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聪明的看官到这里大概就能猜到陈子阳是怎么用“巴那松鼠犬”来偷手稿的了。因为唐敏的手上有独特的CN5香水味,而帅府的所有机密文件都是从唐科长手上过的,那么这些文件上必然就会留下CN5香水的气味。这个气味同时又是陈子阳已经让“巴那松鼠犬”嗅熟了的,根据气味寻找物品对于被“徒太部落”视为珍宝的“巴那松鼠犬”而言,简直是小小菜一碟。
  我们在“帅府窃案”那章的开头介绍过,陈子阳入住的万国酒店与帅府的东花园(即大小青楼所在处)仅一街之隔,而巴那松鼠犬的嗅侦距离最远可达十公里,并且直接都是嗅空骚。一般的警犬、猎犬用鼻子按照气味来寻找物品、猎物时,都是将鼻子贴在地面,一边嗅探一边缓慢寻找前进的;而顶级的警犬、猎犬则是可以抬着头,直接嗅出空气中物品、猎物留下的气味,行云流水般向气味源所在地一路小跑而去,行内人称这种抬头嗅空气中味道的叫做“嗅空骚”(所谓的“骚”是指气味的意思,因为最初这是用来形容猎犬嗅探猎物骚味的)。
  真正使用过这种嗅空骚的顶级警猎犬的玩家,会深深迷恋上“追踪”这一貌似枯燥乏味的科目,因为这简直就是艺术的享受。
  开始时,陈子阳并不确切地知道到底能到手什么文件,只是觉得,但凡经过唐敏之手的文件一定是比较重要的,能偷点什么是什么。而近期奉军跟日本方面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偷到的东西大体应该会跟日本有关,而内务总长布置的任务也只是让他们来监视、搜集帅府与日军的往来关系,最好力所能及地能想办法窃取一些文件,但也并没有具体指明是什么文件。
  而最终竟然鬼使神差地偷到了一份如此重量级的密电,并且还是张作霖张大帅的亲笔手稿,谁都没有想到,陈子阳拿到这份手稿时惊得瞪大眼来回看了几遍。一是不敢相信到手了大帅手稿,二是不敢相信手稿中所写的以落实日本方面早在1915年就提出的“二十一条”合约内容为条件,换取日方供给军火装备的支持来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旨在灭我中华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合约是大多数看官所熟知的,包括因此间接引发的“五四运动”。二十一条早在1915年便由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但鉴于国内及国际上强大的舆论及政治压力,始终未能得以完全实现,并且合约内容及部分条款一直在被修改或废除,小日本很是伤脑筋。
  至于张作霖是否真的愿意以落实二十一条为代价,来换取日军的支持,还是仅仅以此为借口,嘴里答应而实际抵抗,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一方面日本其实是不愿意张作霖完全做大的,因为张作霖不是溥仪,不是那种当日本傀儡的人,如果张的势力完全发展的异常强大,那么日本一直觊觎的满洲可能永远无法从张作霖那里得到;但同时,日本又必须某种程度上与张作霖合作,因为如果不与张合作,中国国内的很多事凭当时仅有旅大一地的日本是无法做到的,尤其是满洲的问题,日本人自从学了中国的三国后就变得很聪明,很是懂得合纵连横之术,知道对于那时中国国内遍地林立的军阀势力,必须联合一部分,打击另一部分,不可能全面开战,而联合张作霖似乎是铁定的事情。
  所以日张关系一直为外界诟病不已,现在再加上这封手稿,其效力如果用于某些特定的人,会如同导火线一般引起大事件。
  而郭松龄就是这个特定的人。
  郭松龄在旅店读完此信,勃然大怒,连带着多年来积累的新仇旧恨,口中大骂张作霖勾结日本。要知道,当时郭松龄是有相当强的军事资本的,首先他拥有奉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共计约七八万人,尤其是奉军的两个炮兵旅均是归其指挥;另外由于郭松龄一直是与少帅张学良一部的,郭松龄的部队就是张学良的部队,郭松龄当副军长张学良就是军长,所以张作霖几乎把奉军最好的装备、最优秀的士兵都配给了郭松龄。因此奉系精锐均在郭麾下,他有狂跟怒的资本。
  @白狗黑猫祥瑞御免 1923楼 2013-12-04 00:47:00
  二郎神这段松鼠犬盗文件的桥段,正式出版的话是通不过审查的,这里写写,也就写写,到时候实体书是要删除的。
  二十一条是著名的秘密国际协定,不是什么陈子阳之辈能盗取的,估计你看到了民国野史资料,所以我说作者手中有大批我们见不到的民国报刊或者搜集的民国野史传说,写在这里都可以,比如我有个朋友叫李达,就是“一只鱼的传说”,他的《黄河古道》天涯连载版把黄河水利委员会写得那啥那啥啊,简直是阎王殿,整天......
