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见火球拉起我就走,父亲走到很急,我篮子都没有拿,我挣脱了父亲的手回来拿篮子,就看见那个自称为我爷爷的老头从火里拿出一身蓝衣服,那个老太太大概就是我奶奶了,也从火了拿出一身衣服,一脸的高兴劲。
那几个小孩正在地上捡东西,我不敢多看,拿起篮子就走,父亲回过头却什么也没看见,据他说只觉得阴风阵阵,两个火球在围着自己烧的纸衣裳转悠。你说这人眼里的东西,咋就不是一个样哪。
回到家里这件事算是过去了,第二天俺还没睁眼,就闻到一股到口酥的味道,心想这一定是打癔症,不对打癔症也不会在快醒的时候打,我睁眼一看,只见小馋猫正拿着一块到口酥在我跟前炫耀,我说;“妹妹,你哪来的到口酥。”
妹妹奶声奶气的说:“是爹爹给买的,昨天晚上你吃了一块,这块是俺的。”
我咽了口口水说;“去去去,小孩子家家的别在这里馋俺,小心哥的馋虫出来了,给你抢去。”
妹妹吓得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回头说;“哥今天咱姥姥家有喜期(办喜事),咱今天去吃八碗。”
吃货要介绍一下家乡的八大碗,如果不喜欢晓东的写作风格勿怪。
一听说吃八碗,俺当时就蹦起来,我们家乡的喜宴叫八大碗,我们这里谁家有喜事结婚生孩子就要办喜宴,俗称八大碗。
我这里要介绍一下鲁南家乡的八大碗,八大碗其实是十二个菜,先上四个小碟子,俩荤菜俩素菜,荤菜是一碟猪肉荣,一碟猪心猪肝猪肺一类杂菜。小时候记得特好吃,上面有芥末沾一点吃到嘴里,香、辣一股辣气会从鼻子里窜出去,另俩碟子是素菜,一碟子藕菜,一碟子鱼籽,咱先说这藕丝,我这个吃货研究了多年,始终做不出那种酸脆香的味道。再说这盘鱼籽,味道也是相当棒,并不是真正的鱼籽,而是用鸡蛋加上面,加上芝麻杆成博饼,然后放在猪油里炸出来,就一个字香。
为什么要说这些哪,咱这个吃货特别怀念童年,因为现在吃不到当年的香味了,这些年也算吃了很多东西,可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了,因为那些是早已失去的光阴。
@梦里花开1979 108楼 2013-07-27 11:37:00
楼主太高兴了,真是很聪明哦
-----------------------------

谢谢
我接着介绍八大碗,第一碗是粉条,这是我们鲁南山区产的红薯,制成的粉条,我们这里叫洗粉,为什么叫这个名?到了秋天人们把收获的红薯弄碎,然后把里面白色的浆放在池子里沉淀,等全部沉淀好了,把水放出来,用布袋就像做豆腐一样弄成块,到了冬天上冻时,把粉团放在锅里熬,熬成糖稀一样,然后把它舀在满是窟窿眼的漏勺里,通过窟窿眼的细条到了水里就固定住了,成了一根根铮明透亮的粉条了,然后放在杆子上冻干。
我不知道现在的粉条是怎样做到,也不知加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反正粉条没有了当年的味道。接着上的第二碗是丸子,用猪油炸出的萝卜丸子,用一种说不出的好吃,连着又是三道菜,分别是蔬鱼、蔬肉和蔬土豆片,不过我这个吃货讨厌土豆片,不喜欢吃蔬鱼,下面几道小炒一类的,像什么肉抄豆芽,肉炒芹菜,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来,不是固定的几样菜。
接下来是鸡蛋汤,我不是吹,我们这里的土厨子烧出的鸡蛋汤,味道好极了,酸、鲜、咸,汤里还有豆腐皮,猪肺,加上我们这里特有的红薯粉子,那个味道想起来就要流口水,可是现在的味道变了,没有了那份鲜香,多了份调料味。
