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韩卢宋鹊:民国第一狗贩子的诡异经历

  @莫怨莫忧 509楼 2013-11-02 23:05:00
  楼主我来看更新了没,慢慢更,多注意身体。期待中…

  -----------------------------
  我来更新了。刚才脑袋一热突然感觉这小说也可以看成是“犬”史啊,狗的历史也该算历史吧,于是就晕晕乎乎地在“煮酒论史”版块也连载了。发完之后才感觉在那里肯定将保持零回帖的记录了。人有时候真是奇怪,会莫名其妙地干一些事,我都不知道刚才自己怎么想的???咳。。。。。。
  所以到德国买狗这事一般人还干不了,溥仪对狗是个行家,你买条宠物型的德牧回来糊弄皇上,那可不是找死吗?
  钱锡麟左思右想想到了陈子阳,因为钱锡麟为警犬研究所挑选警犬时曾经去过青岛,想看在当地还能不能找到德国人以前留下的德牧,后来根据当地人的指引,找到了陈子阳的灵山卫犬场,喝过几顿酒,最后陈子阳提出中国警犬技术正是从无到有的时候,他很想出一把力,所以就无偿将犬场里的一公一母两条德牧送给了钱锡麟,带回了北京。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头,钱锡麟认为到德国买狗这事交给陈子阳办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绝对的行家里手而且还懂德文,又有厄尼神父的帮助。
  陈子阳接到这笔生意,觉得不可马虎,一来是皇室生意,如果做好了,等于让皇帝给自己做了一次天大的广告;二来德牧不比别的狗,不亲自挑选验收,绝难买到好狗。所以跟厄尼神父商量,决定两人一同去德国跑一趟。
  到德国后,厄尼神父找到了柏林警犬研究所的所长保罗.迈肯芬,钱锡麟虽然以前就是在这里学习的,但是人家不愿意传授在当时颇为先进的警犬技术,更不要说向他们买狗了。可是厄尼神父就不一样了,一来是德国人,二来两人以前在特里尔神学院是同学。
  那迈肯芬在神学方面是一点天分没有,圣经没有哪一节能完整背下来,而厄尼是个天生当神父的料,背圣经就不用说了,厄尼写的布道词当时是特里尔神学院的典范之作!所以当时迈肯芬特佩服厄尼,只不过后来厄尼正儿八经当了神父,而迈肯芬在神学院毕业后去了柏林,又进了皇家警察局。
  在保罗的帮助下,陈子阳与厄尼选了一条太极色的德牧,所谓太极色就是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覆盖,四肢中下端开始及腹部为黄色(即表面是黑,里子为黄),而一般的德牧是黑背色的(即背部是黑的,胸脖、四肢、腹部都是黄的)。
  这条太极色的德牧名叫“佛格”,平背直腿(与现在德牧的弓背弯腿明显不同),方楔形嘴、狼形脸,吻部简练不吊,整个头版线条简洁而有力、犹如铁铸一般,一口森森狼牙却仿佛玉石般润透。警犬专业全科目通过,曾经在一次“信犬”耐力测试中创下一天越野75公里的成绩(所谓信犬,就是与信鸽类似,在狗脖子处挂一密封筒,筒内装信件。而在战场上时,则会在狗的前肢末端处(说通俗点就是前胳肢窝)放信,这样不易被察觉,更有甚者在狗牙处放密信的),勇气测试中不惧熊狮虎,虽然野性十足但对于主人的口令服从却精准无误,唯一的缺点是只听得懂德语口令。
  保罗.迈肯芬开价4万银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400万元左右),其实行内人都知道,这个价不贵,因为如果不是厄尼神父来买,换另外个人,你哪怕有再多钱都别想买到人家的当家种犬,何况还是条绝世无双的狗呢?陈子阳连忙给钱锡麟拍电报,溥仪听到这条狗的情况后,大喜过旺之余,立马让人赶到德国。一是送银子,二是送了一件自己的衬衫过去。各位看官可能不明白了,送衬衫干嘛啊?这是溥仪为了让“佛格”提前熟悉自己的气味,这样一回到北京,“佛格”就能直接奔自己而来,呵呵,皇上会玩吧?
  最终,陈子阳和厄尼神父顺利将“佛格”带到了北京。当时溥仪正在建福宫花园,陈子阳牵着狗刚到花园门外,突然之间,“佛格”猛地向花园里狂奔而去,陈子阳一个没牵住,心里一想这下闯大祸了,立马吓出一身汗,赶紧跟上去,谁知那狗跑到溥仪跟前连扑带跳,亲密异常,令久居紫禁城的逊帝溥仪好久都没这么开心过……
  陈子阳本没指望这笔生意赚钱,只是希望藉此扩大一下自己的招牌,谁知最后溥仪竟然赏了陈子阳4万银元(与佛格身价相同),外加米芾《综平帖》真迹手卷一件。这足以看出,溥仪对于“佛格”的喜爱程度,在他的心中,佛格简直是无价的,而且已经不仅仅是一条狗这么简单,而是一名忠诚的悍将,这种情愫,对于一个无权无兵的皇帝来说,是难舍的。难怪后来不管是从紫禁城被赶到天津的“清室驻津办事处”张园,还是再到东北当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始终都要把“佛格”带在身边。
  这件事情之后,如陈子阳事前所料的,名气着实打出去了,社会各界名流,尤其是北京的达官贵人,买狗几乎都是找他,而且在京津地区掀起了一股购买国外名犬之风,影响甚远。由于北京的买卖很多,所以陈子阳干脆就在通州又建了一家分犬场,他本人则在通州与灵山卫之间来回奔波,虽然辛苦,但银子哗哗进账却是真的。今天的北京通州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世界名犬集散地,究其开端,原来还是在陈子阳这儿……
  @LeeGH2012 513楼 2013-11-03 00:24:00
  万年潜水员上来冒泡
  这类有些 历史 典故兼之旧时民间传说坊间传闻 确实很好 很喜欢也很考验作者肚中锦绣 和天下霸唱的风格很像(望楼主别介意)前有霸唱猫经 现有楼主狗书 确实得顶上 就是更新比较…所以看的人才会少点 新书一般开始都要以量引人 才能有置顶机会 人场才能起来
  相信量上来了 这样的文风 楼数不止如此的 希望楼主能勤快点加油!!楼主若不离 我们便不弃

