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第三年的春天。
  李生以书判的资格,参加了朝廷的拔萃考试,结果一举而,被授予郑县主簿的官职。
  四月份之时,他将要去郑县赴任。临别之前,他到东都洛阳去给父母请安报喜。当时在长安的亲戚都来参加了送行宴会。
  此时正处于春夏交接的时节,初夏景色已现出迹象。宾客们尽情笑谈,宾主尽欢而去。李生惆怅烦闷,因为要与小玉离别了。
  小玉泪眼朦胧,似乎有道不完的情谊,她抽泣道:“凭郎君的才能声名及地位,所有人都应该景仰而羡慕您,愿意与你结交,不管他们是好意还是恶意,但是,愿意与您结成婚姻关系的人家肯定不在少数,你虽上有母亲,但家中却无替你执帚之人。说实话,我是舍不得你走,因为你这一去,必然会遇上好姻缘。世上比我好的女子数不胜数,我只是个不起眼的下等贱妾所生的人。那日盟约上的话,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当时冲动,纯属戏言空谈。但是,我还有个小小的愿望,我希望借此机会告诉你,希理你要永远放在心上。不知讲不当讲?”
  李生听了这话,吃惊不少,忙道:“夫人,我有什么得罪你之处,有什么地方让你不安,你但讲无妨,何故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着实我不解。你尽答说吧。我一定洗耳恭听,认真接受。"
  小玉开始拭泪:“我今年年龄才十八,您也才二十二,等到你三十岁时,还有八年,我等你八年,八年,我希望在这八年里,还能再和你度过美好的时日的八年里,我把我生的对你的情意满腔献给你。我以一个贱妾的身份来等你八年,八年后你可以再去好好挑选一个高贵的门当户对的门第,结成美满的姻缘,到那时也不算晚。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真的有那么一刻,我就剪去头发,披上黑色的衣服去出家,也平素的心愿,此生我也就满足了。”
  李生百感交集,不觉间也流下泪来。
  于是他拉住小玉的手,对小玉说道:“我曾经于青天白日之下对你所发誓言,无论生死,无论发生什么改变,我都会信守着它。跟你白头到老,是我毕生所愿,如果有来生,我还愿与你相守,怎么还怕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怎么还敢有三心二意呢?怎么还会让你做如此抉择呢?因此请您一定不要有疑心,你只须像平日那样在家等我。到八月份时,我心定会回到华州,到时候派人来迎你,相信我,我们相见的日子绝不会太远。”
  过了几天,李生告别小玉往东去了。
  到任后十天,李生请假去东都洛阳去拜见母亲。在他未到家之前,李生的母亲早就已经给他定下了表妹卢氏。并告诉李生说婚约已定,不能反悔,李生一向对表妹没什么印象,想回绝,但是李生的母亲严厉果断,独断专横,他从小惧怕母亲,纵使他再怎么犹犹豫豫,终是不敢推辞。于是按照礼节答谢,并决定于近期内结婚。
  表妹家卢氏,也是名门望族,虽然是亲戚,但嫁女给亲戚,也不能拂了面子。在聘礼中约定必须要达到百万,如果不够这个数,那这婚事就免谈。
  虽然李生家也是望族,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境凋零,一向也不富裕,要办这事还得向人借贷,于是李生便假托有事,独自一人到远地去投靠亲友,远涉江淮一带,从这年的秋天一直持续到到来年的夏日。此时早已过了约定时期。
  李生自认为单方面违盟约,是自己大错,不可饶恕,心底下又不敢面对小玉,狠心下来,就无声无息地,不给她通音信,为的就是想让她断绝念头,时间久了,爱情淡了,慢慢的该散的也就散了。他想让她忘了他,找个好人家过过日子。于是又大老远地去拜托当地的亲戚朋友,切记不要他们走露了风声。一旦问起,概言好久没有讯息了。
  小玉白从李生超过了约定日期后,就方打探,却杳无音信。同时又听到了不少空话假话,一天一个样。许多人也来安慰她,包括鲍氏。小玉并不死心,她相信李郎一定就在某处。
  小玉又多次求问巫师到处询问算卦,但是仍无音信。她开始愁苦起来,柔肠百结之下,她心中的忧虑愁怨不断加深,身体也一天天瘦弱下去,整日整夜,一人躺在那空荡荡的闺房中,孤寂清苦却无人叙说。终于在一年之后得了重病。