  -----------------------------
  陈子阳偷的不是二十一条啦,只是张作霖写给日本方面的信,这信中有关于落实二十一条部分合约的内容。
  @墨庄2011 1931楼 2013-12-04 08:17:00
  开机第一式----顶贴
  -----------------------------
  谢谢墨庄兄每日帮顶!

  @长大嫁给卖糖的 1942楼 2013-12-04 19:35:00
  按照惯例,顶顶帖子。
  -----------------------------
  谢谢卖糖姐!

  @felinofer 1941楼 2013-12-04 19:30:00
  @二郎神犬马 :楼主高才,本土豪赏100金聊表敬意,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助楼主再造高楼神话。【我也要打赏】
  -----------------------------
  谢谢@felinofer 一如既往地支持!
  有些看官可能会问,这些部队不是同时也是张学良的吗?毕竟郭松龄只是副军长,而张学良是军长啊!
  在任何一个人事系统,军队也好、官场也好,法律赋予的(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未必是该系统中最有实际掌控权的。说个最好理解的例子,汉献帝是汉朝当时名义上的最高权力者,可是曹操、袁绍、董卓哪个把他放眼里呢?这种臣强主弱,或者主强臣也强(比如吴三桂与康熙)的情况,我想在各位看官身边的实际工作生活中一定不少见。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一个当红影视歌星就能让那么多的粉丝为他/她要死要活,更何况郭松龄这样在军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将帅呢?不要说他好歹还是副军长,以他的资历,就算现在这个副军长的职位被罢免了,也照样会有一大帮人唯他马首是瞻、跟着他干!
  这种软实力,也就是威望、号召力、影响力、信誉口碑、人脉关系、客户资源等,其实才是最厉害的,也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大象无形”。真正大的势力、实力、气势等是无形的,也只有最终达到无形的境界才是最强大的。为什么?因为有形就会被制,就会有弱点被人捏住,就有被别人抢走的可能;而无形的东西,别人是抢不走的,是拿你没办法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子孙留财富留公司留位置不如给子孙留才能留技能留手艺。朱元璋那么苦心孤诣的创造了那么强大完善的一个国家法制系统,认为子孙什么都不用做,哪怕是个弱智,只要按照他所制定的那一套现成制度来,就可以永葆子孙的皇位,永远延续他的大明王朝。可是事实呢?明朝照样被清朝干掉。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公司,之所以有公司能百年来一直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而这个职业经理人制度其实就相当于君主立宪制,如果长期按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下去,公司创始人家族及继承人在公司中的位置,就跟目前各国皇室之于各自政府一样,只是法律上的公司拥有者而已。
  看官们实在抱歉,一不小心又扯远了。言归正传,郭松龄立马去找同在日本观操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告知其张作霖欲勾结日本以换取军火装备,来进攻他们国民军,并托韩复榘将自己愿意倒戈,与冯玉祥联合反奉的意思传达给冯玉祥。
  韩复榘听后大为震惊,连忙表示一定将郭松龄的意思传达给冯玉祥。不久,郭松龄便被张作霖召回,部署在在天津地区,组织部队随时准备进攻冯玉祥。冯玉祥得到张作霖准备向他动手的消息,也急召韩复榘回国,韩复榘立刻汇报了郭松龄欲倒戈联合反奉之意,最终冯玉祥、郭松龄、李景林三人签下密约,联合反奉。郭松龄于11月22日在滦州兵变,猛攻张作霖,开始时势如破竹,张作霖已几乎做好下野并逃亡大连的准备,但由于冯玉祥、李景林的不配合,导致郭孤军奋战,再加上日本人的因素,最终郭松龄兵败被杀。
  郭松龄倒戈反奉,是一次差点就改变东北命运的大事件,如果郭成功,那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九一八”,只是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有几人知道陈子阳与巴那松鼠犬曾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呢?