最后是压轴菜红肉膘子,红红的肉皮,白白的红肉,叨一块放在嘴里满嘴流油,越嚼越香。往往这一碗红肉上来,会一扫而光,有人会问那样吃不回发胖吗?我负责任的告诉你绝对不会,那个时代个个都像赵飞燕,一个个的身材玲珑,谁要是白白胖胖的大家都会说这个人有出息。
早上写着写着想到了我们农村的八大碗,那时这东西在我眼里几乎能和山珍海味相比。一会儿母亲说;“晓东洗洗手吃饭。”
我一看又是玉米糊糊,就说;“不吃了,俺留着肚子吃八碗哪。”
妹妹一看我不吃,也坚决不吃,父亲看着我们两个吃货,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这两个孩子真是的,一个比一个难缠,你们两个就不吃吧,就等着挨饿吧。”
我当时心想饿就饿呗,反正晌午有八碗吃,到时候可以多吃点。那个时候别说农村,就是城市里自行车也没有普及,我姥姥家离这里十几里地的朱家村,去走亲戚得过一个无头岭,一直奇怪,这个为什么叫无头岭,听说运气不好,可能会见到什么无头的躯体劫道。
@明主有花I 125楼 2013-07-27 14:01:00
楼主可是临沂人 敢问是临沂哪的
-----------------------------
临沂苍山的
那时这东西在我眼里几乎能和山珍海味相比。一会儿母亲说;“晓东洗洗手吃饭。”
我一看又是玉米糊糊,就说;“不吃了,俺留着肚子吃八碗哪。”
妹妹一看我不吃,也坚决不吃,父亲看着我们两个吃货,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这两个孩子真是的,一个比一个难缠,你们两个就不吃吧,就等着挨饿吧。”
我当时心想饿就饿呗,反正晌午有八碗吃,到时候可以多吃点。那个时候别说农村,就是城市里自行车也没有普及,我姥姥家离这里十几里地的朱家村,去走亲戚得过一个无头岭,一直奇怪,这个为什么叫无头岭,听说运气不好,可能会见到什么无头的躯体劫道。
父亲推着胶车子,就是独轮车,当年支援前线的那种车子,有个什么伟人说淮海战役是独轮推出来的,独轮车可是俺们那片主要的运输工具。
十几里路在那个年代的记忆里并不太远,想着不大时间就到了,结果是中午才开始,饿得俺眼前直冒金星,一个劲的去拔茅根吃,终于等到了中午,一顿饭吃的俺鼻子嘴歪的,小肚子撑得溜圆,虽然是面是白菜垫底,但有雪白的大馒头。吃过饭姥姥家硬挽留,晚上又吃了一顿。
这两顿饭可把我这个吃货撑坏了,摸着滚圆的小肚子,坐在独轮车上,心里那个美,馋虫终于安稳了会。多吃了一顿饭是好事,结果回家晚了点,还没有到无头岭,天就黑透了,不过幸好有明亮的月光。月光洒在大地上,照在玉米叶子上,留下银光闪闪。
到了无头岭忽然远处飘来三个火球,无头岭上顿时黑气弥漫开来,一股薄雾顿时把无头岭罩住,我坐在独轮车上正美着那,往前一看,这哪是什么火球呀,那是三具无头的尸体,几个无头人像是在找自己的头颅,到处乱摸。我顿时吓得哇哇大哭,父亲说:“晓东你哭什么?”
我指着前方说;“前面有几个人,拦在路上不让咱们过去。”
父亲问:“是什么样的人?”
我有点语无伦次的说;“就就是几个没有脑袋瓜子的人,正朝着我们走来。”
父亲一听也是大惊,但这里只有父亲是主心骨,母亲吓得有点发抖,连忙把妹妹抱在怀里,父亲壮壮胆子上前去说;“今日因天晚夜行,不想骚扰了各位。等我们后去,一定给各位多烧纸钱。”这么一说几个无头鬼竟然慢慢的退去了,原本黑黪黪的雾气一下子烟消云散,月光还是那么亮。父亲一看没事了,赶紧把我和妹妹推回家,回到家里才发现浑身都湿透了。
父亲回来说:“好险、幸亏晓东早就看见了那个东西,不然冒冒失失的过去,后果很严重。”
母亲说:“明天真多去烧纸吗?”
