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qinghuacc 2302楼 2013-05-26 22:52:00
每看一次,都是一次心的飞扬。。。。嬉笑中陷入深思,老妖你怎么如此有才?
-----------------------------
过奖了
@岩永 2308楼 2013-05-27 11:29:00
@暗黑山老妖
啊啊啊,昨天忍不住又看了一遍水浒!
就是智劫生辰纲那段,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一个重大的细节!都被古今学者忽略了!
我是第一个发现的,这也印证了老妖的观点
晁盖确实是老玻璃!
因为有吴用为证!
话说为什么呢?
大家记不记得吴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拿着什么兵器?
这个问题给大家留个悬念,我查了古代的兵器谱,发现根本没这种兵器
根本就是施大爷虚......
-----------------------------
呵呵,考证得不错。握手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6
生辰纲的案子是这么破获的。
济州太守认为辖区里出了大案,应该整顿一下,于是开展了严打运动。
在一次抓赌行动中,一名叫白胜的赌徒落网。
该犯被认出是山西假酒案的重要嫌疑人,因此受到重点照顾。
经过照顾,白胜的态度就变得很坦诚,承认全国的假酒都是他造的,还说生辰纲也是他抢的。
在结案报告中,何涛本来准备删掉后面这句话,但太守认为这有点奇怪:
这个案子还没破,他一个造酒的是怎么听说的?
因此不一定是胡话。
经过进一步审讯,白胜把晁盖等人招出来了。
至于杨志,他离开黄泥冈之后并没有走远,一直在济州附近转悠,有时候打把式卖艺,有时候也干点劫道的买卖。
有一天他正在一个熟食摊上吃霸王餐,旁边来了个胖大和尚,要了三斤牛肉,二十瓶酒,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然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兄弟认识洒家吧?”
杨志摇摇头:“不……不认识……”
“噢,不认识啊,不认识就好办了。这顿饭先替洒家垫上,有空找洒家要钱去。”说罢转身提着禅杖就走。
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挫折,杨志变得很没幽默感,于是跟他打起来了。
两人斗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这时那个卖肉的跳出来喊道:“二位别打了!这顿饭我请了!”
那和尚立刻就住手了,说:“早说啊,害我费这么大的事。”
杨志对和尚的功夫非常佩服,问道:“长老好功夫,敢问尊姓大名?”
这个和尚当然就是鲁智深。由于两人都在东京工作过,而且互相听说过对方的名头,因此有不少共同语言。
至于那个卖肉的,也不是外人。他就是林冲的徒弟,当年东京福田院的主治大夫,“操刀鬼”曹正。
关于曹正的故事,以前在林冲的故事里讲过一些。
其实林冲出事以后,他又有奇遇。
事情是这样的。
礼部某给事中腹痛,大概是阑尾炎,到该医院就医。
院长认为这么简单的手术交给曹正应该没问题,但是后者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在手术过程中一走神,把病人的大肠切了下来。
回过神来一看不好,赶紧往上接,但又误接到了气管上,也没发现就缝合了。
此人侥幸不死,出院后到下面做报告,群众都反映:这领导说话怎么跟放屁似的。
给事中也觉着最近口臭异常,于是又回医院复查,一号脉,专家惊呼:“怎么嗓子眼以下全是下水!”
这次医疗事故的结果是曹正和院长一块儿被开除。
曹正找不着工作,只好拿动手术的本事来杀猪宰羊,干个小本生意。
曹正本来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人,失业以后,更是无所顾忌。
他满怀愤恨,走上了反政府反人民的道路。
他对自己的career做过很多规划,上二龙山也是其中之一。
据他观察,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位于几个州县的交界处,是一个三不管的山头,非常适合占山为王。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山上经常影影绰绰地出没着一些人,看来是有主了。
“这些人吧,穿得还都挺好的,马车也都是高档货,就是年纪普遍比较大,都有四十来岁。更奇怪的是出入都搂着至少俩小妞。你们说这是什么贼人?”
