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宋代的好多故事都被冯梦龙收了,只不过改个名字换个地点,事件的起承转合都一样。
  
  88 飞来艳福
  文安县有个读书人,姓戴名敬辰,此人很有才华,虽然生就一副高大身躯,但是相貌丑陋,而且腹部奇大,样子像既将生产的孕妇,乡邻都说何物老妪,生此丑子。
  因为奇丑无比,没有人愿意嫁女儿给他,纵然他学富五车才华出众闻名遐迩,谁人不担保他以后的儿子不像他一样,满面络腮胡子,毛发丛生,遮住大部分脸。当地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毛胖"
  康熙戊子年间,戴以明经及第,候补耒阳令,耒阳地区的人们,听了以后奔走相告,庞土元回来啦,庞土元回来啦,那些闺阁小女子,听了之后也没有不皱眉的,等到戴上任之时,大家看到了,又说错怪士元也,今日见戴县令,顿知士元真乃伟丈夫,闺中女子在阁楼挑窗望见,皆掩而笑,世间真有如此奇丑男儿,人怎可丑若斯!
  戴某在任期间,有事须赶赴省城,因为路途较远,暂宿于某土财主家,土财主也识得诗书,怕是遇见唐人卢杞般的人物,便屏退众人,亲自与戴令把酒,命仆人清理家中久未居住的阁楼一座,财主是好酒之人,不久也不胜酒力,与平常相隔甚远,于是两人抱拳,分别而去。
  截某先是在阁楼前走动消化美食,夜深才登楼,只留一仆人照料,他不习惯在不熟悉的地方快速入眠,在床上辗转,不知不觉已到三更时分。
  远远的,似乎又近近的,一股幽香传来,似有似无,似虚似幻,其香有桂花的幽静,又带有麝香之馥郁。似乎从床侧传来,他拼命地吸着,仿佛沉醉了。也许是院子里种的花草吧,他心想。
  一阵笑声传来,吃吃的。像未出阁少女银铃的笑,又像山野鄙妇粗犷的笑。
  募地,睡意全无。

  
  我是来看美女的。
  
  他睁眼一看,床前竟是一个美艳绝伦的妇人,眉目之间,似有媚态,跳动的烛火映着她的俏脸,尽态极妍,心知此女非人类,门窗扄闭,深夜造访,非狐即妖,便有了主意,也不叫醒仆人,立马掀被拉住妇人。
  只见那妇人抬眼一看,转身仓促欲逃,但是脚上的缠带勾住了地板,差点跌倒在地,戴某趁势拥妇人入怀,问道:
  "你从哪里来 "
  那妇人脸红扑扑的,回道:"我姓柳,小字青卿,是狐,本来在衡山下服役,快要期满了,现看这个阁楼,清雅素净,因此在此居住,没想打扰您"
  幽香再次传来,这是个女子身上散发的香味,像是百合香,他嗅了嗅,不禁浑身酥麻,想强行脱女子的衣服,女子出手制止道:古语说狐是来迷惑人的,遇到它的人都会死,没想到连你都喜欢这样啊。说完又吃吃笑。
  戴某平生最憾的是自己的长相,很是自卑,在乡邻及同僚前抬不起头,现在看,连狐也嫌弃自己的相貌,不禁恼羞成怒,强行欲和妇人苟合,作出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说:"死就死怕什么,与其作为个丑鬼孤零落在这世上,不如死在妖狐的身上,那也不枉我戴某人来这人间走一回"
  妇人用手弹了弹他硕大的肚子说,身披这么个大麻袋强行与人欢会,你也太高看你自个了吧
  戴不听,强行剥去妇人衣裳,衣服刚去,便觉满室飘香。妇人也兴起,命戴某面朝天躺着,自己伏了上去,两人兴尽而卧。
  柳氏抚摸着戴某的满面丛生的毛发说:于思于是思,弃甲当离"戴也回应道:"于思于思,从此弗离"。
  

  即而两人相拥大笑,柳氏再次伏于戴某身上说:"王氏幼儿与董卓戏乐,杨家小女与禄山浴水,现在看来,也不是件难事。"两人相拥而眠。
  窗外鸡鸣声此起彼伏。柳氏穿好衣物,与戴辞行,戴某拉住柳氏之手,不忍放行,柳氏只得说:"仓促之间现身,从今往后,贱妾微躯,为君一人所有,去亦无归处,来亦无住去,君公务在身,妾不敢烦君耽搁公务,待君公务处理完后,我们再来相会,从此与君白头偕老。"说罢取下身上香囊赠给戴某。

  
  @陌倾颜 3648楼 2013-11-14 17:58:00
  子规要不下次换个类型的故事呀

  -------------------------
  想听什么故事?恐怖的吗?
  
