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第三年的春天。
李生以书判的资格,参加了朝廷的拔萃考试,结果一举而,被授予郑县主簿的官职。
四月份之时,他将要去郑县赴任。临别之前,他到东都洛阳去给父母请安报喜。当时在长安的亲戚都来参加了送行宴会。
此时正处于春夏交接的时节,初夏景色已现出迹象。宾客们尽情笑谈,宾主尽欢而去。李生惆怅烦闷,因为要与小玉离别了。
小玉泪眼朦胧,似乎有道不完的情谊,她抽泣道:“凭郎君的才能声名及地位,所有人都应该景仰而羡慕您,愿意与你结交,不管他们是好意还是恶意,但是,愿意与您结成婚姻关系的人家肯定不在少数,你虽上有母亲,但家中却无替你执帚之人。说实话,我是舍不得你走,因为你这一去,必然会遇上好姻缘。世上比我好的女子数不胜数,我只是个不起眼的下等贱妾所生的人。那日盟约上的话,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当时冲动,纯属戏言空谈。但是,我还有个小小的愿望,我希望借此机会告诉你,希理你要永远放在心上。不知讲不当讲?”
李生听了这话,吃惊不少,忙道:“夫人,我有什么得罪你之处,有什么地方让你不安,你但讲无妨,何故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着实我不解。你尽答说吧。我一定洗耳恭听,认真接受。"
小玉开始拭泪:“我今年年龄才十八,您也才二十二,等到你三十岁时,还有八年,我等你八年,八年,我希望在这八年里,还能再和你度过美好的时日的八年里,我把我生的对你的情意满腔献给你。我以一个贱妾的身份来等你八年,八年后你可以再去好好挑选一个高贵的门当户对的门第,结成美满的姻缘,到那时也不算晚。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真的有那么一刻,我就剪去头发,披上黑色的衣服去出家,也平素的心愿,此生我也就满足了。”
李生百感交集,不觉间也流下泪来。
于是他拉住小玉的手,对小玉说道:“我曾经于青天白日之下对你所发誓言,无论生死,无论发生什么改变,我都会信守着它。跟你白头到老,是我毕生所愿,如果有来生,我还愿与你相守,怎么还怕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怎么还敢有三心二意呢?怎么还会让你做如此抉择呢?因此请您一定不要有疑心,你只须像平日那样在家等我。到八月份时,我心定会回到华州,到时候派人来迎你,相信我,我们相见的日子绝不会太远。”
过了几天,李生告别小玉往东去了。
到任后十天,李生请假去东都洛阳去拜见母亲。在他未到家之前,李生的母亲早就已经给他定下了表妹卢氏。并告诉李生说婚约已定,不能反悔,李生一向对表妹没什么印象,想回绝,但是李生的母亲严厉果断,独断专横,他从小惧怕母亲,纵使他再怎么犹犹豫豫,终是不敢推辞。于是按照礼节答谢,并决定于近期内结婚。
表妹家卢氏,也是名门望族,虽然是亲戚,但嫁女给亲戚,也不能拂了面子。在聘礼中约定必须要达到百万,如果不够这个数,那这婚事就免谈。
虽然李生家也是望族,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境凋零,一向也不富裕,要办这事还得向人借贷,于是李生便假托有事,独自一人到远地去投靠亲友,远涉江淮一带,从这年的秋天一直持续到到来年的夏日。此时早已过了约定时期。
李生自认为单方面违盟约,是自己大错,不可饶恕,心底下又不敢面对小玉,狠心下来,就无声无息地,不给她通音信,为的就是想让她断绝念头,时间久了,爱情淡了,慢慢的该散的也就散了。他想让她忘了他,找个好人家过过日子。于是又大老远地去拜托当地的亲戚朋友,切记不要他们走露了风声。一旦问起,概言好久没有讯息了。
小玉白从李生超过了约定日期后,就方打探,却杳无音信。同时又听到了不少空话假话,一天一个样。许多人也来安慰她,包括鲍氏。小玉并不死心,她相信李郎一定就在某处。
小玉又多次求问巫师到处询问算卦,但是仍无音信。她开始愁苦起来,柔肠百结之下,她心中的忧虑愁怨不断加深,身体也一天天瘦弱下去,整日整夜,一人躺在那空荡荡的闺房中,孤寂清苦却无人叙说。终于在一年之后得了重病。
李生的书信虽然断绝了,可是小玉的想念盼望却丝毫没有递减。小玉把财物送给亲友,让他们给打听消息。寻找迫切,因此资财常常缺乏。其中也不乏亲友借机骗财的,但小玉寻求信息急迫,谁还会在意钱财呢?
