者几乎一致地都把眼光投放到了房地产业上,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房地产业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金操作空间和可能的利润空间。
  最近的一些现象更加说明了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的事实:新地王的不断涌现。
  2010年2月21日北京,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以66.9亿元竞拍得北京丰台区花乡六圈村相连在一起,两幅居住用地,折合楼面地价达1.84万元/平方米。
  2010年1月13日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东块1街坊地块持牌上市,起始定价47亿元,起拍楼面地价达3.53万元/平方米。
  新地王的不断涌现说明了,大量的资金在两个利率差的压力驱动下,不得不、也必须进入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其他行业不会有如此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国企、央企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商业银行按名义利率的贷款。
  思路很清晰了:中国人民币事实上的利息很高(可达名义利率的4倍),国家的4万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在常规领域很难得到高回报,大资金只能涌拥入地产市场去寻求高回报;小资金涌入商品房领域寻求高回报。于是房地产业已发展为变相的“金融业”了,商品房自然就发展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了。
  于是就可以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奇怪现象了。高房价导致“刚性住房者”买不起房;国际上衡量房价高低的常用技术指标“租售比”、“购买能力比”等在中国都统统失灵。
  比如:在哈尔滨,一套租金1000元的房子(花园街,四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它的售价45万元,即租售比为1:450;在北京,一套月租金3500元的房子(优度社区,11层,100平方米)它的售价达180万元即租售比为1:514。而国际上公认这个 数据在1:150到1:200是正常的,而中国的不正常已到了“离谱“的境地了。但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来解释的话,似乎就“回归合理”了。
  再比如:在哈尔滨,双职工的三口之家,按家庭月实际收入4000元计算,买一套位置、楼层等不是很理想的80平方米商品房,需40万元。那么住房购买能力就相当于8.3年;在北京,类似的模型,收入按1.2万元计算,一套五环那里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也要150万元,住房购买能力已变为10.4年了。而国际上公认的这个数据应在3年-5年是民众可接受的。可见,房子对普通平民百姓真是很昂贵的。(其实中国大多数人的收入更低)。不过,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来解释,当然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当房子成为“理财产品”后,其功能就不是“住不住的问题”了。
  显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推着实际的人民币利率往高处走,而实际利率又推着房价往高处走,看起来还越来越快啊!
  于是,普通平民百姓,如果手里有一些储蓄,自然就会担心这储蓄随着时间推移,其购买力大大缩水,当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加速上涨时,平民百姓的恐惧心理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的恐惧,它来自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
  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由谁来控制呢?当然是政府,政府通过“印钞机”的印钞速度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
  
  商业银行的盈利
  回过来,我们还得“咀嚼人民币”,储蓄和房价这两个概念是怎么粘合在一起的。
  举个例子:某商人卖大衣,假设这种大衣的成本价为100元/件,商人精于炒作,把价格忽悠到500元/件,却又用打六折的手段促销,于是实际销售价为300元,商人仍有可观的利润。后来,来了个银行家,他更善于忽悠,银行家使大家相信,这种大衣的价格将持续的上涨。买不起大衣的人不要紧,只要提供50%的首付,银行家可以为大家提供贷款啊。于是这种大衣的价格迅速暴涨到800元/件,这时的首付为400元,比以前的标价500元便宜!再假设银行家所提供的贷款利率为10%。贷款期为一年,这贷款方式的大衣全价为840元,可见利润之丰厚啊!
  只要维持着这种大衣一直涨价的心理预期,理论上大衣就一直会“量”、“价”齐涨。但此时绝大部分买大衣的人,目的已不在“穿”上了。显然,“大衣”已经演化为“金融衍生产品”了。它的价格是800元/件,1000元/件,甚至2000元/件,早已偏离它最初的成本价100元/件。这时,它的价格已控制在银行家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上了。首付越低,贷款利率越低,成交越旺。
  当然,那些真正要买大衣“御寒”的人只能望“衣”兴叹了。
  大衣的例子与商品房的现实情况很吻合。诚然,商品房的问题要复杂的多,但其逻辑脉络是一致的。
  那问题出在哪呢?出在前面的储蓄上。如果没有储蓄,自然大家都是“月光族”,何来的人民币贬值的恐惧?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西方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责中国的高储蓄率,看来不无道理啊!
  但有人会反驳说:住房有“刚性需求”、 “丈母娘的情怀”、“校区房”等等。笔者以为这纯粹是偷换概念。任何社会都有穷人有富人,穷人在没有能力时,非要硬撑着去买房,实在是政府该做的事(廉价出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没到位啊!
  因果关系是这样的:由于中国的高储蓄率,使社会无法拿出足够的“好处”供储蓄分享,导致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2.25%(一年期,2009年底)大大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14%(2009年)。于是银行存款会以各种形式“流窜”,去寻找高回报,它们不约而同地杀入股市和楼市,期待获得超过20%以上的回报率。这与有强烈地“贷款”欲望的商业银行,同样有强烈“卖地”冲动的地方政府不谋而合。自然就会在房地产市场导演出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实际一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啊!
  这场空前的“大闹剧”将许多许多“平民百姓”卷入房地产市场。他们中的许多又是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在这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赛跑”的游戏中,“中产阶级”们毫无胜算的可能,因为其对手过于强大。“中产阶级”最后大多数要沦为“房奴”而基本被“消灭”,似乎难以逃脱“二八定律”呀!
  为了GDP的增长而不得不靠出售土地,而出售的土地又必须通过盖商品房来实现“商业溢价”。为了烘托房地产市场,又必然通过高通货膨胀率来持续挤压惊恐万状的“储蓄”,逼迫“储蓄”通过商业银行流向“楼市”。
  