  -----------------------------
  太感动了,太感动了,为表谢意,献上溥仪与爱犬佛格老照片一张,现在这照片还不太容易找到的哦!你们若不离,我一定不放弃!

  
  @秦殇古人 518楼 2013-11-03 00:50:00
  回复第514楼(作者: @二郎神犬马 于 2013-11-03 00:35)
  ……
  ==========
  点个赞 +1啊楼主 不过还是得合理分配时间啊

  -----------------------------
  谢谢,祝各位晚安:@秦殇古人 @Monica__Liu @菠萝君丶 @LeeGH2012 !平时有事没事顺手帮我顶两把,这儿太容易沉了,嘿嘿!看不到顶贴真是一个字都写不下去。。。。。。
  @火线侦查 553楼 2013-11-03 18:38:00
  楼主,此帖真是好啊,构思别具匠心。好!好!好!千万别坑啊

  -----------------------------
  大概二十章以后才会开始这部小说真正的一些大菜。

  但二十章以前的故事和历史是我必须要讲的,因为这部小说的背景架构比较大、历史要素比较重要,我尽量把这些历史及背景以“与狗相关的故事”的形式写的好看些,不要那么乏味。

  谢谢大家支持,这会还在写,更新估计得等到半夜了,对不住各位。。。。。。

  特别鸣谢:@莫怨莫忧 @紫涟漪梦 @felinofer @_凯风自南 @hch6221845
  还有很多朋友,我心里都记着你们的好,下次再谢!!!!!
  期待大家多顶、多支持、多理解!
  第七章 客栈怪事