  后来陈子阳在回顾此事时,也不得不佩服内务总长的智商之高、运筹之妙、眼光之远。可以说,内务部总长才是整个事件真正的幕后导演!而徒太部落的都隆融霍,也趁日本关东军从旅大倾巢出动前往沈阳协助张作霖攻击郭松龄时,成功抢回了自己的那批货。
  第十五章 你想不到的危险

  全国事态的发展正如内务总长先前所料:孙传芳率五省联军在南方发动驱奉战争;郭松龄联合冯玉祥、李景林发起反奉战争;蒋介石戏剧化的跻身国民党核心权力层,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发动北伐战争。
  最终于1928年,国民革命军攻克北京,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冯玉祥加入国民革民军;孙传芳、吴佩孚战败。至此,北伐战争胜利,全国实现形式上名义上的统一,北洋政府时代正式宣告结束,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于是原先的内务部改名为内政部,董翰良毕业的北京警官高等学校被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内政部警官高等学校(后由北京东直门内北新桥迁往南京随家巷,至于为什么要迁往南京,因为此校在警界的位置极其重要,而国民政府于1927年已经定都南京,放在北京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迁往了南京)。
  与此同时,各省也开始建立警校,最为牛逼加出名的是“浙江省警官学校”。因为不少省份的警校仅创办一两期便停办了,很不正规,而浙江警官学校经费充足、装备精良(各式枪械、车辆、警犬、马匹),招收学员素质年龄均为一等生源,每月还享有15元的津贴,师资力量雄厚,许多从德国、美国警界学成归来的人氏均加入到该校担任教学、改革任务,成为全国唯一能与内政部警官高等学校比肩的地方警校。后来戴笠曾担任该校校长,最后于1936年,国民政府将两校合并,成立“中央警官学校”,校址设于南京马群,当然这是后话了。
  1929年初,董翰良被国民政府中央作为警犬学高级人才,派往浙江省警官学校组织警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
  董翰良自己本就是浙江人,去了这个学校很是高兴,一是在自己老家工作,二是终于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但是几个月后,他便遇到了困难,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犬场。
  既然是警犬专业,那么一定要有狗,而狗要么是上级配发,要么自己建犬场繁殖。作为与内政部警官高等学校齐名的警校,你自己本身就是上级,全省的基层警局警所还等着你给他们配警犬呢,如果你自己都没有犬场,那还指望谁能配发呢?
  所以建立警校自己的犬场势在必行。很多看官觉得建个犬场很简单,跟建个养猪场似的,能有多少技术含量?对于这种说法,我只能呵呵了。要知道警犬场不是肉狗场,不是随便买点公狗母狗让他们去生小狗这么简单的事。
  首先因为这狗是用来工作的,用来役使(警用)的,不是用来当宠物的,所以你必须清楚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繁殖出的狗的各项标准:耐力、越野越障能力、速度、敏捷度、嗅侦能力、咬合力、负重力、牵引力、咬斗能力、捕猎驱动值、防御驱动值、攻击驱动值、阶级地位驱动值、独立性、恋主性、忠诚度、胆量、神经类型、性格……这些标准各个达到什么水平,最终融合出什么样的狗,你得一水儿清。
  其次,得有一个总繁育工程师,将犬场的整体繁殖工程设计规划出来,从种公种母的比例配对,到公母犬各自血系特点的深入研究,再到采取何种搭配方式繁殖出符合你们所需要性能的犬只,然后还有整体的近交系数控制范围,是否需要建成自己独特特色的种群(或是新犬种),基础种群数量需要多少,何时开始进行横向闭锁繁殖,如何再稳固品种特性,如何引入外血改进本种群性能……
  最后你还得要有相当水平的练狗师(现在的人称为驯犬师)和靶手(即在实战模拟中狗的假想敌)。因为训练实在是比血统重要得多的东西,打个比方,飞天大盗燕子李三的儿子如果从小不经训练,他肯定不会偷东西;浪里白条张顺的儿子如果从没有人教他游泳,他肯定不可能生下来就会游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