  商业银行在这场“大闹剧”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笔者设计一个已经微观化了的模型,它的已知条件是: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多层商品房;土地证上的土地均摊面积35平方米;2009年的可能售价为60万元人民币;2009年的可能租金1200元/月;它的残余土地使用寿命65年;装修程度中等;它2005年建成交付使用。
  1、土地开发商最初拿地时用了3.5万元人民币(2004年,1000元/平方米)。
  其中银行贷款2万元,土地开发商自有资金投入1.5万元。
  2、大小建筑商,包括最小到包工头的位置。合同 14.4万元人民币(2004年,1600元/平方米)
  其中银行贷款8万元,建筑商自有资金投入2万。
  3、总承包商(将该商品房销售),获得30万元人民币(2005年,相当于3300 元/平方米)。
  毛利润率达(30万元—14.4万元—3.5万元)/30万元=40%。
  4、购房者,将支付30万元人民币。(2005年)
  其中自有资金(首付)9万元,银行按揭贷款21万元(70%的房款总额,20年期,月供大约1900元)。
  5、购房者,预期增值到60万元人民币,实际交易也不会低于55万元人民币(2009年底)。
  可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商业银行来“保驾护航”,贷款总额累积达31万元。
   最后的(5)项里,从2005年至2009年的“二手房”的升值预期虽没涉及银行贷款,但却为银行的贷款安全提供了更高的系数。所以,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真正的赢家是商业银行!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非常低(与民间的高利贷相比较),按揭时有很多的贷款利率还要打七折的优惠,商业银行的利益应该是微薄的。错!
  商业银行在整个房地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目的只是为了“掩盖”。此话怎讲?
  讲个故事吧:某地440平方米的饭店,2002年时房价实际付值约176万元(4000元/平方米)。但房主(也是饭店老板)让中介公司做了手脚将估值提高到了380万元(包括了饭店的品牌价值,实际当时饭店严重亏损,处于半停业状态)。最后实际贷款190万元(一年期)。不久房主逃之夭夭,这笔贷款自然就成了坏账。当然了,房子是抵押物,经过层层法律过程,贷款的商业银行实际上2007年才真正收回那个房子。
  在一个正常国家里,那笔坏账早就藏不住了,而在神奇的中国,不仅没人因此而吃“官司”,反而因祸得福,那个破旧的、荒芜了很多年的房子居然升值到480万元了!对商业银行而言,反而盈利了,完全“掩盖”了当年的罪行。
  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往往靠“坏账”来赚钱,“息差”只是用来“打打牙祭”。
  中国的商业银行靠“坏账”来赚钱有历史证据。截止2005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华融、信达和东方共打包处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中国、建设、农业和交通)的部分坏账,合计超过2.36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0年间政策性收购了中国工商银行4077亿元,涉及7.2万户企业的不良资产。
  截止2005年12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受托管理的不良资产账面值累计9108亿元。
  1999年—2001年 陆续政策性收购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贷款3946亿元。
  2000年—2004年 陆续接受财政部、中国建设银行委托管理和处置的债权资产和债转股资产1123亿元。
  2004年6月 商业化收购交通银行不良贷款641亿元。
  2004年6月 商业化收购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1289亿元、中国银行不良待看1498亿元。
  2005年6月 商业化收购工商银行不良贷款581亿元。
  2005年12月 商业化收购上海银行不良贷款30亿元。
  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08年6月末,公司累计接收银行不良资产6751.46亿元(含新收购部分52.38亿元),其中政策性接收中行不良资产2773.13亿元,商业化收购建行可疑类贷款1289.02亿元、工行可疑类贷款1212.93亿元,收购其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52.38亿元,受托处置中行损失类贷款1424亿元。
  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2005年以来,共成功收购了中国银行资产包7个、中国工商银行资产包17个,以及华夏银行资产包1个,收购债权本金2,634.5亿元。
  这五大国有银行的部分“坏账”就达2.36万元,占当时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的12.9%左右,占五大银行自有资金的130%(2002年,这还只是剥离出来的公开的部分坏账)占2005年GDP的12.9%左右,多可观啊,简直是壮观!早已“技术死亡”的国有大商业银行的“坏账率”,从侧面可推测出不低于20%。5年到10年内各商业银行每年增加2%-3%的呆坏账应该没有“心理障碍”,反正最终由国家“买单”!现在商业银行每年“玩”个资本总额的2%的坏账应该不在话下!而息差所实现的利润非常小:80%的贷款额度,平均不高于2%的息差,扣除税金及运营成本,其表观利润率不超过0.5%,比比看吧,哪方面对商业银行更有吸引力?
  