  李生的书信虽然断绝了,可是小玉的想念盼望却丝毫没有递减。小玉把财物送给亲友,让他们给打听消息。寻找迫切,因此资财常常缺乏。其中也不乏亲友借机骗财的,但小玉寻求信息急迫,谁还会在意钱财呢?
  没有了钱,她便常常私下里让侍女偷偷去卖掉箱子中自己视若珍宝的服装和玩物。当时一般大多是托西市寄卖店侯景先家变卖。
  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叫侍女浣纱拿着支紫玉钗去景先家让他帮忙托卖,在路上意外碰到了当年在皇宫内的作坊里的老玉工。老玉工看见浣纱所拿的,走上前来,仔细辨认道:“姑娘,我和你说,这个钗子是我做的。从前霍王的小女儿,在将要挽上发髻时,霍王曾经叫我做了这个钗,当时给了我一万钱的报酬,我不曾忘记。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弄来的?老实说来。”浣纱说:“实不相瞒,我家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儿,因为家破人散,所以失身于别人。她的丈夫去年就到东都洛阳去了,至今却再也没有音信,她因而抑郁成疾。到现在快到两年了,今天叫我卖了这件东西,以便换来钱好去求人打听音信。”老玉工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说道:“真是难以置信,没有想到,贵人家儿女,今日竟落难到这步田地!我这把年纪,余年不多,看到这兴衰景象,感慨不已呀!”
  于是老玉公把浣纱领到了延光公主的家中,把上述情况和公主说了。公主也叹息感慨,悲伤不已,然后给了十二万钱。
  这时候,李生所聘下的表妹卢氏女恰好也在长安。李生终于凑足了彩礼,回到了郑县。
  这一年的腊月,他请假进城,到了城中亲戚家中,托亲戚给他偷偷地找了个僻静住处住下,嘱咐亲戚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当时有个考中明经的人叫崔允明,他是李生的表弟,为人忠厚老实,从前经常与李生一起到郑氏家中娱乐,两人喝酒玩乐说说笑笑,一点隔膜也没有。崔生每当有了李生的消息,必然如实地告诉小玉,小玉也常把衣服柴米等送给崔生,崔生因此很感激涕零。
  这次李生回来后,崔生又一次老老实实地把全部情况告诉了小玉。小玉怨恨叹息道“这天下难道会有如此之事吗,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她求了很多亲戚朋友,用各种办法去请李生。差不多要下跪了,李生觉得是自己误了日期违背了誓言,同时又得知小玉病得很厉害,于是很为自己的狠心抛弃而感到惭愧羞耻,因而始终躲着不肯去。早晨偷偷摸摸出去,晚上鬼鬼祟祟回来,想尽一切办法躲避。
  小玉于是日夜哭泣,从此茶饭不思,总是希望能够与李生见上一面,却终无因由。因为怨恨气愤加深,病情趋于加重,终至卧床不起。
  从这以后长安城里渐渐有人知道了这件事。那怕是终日烟粉之地风流的人,那迎来送往都被小玉的一片真情,多情之心所感动流泪;那些豪侠之辈都对李生的薄情行为感到气愤不已,纷纷扬言见面必戕之而后快。
  这时是三月份,正好踏青时节,人们大都去春游,李生与同伙五六个人也去崇敬寺。玩牡丹,漫步西廊,唱和诗句。此时有位京城的韦夏卿,是李生亲密的朋友,当时也一起散步,对李生说:“兄台你看,这么旖旎的风景,草木欣欣向荣,可惜呀,可惜霍小玉都看不到了,她的命运着实可怜,如我般经常流戏花丛中的男子,也为她叫屈,如今,她只能含冤守于空房。您就这样地抛弃了她,实在是太无情了!男儿的心,不应该这样,我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奇耻大辱。”韦生正在叹息责备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豪侠壮士。只见他穿着淡黄的紵麻衫,腋下夹着一只红色弹弓,神采奕奕容颜俊美,穿的衣服轻软华丽,带着一个剪去头发的胡人小孩。这人悄悄地跟着大家走着,听大家谈话。不久这人走上前来向李生作了一揖,说:“这不是李十郎吗?久仰久仰,我家在山东,和皇上家的外亲连上了姻亲关系。我呢,虽然是个粗俗之人,没有文采,平素却喜欢和文人雅士结交,一直很是仰慕您的声望文采,渴望能见到你。今日有幸相会,得以亲眼见到您的风采,乃万幸之幸。我的住所,恰好离此不远,而且歌舞音乐,足以使您心情高兴。另有八九个漂亮女子,十来匹骏马,也任凭你选择,只希望你能赏光能去一趟。我家必然篷筚生辉。”
  李生没办法,话都这么说了,他于是与壮士骑着马一块走了。很快他们转过几条街,就到了胜业坊。
  此时,李生因为觉得靠近郑氏住的地方,便不想经过,就假装有事,推脱改日再来,想调转马头。壮士说:“离我的住处现在,只有几尺了,你难道忍心丢下我吗?我还这么仰慕你!”于是就拉着李生的马,牵着马走。推让之间,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小玉住的巷口。

