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来给大伙儿说说这些年来我遇到的神秘诡事

  来了,马上开始今天的更新。
  昨天说到,我要师父教我念诵心经。

  师父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道:“好,我教你。今天是第一天,我先亲自带你诵读一遍,你可要记好了。以后,你每天早上都要跟着其他小沙弥念诵十遍,直到你有所领悟,知道吗?”

  “知道了。”我点点头,又问道:“可是我光跟着念,没人解释,咋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呢?”

  “那你小的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人告诉你阿爹指就是自己的父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师父笑着说道:“人都是有悟性的,这些根本不需要我来解释。你的佛缘不浅,我相信,领悟这其中的道理,难不倒你。”

  我听了这话,只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也学着师父的样子规规矩矩地盘腿坐在蒲团上,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放在了胸前。

  “观音自在菩萨”

  “观音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

  就这样,我一句一句地跟着师父,开始了我第一天的佛法修行。

  直到约莫过了两个小时,我才磕磕盼盼地念完了十遍心经,可不知道怎么,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我竟然有些乐在其中。虽然我完全不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但是总有些奇怪的感觉若有似无地夹杂其中。

  最后,师父道了一句“阿弥陀佛”,我也跟着道了一句,却感觉有些奇怪——这屋子里怎么仿佛不止我一个人在说阿弥陀佛?我愣了愣连忙睁开眼睛,就瞧见小小的房间里面已经坐着不少和尚,甚至连念一都在里头,坐得规规矩矩的。
  我眨眨眼,好奇地看向师父,却见他一脸见怪不怪的模样,笑呵呵地向大家行了礼,才缓缓道:“大家不必如此,我既然已经到了这儿,以后和大家诵念佛经的机会还有很多。”

  那些和尚们也纷纷跟着笑了起来,行过礼后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这个小屋子。

  念一过来拉了拉我的胳膊,小声道:“你师父真的不是一般人,我本来在里屋睡觉,可是你师父念念经的声音我却听得清清楚楚。我猜,他们那些和尚也都是因为这一点才寻到这里来的。”

  “是吗?”

  念一点点头:“而且我虽然只是闭眼听了几句,却也能感觉这经文中蕴含着不小的力量。”

  我嘿嘿笑着又不免得意起来:“那我呢那我呢?我师父说我有佛缘,我是不是也念得让人浑身充满力量?”

  念一一时无语,想了半天,讪讪道:“你念的……不咋样,我啥也没听出来。”

  师父一直就在旁边,自然将我们的对话都听在了耳中,此刻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他走来拍了拍我的肩,笑道:“不要急不要急,我小时候,可比你差得多,读一遍都要半个钟头。你现在能跟上我的速度复述出来,已经很好了。好了,别想那么多,赶紧去用了早膳,咱们好送你阿公去疗养院。”

  我念了那么久的经文,其实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可是师父一提起阿公,我便又担心起来。

  师父仿佛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一边牵着我往斋堂走,一边道:“你放心,刚才咱们念经的时候,已经有人去照料你阿公吃过东西了。就算到了疗养院,也会有人好好照顾他的,你别担心。”

  我感激地点点头看了师父一眼,这才安心地随着他一块儿去了斋堂。
  【告别】
  用完早膳没多久,就有人开了车来寺院门口接阿公了,我和师父、念一三人一块儿跟着车子陪阿公到了疗养院。

  这疗养院地方虽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了不少花花草草,看起来很是清爽。疗养院的院长像是认识师父,特意为阿公安排了一间清静的房间,一路上更是亲自为我们指引办理手续。

  我不由觉得好奇,师父仿佛什么人都认识一样,而且这些人都像是受过师父的恩惠。果然大伙儿没有说错,我师父绝对是一个有大能的人!

  待安顿好了阿公,师父便借口要去和院长说说话儿,率先离开了房间。可我知道,他是想留一点儿时间给我们和阿公单独相处。

  干净整洁的房间里,阿公还是那痴痴傻傻的模样,呆呆地坐在床上,嘴里不住地反复念叨着那几句话。就这短短的几天,他已经苍老了不知道多少倍,我看着心里酸楚,却想不到任何办法去帮助他。

  “阿公……”我握着他的手,吸了吸鼻子。“你在这里安心养病,我会跟着师父好好学习,师父是一个有大能力的人,我相信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找到办法治好你!”