  商业银行最后的崩盘
  
  我们回过来继续谈人民币的利率之战。
  作为急先锋——商业银行们的手段有“托”和“挤”。这“托”是指托市,商业银行以很低的、优惠的贷款利率强烈刺激基本建设市场(当然包括房地产市场);第二个是“挤”,挤压其他行业,使之利率高启而融资困难。
  这样,海量的资金就安安稳稳的进入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掩护了“印钞机”的疯狂印刷。维持了长时间(2002年到2008年,大概6年左右)的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场实际由商业银行导演的人民币的两个利率之间类似于“双簧戏”的战斗,所掩护的是那巨量的、超额的“储蓄”,这个“储蓄”将来注定要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储蓄”躲到哪里去了?怎么还没出来“闹事”?答案是:躲在M2里!
  这M2又称广义货币供应量,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事业单位的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2009年度中国的M2为60.62万亿元,其中M0即流通中的现金约3.82万亿元,所以广义上的“储蓄”为56.8万亿元。必须强调一下:2009年中国经济修订后的GDP总额为33.5353万亿元。
  怎么解读以上这些枯燥的数据呢?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设这广义“储蓄”为56.8万亿元都按一年期定期储蓄计算,那么其利率为2.25%即一年需要的总利息达1.27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81%。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参照一下美国吧,美国的M2约为8.5万亿美元,它的M0约为4.2万亿美元,那么美国的广义“储蓄”约为4.3万亿美元,也按一年定期储蓄利率(1%,2009年,中国银行)计算,利息总额为0.043万亿美元,占GDP(2009年,14.33万亿美元)为0.3%!中国“储蓄负担”是美国的12.7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高储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有多沉重!事实上的高通货膨胀率(笔者认为2009年达14%以上),而名义上利率仅2.25%,导致中国很严重的负利率。可想而知,大量储蓄一定会以某种形式“集体出逃”,逃到“正利率”的投资领域去。这就是“高储蓄率”的原罪!
  于是,商业银行按“负利率”的名义贷款利率,把资金带给“优质客户”(指国企、央企);“优质客户”们再以高得多的“实际利率”赚取高额利润反复投入M2中,使广义“储蓄”螺旋上升。中国的M2逐渐变成了一个“怪物”!
  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2年—2009年
  年份 M2 M2增幅 GDP M2/GDP
  2000年 13.5万亿元 12.3%
  2001年 15.8万亿元 14.4%
  2002年 18.5万亿元 16.8%
  2003年 22.1万亿元 19.6%
  2004年 25.3万亿元 14.6%
  2005年 29.9万亿元 17.6%
  2006年 34.6万亿元 16.9%
  2007年 40.3万亿元 16.7%
  2008年 47.5万亿元 17.8%
  2009年 60.62万亿元 27.62%
  可见,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仍将“技术性破产”。但不要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实现政策性贷款,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家会最终赋予它们一死——由类似于“新长城、新华融、新信达和新东方”这样的管理公司去“擦屁股”。
  当然,最终是全社会买单。但这一次玩大了,中国社会能承担得起吗?
  