“这还有假,答应人家的事就得办到。”
母亲没有说话,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烧完纸的第二天晚上,俺睡得正香,就觉得床前好像站着人,俺赶紧睁开眼睛一看,可不得了了,不知什么时候,面前站着三个大高个,我刚要喊叫,其中的一个大高个说:“不要喊,我们是来拜谢恩公的,恩公给我们烧纸钱,我们用钱把脑袋赎回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重入轮回了,我和小恩公有一段三年之缘,”
说完三个人就不见了,我赶紧起来,一看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真是奇怪,怎么会做这样的梦。我这个吃货一般就做烧鸡烤鸭一类的美食梦,这和晓东贪吃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天母亲一大早就喊;“晓东快起来,咱们家的大黄下小狗崽了。”
大黄是只大黄狗,是我从小喂大的,一听大黄下小狗崽了,俺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跑到狗窝一看果然下了一窝小狗,几只小狗还没有睁眼睛,我忽然发现有一只浑身是黑色的小黑狗,小黑狗浑身上下都如同黑段子,唯独脖子上又一圈白毛,像是故意弄上去的白线圈。
抱起这个小狗越看越可爱,忽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做的梦,赶忙放下小狗去跟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听后说:‘这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晓东你以后要好好做人,做到知恩图报,知道了吗?”
我老老实实的回答:“俺知道了。”
其实童年的生活很精彩,现在的农村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闹,想当年逮蚂蚱捉蛐蛐和蝈蝈,现在都不可能了,前段时间上庄稼地里转了一圈,由于农药和除草剂的乱用已经没有了蚂蚱和蝈蝈。
@影子ying 135楼 2013-07-27 14:23:00
楼主怎么三岁才会走路啊?小孩一般一岁过就会走了。
-----------------------------
多亏这位兄台指点迷经,晓东如同拨云见日一般,听君一席话,胜养十年猪,兄弟对你佩服的犹如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有兴趣加群206097480,兄弟一定讨教一二。 怪不得晓东一说这话,别人都举大拇指说咱聪明,可惜三个孩子都不如我聪明,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岁会走路,一岁多一点就会说话了,
@内谁酷爱 137楼 2013-07-27 14:35:00
小说,最后更新的在别的地方看过,,,,。
-----------------------------
就算是小说,这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希望更多地人看到,没有什么错吧?
别人坐在空调底下凉快的时候,我却在拼命打字,连个空调都舍不得开,写出来的字就如同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血,当然希望更多地人看到,这些并没有违反什么道德,只希望大家互相理解一点,写东西很不易。
@xcwei0219 132楼 2013-07-27 14:11:00
鬼是人性,楼主显然是电影看多了
-----------------------------
个人的观念不同,看世界的方式也不同,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不妥,完全可以自己去写心中的模样为标准的故事。晓东水平有限,有不妥之处勿怪。
我这个人喜欢回忆童年,想着自己当年捉蝈蝈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蝈蝈在我们这里叫叫乖子,这个可是好东西,庄稼人手巧,用高粱牵着编成小笼子,抓到的叫乖子就放在笼子里挂起来,可以叫好长时间。这东西好喂,直接喂点葱白就可以了,有时弄点烘柿给它喝,这可是叫乖子的最爱。
抓着东西需要技术,一般在秋季红薯地里,红薯枝叶茂盛的时候抓,这东西叫声嘹亮,我抓这个东西,一般是循声而去,慢慢的接近目标,叫乖子非常狡猾,可以远远的就看见人,只要一见人,立马就不叫了,这个时候千万要有耐心,不能急躁,坐在薯地里慢慢的等,等到它再次叫时瞅准机会,直接跑过去,这时讲究眼疾手快,因为叫乖子这时早就跳到红薯地里去了,到跟前直接扒开红薯藤,用手去捂,这东西咬人,捂住了要掐住脖子,它就咬不到你了,叫乖子两条长长的须,还有六条腿,前面四条短短的,是用来抓住一样东西,不让自己摔下来;后面两条长长的,是用来快速跳跃,不让人抓住自己。它鼓着大大的肚子,背上有一对翅膀,样子很古怪。一碰两个短翅膀,吱嘎嘎的响。现在想听它叫,要到县城里才能买到,这是什么世道。
作为一个吃货做喜欢秋天了,因为秋天可以吃的东西太多了,烧玉米煮花生闷地瓜,可以吃的东西数不清,最好吃的就是蚂蚱了,那年头蚂蚱到处都是,最先的几年我们这里闹过蝗灾,蝗灾可能年龄小的朋友不知道,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现在研究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听村里老人说;“闹起蝗灾来是铺天盖地的,经过的地方往往寸草不生,如果演巧经过村庄,这个村子就完了,因为那个年代都是黄草屋,只要蝗虫经过村子之后,整个庄上的房子直接就没有顶了,如果人要是不小心碰上了,没办法身上的衣服就成了渔网衣,这还是跑得快的,慢一点的直接就没有了衣服,那只能裸奔,现在想一想裸奔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当然有弊也有利,就是那个时候,只要过蝗灾,家家都烧一大锅开水,直接用筛子往锅里笏搂,把蚂蚱煮熟了捞出来晒干,就可以当救急的干粮,度过荒年。
@青鱼在天 144楼 2013-07-27 14:59:00
@民国假亦真 小时候咱属于聪明的那种人,三岁会走路了,四岁会说话了,五岁居然可以数到十。这么晚熟,竟然说自己聪明?有点古怪!