  可惜阿公没有反应,他甚至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要知道,从前在家里,最宠爱我的就是阿公了。又是阿爹阿妈还会偶尔训斥我,可阿公总会拦着,还会变着法子地来哄我。想到这些,我不禁再次红了眼圈。

  “肖遥,阿公心里面一定是知道的。”念一在一旁低声安慰我。

  我点点头,后退了几步,对着阿公跪下来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头。虽然以后我还能常来看他,但是不知道要过多久,我才有能力把他接出疗养院,更不知道要过多久,我才能找到阿爹阿妈,让我们一家四口团聚。

  念一见我这样,也跪下来对阿公磕了三个头。我能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毕竟在我家里,阿公对他也是十分好的,就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

  我真的不明白,像我阿公这样善良的老人,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局。
  @樱桃小菲 1712楼 2013-12-20 20:52:00
  好不过瘾,还有吗二哥
  -----------------------------

  看到许多人问,统一告知一下,每天更新完,我都会和大家说一声,没说之前,代表还有更新。
  但无论怎么不舍,我们最终还是将阿公留在了疗养院中。因为我知道师父说得对,阿公现在的状况确实需要有人来专心照顾,而我还什么都做不好。

  回鸡鸣寺的路上,我一直都很沉默,直到车子开到了寺庙门口,我看见了站在门口的那个女人,才忍不住惊讶地张了张嘴。

  那时候我才八岁,自然还不会对异性有什么奇怪的感觉,只是那个女人实在有些太让人移不开眼了。

  虽说是秋初,但天还不冷,有些人甚至还穿着短袖。可这个女人非但穿了一件黑色长袖紧身衣,下面还穿了一条黑色的皮裤。换到现在,这身打扮自然是不算奇怪的了,但当时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样的打扮走在街上,那是没有人不侧目的。

  何况,她还长得十分漂亮。我那时对漂亮虽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但一看到她,我就觉得她是我长那么大见过最好看的女人,简直明艳的叫人有些移不开眼。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人惊讶的,是她的眼睛。那是一双很好看的大眼睛,可她的眼神却和念一一模一样,看了就叫人心惊!

  我下意识地就看了看念一,心里面有了个模模糊糊的想法——这女人,该不会就是师父说的要来接念一的人吧?

  果然,她看见我们下了车,立刻就迎了上来。“了真师傅。”她对着我师父行了个礼,嗓音清亮,态度却很是冷淡。
  “你来了。”师父却并不在意,微笑道:“速度确实很快,我们也不过到了一日,你就也到了。这些年,你师父可好?”

  她点了下头:“家师很好,不知了真师傅要托付给我们唐家的是这一位吗?”她说着,就看向了念一。

  我心里很好奇,便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向了念一,就见念一正死死地盯着她。我想,在他的心里,应该也有和我一样的奇怪感觉吧。

  “正是他。”师父微微颔首,将念一往前推了一步。

  那女人挑了挑眉,不慎客气地问念一道:“听说你是孤儿,那可有姓名?”

  念一抿了抿唇,吐出了两个字:“念一。”

  “没有姓?”

  师父接话道:“这名字是我为他取的,他原本的姓名,大概是不记得了。”

  “无妨,”那女人道,“就叫这个名字好了。只不过,既然进了我们唐家,就该跟我们唐家姓。从此以后,你就叫唐念一了。”

  我听了顿时火冒三丈,这女人也太没礼貌了,不仅对师父不怎么尊敬,还随随便便就给念一加了个姓氏,更一副不容拒绝的口气,简直目中无人!只不过,我这火气也只敢放在心里,不敢发作。

  但师父却丝毫不见怪的样子,反而拍了拍念一的肩,温和道:“唐家是个秘派,不轻易出现,更不轻易收徒。我与他们的家主有几分薄缘,才给他写了封信。你相信我,他们的本事,你只要略懂一二,以后就能有一番大作为。

