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战场的你死我活——人民币贬值的恐惧
如果笔者说人民币的利率与人民币的贬值有关,甚至说人民币的利率与“楼市”价格有关,读者可能不信?
人民币的两个利率
那么我们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分析一下吧!
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一年期的商业贷款利率为5.31%(2008年底)。不过,这种商业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操作周期长,还需要“人情费”去润滑,所以这种利率真实值在中国不会低于6%。
而民间融资的方式相对快捷、方便。民间一年期的贷款利率通常为2分利,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元的贷款,每月需要付2分钱的利息,即月利率为2%,换算成年利率为24%。
于是,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事实上存在着两个贷款利率:不低于6%的一年期官方名义贷款利率和大家已经认可的24%的一年期民间贷款利率。
一般投资者的具体操作,往往采用“混合型”贷款。投资欲望低时,资金相对宽松,官方型贷款比重高;投资活跃时,资金相对紧张,民间型贷款所占比例就会大大增长。所以,真实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往往在6%—24%之间波动。
例如,某人需融资50万元人民币。他首先用房产到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指定中介公司进行房产凭估,比如标的价值70万元的要收手续费3000元;然后再拿评估报告到回到办银行贷款手续,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凭估值的50%,所以可贷款30万元。但有15个工作日的评估期,大多数投资者都会给银行办事员2000元人情费,可加快到2-3天内搞定。于是,比较快的话,前前后后10天左右你能拿到30万元贷款,一年期贷款利率名义上是5.31%,到期还本付息是31.593万元。
那剩下的缺口20万元就得去民间融资了。民间专门有放高利贷的。通常情况得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中间人,由他给你提供担保,如果是20万元贷款,担保费大约是5000元。然后就是一纸民间协议,如果是2分利,一年后连本带利就需要还24.8万元,显然利息比商业银行高很多,但它非常快捷,一般从谈到拿到钱,也就两三天的事!
这样50万元的融资就具有“混合型”贷款的特征了,一年到期连本带利带相关人情费全部为57.4万元,实际贷款利率为14.8%!
现实中的人民币利率“双轨制”揭示了:达8.8%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民间的利率就不会低于10%(否则,资本就会有蚀本的感觉)。当200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4%以上时,民间的贷款利率自然就不会低于16%。
这样,一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在中国这样高的实际利率压迫下,什么样的生意能维持20%以上的高利润率(经营者除了付利息,还得额外有利润啊)!另外这类生意的规模还得足够大,能吸纳巨量的游动中的人民币!
同样在中国,奇迹出现了:地方政府卖地的冲动;中央政府狂印“钞票”的冲动;民间大量合法、半合法、甚至不合法的巨量资金寻找投资“归宿”的冲动。三者不幸相交于一点——房地产!
甲乙两人都有200万的现金,甲有技术有经验办起了实业公司,乙是家庭主妇决定炒房。甲投入资金买设备租厂房雇工人,一年做了800万的生意(很了不起的啊),假定甲经营有方第一年就有10%的净利润(实际上中国绝大部分实业公司只有3-5%的净利润),赚到80万,甲非常高兴;乙对房地产颇熟悉,投资120万的首付,买了个600的房子(首付2成),余下的80万用来付月供。一年后,由于乙不是炒房高手,只赚到房价的平均涨幅25%(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乙决定抛掉房子,此时房子价格为750万,乙的利润为150万。两人都决定将盈利分配掉,甲需要交企业所得税25%,公司是他全资所有个人分得60万,同时他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甲实际所得为48万元,对于办企业来说,甲属于非常成功者;乙决定将房子卖掉,契税600*1%=6万,营业税8.4万,乙个人所得税按照房价的1%缴纳,为7.5万元,如果乙和下家协商好将房屋新成交价格写回原价600万的话,乙可以不交营业税。乙最少净得128.1万元。
这时候企业家甲辛苦一年收获48万元,甲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4%,这个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水平了(据WIND数据,2008年139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7%);家庭主妇乙收获128.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4%,这是普通房地产投资者的全国平均收益。
显然,房地产业很赚钱,在这个领域,“投资”有很强烈的冲动,最近几年的经验:“炒房”几乎是个包赚不赔的行当。
最近几年,民间贷款公司十分活跃。“高利贷”行为似乎已走出法律的阴影。国家允许民间的贷款利率的上限为商业银行的四倍!可见,国家非常清楚的知道:民间融资的渠道是不畅通的;实际人民币的利率是超过20%的。(因为容许官方的5.31%的四倍就是21.24%啊)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客观上使人民币的民间利率大幅增长了。
但奇怪的是官方的名义利率是下降的,导致两个利率的差值被放大了。这势必导致大量的人民币“储蓄”滑向人民币“资本”,去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必然挤压各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这导致许多大型企业必须在主营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的实例很多。
比如:以搞服装盛名的“雅戈尔集团”大搞房地产业,在2007年时其房地产领域的收益远高于他的主营业务领域。
所有的投资者几乎一致地都把眼光投放到了房地产业上,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房地产业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金操作空间和可能的利润空间。
最近的一些现象更加说明了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的事实:新地王的不断涌现。
2010年2月21日北京,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以66.9亿元竞拍得北京丰台区花乡六圈村相连在一起,两幅居住用地,折合楼面地价达1.84万元/平方米。