  
  东西怎么发不上。
  
  此时的李生,神情无比慌乱,萎萎缩缩地。想用鞭子抽马回去。只见那壮士急忙叫来了几个仆人,挟持着他往前走,并迅速地把他推进了小玉家的大门,马上叫人锁上门,又在门外高声喊道:“李十郎到了!”
  小玉一家人因惊喜而作出的各种表现,在门外都能听到。
  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晚上,小玉在梦中遇见了一个黄衫男子,他抱着李生来了,放在床上,让小玉脱鞋。小玉立马就惊醒了,醒来之后告诉了母亲。母亲也不知梦是什么征兆。
  小玉于是自己解释道:“鞋,‘谐’也,意味着夫妻还会再相见;脱就是‘解’,意思是相见后就分开,也许应该永诀了。由此我推求,终会相见,相见之后,我就会死”。母亲闻言,劝慰良久,可小玉始终郁郁寡欢,母亲叹息良久,才离去休息。

  到了第二天早晨,小玉一起床,就请母亲给自己梳妆打扮。母亲认为她肯定是因为久病心意迷乱所致,让她不要相信昨天的梦,但爱女心切,虽然自己不大相信女儿所做的梦的预兆,但还是勉强为她梳妆打扮。才梳妆完,李生果然来了。

  小玉因为久病不愈,头绑纱巾,平日里行动极为不便,溷溲都不能自理,走路都需要下人帮着才勉强成行。刚刚听到李生来了,她猛然自己站起来,推开仆人,换上衣服,走了出来,一切连贯而成,似有天助。
  小玉看见李生后,怒目相视,却不再说话。空气凝固了。
  她那瘦弱的体质,那娇柔的身姿,那软绵无力的腰肢,似乎一阵风吹来,她就会如同树叶般随风飘舞。好几次她都以袖掩面,盯着李生。泪珠伴随那削瘦得不成形的脸庞像雨滴一样滴下。
  众人看到这份情景,感物伤心,触景伤情,坐中的人都呜咽起来。
  过了一会,忽然有数十盘酒饭,从外面拿了进来,满座的人都很惊奇地看着这些东西,忙问怎么回事,有人回答说是那个壮士派人送来的。待酒宴摆好以后,大家互相挨着坐下。
  小玉又侧身转过脸斜视了李生许久许久,先举起一杯酒浇到地上,说:“我作为一女子如此薄命;你是男儿,却是如此负心!我年纪轻轻,含恨而死。慈母在堂,却不能供养,人生种种享受,每每际遇,从此永远告终。我带着万分痛苦之身葬身黄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造成的。李君啊李君,今天该永诀了!我死之后,必为恶鬼,使汝妻妾,终日不安。”说完以后,小玉伸出左手握住李生的胳膊,把酒杯丢到了地上,放声恸哭数声,就断了气。