  商业银行最后的崩盘
  我们回过来继续谈人民币的利率之战。
  作为急先锋——商业银行们的手段有“托”和“挤”。这“托”是指托市,商业银行以很低的、优惠的贷款利率强烈刺激基本建设市场(当然包括房地产市场);第二个是“挤”,挤压其他行业,使之利率高启而融资困难。
  这样,海量的资金就安安稳稳的进入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掩护了“印钞机”的疯狂印刷。维持了长时间(2002年到2008年,大概6年左右)的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场实际由商业银行导演的人民币的两个利率之间类似于“双簧戏”的战斗,所掩护的是那巨量的、超额的“储蓄”,这个“储蓄”将来注定要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储蓄”躲到哪里去了?怎么还没出来“闹事”?答案是:躲在M2里!
  这M2又称广义货币供应量,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企事业单位的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2009年度中国的M2为60.62万亿元,其中M0即流通中的现金约3.82万亿元,所以广义上的“储蓄”为56.8万亿元。必须强调一下:2009年中国经济修订后的GDP总额为33.5353万亿元。
  怎么解读以上这些枯燥的数据呢?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设这广义“储蓄”为56.8万亿元都按一年期定期储蓄计算,那么其利率为2.25%即一年需要的总利息达1.27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81%。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参照一下美国吧,美国的M2约为8.5万亿美元,它的M0约为4.2万亿美元,那么美国的广义“储蓄”约为4.3万亿美元,也按一年定期储蓄利率(1%,2009年,中国银行)计算,利息总额为0.043万亿美元,占GDP(2009年,14.33万亿美元)为0.3%!中国“储蓄负担”是美国的12.7倍!
  由此可见,中国的高储蓄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有多沉重!事实上的高通货膨胀率(笔者认为2009年达14%以上),而名义上利率仅2.25%,导致中国很严重的负利率。可想而知,大量储蓄一定会以某种形式“集体出逃”,逃到“正利率”的投资领域去。这就是“高储蓄率”的原罪!
  于是,商业银行按“负利率”的名义贷款利率,把资金带给“优质客户”(指国企、央企);“优质客户”们再以高得多的“实际利率”赚取高额利润反复投入M2中,使广义“储蓄”螺旋上升。中国的M2逐渐变成了一个“怪物”!
  国家统计局数据 2002年—2009年
  年份 M2 M2增幅 GDP M2/GDP
  2000年 13.5万亿元 12.3%
  2001年 15.8万亿元 14.4%
  2002年 18.5万亿元 16.8%
  2003年 22.1万亿元 19.6%
  2004年 25.3万亿元 14.6%
  2005年 29.9万亿元 17.6%
  2006年 34.6万亿元 16.9%
  2007年 40.3万亿元 16.7%
  2008年 47.5万亿元 17.8%
  2009年 60.62万亿元 27.62%
  可见,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仍将“技术性破产”。但不要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实现政策性贷款,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家会最终赋予它们一死——由类似于“新长城、新华融、新信达和新东方”这样的管理公司去“擦屁股”。
  当然,最终是全社会买单。但这一次玩大了,中国社会能承担得起吗?
  
  澄清:
  可见,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仍将“技术性破产”。但不要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实现政策性贷款,按照以往的惯例,国家会最终免于(原:赋予)它们一死——由类似于“新长城、新华融、新信达和新东方”这样的管理公司去“擦屁股”。
  
  我们继续讲那条沃尔玛的牛仔裤的故事:
  它最终的零售价是29.9美元,那个生产它的血汗工厂的出厂价为12美元。差价哪去了呢?
  在中国这种小血汗工厂不仅没有出口经营权,往往为了省钱它的国内证照都未必齐全,于是它只能忍受中间商的盘剥。
  美国的沃尔玛想来中国买一万条牛仔裤,和谁签约呢?只能找国内所谓正规的、大的、合法的贸易公司——其实它们什么都不生产——合同价为22美元/条。沃尔玛挣了8美元的名义差价,已经很满意了,要知道外国公司虽然贪婪,但20%—30%的毛利率足够刺激了。
  中国的贸易公司转手就以18美元/条的价格卖给了更小的私人贸易公司,哈哈。
  这私人贸易公司接了合同后,把任务分配给业务员,给他们的谈判条件是:最高15美元/条。
  拿到任务的业务员就像“狗叼着了骨头”,去寻找他的下家,他当然会找到那个什么“都不全”的血汗工厂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用13美元/条的价格甩给了那个血汗工厂。血汗工厂还得暗中给这个“业务员能人”1美元/条的回扣,没法啊!
  很清晰了吧,血汗工厂实际只拿到了12美元/条的合同!这就是制度的盘剥,中国神奇的制度设计!
  也许读者会问:美国的沃尔玛为什么不直接找血汗工厂生产?利益集团的阻隔、伟大的制度设置让这种可能性为零!
  
