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骗局大全》——在这里,读懂江湖

  刚刚更新 ,怎么看不到?
  我大步奔过去,奔向那个拿着刀的假聋子。假聋子看到我像只鸟一样疾速奔来,退后了一步,举起短刀。我一侧身,他手中的短刀砍空了。我跨上一步,一拳击打在他的太阳穴,我能够感觉到他的太阳穴像泥巴一样酥软,我能够感觉到我的拳头像打进泥巴一样打进了他的头里。假聋子像条装满土豆的麻袋一样倒在了地上,发出沉闷的声音。
  邪门了,一段一段发——



  那个少年看到假聋子倒在地上,再也不敢上前了。他虚张声势地挥舞着铁棒,边呀呀叫着给自己壮胆,边向后退缩。红脸好汉在十几丈的远处催促:“他空手,他手上有铁棒,你害怕他什么?”
  在红脸老汉的蛊惑下,少年终于麻着胆子向我逼来。我站住脚步,看着少年,拍着自己的前额说:“你有胆子,就向老子这里打。”
  少年咬咬牙,他的脸都扭曲了,他高喊一声,举起了铁棒。就在他手中的铁棒刚刚举起的时候,我突前一步,左手挡住了他举起铁棒的手臂,右臂蜷曲,用肘部撞向他的面门。我听见我坚硬的肘下发出骨头断裂的声音,少年的面目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红脸老汉吓瘫了,他噗通一声坐在地上,像一件颓唐的烂棉袄。
  一段一段发,看看哪段有敏感词——




  剩下的几个人看到我举手之间,就干掉了假聋子和少年,转身就逃。我喊一声:“二哥,出手。”瞎子的棋子接连不断地发出破空之声,那几个人接连不断地倒了下去,一个个脑浆迸出。
  红脸老汉看着这种情景,赶紧向着我们叩头,叩头如捣蒜。
  我走过去,踢了他一脚,红脸老汉立即顺势倒在地上,不敢爬起来。
  我问:“你刚才说王林在塞外当喇嘛,而你在内地做游医,你们怎么认识的?”
  红脸老汉说:“我在李大掌柜家认识的王林。”
  我问:“哪个李大掌柜?”
  红脸老汉说:“关中同州府。”
  我继续问:“李大掌柜现在在哪里?”
  红脸老汉说:“在河西被你们打死了。”
  我瞪大了眼睛:“怎么?你当时也在场?”
  红脸老汉说:“我没在场,我一直在河东,我是听王林说的。”
  我愈发惊讶:“那么说,当时王林在场?”
  红脸老汉说:“王林说他亲眼看到的。”
  我仔细想想当时的情景,现场没有一个喇嘛啊,那么王林在哪里?哪个人是王林?
  红脸老汉为了讨好我,接着说:“王林说他和瘦子响马有仇,他干掉了瘦子响马,正准备渡河,看到你们干掉了李大掌柜,他没有出手。他说他当时觉得没有胜算。”
  我追问道:“王林怎么干掉瘦子响马的?”
  红脸老汉说:“这个经过他没说,他只说他干掉了瘦子响马。”
  我问道:“那么道长呢?瘦子响马被干掉了,道长在哪里?”
  红脸老汉说:“道长?什么道长?我没听王林提起过道长。”
  我感到很奇怪,道长这些天去了哪里?
  红脸老汉接着说:“王林知道你们会过河的,他就在所有的羊皮筏子上做了手脚,把羊皮凿洞,涂上老胶。老胶一见水,就会泡开。他们坐着完好的羊皮筏子过了河,在河东等待你们。等到第二天,果然有几个人湿淋淋地从黄河里爬上来。王林以为十拿九稳了,就派手下的和尚冲上去。没想到那几个人爪子很硬,连伤了好几个和尚,其中一个大个子身手非常了得,我听王林说,他叫豹子。”
  豹子还活着,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红脸老汉说:“那些和尚抵挡不住,就向东面逃去。王林对我说,还有一个叫呆狗的人,和一个瞎子没有上岸,让我在这里截击。王林说你们两个身手非常好,一定要小心。都是王林这个狗娘养的要害你,不是我的错。”红脸老汉又开始叩头如捣蒜。
  我心中疑惑重重,这个王林到底是什么人,他远远比我想象的厉害。他为什么对我们的底细这么清楚?
  我说:“继续讲,敢有一句隐瞒,扭断你的脖子。”
  红脸老汉说:“我哪里敢隐瞒啊。王林安排好我们后,也向东面追上去。”
  我听了他一脚:“胡扯,怎么会去东面?王林肯定是去普救寺,普救寺在北面。”
  红脸老汉说:“王林想找的是总舵主,他想当总舵主。普救寺的和尚是王林的眼线。总舵主已经去了稷山。稷山在东面。”
  总舵主去往稷山,肯定情况异常危急。王林去往稷山,豹子去往稷山,看来稷山一定会有一场大战。
  黄河岸边暗窟窿很多,我将红脸老汉踢入一个暗窟窿里,拿着一杆步枪,带上所有的子弹,拉着瞎子向东面赶。瞎子说:“原来这世上真的没有天眼,都是这些江湖游医在瞎说。伤心了!”



