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犯过罪,我有恋尸癖,我有我的过去,可以讲出来么?

  *************************** 9月29日 第一更开始 *************************


  我把心一横,向续建大师合十行礼道:“晚辈斗胆问一句,大师可否认识一个叫林胤汝的老太太?”
  续建大师点头道:“识得。这位女施主此前偶尔会来施香火钱,数额甚巨。寺中规矩:香火钱捐到一定额度,住持会亲予接待,并将名字纳入名簿之中。由此结识了那位女施主。”
  我心说原来拼命捐钱就可以见到住持啊。想当年我拿着一小叠红票,要见住持还得铺开被褥摆出一副老子赖在这里不走了的模样,看来是因为当时捐的太少。唉,屌丝就是苦逼啊。
  不过听这意思,似乎续建大师与林胤汝老太太交情不深。我便放下心来,道:“晚辈斗胆有此一问,皆因兹事体大,不得不谨慎行事。若晚辈接下来胡乱说些虚妄之言,还望两位老前辈见谅则个。”
  俞老先生向续建大师道:“这小伙子说话带着古人之风,我听着甚是舒服。”
  续建大师亦笑道:“林施主当日七步成诗,才情斐然,可谓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正在我羞惭无地之时,续建大师转向我道:“林施主,但言无妨,莫有顾虑。老衲与俞老先生定然为你守口如瓶。你且放心便是。”
  我定了定神,道:“我刚才之所以把些秦始皇的旧事问于俞老先生,只因为我怀疑,秦始皇根本还没有死!”
  续建大师和俞老先生听到我这石破天惊的一句话,都“啊?”了一声,面面相觑、愣在当场。
  续建大师愣了半晌,才道:“林施主,你这话……从何说起?”
  我顿了顿,想起之前向他们两位打听康城往事,只为盗那西施尸体,不无羞惭地道:“两位都是当世德高望重之人,我也不瞒两位。之前向两位打听康城一事,乃是受了林胤汝老太太所掌握的一个神秘组织之命,要去康城故地,偷盗施夷光的尸体。”
  两位老先生均是脸色剧变,神情严肃地等着我继续说下去。我端起手边茶水喝了一口,道:“晚辈近来无意间卷入一场纷争之中,有一件匪夷所思之事,系晚辈亲眼所见:有一种奇怪的病毒,施加在人体上之后,人就会进入不吃不喝不生不死不腐不朽的状态。在……”我顿了顿,把差点说出口的“大蒜”两字生生咽了回去,继续道,“在某些特殊情况之下,哪怕历经千年,也能够重新复活。晚辈发誓,卷入这场纷争,以及被迫去盗窃施夷光的尸体,均非晚辈为了个人私利,却是实属无奈。”
  续建大师点头道:“林施主为人坦荡,深通佛理,想来定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你真的寻到了康城,找到了施夷光生前的皮囊?”
  我叹了口气,道:“找到了。康城虽已沦海,但大自然之力着实神秘莫测,竟然把康城的一部分城池之上,用冷却的熔岩造出一个巨大无缝的壳,又因有空气灌入,将海水挤出,过了几百年之后,里面竟然成了一个密闭但有氧气的空间。晚辈舍却性命,从金山岛寒穴泉口下去,九死一生才到了这个神秘所在。还遇到一对父女,因文革时遭难,机缘巧合之下逃到那里,一直在海底生活到现在。对了,说到这里,大师,晚辈有一不情之请……”
  续建大师道:“但说无妨。”
  我双手合十行礼,道:“晚辈想请贵寺在必要的时候,收留这对父女,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免得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不知您意下如何?晚辈愿意承担他们一切生活开销。”
  续建大师双手合十,道:“林施主何出此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这对父女需要保护,敝寺定不推辞。”
  我连忙欠身谢过大师。续建大师摆手道:“林施主宅心仁厚,急人所难。我等出家人慈悲为怀,又怎能不相帮?林施主但请放心便是,不必多礼。”
  俞老先生在一旁道:“小伙子,你刚才所说,太过离奇,却又不与历史相悖,听来十分可信。老夫也想继续听下去。”
  我继续道:“晚辈进入海下的康城故地之后,找到了施夷光的尸体,时隔两千多年,她竟依然栩栩如生,毫无腐败迹象。此等怪异现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施夷光也是中了那种病毒。而林胤汝老太太的组织之所以胁迫晚辈去寻这尸体,定然是想要将她复活。后来,晚辈也确实找到一种可以让她复活的办法。到了此时,组织认为晚辈对他们已无用处,便将晚辈驱逐出了组织。此乃晚辈之幸。若非如此,只怕晚辈早已被灭口,不能再见到两位前辈了。”
  续建大师一声轻叹,道:“世事纷乱,莫如其是。阿弥陀佛。”
  我继续道:“除了林胤汝老太太的这个组织之外,另外还有一个组织,也在研究这种病毒。晚辈昨天拼了性命,潜入其秘密基地探查,却见一幅中国地图,上面有许多图钉,其中一个插在康城的位置之上,引出一根线,到了河北省邢台市东部某处,然后又到了西安市郊东北某处。晚辈昨夜偶得一梦,梦见一辽阔平台,其上有沙丘。晚辈这才想起,那根插在邢台市东部的图钉,所指的位置正是广宗县大平台,正是古时秦始皇沙丘行宫所在,他的死亡之地。而西安市郊东北那块绿色之所在,正是骊山,也就是秦始皇陵的地点。”


