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叔给你们讲部队的诡异事—我在部队的那些年!

  搞到半夜,总算把黑岩结束了,这边也很快结束了,简单说说吧,第一部还是结束了,选的时间点,我个人觉得比较合适,下面就涉及墓葬、盗墓、惊悚、争斗等流行元素上场了,为了不让大家觉得越写越玄幻,有必要设立一个时间点,以此标界,当然更多的是我觉得我不喜欢和市面上的盗墓的雷同,单独开一部作比较,看看谁更好看!?呵呵,我是不是比较装b?相信我,我不会输给他们,都写盗墓流派、盗墓孙子辈的故事,谁写过曹操的盗墓部队的故事?盗墓反盗墓,古代现代两条线同时展开!精彩吧?!!不信?看我的!
  ——————————————————————————————————————
  第三百三十九话 夺魄(四)
  “好了好了!你能不能找到他?直接说!”我打断了她的话头和谈兴,她突然愣着看了我半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们毕业后也就没和他联系了,我不知道他手机号换没有。”卧槽,你直接说你也就是个高山仰止的学生就是,还霹雳巴拉说半天!我看啊,这个小妞估计也不会是和教授关系多好。
  说着,她拿出口袋中的手机,按了半天,找到一个号码,拨了出去,不出意外,她耳朵贴在手机上半天,缓缓放下来,对我赫然一笑:“没人接。”我哧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把情绪表达了出去。
  她马上瞪起眼睛,“你别笑我,有本事你找到教授!”
  我嘿然一笑,“我要是找到教授该当如何?”
  “你要是找到教授,我就服你。”
  “我要你服我干什么?!这样吧,我要是能找到教授,你答应我一个要求,敢不敢?”我嘿嘿一笑,上下打量着她,眼神充满戏虐。倒不是我猥琐,只是不大见得一个女孩这么强势,爱管闲事,又爱自作主张,这次算是给她一个教训。
  “这!”她一时语塞,脸一红,抱起双臂在胸前,随即说道“那也得看什么要求!哎,你们当兵是不是都这么,这么,色!”
  “卧槽!哎,你别想歪!我是说你答应我一个正当的要求或是做一个事情,又不违法违纪,相当于欠我一个人情,你想哪里去了!”我差点眼睛都要掉出来!怎么,长得漂亮点,身材好点的女孩是不是都这个样子生怕别的男人占她们便宜?
  “奥,这样。”她讪讪松开手,“那行,我答应!看你的了!”倒是很干脆。
  我也不理她,自顾自掏出电话,找到阿黄电话“喂,阿黄,在干什么?忙不忙?”
  话机传来嘈杂声,听起来似乎在大街上“啊,没呢,在,在逛街呢。”一个女孩声音,“谁的电话?!”还挺大声!嘿,不就是萧墨雅吗?我找阿黄其实就是想打萧墨雅这个线,但我自己不好意思去找,唯一能做就是通过萧墨雅了。萧墨雅可是跟着张教授的,上次一遇,我发现张教授好像特别疼爱这个学生,我估计找她一准没错。
  嘿,刚好周末,这一对情侣果然在一起,天助我也!
  “啊,这样啊,刚好,我也在外面,好久没聚了,我请你们两个吃顿饭吧!”
  “咦,哥,这怎么好意思。”阿黄略微惊讶。
  “没事,没事,你们在哪里?”
  阿黄报了地名,还好,离我这不远,我马上说“行,我就过去,你们逛着等我。”
  阿黄也没多说,挂了电话。
  “成了一半!跟我走!”我挂了电话兴奋地对龙龘说道。
  “嘿,成一半乐什么?”她瘪了瘪嘴,走了过来,一阵香风扑鼻,我下意识退了两步。
  “喲,还挺传统?!”她倒是戏谑地看着我说。
  “咳咳,我们快走吧。”我连忙找了个理由,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校园。路边拦了个的,我坐前面,这么一路无话,很快到了阿黄逛街的地方,平和堂,老实说我很讨厌这里,但这回没办法,我看到终点旁边一个胡同里有一个小点的餐馆,马上叫师傅停了车,带着龙龘走进那个酒店。
  一边点菜我就一边拨通了阿黄的电话,没几步路原来,菜还没上,阿黄和萧墨雅都来了。
  手拉手进来的,看到他们我嘿嘿笑了几声,墨雅不好意思的松开手,等他们落座后,阿黄看着龙龘说“咦,你们……”
  萧墨雅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龙龘,眼睛里尽是探寻的意思,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好简单地说“还是上次跳楼那个事,现在家属粘着我了。”我直勾勾看着阿黄,阿黄自然明白,他赫然笑着说“那我也没办法,从我这里只能下自杀的结论,什么原因,不该我们去调查啊。”
  他扭头看着萧墨雅,看她一脸茫然的样子,只好附在她耳边给她讲了些什么,估计是在说这个事。
  待他说完,萧墨雅大声说道:“啊!这样啊,那你怎么办!”还没说完,我的手机就响了,打断了她的话,我抱歉地笑笑,也没看手机,坐在那里随手接通,“喂,哪位?”