没有了钱,她便常常私下里让侍女偷偷去卖掉箱子中自己视若珍宝的服装和玩物。当时一般大多是托西市寄卖店侯景先家变卖。
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叫侍女浣纱拿着支紫玉钗去景先家让他帮忙托卖,在路上意外碰到了当年在皇宫内的作坊里的老玉工。老玉工看见浣纱所拿的,走上前来,仔细辨认道:“姑娘,我和你说,这个钗子是我做的。从前霍王的小女儿,在将要挽上发髻时,霍王曾经叫我做了这个钗,当时给了我一万钱的报酬,我不曾忘记。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弄来的?老实说来。”浣纱说:“实不相瞒,我家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儿,因为家破人散,所以失身于别人。她的丈夫去年就到东都洛阳去了,至今却再也没有音信,她因而抑郁成疾。到现在快到两年了,今天叫我卖了这件东西,以便换来钱好去求人打听音信。”老玉工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说道:“真是难以置信,没有想到,贵人家儿女,今日竟落难到这步田地!我这把年纪,余年不多,看到这兴衰景象,感慨不已呀!”
于是老玉公把浣纱领到了延光公主的家中,把上述情况和公主说了。公主也叹息感慨,悲伤不已,然后给了十二万钱。
这时候,李生所聘下的表妹卢氏女恰好也在长安。李生终于凑足了彩礼,回到了郑县。
这一年的腊月,他请假进城,到了城中亲戚家中,托亲戚给他偷偷地找了个僻静住处住下,嘱咐亲戚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李生以书判的资格,参加了朝廷的拔萃考试,结果一举而,被授予郑县主簿的官职。
四月份之时,他将要去郑县赴任。临别之前,他到东都洛阳去给父母请安报喜。当时在长安的亲戚都来参加了送行宴会。
此时正处于春夏交接的时节,初夏景色已现出迹象。宾客们尽情笑谈,宾主尽欢而去。李生惆怅烦闷,因为要与小玉离别了。
小玉泪眼朦胧,似乎有道不完的情谊,她抽泣道:“凭郎君的才能声名及地位,所有人都应该景仰而羡慕您,愿意与你结交,不管他们是好意还是恶意,但是,愿意与您结成婚姻关系的人家肯定不在少数,你虽上有母亲,但家中却无替你执帚之人。说实话,我是舍不得你走,因为你这一去,必然会遇上好姻缘。世上比我好的女子数不胜数,我只是个不起眼的下等贱妾所生的人。那日盟约上的话,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当时冲动,纯属戏言空谈。但是,我还有个小小的愿望,我希望借此机会告诉你,希理你要永远放在心上。不知讲不当讲?”