2010年1月13日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东块1街坊地块持牌上市,起始定价47亿元,起拍楼面地价达3.53万元/平方米。
新地王的不断涌现说明了,大量的资金在两个利率差的压力驱动下,不得不、也必须进入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其他行业不会有如此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国企、央企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商业银行按名义利率的贷款。
思路很清晰了:中国人民币事实上的利息很高(可达名义利率的4倍),国家的4万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在常规领域很难得到高回报,大资金只能涌拥入地产市场去寻求高回报;小资金涌入商品房领域寻求高回报。于是房地产业已发展为变相的“金融业”了,商品房自然就发展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了。
于是就可以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奇怪现象了。高房价导致“刚性住房者”买不起房;国际上衡量房价高低的常用技术指标“租售比”、“购买能力比”等在中国都统统失灵。
比如:在哈尔滨,一套租金1000元的房子(花园街,四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它的售价45万元,即租售比为1:450;在北京,一套月租金3500元的房子(优度社区,11层,100平方米)它的售价达180万元即租售比为1:514。而国际上公认这个 数据在1:150到1:200是正常的,而中国的不正常已到了“离谱“的境地了。但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来解释的话,似乎就“回归合理”了。
再比如:在哈尔滨,双职工的三口之家,按家庭月实际收入4000元计算,买一套位置、楼层等不是很理想的80平方米商品房,需40万元。那么住房购买能力就相当于8.3年;在北京,类似的模型,收入按1.2万元计算,一套五环那里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也要150万元,住房购买能力已变为10.4年了。而国际上公认的这个数据应在3年-5年是民众可接受的。可见,房子对普通平民百姓真是很昂贵的。(其实中国大多数人的收入更低)。不过,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来解释,当然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当房子成为“理财产品”后,其功能就不是“住不住的问题”了。
显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推着实际的人民币利率往高处走,而实际利率又推着房价往高处走,看起来还越来越快啊!
于是,普通平民百姓,如果手里有一些储蓄,自然就会担心这储蓄随着时间推移,其购买力大大缩水,当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加速上涨时,平民百姓的恐惧心理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的恐惧,它来自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
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由谁来控制呢?当然是政府,政府通过“印钞机”的印钞速度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
如果笔者说人民币的利率与人民币的贬值有关,甚至说人民币的利率与“楼市”价格有关,读者可能不信?
人民币的两个利率
那么我们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分析一下吧!
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一年期的商业贷款利率为5.31%(2008年底)。不过,这种商业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操作周期长,还需要“人情费”去润滑,所以这种利率真实值在中国不会低于6%。
而民间融资的方式相对快捷、方便。民间一年期的贷款利率通常为2分利,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元的贷款,每月需要付2分钱的利息,即月利率为2%,换算成年利率为24%。
于是,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事实上存在着两个贷款利率:不低于6%的一年期官方名义贷款利率和大家已经认可的24%的一年期民间贷款利率。
一般投资者的具体操作,往往采用“混合型”贷款。投资欲望低时,资金相对宽松,官方型贷款比重高;投资活跃时,资金相对紧张,民间型贷款所占比例就会大大增长。所以,真实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往往在6%—24%之间波动。
例如,某人需融资50万元人民币。他首先用房产到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指定中介公司进行房产凭估,比如标的价值70万元的要收手续费3000元;然后再拿评估报告到回到办银行贷款手续,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凭估值的50%,所以可贷款30万元。但有15个工作日的评估期,大多数投资者都会给银行办事员2000元人情费,可加快到2-3天内搞定。于是,比较快的话,前前后后10天左右你能拿到30万元贷款,一年期贷款利率名义上是5.31%,到期还本付息是31.593万元。
那剩下的缺口20万元就得去民间融资了。民间专门有放高利贷的。通常情况得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中间人,由他给你提供担保,如果是20万元贷款,担保费大约是5000元。然后就是一纸民间协议,如果是2分利,一年后连本带利就需要还24.8万元,显然利息比商业银行高很多,但它非常快捷,一般从谈到拿到钱,也就两三天的事!
这样50万元的融资就具有“混合型”贷款的特征了,一年到期连本带利带相关人情费全部为57.4万元,实际贷款利率为14.8%!
现实中的人民币利率“双轨制”揭示了:达8.8%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民间的利率就不会低于10%(否则,资本就会有蚀本的感觉)。当2009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4%以上时,民间的贷款利率自然就不会低于16%。
这样,一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在中国这样高的实际利率压迫下,什么样的生意能维持20%以上的高利润率(经营者除了付利息,还得额外有利润啊)!另外这类生意的规模还得足够大,能吸纳巨量的游动中的人民币!