  22美元/条到13美元/条之间的巨大差价进入了极少数人的腰包。国内的大贸易公司的背景是中国的贸易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有香港背景的大陆人;国内的小贸易公司是前者的“影子部队”——他们往往是有大陆背景的香港人!
  
  改革开放30年,上述两种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幕后逐渐走到台前。他们豢养了大量有知识无道德的专家学者,为他们的利益摇旗呐喊,“主子和狗”们天天叫嚷着人民币升值的害处、还是“它们”杜撰出“日本经济逝去的十年”这样的恐怖故事。
  2005年7月—2008年7月人民币汇率升值了21%,那些恐怖的谎言本应该不消自灭:出口贸易不是谎言所说的减少,而是疯狂的增长;贸易顺差不是谎言所说的减少,同样是疯狂的增长。但贸易既得利益集团们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于是国家迅速伸出援助之手——大大增加了那该死的出口退税——放我们全国人民的血!
  
  
  回到那条“牛仔裤”,关于血汗工厂里的剥削笔者就不赘言了。单说说那些连“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子”都影不上的业务员们吧,他们忙忙碌碌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他们人数众多,但经常朝不保夕,他们还自称是白领,唉,人吃人的社会啊!可怜又可悲啊!
  
  好了,现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了(当然是假设中的),由6.8:1升到5.5:1吧。
  美国人的意思,在沃尔玛超市里,那条该死的牛仔裤还是标价29.9美元/条!
  可是,那条牛仔裤的生产者——血汗工厂,还是给他12美元/条的话,他受不了了,因为升值前他可以得到81.6元人民币/条,而升值后他只能得到66元人民币/条,哈哈,他会疯的!他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拿到14.8美元/条的合同(折合还是81.6元人民币/条),这相当于血汗工厂的报价必须上涨至少2.8美元/条!
  于是,升值前有29.9美元—12美元=17.9美元的被剥削空间,而升值后这个空间就缩小为15.1美元/条。这就意味着:如果让血汗工厂“活下去”,贸易既得利益集团和他的影子队伍及“准影子队伍”就必须让利2.8美元/条,可是他们不肯,天天吵吵嚷嚷,真该死!只要不铲除这些垃圾,在贸易领域我们永远无法摆脱“升值”的苦恼!
  