  我们向着东面行走,距离黄河越来越远,而风声却越来越大。狂风像波浪一样,灌满了我们的耳朵,我们置身在风中,就像置身在冲天巨浪中一样。我们一步步走得很艰难,裹在身上的衣服,像纸片一样单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手拉着手,倒退着向前行走。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终于出现了一片树林。落光了叶子的树枝,在狂风中摇曳哀嚎,看起来像素描画一样简洁。我记得那年跟着二师叔追踪那个玩嫖客串子的时候,二师叔说过,有树林,一定就有村庄。我们又累又饿,到了村庄里,就有吃有喝了。
  走近树林里,风声小了很多,眼前出现了几堵断壁颓垣,墙壁上还有烟熏火燎留下的黑魆魆的痕迹。倒塌的房顶上长满了墨绿色的苔藓,和枯黄的当风抖动的草茎。这里尽管有村庄,但是村庄已经衰败了。
  我刚准备退出村庄,突然闻到风中送来的血腥味。血腥味像蚕丝一样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但是,我问道血腥味很新鲜。
  我对瞎子说:“顺风听一听,能听到什么?”
  瞎子侧耳凝神听了听,摇摇头。
  我悄声说:“顶风向前走,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闻到了血腥味。”
  我们悄声向前走了几丈远,来到已读断墙后,瞎子听了听,说:“有说话声。”
  我问:“说什么?”
  瞎子说:“听不清楚,太远了。”
  我们又向前走了几丈远,来到了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我三下两下爬上了一楼粗的梧桐树,站在树枝上,向着风吹来的方向望去,看到前面的开阔地站着七八个人,个个手中拿着刀,地上还躺着两个人。站着的那些人都看着一眼窑洞,窑门关闭着,但窑掌上方的天窗却打开了,像一张张开的黑洞洞的嘴巴。
  窑门外的那些人喊道:“出来不出来,不出来就烧死你们。”
  窑洞里有人回应:“有本事就进来,进来一个吗,老子打死一个;进来两个,老子打死一双。”
  窑洞里的那个人声音似曾相似,但是我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窑洞外有人喊:“点火,烧。”
  几个人四散分开,寻找柴草。冬天草木枯干,在地上随便一拨拉,就是一捧柴草。那几个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窑门前堆积了很大一堆柴草。
  窑外的人又在喊:“投降不投降,投降了,老子就饶你们不死。”
  窑洞里有人喊道:“投降你娘的卵子。”
  窑洞里的声音和前一次声音不一样,但是我都听过。窑洞里至少有两个人,两个人都是我的相识。这是,我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们,在哪里和他们交谈过。
  窑洞外又有人喊:“点火,烧。”
  有人抓起一把柴草,点燃了,从张开的天窗扔进去;然后又抓起一把柴草,又扔进去。窑洞里传出了剧烈的咳嗽声。
  我从树上溜下来,看到他们没有拿枪,手上只有刀子,我把枪交给了瞎子,大踏步走过去,对着窑门外那些人喊道:“你们在干什么?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怎敢放火行凶!”
  窑门里传来了说话声:“呆狗,是呆狗,你怎么会在这里?”