  “王哥!你在哪!?周末能出来吗?”这,,这是小静啊。
  三个人看着我,我不可能随口扯谎,只得说“啊,我是在外面,我跟你阿黄他们一起。”
  “嗯?黄哥也在?!”那边声音猛然兴奋起来,“是不是你们在查女生跳楼的案子?!现在学校里传什么的都有!我也要过去!”
  “别!别!”女孩太聪明果然不是好事,“我们在谈正事。”
  “我又不是去玩,你们在哪里?!”
  我看着三个人看我的眼神,老实说,我真的做不到淡定地撒谎,只好说“我们在平和堂附近吃饭。”
  “等我马上来!”我还没再说话那边就挂断了。
  “小静?!”
  “你女友?!”
  萧墨雅和龙同时问道。啊,女人真是种奇怪的生物,她们总能很敏锐地从你说话语气和神情中发现一些东西,嗯,尤其是八卦的东西。
  我干脆没回答,直接对阿黄和墨雅说“哎,先说好,今天这饭我可请的有目的啊。”
  阿黄看看我,无奈地说“我是没办法帮到你的,我早说了,你这顿饭看来是白请。”
  “呵呵,你这次错了,我要找墨雅帮忙!”
  嗯?!几个人一听都是大眼瞪小眼,尤其是萧墨雅,“我?我能有什么能帮到你的?”
  “唉,说来话长。”趁着服务员还没上菜,我只得又把在学校的事情重新复述了一遍。
  “那,现在只能靠你带我们去找张教授了。”我双手一摊道。
  “这样啊。哇,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萧墨雅半天好像没回过神来一样,“好离奇啊,像故事一样!”
  “你以前也跟过张老?”萧墨雅又问龙龘道,龙龘点点头,“实习时候。”
  “啊,世界真是小啊!”萧墨雅感慨道。
  “好了,别感慨了。”我正要切入正题,电话又响了,是小静。
  我只好接了电话,谁知道那边小静已经到了附近,猛在问在哪里吃饭。我只好简单说明了地方。
  刚放下电话,想跟萧墨雅说正事呢,又上菜了,只好招呼大家开吃,小静反正就快到了,也没必要非去等了。
  还没动几筷子呢,小静就急忙忙冲了进来,我忙起身招手,她笑逐颜开地走了过来,挨着我直接坐了下来。
  “王哥,她是谁?”这是小静落座后第一句话。
  “哦,龙老师,也是你们学校的,这不,和阿黄约着我们一起在查那个事。”
  “跟她有什么关系?你们怎么认识的?”小静开始刨根问底了,语气有点不善。
  “咦,现在的小孩,不好好上学天天晃来晃去的,不知道怎么向父母交代。”显然,龙龘听到了小静的问话。
  我只当没听见,忙招呼大家“吃饭吧!”
  阿黄看看两个女孩又看看我,默默夹菜吃饭,倒是萧墨雅挺自来熟,和两个女孩聊的火热,也许是身份关系,小静和龙龘之间却没有直接对话。
  这一顿饭吃的简直是度日如年,哦不,度分如年,眼看着饭快吃完了,我趁着萧墨雅去洗手间的时候,借口买单,去前台结了账,站在洗手间旁通道里等萧墨雅。
  “这一次你得帮我啊。”
  “得!看你也不容易。”萧墨雅意味深长地笑了下,“说吧,我能做什么。”
  “帮我约个时间和张老聊聊,不需要太久,一个小时就可以。”
  “问题不大。”萧墨雅也挺干脆。“张老有喝早茶的习惯,上午九点左右一般都有时间,你想约在哪一天?”
  “能早则早,不能拖了。”我甚是焦虑。
  (未完待续,下一节更加精彩)
  呵呵,周末了,一定要更!哈哈,亲们,不多说,晚点上结束语再煽情!
  ——————————————————————————————————————
  第三百四十话 夺魄(五)
  “那就明早吧!我去联系好了,地方告诉你。”墨雅想了想说道。
  “行不行啊?”我怀疑地看着她。
  “晚上刚好去趟老师家交资料,顺便就约了,反正他早茶是必须要喝的。”墨雅笑了笑。
  “嗯,那就拜托你了。”我欣喜地说道。
  转身去买了单,我庆幸这顿饭吃的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当然,边上两个女的未必就这样觉得了。
  回到饭桌上,龙一直向我使眼色,我知道她是想问搞定没有,但我偏不回应,弄得她银牙直咬,边上小静又盯着她看。
  终于熬到吃完饭,阿黄他们要走了。我却犯难起来,因为身边两个女孩同时问“我们去哪儿?”