  而那些专家学者还在叫嚣并盘算着:12美元/条里的可能的微薄的0.3美元/条的利润呢!
  中国有热钱吗?
  这热钱本意是指外国投资者的钱,它们能快速进出或暂时潜伏,目的是获取预期的高利润。由于它们规模大而又来去匆匆,所以被称作热钱。
  可是,回到中国的具体国情,这外国人的的热钱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呢?能进来吗?
  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往往是以机器设备等硬件方式进入。
  比如:某港商在沿海某县投资办厂。首先到日本买了一批旧缝纫机,200台,每台50美元。然后,做点手脚,“把它们打扮成”新设备,摇身一变每台300美元。我们的海关配合一下,自然就来了6万美元的“外商投资”。
  国内再寻个“托儿”,于是这种“中外合资”的“服装厂”诞生了!这6万美元显然不是热钱。
  接下来这“硬件投资”玩不转了,大家都懂了。于是开始玩“软件投资”了。
  又比如:某台商在沿海某市投资办厂。一套“鸡”的一条龙屠宰兼处理流水线设备,100万美元,货真价实没问题。但产品必须帖“某某”牌商标,这商标价值150万美元(其实一文不值,需国内有关衙门配合一下就值钱了)。于是,某某鸡肉加工厂诞生了。外商投资了250万美元!不过,这所谓的250万美元还不是热钱啊!
  再接下来,国内的“聪明人”出现了。“聪明人”发现了外资办企业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于是,拿1000万元人民币换了100万美元,这钱通过香港去了维尔京群岛,然后又回到了香港,接着又进了沿海某开发区投资办厂。这100万美元投资有点像热钱了,但仍不是热钱。
  继续,这“假外资”100万美元,在国内流窜了多年,深感“挣钱”不易啊。终于感觉这房地产行业,可能“一夜暴富”。于是那100万美元就一头扎进了房地产业。这100万美元已经更“热”了,但它没打算“流出国”啊,它还不是热钱!
  所以,问题出现了:热钱在哪呢?
  热钱,“索罗斯“们的热钱正在“狙击”人民币升值啊!国内有傻子如是说。
  好了,回到“索罗斯”们的思路上来吧。
  有一个“大傻—索罗斯”拿了100亿美元,真枪实弹的热钱,来势汹汹投资人民币,赌升值。突然发现,他的钱进不了中国,原来中国是资本管制的。那意思是一次只能进500万美元,需“审批”来“验收”去啊!假如最快5个工作日(至少需经过5个衙门,每个衙门至少一天时间),“大傻—索罗斯”一算,即便化整为零,至少需10000天(差不多30年)才能把这些热钱“折腾”到中国。不行啊!
  换个思路,“大傻—索罗斯”听说有香港—深圳的地下钱庄,于是眼睛一亮。咬咬牙,冒个险。走“灰色”渠道把这100亿美元变成了人民币,存在了中国的国内银行了。过程是这样的:1、交了1% “过路费”即1亿美元;2、分兵入境时,有2%的损失(地下钱庄啊,不完全可靠,黑吃黑了)而损失了2亿美元;3、按8.07:1(2005年平均值)兑换,“手续费”1.2%即“汇兑”损失了1.2亿美元。看看此时的“大傻—索罗斯”,手里只剩下773.11亿元人民币(折合95.8亿美元)。
  假如,“大傻—索罗斯”把这773.11亿人民币在2005年存入中国的银行,因为是热钱,不敢久留,所以就按一年定期存款吧,年息2.25%,结果一等就是3年,到了2008年才有机会出逃。
  这三年都有什么变化呢?“大傻—索罗斯”的人民币已变成了825.29亿元了。此时的汇率已变成了6.83:1(2008年平均值)。于是相当于120.83亿美元了。在逃离中国时,他仍需付出4.2%的代价。最后“大傻—索罗斯”胆战心惊地得到了115.76亿美元。他的投资回报率平均每年为5.25%。
  可笑的是,三年期的美国国债的平均回报率为4.87%!(2008年金融危机后,平均回报率有所降低)
  这“大傻—索罗斯”得傻到什么程度,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玩如此无聊的游戏!
  也许仍有国人不服,认为“大傻—索罗斯”可能会炒股、炒房。省省吧!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吗?再说了,哪个地区有那么大的资金容量?
  结论:没有大规模的热钱!除非外国人都是傻子!
  那国内把这国外的热钱怎么说得那么邪乎呢?贸易集团的利益啊!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获得好处。只关心数量不在乎贸易的质量。所以这个利益集团害怕人民币汇率升值,害怕导致贸易总额尤其是出口总额的减少而损害它们的利益。
  于是就有专家、学者杜撰“日本失去的十年啊“、“热钱狙击人民币啊”种种歪理邪说,但谎言马上就被揭穿。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约21%。那么回头看看,有所谓的热钱大量出逃吗?没有。也许还有人狡辩说,人民币升值还没到位,那得等多久,再等3年?5年?都潜伏了十年了,那还是热钱吗?自相矛盾啊!
  另外,在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出口贸易不但没有萎缩,事实是平均超过20%的疯涨(2006年至2007年增幅25.7%,2007年至2008年增幅17.2%)。同样,那贸易顺差的疯狂步伐更超过18%!
  但贸易领域的既得利益集团却在这场“叫嚣”中,得到了额外的好处。出口退税大幅增长——中国人民整体税赋被增加了!
  这就是近十年来一直被热议的热钱,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所有人的性质,都被无数谎言所覆盖!
  理论上,不会有热钱流入中国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民币的利率低于美元的利率呀!
  人民币一年期的储蓄利率仅为2.25%(2009年)。美元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为0.25%,而美元的一年期储蓄利率为1.8%至3.3%(商业银行自己定),平均达2.55%,这样,谁会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在银行里呢?
  另外,中国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大规模的美元进不来!中国的人民币强制结汇制度——大规模的美元也出不去!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主要心理障碍扫清了,经济障碍事实上不存在。现在只差政治障碍了——看来,人民币“技术上”升值不成问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