  @苏苏我的宝贝 时间:2015-08-29 15:51:00






  @我是骗子他祖宗 2014-07-23 11:06:00
  多年以前,我的梦想是,在我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去西南或者西北的偏僻乡村,办一所不收学费的学校,让附近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  可是,我奋斗了好多年,依然还在为生活而奔波,而挣扎。有时候我想,这些年来...
  -----------------------
  一看楼主就是性情中人,非常喜欢楼主的性格,刚看到此贴已追了两天零一夜,大爱。说到贫富。发表一下个人拙见,在这个神奇的国度,贫富与能力,是否勤奋都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生对了地方,生对了地方,那你就是傻瓜也保证_日进斗金。
  ——————————————————————————————————————————————

  谢谢兄弟,确实是这样。昨天去邮局,看到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开着一辆奥迪A8,拿着一沓牛皮纸信封邮寄,信封上写着某检察院的字样。凭这个小伙子的年龄,凭他给单位发信,估计是个检察院的办事员,但是开着奥迪百万元的A8,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而且,这个小伙子以后肯定会平步青云。在中国,确实生在哪里非常重要,勤劳早就不能致富了。










  @步军 时间:2015-08-29 12:04:00






  非常敬佩LZ,我看了你暗访十年,一直追这个帖子到现在。
  看这个帖子,有些瑕疵。我是武警机动大队出身,服役五年,带兵班长。多次参加任务。所以关于射击及格斗还是有所了解的。
  也看了很多抗战老兵的传纪,但还是觉得夸大了,日军在神枪手也不可能百步穿杨。可能由于当时我军官兵文化素质低,且训练水平低下,见识少。见到日军这样,所以就夸大了这个事实。真正的事实是,一百米外,抬手就打,很少打得中的,要瞄准的。两百米外的,你在枪的准星和决口上看个人都是模模糊糊的,这还是天气好的情况下呢。也刚好合适而已。能打中就不错了。近距离三五十米,抬手就打,品感觉,倒是可以。但要练很多的。说用枪,基本都是有依托的,无论这个依托是什么,没有依托,完全凭感觉,在我五年的军旅生涯里,真的没有见过,。
  顺便说一下,我所在部队是参加对越反击战的部队,是当时少有的甲种部队,独立团。当时团长,也就是后来的武警总队长在越南下令某种政策,差点上军事法庭,后来被转入武警部队。但还是保留了很多种子。关于射击方面,越南当时是挺厉害的,连年参加战争,大量的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但参加的部队,没有一个老兵说越南枪法如同当年日军厉害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军队训练水平及知识程度都提高了。事实是不是说越南老兵不如日军枪法厉害,而是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军队的认知自然不同。
  所谓的神枪手,我倒是有点心得,也就是越战时老兵传下的经验,要练习,自然要大笔的子弹备用。这个叫做“瞬间瞄准基线”,也即是在最快的速度下,眼睛、准星和缺口上形成瞄准基线,对准目标,扣扳机。必然命中。这个怎么说呢,几乎是枪人合一了,,一抬枪,就能自然形成。我能练习到这个,是因为参加军事比武,可以用大把子弹,二是,跟当时自己的刻骨练习分不开的。
  关于格斗,LZ的说法基本正确。刚退伍回来,我妹妹被两个小混混纠缠,还跑到房间里打了我妹妹一巴掌。我到场后,走到一个小混混的跟前,拳在腰间,直接一拳打到小混混的下腹,此人马上捂着肚子蹲下,另一个见状马上上来推我,我见他穿牛仔裤,下面有点鼓,右手拍一下他的下身卵蛋,此人也马上捂着下身蹦了几下倒地,半天起不来。后来两人家长报警,还被要了笔录。后来我妹妹跟我说,哥,怎么不像电视那么漂亮啊,我以为你飞起来一脚给他们呢,然后再....../我说,你看到的电视都是骗人的,实际格斗不是这样的。
  ————————————————————————————————————————————————————
  谢谢兄弟,
  我只摸过一次枪,打了几发子弹,距离二三十米,没有一颗子弹打在靶上。我的视力0.5左右,一直没戴眼镜。
  对枪法的描写,完全是凭借别人的说法。
  至于拳脚功夫,自小练习过少林拳,最多的时候一个人打过三个人,知道实战的时候,要一招致命,套路什么的,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七虞子 时间:2015-08-28 10:58:00