-----------------------------
多亏这位兄台指点迷经,晓东如同拨云见日一般,听君一席话,胜养十年猪,兄弟对你佩服的犹如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有兴趣加群206097480,兄弟一定讨教一二。 怪不得晓东一说这话,别人都举大拇指说咱聪明,可惜三个孩子都不如我聪明,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岁会走路,一岁多一点就会说话了,
回复第87楼, @民国假亦真
@碧天舞 83楼 2013-07-26 23:11:00
楼主你别老父亲母亲这么称呼好不好?平时咱们在家谁这么叫呀。
本来挺通俗的一个故事,每次看到父亲母亲这两个词都感觉跟这故事风格不配套啊。
-----------------------------
我一直称父母为爹娘,乡俗如此,不过我的儿子和女儿喊我爸爸,乡俗难改
--------------------------
@碧天舞 148楼 2013-07-27 15:08:00
就是啊。那你干嘛不写我爹我娘,或者我爸我妈也行啊,这样听起来多亲切,跟你文章总体风格也搭调。你这总写父亲母亲的,太文绉绉了。
PS:一点小建议啊
-----------------------------
谢谢 谢谢 以后注意
@刘二君 151楼 2013-07-27 15:18:00
楼主文章朴实,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想问下这文章是一半小说,一半真实的吗?
-----------------------------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一多半是真实的
我没有出息,这不又说道吃上,一说到吃我就来劲。那时农村不像现在,基本上没有农药,蚂蚱多的吓人,到处都是,又时一地庄稼就完了,所以大人鼓励我们小孩逮蚂蚱,这样既除了害,又可以得到不要钱的美味佳肴。
那时虽然我只有六岁,但具有吃货的潜质,跑得特别快,扑的有特别准,所以我每次都大有收获。其实逮蚂蚱也需要经验,蚂蚱分许多种类,那种常常的蚂蚱,我们叫草了嘎,这家伙和草一个颜色,有青色的,有草黄色的,不善飞跃,即使长飞也只能飞一次,但数量不多,这是我们非常喜欢抓的蚂蚱,那种长长的翅膀的蚂蚱就飞了蝗,这种蚂蚱就是现在我们常见的养殖型蚂蚱,这种蚂蚱善高飞,抓它需要耐力,那时晓东人瘦腿长,跑得特别快,所以经常抓取到这种蚂蚱。
当然最好吃的要属豆瓣子这种蚂蚱,炒出来香脆,美味妙不可言。常在路边上飞不远,我们特别容易抓到,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蚂蚱都好吃,像那种和草了嘎差不多的蚂蚱,样子比草了嘎短,这种蚂蚱是苦的,我们给它叫买药的蚂蚱,所以一般不吃它,另一种是狗屎蚂蚱,这种蚂蚱样子难看恶心,没有人去抓它,不如和它个头差不多大的小二妮却非常好吃。
唉一说到吃上就停不住嘴,这天狗蛋和二牛喊我去抓蚂蚱,有人会问那个时候的名字咋那么别扭,其实狗蛋大名叫杨瑞,二牛的大名叫张明辉,那时农村人认为贱名好养活,就给孩子起个贱命,所以蛋蛋、二蛋、狗蛋、羊蛋这样的名非常多。本来大爷们想给我喊羊蛋的,父亲死活不同意,就给我
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海利,多好的名字,结果二大爷说不好听,父亲无奈就找麻子大爷去起名。后来那个名字被本家的二大爷给自己的叫了,那时咱就知道了,什么叫人心难测。
麻子大爷说:“晓东是辛酉年生人,八字中金旺水旺,随属相有木,但木不旺火火衰,我看就叫晓东吧?晓暗含着东方,东方在天干地支中为甲乙,八卦中为震,五行中为木,解为长子居所,正好补晓东的木气。”
幸亏有麻子大爷的这句话,不然真的就叫羊蛋了,好像杨家对羊蛋这个名情有独钟,比我小的好几个杨家的小孩,父母都称儿子为羊蛋。