  念一对师父说的话不疑有他,立刻点了点头,就站到了那个冷冰冰的女人身边。

  师父赞赏地对他笑了笑,独自抬脚进了庙门,笑呵呵道:“好了,后面的事情我这个老和尚就不参与了。肖遥,你跟念一道别后,就进来吧。”

  我怔了怔,正纳闷儿师父为何这么快就要离开,就感觉到那女人身上的冷意更甚了几分。
  她淡淡看着念一,声音提高了几分:“唐念一,从此以后,你就是我们唐家的人。我们唐家规矩之多,现在无法一一和你说明,但是你必须知道,唐家对人的惩罚,只有两条——一是死,二是求死不能。”

  我不由吞了下口水,偷偷看了看那女人,只见她一脸冷酷,真像一座冰山似的。

  “当然了,”她顿了顿,又道:“如果有人敢妄动我们唐家的人,那个人也不会好过。不管什么身份什么门派,我们都不会放在眼里。”她这一番话说的,用现在的形容词说,那就是霸气外露。就连鸡鸣寺门口的小沙弥听了,都不禁往门后躲了躲。

  可是念一却不以为然,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如果我朋友有难,我一定要去救他。刚才了真大师说,你们这一派是秘派,但若我朋友有难,即便要在市集中显露出唐家的本领,我也要救。”

  那女人眼里居然透出些许赞美之色:“这个当然没问题,我们这一派的秘术,只要不是你故意传出,就算他人看过千遍万遍,也没办法领悟其中的奥秘。你如此有情有义,我们怎会驳你?”

  “那好,以后你们无论让我做什么,我都会答应。从此,我便叫唐念一!”说着,念一就跪到了地上,对着那女人磕了三个头。

  那女人怔了怔,竟然忽而笑了,她一笑,就更加明媚夺人了。“呀,忘了跟你自我介绍,我叫唐秋,是你的师姐而已。不过,就算师父看见你,也会毫不犹豫地收下你的。我虽没有多大的本事,但看人很准,将来你的天赋肯定在我之上。我今日就先受了你这三次叩头,替师父收了你,也好让你心安。好了,跟你的朋友道别,我们现在就启程回去吧。”

  “这么快?”我感觉心跳都仿佛停了一刻,闷闷的有些难受。
  在我心里,虽然已经演练过许多次和念一分别的场景,但唯独没有料到,就在这寺庙门口,这在这一个陌生的女人短短几句话之后,我们便要分别。下次见面,他就真的不再是我从小认识的乞丐哥,而是唐念一了。

  我看着他,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掉了下来。

  念一似乎也有些难受,我瞧见他的眼圈竟然也有些发红。但他总比我要坚强许多,只是努力笑了一下,按了按我的肩膀:“会再见面的。你要好好跟着了真大师学本事,将来,我们还要比试呢!”

  我忙用力地点了点头,却难受地说不出话来。念一上前用力抱了我一下,便跟着那唐秋头也不回地走了。我擦着眼泪在门口看着他走了很远,才磨磨蹭蹭地回头走进了庙里,不料,师父却一直在门口等着我。

  “肖遥,难受吗?”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师父牵起我的手,柔声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这便是苦谛。你小小年纪,经受了如此多的爱别离之苦,其实也是件好事儿。肖遥,你这一生,已经注定了会比一般人成长得快,能悟出的佛法,也比别人多。”

  “可是,我宁愿永远不要跟他们分开……”

  “傻孩子,人有生老病死,就连佛都不是永恒的,你怎么能‘永远’不分开?凡事看开一些吧。”师父耐心地宽慰我,“况且,你阿爹阿妈还未死,就算是念一,也不过离开一段时间而已。将来再见,你才会更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一分一秒,不是吗?”