  我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读书像是吸烟,也会上瘾。书瘾越大,所读书就会越深。译著所读不多,因为解不了书瘾。译著中,《圣经》和合本(不知是谁译的),伍光建《侠隐记》二部曲,算是可与中国传统名著比美的。下来是杨绛,或者说是钱钟书(因为钱,杨二人是夫妻)校译的《唐吉诃德》,《吉尔布拉斯》,还饶有趣味。朱生豪,傅雷译著,文笔就大为逊色了,解不了我的书瘾。

  李哥一身的才学是很不容易才能修为得来的,李哥中国文笔的功力,写作中贯传大部分文字中,足见纯正深厚。美中不足,还带一些西洋文法,还不够用心融合为中国传统笔法。
  ————————————————————————————————————————————————
  谢谢兄弟谬赞。

  @u_105045008 时间:2015-08-28 15:04:00






  第一天入天涯,便看到如此精妙的文字,语法,追了一个多周,终于追上,每天食不知味,夜不知寝的看,眼睛都痛了,上班时间也在看,终于跟上大部队,也看到了楼主的书店,希望楼主可以回复我,教我如何写小说。。。
  ——————————————————————————————————————————
  谢谢兄弟看得起我。
  写小说不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只能作为一个爱好。尤其是在这个经济时代。

  @亥菁木 时间:2015-08-27 14:11:00






  楼主,书已经结束了吗?我准备买书了。
  ————————————————————————————————————————————
  没有,后面还有。不过,目前只让出版三本,后面的无法出版了。

  @幸福拼盘 时间:2015-08-28 09:32:00






  第四部什么时间出
  ————————————————————————————————————————————————————
  唉,写书人最害怕的就是写成的书见不了天日。
  窑洞里走出了一个人,我一看,是白头翁。包头翁鹤发童颜,雪白的长发在寒风中猎猎飞舞,像一面白色的旗子。
  我惊讶地说:“原来是老先生,分别日久,终于相见。窑洞里还有……”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距离我最近的一个人就挥舞着手中的九节鞭冲过来。九节鞭抡起来,抡成了一扇磨盘,看起来滴水不透。我扭头一看,看到墙角有个猪圈,猪圈前有几块半截砖,我跑到了半截砖跟前,那个人叫喊着:“哪里逃?”也抡圆了九节鞭追过来。
  我操起一块冰冷的半截砖砸过去,那个人一躲闪,半截砖翻着跟头掉在了铺着一层薄雪的地上,在地上砸出了一个深坑。我又操起一块沾着雪粒的半截砖,喊道:“看看是你躲得快,还是我的砖头丢得快。”我刚说完,半截砖就砸过去,这次,九节鞭躲闪不及,半截砖结结实实砸在他的面门上,他叫了一声“孩子他娘”,就仰面倒在地上,九节鞭丢在一边。
  猪圈的墙上还靠着一根晾衣棍,晾衣棍足有一丈多长,我端着晾衣棍,看着那些人,喊道:“谁还想上来受死!”
  一高一矮两个人对望一眼,就挥舞着刀片冲过来,我端直晾衣棍一戳,高个子就倒在了地上;然后我挺着晾衣棍一扫,矮个子像个雪人一样骨碌碌倒在地上,头上的帽子像蓬草一样滚到了猪圈墙边。我高声叫着:“这叫一寸长,一寸强。”手拿器械搏杀的时候,长兵器明显会占有上风。
  我刚刚说完,晾衣棍就断裂了,我手中只剩下一尺长的一截。这根晾衣棍是桐木做成的,桐树生长迅速,但是中间空心,细长而飘轻,北方乡间都是用桐木做晾衣棍。
  一个手持长柄大刀的人看到我手中的晾衣棍断裂了,嘿嘿冷笑着,举起大刀跑过来。就在他距离我仅有一丈远,大刀快要落下来的时候,我跨前一步,跳起来,将手中的短棍像匕首一样插在他张开的喷着白色雾气的嘴巴里。他一声不吭倒了下去,手中的长柄大刀落在地上,刀刃插入了冰雪中。我又高声喊道:“这叫一寸短,一寸险。”双方贴身肉搏,短兵器比长兵器占据上风。
  剩下的几个人看到我都是一招之内,就干掉一个,吓破了胆,再也没有人敢上来,他们跪在地上,长声求饶:“不关我们的事,都怪大排这个玩嫖客串子的。”