李生听了这话,吃惊不少,忙道:“夫人,我有什么得罪你之处,有什么地方让你不安,你但讲无妨,何故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着实我不解。你尽答说吧。我一定洗耳恭听,认真接受。"
小玉开始拭泪:“我今年年龄才十八,您也才二十二,等到你三十岁时,还有八年,我等你八年,八年,我希望在这八年里,还能再和你度过美好的时日的八年里,我把我生的对你的情意满腔献给你。我以一个贱妾的身份来等你八年,八年后你可以再去好好挑选一个高贵的门当户对的门第,结成美满的姻缘,到那时也不算晚。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真的有那么一刻,我就剪去头发,披上黑色的衣服去出家,也平素的心愿,此生我也就满足了。”
李生百感交集,不觉间也流下泪来。
于是他拉住小玉的手,对小玉说道:“我曾经于青天白日之下对你所发誓言,无论生死,无论发生什么改变,我都会信守着它。跟你白头到老,是我毕生所愿,如果有来生,我还愿与你相守,怎么还怕不能满足平素的心愿,怎么还敢有三心二意呢?怎么还会让你做如此抉择呢?因此请您一定不要有疑心,你只须像平日那样在家等我。到八月份时,我心定会回到华州,到时候派人来迎你,相信我,我们相见的日子绝不会太远。”
过了几天,李生告别小玉往东去了。
到任后十天,李生请假去东都洛阳去拜见母亲。在他未到家之前,李生的母亲早就已经给他定下了表妹卢氏。并告诉李生说婚约已定,不能反悔,李生一向对表妹没什么印象,想回绝,但是李生的母亲严厉果断,独断专横,他从小惧怕母亲,纵使他再怎么犹犹豫豫,终是不敢推辞。于是按照礼节答谢,并决定于近期内结婚。
表妹家卢氏,也是名门望族,虽然是亲戚,但嫁女给亲戚,也不能拂了面子。在聘礼中约定必须要达到百万,如果不够这个数,那这婚事就免谈。
虽然李生家也是望族,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家境凋零,一向也不富裕,要办这事还得向人借贷,于是李生便假托有事,独自一人到远地去投靠亲友,远涉江淮一带,从这年的秋天一直持续到到来年的夏日。此时早已过了约定时期。
李生自认为单方面违盟约,是自己大错,不可饶恕,心底下又不敢面对小玉,狠心下来,就无声无息地,不给她通音信,为的就是想让她断绝念头,时间久了,爱情淡了,慢慢的该散的也就散了。他想让她忘了他,找个好人家过过日子。于是又大老远地去拜托当地的亲戚朋友,切记不要他们走露了风声。一旦问起,概言好久没有讯息了。
小玉白从李生超过了约定日期后,就方打探,却杳无音信。同时又听到了不少空话假话,一天一个样。许多人也来安慰她,包括鲍氏。小玉并不死心,她相信李郎一定就在某处。
小玉又多次求问巫师到处询问算卦,但是仍无音信。她开始愁苦起来,柔肠百结之下,她心中的忧虑愁怨不断加深,身体也一天天瘦弱下去,整日整夜,一人躺在那空荡荡的闺房中,孤寂清苦却无人叙说。终于在一年之后得了重病。
李生的书信虽然断绝了,可是小玉的想念盼望却丝毫没有递减。小玉把财物送给亲友,让他们给打听消息。寻找迫切,因此资财常常缺乏。其中也不乏亲友借机骗财的,但小玉寻求信息急迫,谁还会在意钱财呢?
没有了钱,她便常常私下里让侍女偷偷去卖掉箱子中自己视若珍宝的服装和玩物。当时一般大多是托西市寄卖店侯景先家变卖。
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叫侍女浣纱拿着支紫玉钗去景先家让他帮忙托卖,在路上意外碰到了当年在皇宫内的作坊里的老玉工。老玉工看见浣纱所拿的,走上前来,仔细辨认道:“姑娘,我和你说,这个钗子是我做的。从前霍王的小女儿,在将要挽上发髻时,霍王曾经叫我做了这个钗,当时给了我一万钱的报酬,我不曾忘记。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弄来的?老实说来。”浣纱说:“实不相瞒,我家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女儿,因为家破人散,所以失身于别人。她的丈夫去年就到东都洛阳去了,至今却再也没有音信,她因而抑郁成疾。到现在快到两年了,今天叫我卖了这件东西,以便换来钱好去求人打听音信。”老玉工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说道:“真是难以置信,没有想到,贵人家儿女,今日竟落难到这步田地!我这把年纪,余年不多,看到这兴衰景象,感慨不已呀!”
于是老玉公把浣纱领到了延光公主的家中,把上述情况和公主说了。公主也叹息感慨,悲伤不已,然后给了十二万钱。
这时候,李生所聘下的表妹卢氏女恰好也在长安。李生终于凑足了彩礼,回到了郑县。
这一年的腊月,他请假进城,到了城中亲戚家中,托亲戚给他偷偷地找了个僻静住处住下,嘱咐亲戚不要让任何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