  我心里很是不甘,但却不得不承认,师父说的让我无言以对,只能沉声应了下来。

  以后的路,就只剩下我和师父了,但是我相信,将来终有一天,我会和他们一一团聚。
  【与师父的分别】
  接下来的几天,颇有些波澜不惊。

  每日里,我就跟着他们一起念经,有时候完成了自己的功课,还会听其他和尚念诵经文。不过,和师父比起来,他们念经,也就真的只是在“念经”而已了。

  偶尔,我也会看见一些普通人来寺里拜佛求签,只不过他们来的时候通常都是很小心翼翼的样子,似乎生怕被人发现一样。每每住持看见了,就会忍不住在一旁唉声叹气。

  不过师父说了,这世上只要是人就有犯错的时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将来总有一日,我们佛家会再次被人认可。何况,真正求佛之人,就算从不拜佛,心里也会是虔诚的,不必拘泥于香火。

  我虽然对于这样的道理还不是很能理解,但我知道,只要是师父说的,总没有错的。

  这样平静的日子,大约持续了有一两周。这天,我与师父去疗养院探望了阿公,回来的路上,师父忽然和我说起了上学一事。

  因我早就答应了师父要去念书,便很爽快地表示随时去上学都可以。

  不过师父却有些犹豫的样子,沉默了片刻才对我说道:“我虽替你联系好了学校,但是那地方离鸡鸣寺有些距离,恐怕……”

  “没关系啊,”我以为师父怕我嫌路远,忙道:“我可以每天早一点起床,或者我们搬一个地方,搬到学校附近?”

  师父摇了摇头,道:“住的地方我已经给你找好了,是一位老师的家。那位老师的丈夫在西北工作,也尚无孩子,家中就她一人。你放心,她会好好照顾你的。”

  我应了一声,却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想了想才诧异道:“师父,你不和我一起吗?难道你也要走了?你不是收我为徒了吗,怎么又要丢下我?”
  今天暂时更新到这里,不早了,所以明天中午如果有时间,就过来回复评论。

  大家不用争执哈,这就是个故事,我就是个来讲故事的,咱之前说了,不是什么和尚不和尚的,传播正能量,就够了。

  好了,大家早点休息,晚安!
  来更新了。

  朋友们的评论都看过了,更正一下,确实有两处错误。一是那烂陀寺,二是观自在菩萨。

  因为我打字比较慢,有时候搜狗联想就直接联想过去了,不周到之处,见谅。

  马上就开始今天的故事。
  师父看我担忧的样子,忙摸了摸我的脑袋,微笑道:“怎么会呢?我既然已经收了你做徒弟,至少在你学成之前,是不会弃你而去的。不过,肖遥,你还小,可能不能明白这中间所有的道理。但是师父要告诉你,我的身份是个和尚,如果经常和你接触,被人看见了对你难免会有影响。”

  “我不怕!”我忙保住了师父的手臂,“我不怕什么影响,我想要和师父在一起。”阿爹阿妈和念一的相继离开,让我对于分别一事简直害怕透了。

  “傻孩子,”师父轻声宽慰我,“咱们又不是一别之后就再也不见了。你放心,每隔一周,我就给你写一封信,每过一个月,我就来看你一次。这样,你既可以跟着我学习佛法,课堂上的知识也不会耽误。”

  “可是……”我虽然知道师父不会骗我,他说好了会给我写信会来看我,就一定会做到,但是心里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却是另外一回事。

  师父笑了笑,对我道:“好了,别难过了,我也不是马上就要离开。这样,过几日我先带你去拜访一下那位老师,等你见过她,我们再做决定,好不好?”

  我听师父这样说,才终于答应了下来。

  其实后来我才明白,当时师父之所以要将我寄养的原因,一来,是怕自己和尚的身份影响到我,二来,更是怕我的成长中失去了母爱,为人会变得冷漠。幸而当时他为我寻到了那位老师,才让我的少年时光过得不是那样了无声色。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且说过了几日,师父果真带着我去了那位老师的家里。
  “我带着徒弟来叨扰了。”进了门,师父对她道了句佛号,又给我介绍道:“这位是李老师,快和老师问好。”

  我怯生生地躲在师父身后,偷偷打量着那李老师。只见她肌肤白皙,眉眼清秀,利索的短发梳在耳后,整个人看起来都很开朗的样子。最主要的是,她的年纪看起来和阿妈相仿,这下子,我对她的好感就多了几分。

  “呀,这就是肖遥吧?”李老师很是热情地将我们请到屋里坐下,笑道:“孩子长得真漂亮,一点儿也不像我们班里那些捣蛋鬼。这男孩儿,长大了定要迷倒一群姑娘。”她说着捂嘴笑了笑,又对师父道:“了真大师,这样的好孩子,跟着您出家,真是可惜了。”

  我还是第一听见有人说我漂亮,心里头直纳闷儿,这“漂亮”不是形容姑娘家的嘛!