曹正百思不得其解。
这当然难不倒江湖经验丰富的鲁智深。
他当场就判断:这不是山贼,是诈骗团伙。
但是诈骗犯人多了也不好对付,更何况二龙山山势险要,上山的路非常难找,要硬打上去,难度很大。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杨志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那笑声震得桌子都颤动,却充满了参透命运的恍然大悟和心有不甘。
笑完之后,他摸出一张纸,拍在桌上。
那是二龙山的地图。
有关二龙山,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下。
曹正的情报并不完整。
从一方面讲,二龙山的确是一个三不管的山头,但另一方面讲,又有好多人在管着:几个州的衙门都动用小金库,在山上建了干部疗养基地。
这些干部在鲁智深他们攻占山头时没来得及跑掉,于是都被迫成了他的部下。
其中青州的损失最严重——除了慕容知府,整套领导班子几乎全军覆没。
慕容知府犹豫了将近半年,最后还是把这事向中央作了汇报。
这样生辰纲所有相关人犯的下落都搞清楚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7
如前所述,生辰纲一案被济州破获了。
考虑到此前他们有近十年没破过案了——假如你查到他们的破案率是百分之九十多,我这里还有个解释:朝廷英明地取缔了明教,所有破不了的命案都栽在邪教分子头上了——这无疑是个伟大的胜利。
太守高兴之余决心不让其他人把功劳抢走,于是派何涛到郓城县,坐镇指挥抓捕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给何涛的行动经费几乎相当于全州治安预算的一半。
临行前,太守拍着何涛的肩膀说:“小何,毕其功于一役!到时候我上调东京,你跟我去刑部!”
不幸的是这段话何涛似乎只听见了“进刑部”这三个字,顿时百感交集。
干他们这一行的,都想进刑部。
二十多年来,何涛始终感觉头上有两座大山:一个是限期破案,一个是破案率。
这两个东西经常弄得自己成月地不眠不休,苦不堪言。
但是只要一进刑部,他的工作就只剩下一项,那就是统计别人的破案率,命令别人限期破案。
终于要熬出来了!
二十年来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的经历全部涌上心头,何涛在奔赴郓城的路上偷偷哭了好几次。
大宋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外地捕快来办案,本地都要公款招待一番,弄个接风宴。
何涛当然知道,如此大案,不应该提前惊动本地胥吏,否则容易走漏消息。
但是要是连顿酒肉也没有,手下二十几个弟兄也提不起办案热情,万一关键时刻不出力,出了纰漏自己第一个倒霉。
再加上他面临职业生涯的飞跃,也的确需要庆祝一番。
于是何涛做了一个影响大宋历史走向的决定:用办案经费,咱们自己去喝一顿!
何涛一行找了郓城最高档的酒楼,一头扎了进去。
由于前一段忙着严打,大家牺牲了不少个人爱好,因此那天就玩得比较疯。
据目击者回忆,他们那天光陪酒的歌妓就叫了十六个。
不一会儿何涛第一个喝醉,发起酒疯来,除了一般酒鬼常干的那些事,他还掏出一把交钞扔到空中,引起极大骚乱。
事实证明,这种过度的放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当场就被人盯上了。
那天晚上何涛醉醺醺地搂着两个小妞进了客房,还没来得及聊句天,有人就跟了上去敲他房门。
第一次敲门,何涛开了条门缝,看见门外站着个黑矮胖子,就冲他亮了亮工作证,接着把门关上了。
那人第二次敲门,何涛开门给了他一个耳光。
第三次的时候最为惊险,何涛冲出来一脚把他踹倒在地,拿刀顶在他脖子上让他滚蛋。
但那个人还是不屈不挠地敲了第四次门:“英雄,你以为你躲起来就行了吗?没有用的,你那矫健的身手,雄浑的嗓音,视金钱如粪土的气质,都把你出卖了……”
最终何涛不但开了门,还当场跪下了:“亲爹,你到底想怎么样啊?!”