  小玉的母亲惊得跪地向前抱起尸体,放在李生的怀中,哭着让他呼唤,但是终于没苏醒过来。于是李生为她带孝,整日整夜都哭得极为很伤心。在即将埋葬的那天晚上,李生恍惚间看见灵帐中的小玉,她的容貌昳丽,姿态一如生前。只见她穿着那件极为合身石榴裙,束着紫色长袍,肩上是红绿色披肩,她斜着身子靠着帏帐,手里面拽着绣带,看着李生对他说道:“你能来送我,说实话,我有点惭愧,看来你对我也许还有些情意,那么我在阴曹地府我能少有感慨”说完杳然不见。
  第二天,人们把小玉埋葬在长安御宿原。
  李生到了墓地,在那里嚎啕大哭一阵,直哭得双眼红肿才回来。
  一个多月后,李生跟卢氏结了婚。婚后,卢氏待他极好,也尽了一个妻子之责。但他睹旧物伤情思故人,因此常常郁郁不乐。
  
  @公子姓吴 2525楼 2013-11-04 23:27:00
  子规兄,十分抱歉。在下看帖木有顶贴的习惯,在煮酒论史混了好几年,基本上木有回过贴。你这个帖子是我建号一来回复最多的帖了。十分抱歉。
  -------------------------
  谢谢肃观兄抬爱。
  
  @酆都异闻录 2527楼 2013-11-04 23:52:00
  睡醒来顶贴了~ 有没有还没睡的~
  -------------------------
  今天从下午开始就回复不了,涯叔抽了吗?
  
  这年夏天的五月份,李生与卢氏一起回到郑县。
  到县里才十天,这天晚上,李生刚与卢氏上床睡觉,两人衣服还未褪尽,李生忽听床帐外面有奇怪的声音。说不出哪里奇怪,于是李生吃惊地向发声音的地方看去,此时只见一个男子,年纪约莫二十多岁,姿态温和而又风雅,却躲藏在遮蔽的幔子中,频繁向卢氏招手。
  李生连忙趿鞋下床,又绕着幔子找了几圈,那男人忽然不见了。从此以后,李生心中开始产生怀疑及厌恶,对妻子卢氏开始了无尽无休地猜忌,夫妻之间自此产生了越来越深的隔阂,当时有的亲戚委婉地进行了劝解,终于李生的疑心才逐渐化解。
  后来大概过了十天的样子,李生从外面办事回来,当时卢氏正在床上弹琴。他忽然看见从门外抛进一个用杂色犀牛角雕成的嵌花盒子,方圆一寸多,当中有薄绢结成的同心结,不偏不倚正好落入卢氏怀中。李生打开一看,内有有相思子二颗,叩头虫一个,发杀觜一个,驴驹媚少许。李生看了以后愤怒吼叫,声如豺虎,气愤之下,拿起琴来对着卢氏一顿砸,并质问她让她说实话。卢氏却说不出个因为所以。他斥骂了一阵,又揍了卢氏一顿,才狠狠作罢。