  不过师父听了却哈哈大笑:“没错,没错,我这徒弟,长得是好看。不过,他有佛缘呀,这事情可假不了。”

  李老师点点头,让我们先坐着,便去厨房泡茶了。我见她走了,忙仔细环顾了一下这间屋子。

  虽说看起来才三四十平的房子,不算很大,但是家里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客厅的桌上,还摆了一束鲜花,看得出来,这位李老师是一个十分贤惠的女人。而且这家里面布置得很雅致,我从小在村里长大,这么雅致的房子,倒是第一次看见。

  不多久,李老师就泡了茶端出来。她恭恭敬敬地给师父递了茶,然后到我身旁坐了下来,有些爱怜地望着我:“你的事情,了真大师都和我说过了。对于你父母的事情,我觉得很可惜,但是我相信,他们都很爱你,将来有一天你们一定还会见面的。”

  我心里一动,听她这么说着,又感觉她亲近了几分。
  “来,你来看看,你的房间我都给你布置好了。”不由分说,她就拽着我站起来,走到了另外一间房里。

  只见这是个四五平的小房间,沿窗户那面墙摆了一张单人床,另一面是张书桌,旁边还有个柜子,大概是给我用来放衣物的。这里一如客厅一样整洁干净,但是又能体现出主人的细心——在书桌上,摞着好几本小人书,都是我没有见过的。

  “喜欢吗?”李老师说着拿了一本小人书塞到我手里,“我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看过,但是我们班里那些皮猴儿都喜欢,我就也给你准备了。”

  “我……我……”我支支吾吾的,一时倒不知道说什么了。李老师给我的感觉,很亲近,很温暖,很有阿妈的味道。

  “拿着吧,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照顾的。”李老师说着,又牵着我回到客厅。她笑着对师父道:“这孩子,我一见就喜欢。唉……我丈夫在西北,一年也回来不了两次,所以我俩也一直没能要个孩子。了真大师,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肖遥。”

  师父点点头,没有回答,转而看向我道:“你呢,你喜欢这里吗?以后上学了,你就住在李老师家里,可好?”

  我咬了咬嘴唇,心里有些犹豫。不过是短短的几分钟,我就已经很喜欢这位李老师了,可是……我还是有些舍不得师父。

  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师父笑了笑,又道:“这样吧,以后我每隔半个月,就来看你一次,每隔三天,就给你写一封信,可好?”

  我一听,连忙点了点头。师父和李老师见我这样,不由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终于还是接受了师父的安排,住到了这位李老师的家中。而直到现在,我都十分感谢师父当初的安排,李姨,成为了我生命中继家人、师父和念一之外,第六个最重要的人。
  总之,在那次见面之后没多久,我就被安排进了学校,开始六年的小学生活。

  其实小孩子很容易哄的,只要你摸清了他的脾气,很容易就能让他开心。不过,一个人的性格,却很难发生改变。

  有了李姨的照顾和陪伴,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但是,因为当时所遭遇的巨变,性格却始终还是变得有些孤僻了。尤其是看到别的小朋友父母双全,经常能牵着手快快乐乐地走在街上时,我心里就会更加的难受。

  失去父母的心痛,任何其他的感情,都无法弥补。

  所以,小学的六年时光,对我来说其实乏善可陈。我既没有和谁成为铁哥们儿,也没有像其他小孩儿那样整天叽叽喳喳成群结队的到处惹祸。在偌大的学校里,我就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男孩儿而已。

  但是,同学之间的事情虽然没有什么值得我多说的,在学习佛法这件事儿上,我倒还是有那么一桩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件事儿让我第一次真正领悟到,原来佛法,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法门,而我所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水中怪事】
  那是一个临近暑假的周末,那天放学时天色虽然还早,但因为是要和师父见面的日子,所以我格外开心,脚步也加快了许多。