  可能是故事不吸引人,或者文笔太差,要么太啰嗦。
  
  清晨,戴某起身,未与土财主告别,径直北上,见到上司办完事后又火速南下,在到了财主家后,他在阁楼前,双手合十,祷告:"无我丑兮,不寁好也,无我胡兮,不寁故也"(出自《诗经》)。完毕之后才登楼。
  等待是漫长的空虚,时光静止,等着的人你在何方,等的人心若万蚁撕咬,让人心焦。
  终于,她来了。
  柳氏到了,坐在床侧,对戴说,我的姐妹们都害怕胖子,但我独独却爱君的胖,说完两人打情骂俏,俨如夫妻。
  从此以后,两人就在此地过起了日子,白天柳氏隐藏起来,晚上两人袒胸露乳,尽行夫妻礼。戴某沉醉于温柔乡里,不知归去,而其他人也不明就理,财主也乐得他住在这里,只是吩咐家中女眷不得靠近阁楼,怕吓倒她们。

  时光如细砂般流逝,不知何年,亦不知那月 。
  忽然有一天,柳氏在欢好之后,从戴某肚皮后上爬起,坐在床上说:"我的姐妹们听说我找了个如意郎君,想看看你长什么样子,她们向我贺喜,将于明晚设宴款待我们,到时侯我们一起去。"
  "在哪里。"
  "天上。"
  戴某觉得柳氏是在瞎讲,说你和我说笑的吧,柳氏说你以为我不能上天吗,上天对于你来说,青云直上简直就是做梦,也只有故事上才会有此等际遇,而对于我来讲,平步青云,腾云驾雾,最容易不过了。
  戴某还是不信。
  柳氏又说:"你这个样子去是不好的,还得好好修饰修饰,这么大一砣又这么多粗毛,伯是要把姐妹们的牙齿笑跌。"
  戴某还是一脸茫然状,对她的话将信将疑。
  
  第二天晚上,柳氏拿出一个物件对戴某说,这是我为你量身制作的,花了我一天的时间完成,你试试看,刚一拿出来就把戴某吓得跌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原来竟是张人皮,有眉有眼,不但四肢俱备,头上还有冠带。
  柳氏说:"你不要害怕,这不是真的人皮,而是我用了白绢织成的。"戴接过来一看,触手之处一片冰凉,舒适之极,看起来像天上织女的衣服,没有缝隙,他心中惶恐不安,迟迟不敢穿起,柳氏开始抱怨他一个大男人怎的做未出阁之小闺女之态,他才极不情愿地披上他依然认为是人皮的,柳氏说是她做的,像是没有任何针线痕迹的衣服。

  
  还是唐前故事吸引人吧。
  
  上半身倒是很合适,到了腹部就是受到了阻碍,柳氏拍拍他硕大的腹部说:"杜甫杜甫,无骨有肉,消瘦些儿,送汝归蜀。"
  说罢两人击掌大笑,腹部开始变小到常人水平,戴某取来一只小镜子看,镜中人儿唇红齿白,虽潘安宋玉也未必有此态,心里暗暗高兴,柳氏又拿鲜艳的衣物两人一起穿了,女子貌岁莲花,天仙一般的人儿。
  一切就绪,天边夜色如泼墨,公子在前,柳氏在后,两人不知转了几千几百个弯,戴感觉自己腾云般,女子对他耳语,到了之后切勿贪杯,不要给妾丢人,似真似幻,在耳边回响,又不知道踏了几千几百个石阶,终于来到了一座巨大的朱门府第前,恍然置身仙境,耳畔鸟语花香。朱门前两只巨大的石狮子威言怒目,门边两只同样巨大的红烛照得天地之间分不过是白天还是黑夜,门上有几个鎏金大字:衡帝骖鸾之馆。
  等到进去以后,幽香扑鼻,室内摆设之物只是人间未有,又不知转了多少阁子,只听见有几个妙女子的声音在说新人来了,来了,都不见真人。
  等到了那几个女子突地出现,室内同时已摆好了南北两向的宴席,一个妙龄女子说,听大姐说找了一个很标致的人物,今天看来的确令妹妹们景仰呢,戴某连忙回礼。等到坐上席时,柳氏用眉眼会意,戴某也垂眼回应,一个小妹妹说大姐大姐二人调情呢,众人皆笑,都说你们两个坐席坐一起。