那人看他的精神状况不太适合聊天,于是留下张名帖就走了。
第二天何涛酒醒以后拿出那张名帖一读,才知道,这孙子叫宋江。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8
我们今天对宋江的全部了解就是此人是个坚定的投降派,完全忽视了他当年胸怀大志的一面。
当然这个大志不是李逵所说的“杀进东京,夺了鸟位”,而是要做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宋江年轻时床头常贴一幅字,上书“沧州小旋风,河北玉麒麟”——这是他的人生两大偶像。
小旋风柴进不用多说——此人号称养士三千,天下闻名——玉麒麟卢俊义可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整个中国北方的黑社会教父。
宋江崇拜这两个人,说明他很有股“不能流芳百世,便要遗臭万年”的劲头。
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人都会把前者作为首先争取的目标。
即使那些后来真正遗臭万年的人,在世时也都相信自己不会遗臭万年。
因此宋江年轻时也应该总在琢磨着怎么成为柴进式的人物,而不是克服万难去当土匪头子。
但生活的惊喜总是太多。
当然,柴进也不是谁想学就学得了的。
此人不但有钱,而且还是个王爷,国家公开保护动物,有丹书铁券(就是免死牌),就算一不留神收留个政治犯也不怕受牵连。
考虑到这些因素,宋江作为郓城小吏,能在山东河北成为名气仅次于柴进的“及时雨”,是件很值得佩服的事。
关于宋江的成功秘诀,大家有很多种说法。
有人说关键在于宋江求贤若渴,只要是英雄,不管出身贵贱,他一律高接远迎,端茶倒水。
还有人说,宋江真正令人感动的是那种执著的求才精神,只要他认定你是英雄,克服万难他也要交你这个朋友。
还有人说他涵养好,有时候简直到了唾面自干的程度。
关于这几点,何涛都可以证明。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9
何涛向茶坊打听了一下,得知宋江是郓城县的宋押司,本地小有名气的及时雨,顿时对自己昨晚的行为感到后怕,于是赶紧整理着装,要去县衙。
没想到一开门,发现宋江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他打扮得衣冠楚楚,身后是郓城县的都头雷横和朱仝,以及十余名美貌歌妓。
一见何涛,他立刻快步上来唱喏:“何观察大驾光临郓城,蓬荜生辉!昨天在下多有冒犯,今天特来摆酒赔罪。快请!”
何涛那天没能及时赶去县衙。
他直接在清江酒楼喝瘫了。
郓城方面的人配合默契,劝酒娴熟,饶是何涛的酒量超人,也双拳不敌四手。
不久,他开始跟雷横朱仝称兄道弟,还抱着宋江哭,多次自打耳光。
假如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两人真的可能成为莫逆之交:
何涛在醉倒之前,介绍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来。
宋江听他说是来办案时还很高兴,但一听到他说来郓城是为了抓晁盖,心里就咯噔一下,再也笑不出来了。
关于宋江的情况,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
长久以来,人们都以为清江酒楼是宋江的个人财产,这是不对的。
这栋建筑的产权和使用权都完全属于郓城县。
它的本来名称叫做“郓城县驿站”。
作为县里的押司,宋江的工作就是管理招待所。
虽然今天看来所长只是个小官,但在以前却未必。
比如说同样是厂长,在90年代意味着天天被职工堵着门索要拖欠工资,在70年代却可以决定分房子、批准结婚等重大问题,大家巴结还巴结不过来。
由此上溯到明朝,考虑到那时候全国只有两个厂,东厂和西厂,这个职务简直赶得上皇帝了。
同理我们可以推知,在宋朝,作为所长的宋江也是不可小觑的。
跟柴进相比,他甚至还有不少优势。
首先在财政上,柴进再牛,平时的开销还得掏自己腰包,而宋江却一分钱都不用花。
第二点优势体现在管理上。
柴进虽然有祖传的几千间大瓦房,但住几千位江湖人士就稍嫌不够——这些人聚在一起,经常为了谁上厕所不冲水之类的问题打打杀杀,搞得柴府鸡飞狗跳,难免影响小旋风的名誉。
宋江的招待所就没有这种问题。这座高层建筑虽然住人少一点,但房间都是Apartment,大家吃喝拉撒都不用出门,避免了很多摩擦。
另外地下的课外活动中心还有几家赌场,因此大家都过得很充实,犯不着去打架,这样大家就自然觉得宋公明很够意思。
养鸡场里的笼养鸡和老百姓的家养鸡相比,前者收益多。
宋江和柴进的差别也可以这样概括。
宋江的另一个过人之处就是有经济头脑。
他在北宋时期就意识到,等价交换的真正载体不是财物商品,而是劳动时间。
换句话说,有时候不一定要花钱,花点时间帮人点忙也可以得到回报。
因此宋江除了收留天下英雄,还经常助人为乐。
当然,前提是这个人有偿还能力。
晁盖作为当地有钱有势的代表,宋江自然没少帮他。
相比之下大街上的叫花子他就很少有兴趣去帮。
那天他听说何涛要抓晁盖,马上就意识到这回是要亏了——晁盖这种人属于长线投资,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回笼。
目前宋江面临艰难选择:到底救不救晁盖?