  其实从学校到家并不算远,只需要穿过一条小河,但是河上修的桥,却恰好在五里外的地方。所以,每次上学放学,我都要绕上一圈。平时我倒也不觉得远,但今天急着见师父,不由就觉得那座桥实在是太远了,绕上一圈非常不划算。

  这时,我一眼就瞧见了几个在河里游泳的孩子。

  时值盛夏,天气闷热得很,而这条小河河水清澈,所以不时会有大人小孩儿跳下来游泳。以前我没怎么在意,但这会儿远远望着他们,我就忽然福至心灵了——反正我的水性也不差,这小河看起来很窄的样子,一两分钟肯定就游过去了,既凉爽又节省时间。

  这样一想,我顿时觉得可行。

  于是说干就干,我把书包拿下来顶在头上,学着那些在河里游泳的小孩子一样跳下了水。 顿时,一股清凉的感觉就像我袭来。

  我在学校呆了一天,刚才走过来的路上又连跑带跳的,本来就已经很热了。这会儿忽然到了水里,人一下子就觉得清爽了起来,连上了一天课的疲惫感觉都一扫而空。

  我不由兴奋起来,先沿着河边游了几个短短的来回,才开始向河对岸游去。可谁知道,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河,真游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我手脚并用地游了三分之一,就已经觉得有些吃不消,再挣扎着游到河中央的时候,我就精疲力尽了。我觉得浑身都好像酸软了起来,胳膊和腿完全使不上劲儿,更别提还要一手顶着书包了。
  眼看着自己在往下沉,我想了想,一把就将书包扔进了河里。可是,这并没有改善什么。我扔掉了书包又往前游了一小段之后,就真的是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手和脚仿佛都不听我的使唤,抬都抬不起来。

  我使劲儿抬着头,喊起了救命。可是因为被河水半淹着,我喊出来的话多半也就淹在了水里,完全没有人意识到在河中央有个小孩儿即将溺水了。

  心里立刻就恐慌起来,我又是后悔又是害怕的,真恨自己轻率地就做了这么个决定!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河水已经一点一点地在淹没我的嘴巴……但就在这时,奇迹仿佛出现了。

  我扑腾的双脚忽然踩到了一团软绵绵的东西,却很有劲儿,让我刚好可以站立在上面。我感觉了一下,那些仿佛是一团水草。

  我先是一惊,毕竟小时候听过许多水鬼害人的故事,都是用水草去缠人的脚。可过了一会儿,我却发现,这团水草竟像是特意来救我一般,一直就这么托着我,完全没有要拉我下水的意思。我就这么站在河里,像站在平地上一样,一点儿都不费力气。

  难道是佛祖显灵?我心里默默地想着,却不太肯定。虽说我已经念了四年的佛经,不过师父所说的领悟,我却根本还没有做到。如今,我也不过是能把经文背出来,经文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力量,我仍是不能好好感受到。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团水草救了我却是事实。

  我一边在心里感谢着佛祖,一边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了片刻。过了十几分钟,我感觉自己又渐渐有劲儿了,便准备再次动身往对岸游去。

  可谁知,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那团水草虽说依然托着我,但是有一部分已经紧紧地缠在了我的脚上,无论我怎么用力,都无法将它们踢开。而我越是挣扎,情况就越是糟糕,没多久以后,我的脚上就缠满了东西,再也动弹不了了。

  我连忙大声地喊起了救命,却没有一个人听见,心里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虽然一时半会儿的我不会淹死,可是任谁也禁不住就这么一直泡在水里啊!何况太阳在渐渐下山,只怕不要多久,天就要完全黑了。

  怎么办!