  ************************** 9月29日 第一更结束 ****************************
  *************************** 9月29日 第二更开始 ***************************

  俞老先生道:“我大致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秦始皇在康城中了你说的那种病毒,进入不生不死的状态,和施夷光一样,沉睡两千多年,而有人想要复活他?但是……”
  我插话道:“晚辈也知道,只凭一幅地图和几个图钉,不能说明问题。但晚辈并非毫无根据地乱猜,希望两位前辈能听晚辈说完,再作判断。首先,晚辈认为,秦始皇并非中了病毒,而是他自己故意接种了这种病毒。因为刚才听了您说的秦始皇前后五次出巡的情况,我发现他对长生不死还真是有着锲而不舍的追求。不惜倾泱泱中华举国之力,只为能保他长生不死。但是,既然他对长生不死有这等追求,为何要在刚刚成为皇帝之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这不是非常矛盾么?”
  俞老先生点头道:“确实矛盾。不过,秦始皇很可能本就是一个富于理想却又十分现实的人,一方面想要长生不死,一方面又知道这是不可能之事,所以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我“嗯”了一声,道:“您说得也非常有道理。不过,既然秦始皇已有天下,并且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因此信息交互之便利,远胜战国时代。天下之事,都难以逃过他的耳目。他第一次出巡西北,其实是为了视察边疆,为修筑长城打下伏笔;第四次微服出巡,只在京畿之地,算是为了体察民情。其余三次真正的出巡,目的地都是琅琊,就是为了求那长生不死药。只是,为何第五次却特意来到这当时地处偏远的康城?在我看来,他八成早就知道康城的这种‘特产’,所以修建了巨大无匹、机关重重的皇陵,不只是为了安葬自己,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躯体,确保自己能够在服下康城的特殊病毒药物之后,尸体能安然度过千年,在未来某个时间复活。”
  两位老前辈都正襟危坐,静静地听我继续往下说。
  我继续道:“当然,虽然我估计秦始皇一早就知道康城有这种特殊的药物,也为此修建皇陵,但事实上,他对这药物没有特别的兴趣,此中原因,我们一会儿再说。我认为,最让秦始皇感兴趣的,其实还是东海仙山的长生不老药。现在科学发达,很多人也许不信这种药的存在,但是在那个年代,对于事业已臻巅峰、迫切想要长生的秦始皇来说,长生不老药对他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而且,不只是他,当时还有很多人都相信这种药的存在,也难怪秦始皇会对长生不老药的存在如此笃信不疑。”
  俞老先生讶道:“还有谁信?”
  我微微笑了笑,道:“汉朝第一谋臣,张良。”
  “张良?”续建大师不解道。
  我点头道:“对,张良。秦始皇第二次去琅琊等仙药,半路竟然被张良偷袭。但是我认为,这次偷袭本身就非常蹊跷。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偷袭他的张良,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此人做事极其周全有致,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刘邦的第一谋臣并辅佐其打下汉朝江山。(当然,我们可以说偷袭秦始皇的时候,张良还没有遇到那位赠他《太公兵法》的黄石老,但是那本书只是增加张良的知识,却不能改变他的一以贯之的谨慎性格)。那么,就是这样一个谨慎无比的张良,为何会傻了吧唧地去偷袭有几十辆副车的秦始皇呢?他不知道哪一辆里坐着真正的秦始皇,怎么能保证自己能一击即中?”