  
  席子刚坐上去的时候寒彻至骨,一段时间以后又暖至心胃,两人坐在一起,柳氏右手牵着他的左手。众人女子说,快喝合卺酒。柳氏于是对戴某说,在一起这么久,仓促之间也没有喝酒,今天算不算晚呢,戴某连说不算不算,众女子又说,两人亲亲,柳氏说,那天我们已经用唾沫代替合卺酒了。现在是我们一起会郎君,要亲大家都亲亲,众女子满面羞红说:"呦,好个骚蹄子,落红之后就来打趣妹妹们了,果然是女大不中留了。"
  "什么气味,好香。"
  众人假意闻,便把戴某纠住:原来是你身上的,敢情姐姐和你几度良宵,香味都被你吸取了,柳氏又笑:"小丫头们也不看看姐姐我是谁,和你们在一起睡只会臭不可闻好比在鲍鱼之室,和姐姐我只会是芷兰之屋。 "
  众女子见说不过姐,只得转而进攻戴某,说:"姐姐你现在不是也是鲍鱼了吧,你说相公资质平平,登不得堂,今天妹妹们便要和姐夫起入鲍鱼之屋了,你说姐夫长得丑,那妹妹们要看姐夫丑在哪块。 "
  戴某已经有些醉意了,便接口说:"想美则美,想丑马上就丑。"柳氏在他腿上狠狠拧了一把,戴某疼得裂嘴,众女皆含羞笑。
  一个女子说快讲快讲是怎么回事,边说边拿着一只巨大的酒杯说,不讲就一口气喝光,戴某看了看,杯中之酒够他好几顿的,于是他嗫嚅着不肯说。
  "姐妹们"
  "到"
  "脱他衣服"
  柳氏在旁想要制止,已经迟了,戴某被脱个精光。

  
  只见衣服脱尽以后是个杂草蓬生的脸,有巨大无比腹部的怪物,众女皆大笑,柳氏在姐妹面前丢尽了脸面,窘迫不已,柳氏扶戴某出来,骂道,蠢东西,让我难堪不已,早知如此,当初不该这么对你。
  戴某感觉身坠五里雾,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原来的阁楼里,柳氏已不在身边。
  戴某悔恨不已,自此以后,虽然对柳氏万分思念,终没有再踏入那阁楼半步。

  
  其实那女子是华岳大帝手下的司棋女,可怜戴某被人瞧不起,有心助他,后来戴某因为父亲死了丁忧回家,在官道看见了她和另外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在一起,传话给他叫他不要她为念,她现在和郭指挥过得很好。
  戴某每每拿出那香囊把玩,都会想起那个女子,心里悔恨不已,他人看见这东西,边说这不是尘世物。
  (完)
  (出自《萤窗异草》)
  
  @陌倾颜 3696楼 2013-11-14 23:05:00
  @林间煮鹤 3691楼 2013-11-14 22:56:00
  且不说相如同天使登程,却说卓王孙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长卿,蒙朝廷征召去了,自言:“我女儿有先见之明,为见此人才貌双全,必然显达,所以成了亲事。老夫想起来,男昏女嫁,人之大伦。我女婿不得官,我先带侍女春儿,同往成都去望,乃是父子之情。

  -------------------------
  其实后来司马相如都差点把卓文君抛弃了

  -------------------------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很多人认为这首诗作者是卓文君,我看应该是后人附会,有点像南北朝时期的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