《水浒传》以及后来梁山的《天魁星照耀中国》都可以告诉我们,尽管风险巨大,最后他决定还是要救。
正当宋江心惊胆战地策划细节时,何涛支持不住,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了。
同时倒下的还有雷横和朱仝。
宋江赶紧溜了出来,骑上快马,直奔东溪村。
到了晁盖家,他敲开门,没给对方说任何废话的机会,就告诉他生辰纲事发,赶快逃命要紧。然后又匆匆赶回郓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献都没有记载以后发生的一件事。
我们知道,拯救晁盖的决定及行动都是宋江陪何涛喝了八斤多白酒以后发生的。
赶回郓城途中,被冷风一吹,他的酒劲就下去了。
这时他忽然想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当即勒住马,左右开弓狠狠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妈的晁盖从今儿起就是通缉犯了,我还他妈指望他回报什么呀?”
意识到自己白白成了通匪犯之后,宋江当即回拨马头,又来到晁盖家中,握住他的手说了一通“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江湖风波险恶,多多保重”之类的话,然后强调:“兄弟帮你可是看在咱们的情分上。我可不是想要你一百两黄金啊。”
然后掉头就走了。
当宋江回到驿站,推开包间的门时,里面已空无一人。
他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完了,去的时间太久,被他看出来了!
连忙问刚才陪酒的歌妓何涛等人什么时候走的,得到的回答是:
没走,仨人都在桌子底下呢。
待续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0
如前所述,政和某年某日,何涛来到郓城县抓捕晁盖,却被宋江等人灌倒。
这只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挫折。
晚些时候,他又遭到了别人的暗算。
这个别人就是雷横和朱仝。
我们知道,雷横和朱仝不但跟晁盖有同村之宜,而且交情还不坏——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因为放了晁盖的侄子,收了对方一笔贿赂。
假如晁盖落网,把类似的事招出来,两人很可能会就此断送前程。
因此二人早些时候听到何涛说要抓晁盖,心里比宋江紧张多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宋江跟晁盖交情不坏,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就很有默契地把何涛灌醉,然后同时不省人事。
宋江走了以后,他们又同时醒来,商量对策。
“拖?”两人搭档多年,默契非比寻常,交流起来言简意赅。
“不,催!”
何涛恢复神智时,发现自己身处郓城县衙,身边全是捕快。
他大惑不解,四下张望,发现身后的墙壁上挂着横幅:“生辰纲大案抓捕准备会议”。
雷横走上来说道:何观察,你的计划,我等都明白了!
朱仝也抱拳请命:何观察,动手吧!一定成功!
何涛当时还处于半醉不醒的状态,这时候连自己姓什么都未必记得,你叫他去跳楼学飞行,他也八成会去。
果然,何涛看雷横朱仝那么激动,自己也激动起来,大手一挥:出发!
雷横朱仝在背后相视而笑。
当然,何涛这种老公安,脑子里还是有根弦的。
他隐约记得,今天这事好像比较重要。
于是他硬撑着站起来,大着舌头反复强调,要求同去。
这个举动让雷横心里打鼓,不知他是真醉还是装糊涂。
就算是真醉也不放心,万一到了东溪村,这厮酒又醒了怎么办?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决定:干脆,把他支开。
出发不久,雷横让队伍在一个路口停下来,对何涛说:何局,我看这样吧,前边有个岔路口,你带大队从大路走,我领几个人走这条小路,去抄他们家后门。
何涛眯着醉眼,对这两条路端详了很久,问道:“这条小路上很热闹呀,都——都是些干什么的?”