  续建大师道:“你的意思是……?”
  我点头道:“不错,我认为第二次秦始皇出巡琅琊,目的很明确,就是去取长生不老药。张良在博浪沙偷袭他,也并非真要一击即中、干掉秦始皇,而是他听闻长生不老药确有其事,若秦始皇吃了,这天下岂不是要经年累月地在秦始皇残暴无情统治之下?所以张良主持了偷袭大计,目的就是吓唬秦始皇,让他不敢再向东行去取那仙药。后来他的目的果然实现:秦始皇遇袭之后,便回到咸阳,经年不敢出宫。当然,秦始皇放弃第二次东巡,遭遇偷袭只是一个原因。想那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自然雄才大略,也并非胆小怕事之人,未必就真是怕了张良的死亡威胁。但是我估计,当年秦始皇和徐福定然是约好了一个时间,若徐福真的寻到了仙药,便在这个时间回到琅琊,将药交给秦始皇。但是后来秦始皇之所以班师回朝,除了张良的偷袭所带来的威胁之外,他听说徐福没有依约出现,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喝了口水,继续道:“秦始皇此次受挫之后,左等右等不见徐福消息,对东海仙山的说法已经大为失望。所以他重新考虑起产于康城的那种让人死而不腐、还能重生的方法。便假借第五次出巡的名义,绕了个大圈子,特意来康城寻找这种方法。对他来说,这种方法绝不是最理想的。因为在他沉睡期间,世事会发生诸多变化,若尸体被毁,便无法复活。即使万年之后复活,其生命仍然无法跨越百年之期,最终还是要死。所以,我猜测当时他的心理活动应该是这样:如果能找到仙药,必定是首选;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康城特产,来上半斤,也是无可奈何的了。”
  续建大师和俞老先生听我说得有趣,都不禁莞尔。
  俞老先生长舒一口气道:“小伙子,你这些推测,听起来竟然似乎没有什么漏洞。自古以降,各门各派的历史学者都是从考证资料入手,而你却是从当时人物的心理动机出发去思考问题。实在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我拱拱手,道:“不敢当,不敢当。秦始皇想必是找到了康城特产,又不敢贸然服下。所以他第五次出巡,才会先到康城取假死药,再到琅琊等长生药。这第三次到琅琊,这也许是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可以想象,他面对着滔滔海水,不见徐福归来献药,是何等失望!既然不见徐福归来,又心知自己天命已不久长,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于是秦始皇毅然决然地服下康城特产,进入了假死状态。服药的地点,很可能就在他生病的地点————平原津,或者他死去的地点————沙丘行宫。”
  俞老先生与续建大师直勾勾地盯着我,这等离奇古怪、乃至于匪夷所思之事,他们也许一时无法接受,但又都说不出话来反驳。
  俞老先生突然道:“此事说起来还是不对。史书明明记载,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秘不发丧,还弄了咸鱼来掩盖尸体腐败之臭。既然你说康城所产的这种病毒,服下之后人会不腐不坏以致千年,为何秦始皇的尸体又会腐败发臭?”
  我点头道:“这就是最精彩的地方,也是秦始皇雄才大略、聪明绝顶之处。他成功地利用了人们的反向思维,把反向思维又反了一遍,造成了所有人的误解,也掩盖了自己未死的事实。且听我慢慢道来。”


  *************************** 9月29日 第二更结束 **************************
  *********************** 9月30日 第一更开始 ***************************