狗蛋、二牛和我三个生人的日子差不多,我十一月二十生日,二牛二十一,狗蛋二十二日,按照农村的说法,我们三个是商议着一起来的,前生就应该是好朋友。这些年因为我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除了狗蛋和二牛,没有人敢给我玩。
我们三个人唱着:“小二妮、背粪槿、割把草、喂驴驹,驴驹长大了,不给二妮说话了。”这首歌谣,拿着一个装洗衣粉的布袋,来到了地里,这个时候地里的玉米已经收获了,玉米秸秆平放在地上,这时田里还没有耕种,我们最喜欢这样抓蚂蚱。
到了地里,我们使劲的踩在玉米秸秆上,这时成群的蚂蚱就会飞起来,我瞅准一个百了蝗,一下子扑上去,这只倒霉的蚂蚱竟然钻进玉米秸秆里,乖乖的做了我的俘虏,我可没有优待俘虏的习惯,把那只百了蝗拿在手里就给狗蛋他们炫耀,狗蛋和二牛有点羡慕的看着我,我一时得意忘形,那只百了蝗有从我手中飞跑了,这一跑竟然飞出去一百多米,我只有望着那远去的蚂蚱兴叹。
要问那个年代,为什么大人放心我们三个孩子自己出来,那个年代是热血还没有褪尽的年代,那个年代到处都是雷锋,你丢个东西八成都能找到,那个年代小脚老太太倒地了,会有一大部分年青人去扶,那个年代小老太太倒地之后没有讹人的,那个年代没有坏人生存的土壤。所以大人非常放心我们自己出来玩。
@采姑娘的J蘑菇 165楼 2013-07-27 16:27:00
有的人很可笑,楼主玩幽默都看不出!还给楼主指正她侄女比楼主聪明,可笑!
-----------------------------
兄弟对你佩服的犹如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真异假 123楼 2013-07-27 13:46:00

想聊天的朋友加楼主的聊天群,群号206097480
群里的美女帅哥欢迎大家,纯聊天群不喜勿加
-----------------------------
大家喜欢聊天就加群吧,我喜欢和大家聊天
我们三个人,一边走一边抓一边抓蚂蚱,这时二牛说;“晓东哥我渴了。”
“渴了,你咋这么快就渴?”我有点生气的问。
这时狗蛋也说:“是呀,晓东哥我也有点渴了。”
我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们顺着这条大沟到白果泉去喝水。”
二牛和狗蛋两个人都很赞同我的说法,说走就走,顺着这条大沟就能到白果泉,那个泉眼就在大沟的拐弯处,我们只要顺着大沟就能到地方,这条大沟有的地方有积水,所以水草茂盛,沟里也是蚂蚱聚集的地方,我们三个就一边走,一边逮蚂蚱。
狗蛋抓到一只像铁头的蚂蚱,问:‘晓东哥,你看这是什么蚂蚱?“
我看了看说:”这种蚂蚱是水蚂蚱,俺上回吃过不好吃。“
狗蛋一听急忙把蚂蚱扔掉,我们就这样很快来到了大沟的拐弯处,在这里有一眼清泉,水很甘甜可口,这个地方不缺水,所以水波荡漾,那个时候没有塑料污染,小河里的水清可见底,水里欢快的游着小鱼小虾。二牛可没有心思看这些,就想过去喝水。
这时从北面刮来一阵旋风,我一看泉眼边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可不是我们村的小男孩,只见他穿着在电视里才能见到的衣服,说道看电视,那个年代,基本上没有电视,我们村只有我本家的二大爷家才有电视,那时是二分钱看一晚上。那天趁着卖票的志愿没有注意,我们三个溜进去看了一晚上,当时觉得真过瘾,在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里,竟然可以出现人影,还能说话,几次都忍不住,想到后面看看到低是什么人演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好几年。
我看见那个小男孩周身穿着古代的衣服,红红的腮帮,红红的嘴唇,好熟悉的样子,怎么会这么熟悉,我忽然想起来,这个小男孩和麻子大爷床前的那个小纸人是一个模样,我急忙大喊:“二牛别先喝水。”