  我当然没那么傻,两个我都不会沾!“去哪?”我眨巴着眼睛装傻,“回部队啊。”
  小静表情很失望,龙却若无其事,我装作潇洒地走出大门,招手拦了一个的士。
  坐上车后,很快我手机就响了起来,我拿起来一看,龙的消息。
  打开“我不去你能做什么?”
  我笑了笑,打上“待通知。”
  那边半响,才发来一个“好”
  装起我的糯鸡鸭,我闭上眼睛小憩,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墨雅的消息在晚上看新闻联播时候到的,感觉到身上的手机震动,我不动声色地起身走到楼梯外,打开短信,寥寥数字:“8点半西牌楼洞庭春”
  嗯?这是哪里?
  我想了想,打了张兴的电话,老张在这边时间最长,又和地方打交道比较多,他应该知道。
  电话接通后,一阵家常扯过,张兴开口问我什么事,我就直接问了,老张在电话里爽朗地说道“这个地方啊,还离我不是很远,我还真知道一些,德园、徐松泉、大华斋、洞庭春这是四大家长沙民国时期的茶馆,地方在我这附近,你打个车过来一问就知道了。”
  道了谢后,我挂了电话,将消息转给了龙女,继续回到活动室组织晚上的活动去了。
  “1936年的《长沙市指南》记载了长沙底层市民最过瘾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大清早,就赶往茶馆洗面擦牙喝早茶。当年,长沙市区内的茶馆开市,比其他行业要早,但无夜市。每天早晨四点多,茶馆即开始营业。一般市民习惯清晨醒来后,奔往茶馆,洗脸用早点,当然手中一定捧着一杯酽茶,无论寒暑从不间断。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名人们来长沙参观,长沙文化人常将他们带去老茶馆,在沸腾的早茶生活里,体味长沙的市民生活。”
  面前的张老教授喝了一口茶,又缓缓地说道“长沙史志专家陈先枢说过民国时期,长沙黄兴南路德园茶馆颇吸引政界及教育界人士,工商界人士则习惯到大华斋去,手艺工人偏爱老照壁徐松泉,行栈老板及上街先生、经纪人则爱在西牌楼洞庭春茶馆聚会。也就是说,穿行来往于民国时期茶楼的人物,多是形形色色底层草根人物,但少数较好的茶楼,也仍能吸引少数军政文教界的官绅名人一往。”
  老头说道这里,看了看我和旁边的小龙,“你们知道长沙有几个出名的茶馆吗?”
  小龙女尴尬地看向我,我想上次虽然和这老头交往不深,但感觉老头是很个性的人,一般的人他未必瞧得起,上次一事,说不定我在他眼里还只是个武夫,这次去求他,稍有不慎,人家未必会相帮。
  这边脑子想着,那边却强自镇定地答道“四个吧?德园、徐松泉、大华斋、洞庭春。”
  咦,张老教授微微诧异了一下,深深看了我一眼,又自顾自说道“长沙茶馆,仍保留旧时民情风貌者所剩无几,惟洞庭春茶馆历百年沧桑,因老板龚少泉经营有方,其传统仍在流承。”
  “是啊,正如老师您研究的那样,很多古代的文化都已经失传了,所以我们有时找到一点东西都如获至宝,都想深挖下去。”旁边小龙女抢着说道(原谅我的懒吧,我实在不想总打三个龙字。)
  “嗯?!”张老教授低了低头,眼睛从眼镜上方看了看小龙女,随即转向我,“你们两个,怎么又会认识的?真是奇怪,小伙子你是不是有事情求我。”
  我等了半天,不就是等这句话吗?
  “教授,您还记得,你发掘过的在本市的一个西晋墓吗?”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想干什么?!”张老教授年纪大人却是很敏感,马上反问道。
  “教授,您别误会,我不会打什么歪主意,你也知道我是部队的,我就是想弄清楚一个事,这个事和我有关系,我是没办法了才找到您的。”说完我又把整个事情重复了一遍。
  张老教授听完后陷入沉思中,好半响才缓缓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说的那个同学也跟过我吗?我倒是没有太多印象,原来她已经离世了啊!你的意思是怀疑有什么东西作祟?不过封建迷信的东西,我一向不大感冒,但我愿意帮你,不知道你想知道什么,容我好好想想啊。”
  然后老教授沉默下来,似乎是在努力回忆着那次发掘的情景。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道“那次发掘,其实是抢救性挖掘,所谓抢救性发掘,就是一开始没有经过有计划的勘探、研讨,有步骤、有组织的挖掘,一般都是由于某些原因,如房地产施工、道路建设时无意中挖掘出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导致原有的面貌部分损毁,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好文物而进行的临时性的紧急挖掘,就是为了抢救文物。那次也是,是由于光缆施工,把墓的一角挖塌了,政府赶紧派人看住了现场,打的我们考古研究院的电话。”
  “场面比较混乱开始,有些小件文物甚至被人哄抢走了,我们到现场后进行了一天一夜的发掘,抢救出不少文物啊。”
  “那在整个发掘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出现?”小龙女突然插话道。
  “特别的事情?”