  我点头道:“这就是最精彩的地方。且听我慢慢道来。人,生来性格不同,有的人天生就有领袖之才,有的人则只能做为辅助谋臣。想那刘邦,文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英布,为何却能成为汉高祖、一国之君?曹操与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也是这个道理。
  秦始皇,千古一帝,睥睨天下,何等雄才宏略,统治力、威慑力何其强大。李斯、赵高,不过都是些弄臣之属,难道真个敢违抗秦皇旨意?再说,秦始皇能够成就霸业,识人之能必定胜常人百倍。他明知这第五次出巡,要去康城取那假死之药,服下之后就将不省人事,所以随行带的,都是心腹之人。所以我认为,他们并非篡改秦皇诏书,违逆秦皇旨意,而是完全顺着秦皇的思路行事。秦始皇根本没有死,他的尸体也不会腐臭,他却极其聪明,让赵高、李斯弄些类似尸体腐臭味道的咸鱼,摆在身边。”
  续建大师拊掌道:“精彩,精彩。这是极妙的手段!”
  我点头道:“首先,车队里就那么些人,都是秦始皇的心腹,若是他们不把这事儿说出去,后人又是如何知晓这些事的?咸鱼之事,本就是秦始皇故意制造的烟雾弹,还让随行之人放出风来,用以迷惑后人,让大家以为他真的死了。说句难听的,司马迁听到这个故事,以为赵高故作聪明,以咸鱼之味道掩盖尸臭,在司马迁的潜意识里,就顺理成章地真的信了秦始皇已死这件事,还在《史记》里大书特书。司马迁却不知道,故作聪明的人,其实是他自己!”
  俞老先生低头沉思道:“若果真如此,那整个历史都要反过来写了。”
  我笑道:“正是。很多历史,当事人都可以掩盖得很好,后人本不应知道。但是为了写书,免不得道听途说、妄加猜测。秦始皇这一手,是反向了反向思维,实在大妙:人们听到咸鱼一说,便反向思维,认为秦始皇其实死了,咸鱼是用来掩盖尸臭的。其实秦始皇正是利用了这种反向思维,再反上一次,以咸鱼掩盖自己没死的真相!”
  续建大师突然惊讶道:“这般说来,这里面岂不是有一个巨大的隐情?”
  我点头道:“没错!秦始皇死了两千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不知道多少皇帝国王、达官贵人,死后墓穴被人掠夺一空。唯独秦始皇的陵墓,虽然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将其描述得极为奢华,并且把陵墓所在的地点说得如此明白,却至今未被开掘。就连痛恨秦始皇的项羽,一把火烧了八百里阿房宫,却都没有掘开秦始皇陵墓,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也许只有两种,一种答案是,所有当权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不去动那秦始皇的尸体和陵墓。这个答案显然不符合历史;另一种答案是,有一个隐藏极深、手眼通天,连历朝历任皇帝都不敢得罪的组织,在秦始皇死时,就接受了秘密任务。几千年来,多少传承,却都在死守秦始皇陵,等待秦始皇被复活的那一天到来!”
  两位前辈均是深吸一口气。这等组织,中国两千年历史长河,都不能奈何它丝毫,该是有多么可怕!2003年那本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里提到的那个守护“圣杯”的郇山隐修会,和这个组织比起来,算个毛啊?算个毛啊?
  续建大师沉吟良久,道:“林施主,你今天所说的,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解释、另一种看法。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前,我无法认定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事情的关键,还在于你说的那种让人不腐不坏、假死千年之后还能复生的神奇病毒上。它真的存在么?”
  我毅然决然地点头,道:“实不相瞒,晚辈之所以会卷入这次的事件,就是因为晚辈心仪的一位女子,也中了这种病毒,成了活死人。为了救她,晚辈才疲于奔命,才会被林胤汝老太太的组织所要挟,才会受了这等伤痛。”说着,指着自己的膝盖,道,“但是,晚辈真不知道,是否应该追查下去,是否应该去救她。”
  两位老前辈讶异地望着我,异口同声道:“为何?”
  我面露痛苦之色,道:“如果我找到了救活她的办法,这种办法同样可以用于复活施夷光、秦始皇!秦始皇如果复活,天下会发生什么情况?黎民百姓又要遭殃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绝不会原谅自己。”
  两位老前辈对望一眼,哈哈大笑。俞老先生道:“小伙子,你想得太多了。现在是什么年代,秦始皇就算活过来,又能翻起什么浪花?”