话还是说晚了一步,二牛已经趴在那里如同牛饮一样,咕咚咕咚的喝起水来,这时我看见那个小男孩明显的是生气了,一下子过去把二牛的脖子按住了,好像是使劲的往下按,其实二牛一开始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家里的大人,无数次教育我们在野外喝水时,不能趴着喝,如果你趴着喝,就会给一些东西可乘之机,他们会掐住你的脖子,直到把你淹死。
最正确的方法是到泉眼跟前等一会,然后蹲下用手捧着水喝,这样别的东西就没有机会可乘了。我看着那个小男孩,大声的说;“快放开二牛。”
这时狗蛋吓得哇哇大哭,一只喊着:“二牛你怎么了,快点儿上来,你你别吓唬俺们。”
我一看事情紧急,容不得害怕,因为那个小男孩比我高,那时候是以力量决定胜负的,俺们虽然个小,但毕竟有三个人,俺当时心想,俺们三个人一起上,揍他个小舅子。于是俺自己给自己壮胆,心想咱打不过他,旁边还有狗蛋帮忙。
当时大喊;“快放开二牛,要不俺们两个揍你个小舅子。”然后把一脸茫然的狗蛋拉过来,狗蛋看看我,然后又茫然的看看二牛,然后疑惑的说;“晓东哥你跟谁说话?俺怎么看不见?”
我一听就大声的骂着狗蛋说;“你瞎了眼了,那个东西把狗蛋摁在水里,都快要把狗蛋淹死了,”
我指着那个小男孩说;“就是那个小子,不知道是哪个庄上的,正在按着二牛。”
狗蛋哭着说:“晓东哥,我没看见有什么人?”
这时那个小男孩疑惑的瞅着我,说:“奇怪你怎么能看见我?”
我说:“奇怪个屁,你大热天穿着那么多衣服,俺怎么会看不见你?快把二牛放了,不然俺就要揍你了。”
那个小男孩还是奇怪的瞅着我,这时二牛趁机把头抬起来,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我那时是无知者无畏,哪有想那么多,就壮着胆子,找了根玉蜀黍秸壮着胆子走过去,那个小孩还不放手,俺当时就火了,拿起玉蜀黍秸直接抽过去。
当时就感到一阵冰凉,那种冰凉不是寒冬的冰凉,是一种彻骨的冰凉寒冷,我当时大惊,这小子不会是买冰棍的吧?以俺的知识去判断只有冰棍才这么冷。说道冰棍俺这个馋猫要说几句。
八十年代没有雪糕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有一种豆沙冰棍,那个时候没有冰箱,一般是下乡买的,那些人骑着洋车子(自行车),后面带着一个木箱子,里面用棉被包着冰棍,一开箱子门,就会有一股冰凉甜丝丝的感觉。
冰块吃到嘴里清凉爽口,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个味道了。回到正题,那个小孩望着我一下子哭了,这一哭我才知道这个小男孩不是人,因为他和我上去在坟地里见到的那个小男孩一样,声音尖锐凄厉,我这个吃货终于明白了,这次又惹到了不该惹得东西。
我再笨也知道这个东西惹不起,这时小孩一哭,把摁在二牛脖子上的手松开了,这时二牛一下子起身了,起来就对我说:“哥快走,这个地方太冷了,俺的背上冰凉冰凉的。”
走走个屁,俺的腿肚子好像有点转筋,从后面直接转到了前面,那个小男孩看完又仔细看了我一下,疑惑的摇了摇头,直接又乘着旋风向北而去,直接钻进了驸马陵。
这个驸马陵可大有来头,听说老夏家在明朝的时候兴盛一时,家族里出来好多大官,至今在我们后面的那个庄上还有一池子无色金鱼,据说就是明朝永乐大帝赏赐的,当然那个东西受过皇封可不一般。
按几个人经过这么一出,哪还有心思继续抓蚂蚱,三个人就直接顺着村里的生产路回家了。到庄前面二牛说;“晓东哥,我的后背凉飕飕的疼。”
我掀开二牛的褂子一看吓了一跳,只见二牛的后背上有两个乌黑的手印。十个小指头看的清清楚楚的。一看我当时就害了怕,对着二牛和狗蛋说:“走,咱去找麻子大爷去,这个太吓人了。”
二牛说:“晓东哥俺背上怎么了,会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