同样在中国,奇迹出现了:地方政府卖地的冲动;中央政府狂印“钞票”的冲动;民间大量合法、半合法、甚至不合法的巨量资金寻找投资“归宿”的冲动。三者不幸相交于一点——房地产!
甲乙两人都有200万的现金,甲有技术有经验办起了实业公司,乙是家庭主妇决定炒房。甲投入资金买设备租厂房雇工人,一年做了800万的生意(很了不起的啊),假定甲经营有方第一年就有10%的净利润(实际上中国绝大部分实业公司只有3-5%的净利润),赚到80万,甲非常高兴;乙对房地产颇熟悉,投资120万的首付,买了个600的房子(首付2成),余下的80万用来付月供。一年后,由于乙不是炒房高手,只赚到房价的平均涨幅25%(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乙决定抛掉房子,此时房子价格为750万,乙的利润为150万。两人都决定将盈利分配掉,甲需要交企业所得税25%,公司是他全资所有个人分得60万,同时他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甲实际所得为48万元,对于办企业来说,甲属于非常成功者;乙决定将房子卖掉,契税600*1%=6万,营业税8.4万,乙个人所得税按照房价的1%缴纳,为7.5万元,如果乙和下家协商好将房屋新成交价格写回原价600万的话,乙可以不交营业税。乙最少净得128.1万元。
这时候企业家甲辛苦一年收获48万元,甲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4%,这个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水平了(据WIND数据,2008年139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7%);家庭主妇乙收获128.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4%,这是普通房地产投资者的全国平均收益。
显然,房地产业很赚钱,在这个领域,“投资”有很强烈的冲动,最近几年的经验:“炒房”几乎是个包赚不赔的行当。
最近几年,民间贷款公司十分活跃。“高利贷”行为似乎已走出法律的阴影。国家允许民间的贷款利率的上限为商业银行的四倍!可见,国家非常清楚的知道:民间融资的渠道是不畅通的;实际人民币的利率是超过20%的。(因为容许官方的5.31%的四倍就是21.24%啊)
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客观上使人民币的民间利率大幅增长了。
但奇怪的是官方的名义利率是下降的,导致两个利率的差值被放大了。这势必导致大量的人民币“储蓄”滑向人民币“资本”,去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必然挤压各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这导致许多大型企业必须在主营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的实例很多。
比如:以搞服装盛名的“雅戈尔集团”大搞房地产业,在2007年时其房地产领域的收益远高于他的主营业务领域。
所有的投资者几乎一致地都把眼光投放到了房地产业上,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房地产业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金操作空间和可能的利润空间。
最近的一些现象更加说明了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的事实:新地王的不断涌现。
2010年2月21日北京,央企背景的中海地产以66.9亿元竞拍得北京丰台区花乡六圈村相连在一起,两幅居住用地,折合楼面地价达1.84万元/平方米。
2010年1月13日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东块1街坊地块持牌上市,起始定价47亿元,起拍楼面地价达3.53万元/平方米。
新地王的不断涌现说明了,大量的资金在两个利率差的压力驱动下,不得不、也必须进入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其他行业不会有如此高的回报率,另一方面国企、央企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商业银行按名义利率的贷款。
思路很清晰了:中国人民币事实上的利息很高(可达名义利率的4倍),国家的4万亿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在常规领域很难得到高回报,大资金只能涌拥入地产市场去寻求高回报;小资金涌入商品房领域寻求高回报。于是房地产业已发展为变相的“金融业”了,商品房自然就发展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了。
于是就可以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奇怪现象了。高房价导致“刚性住房者”买不起房;国际上衡量房价高低的常用技术指标“租售比”、“购买能力比”等在中国都统统失灵。
比如:在哈尔滨,一套租金1000元的房子(花园街,四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它的售价45万元,即租售比为1:450;在北京,一套月租金3500元的房子(优度社区,11层,100平方米)它的售价达180万元即租售比为1:514。而国际上公认这个 数据在1:150到1:200是正常的,而中国的不正常已到了“离谱“的境地了。但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来解释的话,似乎就“回归合理”了。
再比如:在哈尔滨,双职工的三口之家,按家庭月实际收入4000元计算,买一套位置、楼层等不是很理想的80平方米商品房,需40万元。那么住房购买能力就相当于8.3年;在北京,类似的模型,收入按1.2万元计算,一套五环那里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也要150万元,住房购买能力已变为10.4年了。而国际上公认的这个数据应在3年-5年是民众可接受的。可见,房子对普通平民百姓真是很昂贵的。(其实中国大多数人的收入更低)。不过,用“商品房”=“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论来解释,当然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当房子成为“理财产品”后,其功能就不是“住不住的问题”了。
显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推着实际的人民币利率往高处走,而实际利率又推着房价往高处走,看起来还越来越快啊!
于是,普通平民百姓,如果手里有一些储蓄,自然就会担心这储蓄随着时间推移,其购买力大大缩水,当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加速上涨时,平民百姓的恐惧心理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的恐惧,它来自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
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速度由谁来控制呢?当然是政府,政府通过“印钞机”的印钞速度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