朱仝说,何观察,不好意思,这条路一直是治安死角,街两旁全是些洗头房什么的,这个案子完了以后我们一定好好整顿一下……
没想到何涛却笑眯眯地说:“不要紧不要紧……我看还是这样,你们带队走大路,我自己去包抄就行了。”
说着就朝小路走去。
走了两步,一回头看见雷横等人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他还一边倒退一边挥手:“你们去就行了,这边我一个人应付得了……”
雷横朱仝带队来到东溪村,命令手下敲锣打鼓,扯着嗓门大喊道:
“晁盖,往哪里跑!”“你在黄泥冈的案子都调查清楚了,快点来自首!”“抓住晁盖,别让他跑了!”
这当然是多余的——如果你打过群架就会知道,人逃跑的速度跟胆子大小是成反比的,因此接到宋江报信后晁盖等人跑得应该比兔子还快,早就到石碣村了。
雷横扑了个空,就带队回郓城了。
本来他俩还担心何涛会怪罪他们办案不力,甚至怀疑到他们头上,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何涛搂着两个小妞在城门口冲他们招手。
雷横小心翼翼地说:“何观察,不好意思,人……跑了……”
何涛好像没听见:“好……挺好……走,一……块儿上去喝……两盅……庆功……”
雷横等人跟着进了酒楼包间,一股香水味迎面扑来,里面足有二十几个花枝招展的陪酒小姐,好像一个surprise party。
何涛大着舌头对她们说:“我说——马上——就来吧,你——你们还不——信……”
这件事就这么结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1
以上就是晁盖等人虎口脱险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件顺利得几乎没劲的事。
但在后来梁山上的文献中,这件事却变得复杂了很多。
我在前面引用过梁山方面的文献,你大概也看出来了,这些东西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记录历史,而是考验人的忍耐力——有的时候它的确操蛋到令人想把它烧掉的程度。
在晁盖刚上山不久编纂的权威文献《黄泥冈起义纪要》一书中,只有宋江报信这回事。后来宋江上了山,“雷横私放晁天王”的记载就出现在更权威的《梁山简明革命史》一书中:
当时晁盖等人还在家收拾行李,听到响动才开始逃跑。
但不幸跑错了方向,迎头撞见雷横的队伍,雷横冒险把他们放了。
假如你翻阅再后来成书的最权威文献《天王实录》,就会发现,宋江报信这件事消失了,只剩下雷横……
对于到底谁救过晁盖这个简单的问题,每个答案都像星星一样忽隐忽现,实在令人头疼。
当然,完全让人省心的文献也不是没有——在晁盖临死前不久修订的《天王实录》中,已经没有任何记载说有人救过晁天王。
假如采用这种材料,整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
案发后,晁天王带领众人及时转移到东溪村,在水泊设伏打败了官兵的第一次围剿,然后转移到梁山,收编了当地土匪武装王伦朱贵,建立了梁山根据地。
整个故事干净紧凑,如同黑白影片,没有任何让人头晕的颜色。
大学毕业以后,我出国留学。
必须承认,我在留学的时候不是一个节俭的人,有点钱就喜欢乱花,买点DVD什么的。有一次我买到了纪念版的《辛德勒的名单》。
有个工作人员在拍摄花絮里说,该片做成黑白影片相当于拍两部电影——先拍彩色的,然后把所有胶片加工成黑白的再转录一遍。
这首先令我很惊讶——我本来以为斯皮尔伯格是为了省钱才拍黑白片的;
然后它又影响了我对某些历史纪录的看法——简单干净的故事,必定是出自加工。
因此尽管某些资料能够极大地减轻我的工作负担,但我并不打算采用。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2
这篇小说不叫“宋江的故事”而叫“断金亭”是出于以下考虑:根据我接受的历史理论教育,人不过是充当历史无意识的工具,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宋江这么个人,只要历史需要,也会出现另一个人来完成拯救晁盖的任务。