  我拎着一个肤色黝黑的人的耳朵,问道:“大排去了哪里?”
  他双手捂着我的手掌,脸上的表情痛苦不堪,他说:“大排向东面追去了。”
  我让他们把衣服全部脱下来,堆在了墙角。他们赤身裸体,抱着双臂,瑟瑟发抖。冷风吹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身体立即变成了紫色。他们惶恐不安地看着我,裆间得那个不务正业得东西吊儿郎当,他们不知道我想要干什么。
  我拿出火柴,把他们的棉衣棉裤烧着了。他们看着火焰像无数条鲜红的舌头舔着他们肮脏污浊的棉衣,脸上全都露出了痛苦万分的神色。
  瞎子走上前来,他听到火焰的勃勃燃烧声,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我从瞎子手中拿过步枪,用枪管戳着那些赤身裸体,在他们紫色的身体上戳出了一个个铜钱大小的圆圈,我说:“跑,向西跑,谁敢回头看,老子就给谁一枪。”
  他们面面相觑,犹犹豫豫,不敢逃跑,也不敢停留,只是在原地打转。我继续喊道:“跑,你妈的快跑。”
  最远的两个瑟瑟发抖地跑了两步,看我没有反应,就扭过头继续跑。后面的看到前面的跑了,也迟疑地跑了。他们一路跑得歪歪斜斜,有一个撞在了猪圈墙壁上,有一个撞在了门扇上。他们跑上村道,看到我没有追上来,就唧唧咋咋叫喊着,相互勉励着,像一群抢食吃的猪一样,跑出了村庄。


  @过一天发广告 时间:2015-08-30 01:15:00






  李哥你好,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李哥的暗访十年,一发不可收拾,太真实了,这个社会有这么多的不和谐,可是大部分人都还是蒙在鼓里,不明真相,就拿乞丐来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给钱他们。通过暗访十年知道李哥在写中国式骗局,立马又跟过来看,前面写出来的部分看两遍了,首先是情节很吸引人,然后我觉得李哥写的文字很直接,没有很华丽的词藻,但是就有一种直入人心的畅快感!之前有在李哥你的淘宝店铺买过一套暗访十年,想让家人也看看。刚刚又买了一套李哥你推荐的中国历史跟世界历史,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类书。同时希望李哥能推荐几本关于风土人情,地方民俗的书籍。书读的不多,表达的不是很好,望李哥回复!
  ————————————————————————————————————————————————
  非常感谢你。有一本书叫《华北的农村》,写得非常好。包罗万象、知识渊博,作者是是给梅兰芳写剧本的大家。我的店里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