  我忍不住就微微颤抖起来,一来,是害怕,二来,这河水确实越来越凉了。

  下意识地,我就背诵起了心经,但是这个在师父口中曾经救了玄奘法师无数次的经文,从我嘴里念出来,却仿佛没有任何作用。那些水草还是那样牢牢地缠着我,既不将我拖下水,却也不肯放开我。

  此时,岸边那些游泳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地上岸了。我孤零零地站在河中央,眼睁睁地看着四周渐渐就剩下了我独自一人。

  夜幕,终于降临了。

  我无助地站在那儿,耳边慢慢开始出现一些诡异的声音。我仿佛听见又许多人在我耳边哭诉,他们说得很是伤心,仿佛有着无尽的冤屈,但我却听不清楚具体的内容。

  但此刻我终于明白,我不是碰上了好心的水草,而是又被什么东西给缠上了!当年在村子里溺水的感觉一下就蹦上了心头,我打了个哆嗦,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什么佛经咒语都想不起来了,只隐隐还记得一个六字大明咒。

  但是这六字大明咒,对我来说,根本无法很好地驱散冤邪。虽然说它所包含的面最广、能量最大,但也就因为它力量太大,所以一般人根本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更不用说像我这样十一二岁的孩子了。
  但是,此刻我也想不到其他的办法,只能是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六字真言,希望佛祖能救我一命。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

  ……

  咒语念了无数遍,但显然没有什么效果。

  平时师父曾教导我,要心静心诚,念咒才会有效。但是这危急时刻,我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我第一次感到这说法是多么扯淡,哪有自己碰到生命危险时还能心如止水的?

  但我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只是一边使劲儿地踢腿挣扎,一边大声地念诵咒语。谁想,渐渐地,这咒语竟然起了一丝效果!

  那团水草束缚我的力量开始慢慢变小,而我耳边那些冤屈的哭诉声也小了很多。我心一喜,感觉手脚有了力气,连忙拼尽了全力开始往岸上游。

  因为心里害怕,我这次游得很快,才一会儿工夫我就已经靠近岸边了。这时,我看见了许多小孩子,纷纷往这河岸边跑来。

  我有些惊讶,但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呼救,让他们帮忙。可话刚到嘴边,我心里一个咯噔,手脚就慢了下来。

  那些哪是正常的小孩子!

  他们一个个的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浑身湿透,身上还占满了水草,脸上更是泛着青光,嘴唇也是黑紫色的!这些人,分明都是已经淹死的人!

  我吓了一跳,一张嘴就喝了一大口又苦又涩的河水,差点儿又沉下去。我还以为他们已经放过我了,可谁知,他们竟然跑到了岸上来堵我!

  怎么办?

  我脑子飞快地转着,却想不到什么可应对的方法,唯有那六字大明咒又浮现在了脑海中。对,就用这个!刚才它可以帮助我摆脱水草,就证明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用的。

  想到这儿,我连忙又张嘴念了起来:“唵嘛……”

  “肖遥,快住嘴!”

  我的一句六字大明咒还没念完,就忽然听见了师父的声音。只是这声音里除了对我的担忧,仿佛还有几分责怪。

  我一时喜一时奇怪的,循声看去,就见师父确实站在岸边了。只是他此刻正对着岸边那些小鬼,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然后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我怔了怔,有点儿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看样子,师父像是在阻止我伤害他们似的?
  今天就暂时更新到这里,下面开始回复评论。

  不看我们唠嗑的朋友们,可以早点儿去休息了哦!
  @孟子讲学 1613楼 2013-12-19 12:30:00
  故事我很喜欢,我学佛半年了。很喜欢心经,每次读起来都很净心。自己以前体会过五蕴皆空的感觉,悟了以后觉得内心空无一物,心不住于身身不住于心,时间都变慢。最好的形容就是慧能祖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当时无师自通,从未看过金刚经就自己想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时做事真的有如神助,冥冥中感到佛菩萨就在左右。可惜弟子没多久就破戒,这种境界就......
  -----------------------------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也都有自己的悟。我嘛,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所以不是很喜欢教条式的东西。所以我也一直在和朋友们说,我说的,是一家之言,能帮到大家,我当然很高兴,觉得我哪里说的不对,听一听,也就罢了。

  我只是想说,你不必执着于自己是否能勘破,是否要出家。修习佛法,不在意那些形式,更在意你的本心。说的通俗一点,只要你始终都能守着这份善念,你的心中永远有对于佛祖的崇敬,那么是否出家,也只是一个形式。

  做一个居士,也挺好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