这样看来宋江只不过命好,假如他那天在不适当的时刻去上趟厕所,他的位置弄不好要由何涛来代替了——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在那种情况下谁还能去报信——因此不值得大书特书。
相比之下晁盖占山为王就重要得多,因为这验证了另一条权威理论:伟人对历史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用梁山官方的说法,“没有晁盖,至少我们的事业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晁盖逝世以后,被追封了很多头衔,比较重要的有“晁盖思想创始人”、“梁山根据地创始人”、“伟大的军事家”、“革命诗人”等等。
这当然不是乱封的,每个称号都有其实证。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一个山大王的文化水平不会很高,但据我所知晁盖却写了不少诗,刊印成册,广为流传。
晁盖还整理了不少革命心得,归纳为“晁盖思想”,甚至还译成了多国语言。
我看过英文译本,译名是“Chaos Theory”。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只要一个伟人在东方动一动手指,就会在加勒比海形成飓风”。
一般人还认为,晁盖没怎么打过仗,这也是错误的。
梁山战史有“前三大战役”之说,指的是石碣村、祝家庄和曾头市。晁盖就指挥了其中两次。
石碣村之战被誉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吴用回忆说当时官差士兵共有近千人,气势汹汹地杀来,有的同志已经丧失信心(说到这里他还瞟了刘唐一眼),但晁盖毫不惊慌,通过充分发动群众,迅速组织了抵抗武装,并通过游击战、麻雀战成功地粉碎了何涛领导的第一次围剿。
对吴用的说法,我首先对那个“近千人”表示怀疑。
除了考虑到他的为人以及中国人计数喜欢无故进位的习惯,还有何涛的报告可以参考印证。
何涛次日酒醒以后,思考了两分钟,终于想起自己此行的任务,还回忆起雷横说晁盖跑了,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朱仝后来告诉他说东溪村有人报告,晁盖等人去了石碣村。
何涛不敢再耽搁,决定带队前往石碣村。
但雷横说石碣村有一两千村民,阮氏兄弟在那里经营已久,强行抓捕恐怕警力不足。
何涛觉得有道理,于是跟济州方面联系,又调了二百官差过来协助执行任务。
那天何涛带队来到石碣村,一进村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大对头:家家关门闭户,街上连条狗都没有。
但走了一阵,就发现渐渐有人影出现在街头巷尾,而且都是手持棍棒的后生。
这些人越聚越多,最后终于把何涛等人围在一个街口。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晁盖方面的备战活动。
战前准备会议开得很热闹,大家都在乱糟糟的发言,基本都是在骂白胜。
阮小二虽然经常说造反有理之类的话,但真到了非造反不可的境地,他又很不甘心,因此开始对晁盖发火,嫌他拉白胜这么个累赘入伙。
晁盖说:熟归熟,但这么说话就是血口喷人了——最后决定用白胜的人是你,你怎么不记得了?
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我们的事业虽然有挫折,但是从整体来看,成绩是主要的,是九个指头……
晁盖还企图拉出吴用助阵:“吴学究你当时也在场,你说句公道话。”
但吴用看见阮氏兄弟的表情都有些吓人,更重要的是他想起此时大家都在他们三兄弟的地盘上,于是就哼哼唧唧的不肯说话。
阮小二表示想不起来录用白胜是自己的决定,还进一步断定白胜是个卧底,并质问晁盖把房子租给这么个卧底是什么意思。
晁盖依然没有看出势头不好,坚持不肯认错:
“有的人,一贯地制造是非,一贯地投机取巧,一贯地见风使舵,你翻开你的历史看看,你究竟干了些什么?
关于这个白胜,我早就说过不要搞了,是你非逼着我搞的,如今出了问题,怎么又成了我一个人要搞的呢?
要是没有我,你们谁会知道生辰纲呢?