  从那以后,李生常常凶暴地或用杖,或板子,或任何家什,顺手摸来打妻子,使用了各种凶狠虐待的方法,还是不能解气,以致于最后告到公堂把卢氏给休了。
  后来卢氏走了以后,李生有时又同侍女小妾同睡,但是不久又对小妾产生了妒忌,有的竟因此而被杀死。
  李生又听闻广陵多靓丽女子,便去广陵游览,果真得到一位美女叫营十一娘,姿容妖媚体态丰润,李生很是喜欢。每当二人对坐时,李生就对营说道:“我曾在某处得到某个女人,她犯了什么事,我用某法杀了她。”他每天都这么说,为的就是想让营氏惧怕自己,以便肃清自己闺门中那些不正当的事。
  每当李生外出时,他就用澡盆把营氏扣在床上,周围加封;回来时再仔细查看一番后再打开。李生还藏着一把非常锋利的短剑,他看着侍女们说:“我和你们说,这把剑是信州葛溪的铁制成的,单砍有罪者的脑袋。”
  大凡只要是李生所见过的女人,他都会加以胡乱猜忌,以至于娶妻三次,但全都跟当初的情况相同。没有一次善终的。


  子规评:
  看过许许多多的弃妇故事,比如苏小小,比如崔莺莺,比如关盼盼,比如杜十娘,比如冯小青,在上面的故事中,我最为之惋惜的是冯小青,其次杜十娘。一直以来,这些弃妇们总是静静地,无声息地死去,最多也只是让后世这些酸腐士人吟诗赋文哀怜几句,也只会说些"岂独伤心是小青。"之句。她们想过,想过要报复那些男人了吗?想过要报复冯男,李甲以至元稹之流的人了吗?没有,千载之下,唯有敫桂英与霍小玉两人。小玉,桂英以命为抵,向天下薄情男儿控诉。
  在一些低俗小说中,会写到女主角在回光反照之际,体谅负心人的难处,原谅寡义人的无情,最后两人深情相拥,约定来生来世还为夫妻,最后,她在他的怀里带着笑意溘然而逝。
  凄美吗?不,我觉得这样的故事简直侮辱了两个字——原谅。



  仅以几句歌词作为结尾:

  从没想把一切都当场戏 ,
  伤透幻想中多情的自己 。
  可故事总是有类同的结局 ,
  喜忧参半赢了也会失去 。
  假如来生不再是场戏 ,幸福不再是精彩的回忆 。
  我愿陪你再生再世 ,感动今生无法改变的你。

  (完)

  
  @无际云 2517楼 2013-11-04 22:08:00
  回复第41楼(作者:@子规引月 于 2013-10-09 21:50)
  薛思渔《河东记》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板桥三娘子》。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故事出自 天方夜谭 而且尚有后续 楼主回人?

  -------------------------
  最早是希腊故事,传到印度,经印度从中国再回欧洲,这个故事比天方夜谭要早。就好比灰姑娘的故事来自于埃及。在夜谭里也有类似故事。
  
  早安。
  
  今天先讲个超短的故事,加上标点不过一百来字。稍微扩写了一点点,
  
  76 零陵太守女
  她乃史太守之女,自幼生得花貌雪肤,姿仪无双,及至年长,又兼得玉立娉婷,丰姿窕态。虽自幼母丧,然其父为其聘绣娘教习女工,又请先生讲诗书于庭。
  自是诗词女工之下,又自习经史。太守怜爱不已,衣食奴婢,从不缺一,却也不至于溺。
  时朝中以孝悌为盛,某书生家贫无继,以致孤苦,又因事母至孝,遂被乡邻荐为太守府书吏。生乃以母年长婉拒,或曰:可携汝母共行。母以老弱,坚决请辞,而逼迫甚矣,书生遂独负囊远行,约每旬日既来探母。
  太守怜其悯寒,又爱其才,遂府中一切大小事务,凡能获利处,皆托之于生。生于打理之余,亦不曾恋守之一厘,大守异焉,自是关怀备至,异于府中常人。

  时史女之闺室,与生之厢房,相隔不甚远,书生室之西侧,即为史女之房。某日,史女携婢登楼远晀,斜倚栏杆,观室外标致风景,忽见生亦坐于楼上,背向其而坐,手捧诗书,似有吟哦之语。虽衣衫敝陋,但举止投足间,已见风韵,史女不禁心翩然如鹿迷向,脸潮红。婢女见之,轻道:"可曾钟意于郎耶?婢子可为小姐做说人也。"她嗔道:"休得取笑。"又叹曰:"其乃一书吏耳,终吾许之,恐父之不允。"
  "无妨。"婢女曰:"待婢子为小姐试探一番,方作打算,可乎?"
  "善"