  **************************** 9月30日 第一更结束 ***********************


  *************************** 9月30日 第二更开始 *****************************


  我转念一想,这话倒是极有道理。秦始皇挂球的时候已经50岁了,就算他活过来,凭着天资聪颖当年就考上公务员,按照现在公务员的晋升体制来说,一年试用期过了,才能从临时工升职成科员。然后三年当上副科级,再三年当上正科级;然后成为全国90万个科级干部中,被选出的4万个后备干部之一,再过7年做到县处级,接着再从60万县处级干部中,成为6000个厅局级干部的后备人选之一,经过11年做到正厅局级,这时候秦始皇已经75岁了。如果还想往上升,那就要从全国4万个厅局级干部里脱颖而出,成为那1000个省部级后备干部人选之一。从科员到省部级干部后备人选的概率,可是五万分之一啊……而且,然后……
  然后……还是翻不起什么浪花。
  我突然感到了一阵悲凉。估计秦始皇就算活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会大喊一声“再给我来两斤康城特产吧”这样的话吧……
  续建大师道:“不过,此事还是不能轻易等闲视之。你说的这个组织,如果存在,是否就是林老施主的那个组织,他们想要让施夷光复活过来又是何等目的,都是个谜。”
  我点头道:“这也是我最想要弄清楚的事。虽然我误打误撞参与进来,但是到了这一步,我就不能袖手旁观了。但是眼下还有一个问题更加让我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说着,我的眼睛不经意地望向两位老前辈。
  俞老先生点头道:“你是说,关于那种病毒的问题吧?”
  我也点头道:“没错。这种病毒如果早就被秦始皇所知,他也因此刚一即位就开始修建巨大皇陵,那么这种病毒一定出现在秦始皇之前,也就是早于公元前246年。西施是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时被勾践所杀,她死时已经中了这种病毒,这个病毒的历史就又被提前了200多年。”我顿了顿,想到了什么似的,差点说不下去。
  “怎么了?”俞老先生问道。
  我没有回答,却反问道:“刚刚您说,秦始皇在康城逗留之后,又去祭祀了大禹?”
  “对,在会稽山。”俞老先生道。
  “我刚刚说过的那个地下密室的地图上,插在康城这个位置上的图钉,有一条就是通向绍兴市的东南方向某处,正是会稽山所在,”我的左边眉毛不自觉地挑了挑,道,“难道,这个……这个病毒,是从大禹时代开始,就已经存在了?”
  俞老先生突然变了脸色,道:“很有可能。既然你说起施夷光,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把她送给吴王夫差的那个人,越王勾践。你知不知道,大禹和勾践,是直系亲属?”
  我难以置信“啊?”了一声,下巴差点摔在地上,忙道:“大禹和勾践,怎么搭上关系的?”
  俞老先生道:“有一本著名的族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尤在我家传的那本《俞氏家谱》之上。这本族谱,就是《姒氏世谱》。宋代大学者范仲淹都曾经为这本族谱作过序,可见它的地位之高!按照这本族谱的说法,大禹是娰氏家族的第一世鼻祖,其本名叫‘姒文命’,而勾践则是第44世传人,全名叫‘姒勾践’。”(当然,如果现在你去百度百科搜“勾践”,度娘会告诉你,勾践真的是大禹后代)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这本《娰氏世谱》,现在还存在于世上么?”
  俞老先生点头道:“就在绍兴市文物管理局那里收藏者。浙江省图书馆里也有收藏的印刷版,可以借到。”
  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李宇波时,他说过的话,便问道:“听说,康城的前身叫做宁海国,就是大禹派他手下大将、也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人颛雪,攻打当地的原始部落,然后建立起来的,是么?”
  “是的。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俞老先生严肃地道,“说到大禹,他和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处:大禹建立了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而秦始皇建立了秦朝,是第一个皇帝;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秦始皇把天下分成三十六郡;大禹制九鼎,凡夏、商、周三朝,均予沿袭,而秦始皇从周天子那里抢走九鼎,置于咸阳……”说着,俞老先生顿了一顿,道,“还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大禹和秦始皇在临死之前,都到过康城这片地方!”
  “什么?”我惊道,“难道大禹死前,也和秦始皇一样东巡过?”
  俞老先生点头道:“没错。大禹的夏朝都城,在今天山西一带,但在他临死前,却不知何故,千里迢迢赶到位处东南角落的扬州(注:是九州之中的扬州,不是今天的扬州市),巡视了宁海国,然后就突然暴病,死在宁海国西南方向不远的绍兴会稽山,最后就葬在那里。大禹死后,夏朝到了夏桀手里,因暴政而亡。商朝取而代之,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就封大禹的姒姓后裔在会稽山这一块地方设立杞国。对,就是成语‘杞人忧天’的那个杞国。”
  我脑门上的汗水涔涔而下:大禹和秦始皇,都在临死前,不远千里来到康城这片地方,然后就突然莫名其妙暴病而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蹊跷?难道他们都是给自己种下了假死病毒,希望千万年后还能复生?
  俞老先生喝了口早已冷掉的茶水,向我道:“那你知道勾践和秦始皇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 9月30日 第二更结束 ****************************


  今天快乐的旅程开始啦,我在外地,更新不方便,迟了,各位见谅。通知一下,明天后天暂停更新,3号晚上更新继续。十一国庆长假,楼主也要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啥的,所以暂停两天更新,各位不要拍我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