如果讲到责任,责任在吴用、责任在刘唐,其他人多多少少有点责任……
主要责任应当说在我身上。
你们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
我一个儿子都没有,我看是没有后的……”
就在大家的忍耐力快到极限的时候,阮小七一拳把晁盖打晕,然后跟小五一起把他捆了扔在墙角。
大家都感觉耳根清静了很多,可以思考问题了。
公孙胜首先提出上梁山,但吴用不同意:“不要被敌人吓倒,难道我们除了当土匪就没有别的出路了?我看不一定吧……”
公孙胜把嘴一撇:“别看不起土匪,依我看土匪的水平也比整天揣着张报纸到处胡说的人高多了……”
“那也肯定比整天叼着烟卷污染环境的人高多了!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切反动势力,不是真老虎,也不是铜老虎、铁老虎,统统都是这个……”
公孙胜依然不买账:“有的人就是胆子小,看什么都像老虎。”
争吵声中,刘唐方寸大乱,嚷嚷着主张逃到海南,但没多少人支持,他就歇斯底里,乱喊乱叫,说什么“咱们跑不了了,都得砍头”等等。
这时晁盖已经醒了过来,对他展开了批评教育:“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弄个梨子,亲口吃一吃……
我国的死刑有很多种,你怎么知道不是绞刑腰斩五马分尸……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结果阮小五不得不找了块抹布把他嘴堵住。
最后还是阮小二拿了主意:上梁山。
考虑到官兵已近(他派了不少治保会成员当眼线),他决定先想个办法拖延一下他们。于是阮小二召开了村民大会,作了如下发言:“乡亲们,得到上级通知,今天下午加收公粮。”
下面顿时炸了锅,大家都表示三天两头收公粮,已经活不下去了。
阮小二又说:“乡亲们,这回可不比寻常,我得到消息,州里的观察何涛亲自带队,谁要是不交,就带到州里蹲小黑屋——那可跟平时在咱村的小黑屋不一样,进去了不死也得扒层皮!”
村民们听说世上还有比阮小二家后院还要黑暗的地方,当时就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冷战,然后纷纷喊出大逆不道的口号,决定拼死抗粮。
阮小二十分满意,带着大伙悄悄溜走了。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13
遗憾的是上述事实何涛并不知道。
因此当有人问他“你是不是何涛”时,他就点头了。
然后就是山呼海啸的喊打声,何涛以及全体官差都被村民们淹没了。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他们多次想问问自己为什么挨揍,但都没有成功。
最后还是雷横和朱仝的支援部队把他们救了出来。
石碣村的老百姓虽然叫嚣着要造反,但显然缺乏革命思想的武装。
他们看到著名的凶神,雷横和朱仝站在面前,仍然感到很害怕,有的人还偷偷把棍子扔到沟里。
双方的队伍对峙了一会儿,村民方面派出几个老头作谈判代表。
“我们的政策就是‘法不责众’。今天我们只抓阮小二一家,决不搞株连,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朱仝声嘶力竭地作思想工作。
那几个老头听了面面相觑,问道:“你说的是真的?有红头文件吗?”
雷横把逮捕文书交给他们。
这几个代表传阅了半天,越看越激动,最后全体哭倒在地,有个比较坚强的坚持着没倒,回头向村民们喊了一句:“乡亲们,老天开眼啦!阮小二完蛋了!!”
当天何涛仍然是醉倒在酒席上。
尽管他的伤势比较严重,但谁也没把他送进医院——大家都被村民高举过头,像英雄一样抬进族长家,痛饮了一夜。
村里到处是鞭炮声,还有人自发地跑去把阮氏兄弟的家烧掉了。
这给何涛醒来后的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来他还可以在三阮家里抄点东西回去交差的。
这下一切线索都断了。
他只好写了一份结案报告,说“现查生辰纲一案案犯晁盖等人均已暴病身亡,十万贯钱财已被挥霍一空”。
另外附上一张七万贯的差旅费报销单。
最后交代一句:济州太守和何涛的理想最终还是大体上实现了。
太守东京上吊,何涛进了刑部大牢。
祝大家周末愉快
@破锋校尉 2390楼 2013-06-08 11:25:00
最后交代一句:济州太守和何涛的理想最终还是大体上实现了。
太守东京上吊,何涛进了刑部大牢。
==========================================
顶这句!
-----------------------------
何涛后来好像刺配厦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