  夏日,书生郊外汲水归。
  烈日炎炎,书生只着一衫,露结实胸膛。
  突遇婢,婢叫:"痴子今日何以做此扮,是以遇匪徒劫汝耶?"
  "非,非也。"书生脸红如霞,眼望于地,一手握皿,一手捏衫角回道:"守令鄙汲水作盥洗之用,酷署难忍,遂作此,作此扮,因而贻笑大方,望姑娘饶恕。"婢女见他果然标致,却如未出阁之女儿般羞颜,便不念取笑,正色曰:
  "汝可曾娶妻。家中人口几何?"
  "家贫,未曾娶妻,止有一母。"
  "吾为汝寻一佳偶,何如?"
  "莫取笑在下,以在下之贫,孰人敢与女适吾,勿再言矣。"
  "汝以为小姐若何?"
  书生大惊,瓮中水汲一地,幸尚有许,足可供一室人之用,书生道:"在下粗鄙村夫,实不能攀与小姐,姑娘不必多言,此语到此止矣。"
  说罢步履匆匆而去。

  婢子言于史女,史女叹息良久。

  翌日,史女早起,见书生于道旁濑口,晨光之下,愈发觉书生风度翩翩,气宇不凡,心下如舟荡漾。遂唤婢耳语一番,婢笑曰:"痴女唤春矣。"不待史女言,速逃去。
  俄尔,婢女捧一小瓷盅至,盅中乃方才书生之盥水。史女饮尽后道:"真乃世之醴泉水不能逮之。"婢女不自禁,夸口而笑,史女脸色酡红,羞赧不已,直骂小蹄子。

  居十月,史女忽感有妊,呕吐不止。
  太守因公务繁琐,并无心料理爱女,待到观之,晚矣。女已腹如鼓,无何,遂密请产婆接生。
  乃一白胖小子。太守见之虽爱,却怒不可遏,逼问是与何人所通。史女垂泣不言。太守乃命人扔出门外。时书吏自门前过,此儿匍匐,往书吏怀中去。书吏大惊失色,忙以手推之,仆,坠地化为水。
  守疑焉,又逼问婢,婢亦不言。
  守怒甚,随手执一帚,史女生平未曾见父如此,遂战兢而道前事。弃帚叹曰:"既如此,吾便将汝许与他"又对书吏道:"好生待吾女。"
  生目瞪口呆一阵,道:"属下领命。"
  守复执帚叱曰:"何以仍称属下?"
  婢女大笑不止,忽地掩口。生窘道:"小婿谨遵岳丈之命。"
  守亦笑道:"汝旬日回拜汝母亦苦,,向者亲家不往,必以汝无妻,遂以年老辞,今汝偕小女前至,汝母必健步似飞而至吾府矣。"

  阖家大笑。

  (完)












  零陵太守史,(阙其名)有女,悦书吏,乃密使侍婢,取吏盥残水饮之。遂有孕,十月而生一子。及晬,太守令抱出门,儿匍匐入吏怀,吏推之,仆地化为水。穷问之,省前事,太守遂以女妻其吏。(出《搜神记》)
  
  @子规引月 2541楼 2013-11-05 09:49:00
  今天先讲个超短的故事,加上标点不过一百来字。稍微扩写了一点点,

  -------------------------
  呵呵,加上标点整算没九十字,我数错了。
  
  @林间煮鹤 2566楼 2013-11-05 11:38:00
  我身骑白马 过子规楼
  我改换锦衣 将倾颜搂
  我弯腰只见 倾颜臂露
  我一心只想 和她白头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
  哈哈哈哈,笑死吾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