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仪终于出场了。我尊称她为粤语歌坛的大姐大。
辉黄组合再加一个大姐大,这是真正的黄金搭档。当然这个黄金搭档最著名的作品是那首烩炙人口、广为传唱的《上海滩》。
在我看来,《上海滩》这首歌就是苏轼的那首千古传诵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那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毋庸质疑是宋词的扛鼎之作,而《上海滩》也是粤语歌坛乃至整个华语音乐界的扛鼎之作。其老大的地位不用说五十年了,一百年都不会动摇。
我是不会8《上海滩》的,象这种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标点符号大家都耳熟能详,整个剧情与歌曲制作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现场录制、幕后花絮都门儿清的歌,我才不会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呢。LZ我精着呢,就8那些最冷门谁也没听过的,或者虽然听过但记不住歌词唱了些什么似是而非的。呵呵。
这首《巾帼英雄》是N年前的一部香港武侠剧《十三妹》的主题曲。虽然说比较冷门,但也不失为顾、黄、叶“三侠客”联袂打造的一首非常优秀的好作品。
这次LZ我要一反常态,先8歌曲再8电视剧。
在我看来,霑叔写的这首歌是一首女性的赞歌。
根据我多年来对霑叔的了解,他和金庸一样是个女性崇拜者。
在金庸的笔下,女人是被完美化了的,不说老金最钟爱的以他的梦中情人夏梦MM为蓝本的王语嫣、小龙女,既美若天仙,又才情绝世(神仙JJ记性赛双核CPU电脑,龙儿武功独步天下),就是那些反面角色周芷若、阿紫等也都是艳若桃李,即使坏事做绝那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而且都还特别痴情(如周对张无忌、阿紫对萧峰)。
在崇拜女性方面,霑叔自然不想落在老金后面。但要想赶上和超过老金,霑叔面对的挑战那是相当的严峻。
因为对于女人,小说家金庸可以长篇大论、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除了上WC:))地描写。而作为词作家,霑叔必须靠往已经谱好的乐曲里填的数行字——既有字数规定,还有韵脚限制——来表达自己对女人的千种爱慕万般柔情,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眼前的这首歌雄辩地证明:霑叔圆满地完成了这个我们普通人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LZ我对霑叔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只能发自肺腑地感叹一声:老金,你不是一个人!你和老黄,你们老哥俩作为女性崇拜者其实更应该成为所有女性崇拜的对象!
“身虽女儿身,心是壮士心”“不枉女儿身,光辉磊落心”“巾帼襟怀,有冲天干云志”霑叔用饱醮深情的如椽巨笔将女性的自立自强、刚柔并济、志向高洁刻画地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莫问爱,莫问情,过去不再寻,让慧剑挥开我心里遗憾”
“独自去,独自来,笑说风里事,绝未吐旧日悲音”。
这阙歌词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两句。耳边听着这两句歌词忽地又想起了“蓉儿”,多么希望她能象这首歌中唱的那样慧剑斩情丝,笑看旧日情,并不曾做出那件让她的万千粉丝们痛彻心扉的傻事来。
其实我当年看《十三妹》这部电视剧,就是冲着“蓉儿”去的。
但这部剧的主演却不是翁美玲而是黄杏秀,别外还有任达华、汤镇业(真不想提这个名字)。
翁美玲在该剧中饰演配角玉格格,戏份并不多,但我迷这部剧就是因为里面有她。虽然黄杏秀也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但我的心中只有“蓉儿”,对其他人都是无视的。
可惜这部局中翁美玲的戏份太少,以致于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焦急地等待有她的镜头的出现,看的很是郁闷,但只要玉格格一出现我就非常的开心。
虽然翁美玲演的玉格格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但我宁可她没有参演这部戏。
因为正是参演这部戏,她认识了她命中的克星——汤镇业。我懒得再提他们之间的事了,怕自己又忍不住爆粗口。
除了《射雕》和《十三妹》,翁美玲演过的电视剧我还看过一个《决战玄武门》,虽然也是配角,但让我最高兴的是在那部戏里她又和黄日华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完美恋人。
其实在看《射雕》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她和黄日华多般配呀,要能成为现实中的恋人就好了。
假如《射雕》或《决战玄武门》能在《十三妹》的前面拍摄,“蓉儿”第一个遇到的就是“靖哥哥”,他俩一定能擦出爱情的火花,这样就没汤花少什么事了。“蓉儿”也就能一直活在人间,永远生活在我们万千蓉迷的簇拥之中,那该多好呀!
翁美玲在该剧中的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