  济南是当时青岛到北京的必经之地,陈子阳常年在两地奔波,少不了在那里落脚。城西有家“元达客栈”,店掌柜叫苗福生,虽然客栈条件不是很好,而且在乡郊,周围都是野地,但是出城方便,所以往河北方向着急赶路的生意人大都选择住在这里,陈子阳也不例外。
  1920年初,过了正月十五,陈子阳就带着三香从灵山卫赶往北京处理通州分犬场的事,路过济南时,像往常一样住在元达。
  吃完晚饭,陈子阳刚准备躺下休息,忽然听到后院嘈杂,惹人心烦,便起身到了走廊,打开后窗,只见苗掌柜正拿着大烟杆狠抽店伙计阿润,那阿润被抽一下嚎一声,抱着头满院子逃窜。
  陈子阳心想这伙计人还不错啊,待客热情、手脚麻利,不知道为什么被苗掌柜打。但毕竟这是人家店里的私事,不好过问,便心头一放,关窗回房睡觉。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阿润又被打得如杀猪般嚎叫,陈子阳在床上躺不住了,披着衣服下楼到了后院。陈子阳将苗福生拉到一边,说:“苗掌柜何事如此大动肝火啊?我看阿润人还不错,伙计当得也挺好,就算有什么小毛病,你给他指出来,他及时给改了,不就行了。这天天打也不是个事儿啊!”
  “陈先生你有所不知,这个王八羔子偷东西,昨天晚上让他把事说清楚,谁知他死不认账。今天早上我起来一看,又丢东西了,我非把他骨头给拆了,让他下次再偷!”
  阿润躲在墙角,哭哭啼啼地说:“掌柜啊,真不是我拿的……真不是啊……”
  “他到底偷了什么?”陈子阳问。
  “说起来您别笑话,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我们店里每天会把客人吃剩的大菜收起来放在后院厨房,留给店里的伙计、长工们开点荤腥儿。有时候客人留的多,那都是几乎整盘的大鱼大肉,连我跟账房都时不时进来一起吃。
  可是这王八羔子,自从让他开始负责后院,就出怪事。明明头天晚上大家吃完还剩两只猪蹄,到第二天一大早就没了。你看,昨晚上大家都记的清清楚楚,还剩半只的烤鸭三个,您这会去瞅瞅,连根鸭爪子也找不到了啊。
  后院厨房的钥匙,除了我之外,就只有他有,不是他偷的还能有谁?”
  阿润争辩到:“每次大家伙吃完,我收拾好碗碟,洗净入厨后,都是闩窗锁门才走的,可是第二天东西就是丢,我是真没办法啊,冤枉呐。”
  陈子阳说:“苗掌柜,你先别急,这事儿有点蹊跷,你让我先问问清楚。”
  然后转过身:“阿润,你每晚都锁门闩窗?”
  “陈老板,我每晚收拾完大伙吃的,洗完碗碟后,都是从里面拴上窗户,然后把大门关实挂上锁才走的,而且每天早上来时,门窗也都是完好。可头天晚上剩的大鱼大肉就是不翼而飞,我是真没办法啊。陈老板,你说要真是我偷的,我一个人哪吃的了那么多菜啊?!”
  “那么房间里有什么奇怪痕迹吗?”
  “没有。”
  陈子阳回头跟苗掌柜说:“我能进屋子看看吗?”
  “当然,当然,您请便。”
  这间屋子是元达客栈的旧厨房,前年盖了新厨房后,就改为伙计、长工们吃饭的地方。东西八米,南北六米,坐北面南,位于客栈后院的东北角,屋子后面是一片小树林。
  屋里东北角是灶台,朝南,黑色的油污、再加上泥胚斑驳掉落,使得灶台上原有的童子抱鱼图案已经看不太清。灶台的前面摆着一个大水缸,缸里放着水瓢,灶台背面是灶膛与风箱,一大堆柴禾抵着墙角堆在灶膛后面,占据了约摸三米的宽度。屋子西侧南北向摆着两张桌子,北墙靠东和大门两侧,各有一扇窗户。地面虽是泥地,但是夯的很实整。
  阿润平时把吃剩的大菜放在灶台上,洗完碗碟,然后闩窗闭门挂锁。邪门的是,第二天这些菜就是不翼而飞!
  苗掌柜在一旁说:“您看,就这么大点儿地方,要是门窗紧锁,连只麻雀也飞不进来啊,怎么可能丢东西呢?”
  “阿润你的钥匙可是随身带的?”陈子阳问。
  “自从丢东西后,我都把钥匙挂在脖子上,连晚上睡觉都不取下来。”
  回复第572楼(作者:@hch6221845 于 2013-11-04 00:27)   我发现了,楼主每次更新都是12点一刻左右,我每次都是20看,刚刚踩上点。
  哈哈,只是太少了。   ……

  ==========
  细水常流。楼上楼下的晚安!
  
  回复第577楼(作者:@sq3517 于 2013-11-04 00:53)   楼主不好意思,在你的帖子说脏话了。道个歉,下次不会了。   [来自手机网页版] ==========
  没事没事,大家以和为贵!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