  老教授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好像没有吧?!一切正常,按标准流程走的,也没出什么意外,大家都还很高兴,因为在以往的发掘中甚至还有塌方的现象。”
  “其他呢?”我又紧跟着问道。
  “其他?没有了啊。”老教授茫然道。
  我有些丧气,转头看看小龙女,显然也是这样,我暗自叹了口气,转过头又和老教授东来西扯了一会儿,正准备和老教授道别的时候,老教授突然说道。
  “对了,我想起来了,要是说有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你们说的这个实习的女同学,曾经在下到墓里的时候,晕倒过。”
  有戏!我和小龙女对望了一眼,心里狂喜,“什么情况?”
  “时间嘛,好像是在深夜。”老教授抬着头努力回忆着。“由于是抢救性发掘,必须要加班,人手又不是不够,她跟着进去了,负责文物的传递和登记,就是站在外围,比如甬道啦,发掘口啊这样的地方,帮着搬递登记发掘出来的东西。送到地面上去后,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分类和初步清理,然后我那会儿刚递出去一件比较重要的文物时候,听到外面有嘈杂声,好像有人说她晕倒了,我当时问了句,后面有人喊着没事,好像是贫血弯腰低身太久的缘故,我那时候忙也就没出去看,更加没注意。后来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应该是到上面去急救了,不知道这个事情能不能帮到你们。”
  “这样啊。”我在心里沉吟道,想了一会儿,我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
  “您那会儿发掘出来的是什么文物?”我和龙女不约而同地问道。
  (未完待续,下节更加精彩!)
  呵呵,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是不是有点突然,没错,看看下面第一部结尾,和开始又遥相呼应上了,我们第二部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稍后发感言,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文,希望和大家永远一起走下去!
  ——————————————————————————————————————
  第三百四十一话 夺魄(六)第一部结局
  教授看着我和小龙女,出神的想了会儿,然后缓缓说道,“我记得是一面铜镜,好像就在铜镜被递出去的时候那个女孩出了事。”
  “铜镜?!”我和小龙女不约而同地一起喊道。
  “嗯,是面铜镜,晋代的铜镜,是那座墓里最有价值的一件文物。” 看着我们不知所以然的样子,教授笑了笑,给我们做起了科普,“你们别小看铜镜,我们从墓葬中发现的铜镜及表面附着物还有随葬方式,能直接或是间接反映了古人围绕铜镜而衍生出的丧葬风俗、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而且,从铜镜出土时表面的附着物及伴出物来看,古人置镜方式有多种,比如通常是用布帛包裹后简单放置,有些还放入圆形或方形的容器内,有的放入鞶囊佩挂腰间,大型的则置于镜台或框于镜屏等等。而从铜镜随葬的方式来看,作为墓主生前用品随葬的反映了丧葬活动中的孝道风俗。”
  “有那么玄乎吗?”我嘀咕道。
  旁边小龙女戳了我一下。
  “哈哈!”张教授爽朗笑道“你知道吗?我国古代铜镜沿用时间长达四千年之久,这在所有古代铜器中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长久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古代铜镜研究十分重视,专著、论文不计其数,但研究范围均限于铜镜本身形制、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而对于各个时代墓葬中铜镜的出土状态,即铜镜随葬方位与形式很少有人去研究,更别说所反映的古人用镜的相关信息了,也是鲜有论及啊。我就比较感兴趣,光是在这上面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写了很多东西,发掘的那个西晋的墓,也为我的论文增加了不少翔实的资料。”
  “其实我就是想知道那面镜子有什么特别的。”我又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别心急!听老师说!”小龙女实在忍不住又推了我一下。
  “镜子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它在墓室中用作辟邪反映了古人丧葬活动中的鬼魂观、佛教和道教题材的铜镜则反映了墓主的宗教信仰,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在数以万计的墓葬中,许多铜镜的随葬方式是十分特殊的。如前所述,有的墓主身体 ( 头、胸、腹、耻、膝、足等) 多处置镜,有的铜镜盖于墓主面部、竖置于死者头顶足底、握于死者手中、镶于面罩板内、钉 ( 镶) 于棺壁,还有的置于甬道天井口下、墓室排水孔或悬于墓壁等。也有些墓葬中铜镜与特定器物搭配放,有的墓主头前铜镜下或旁边放一把剪刀,有的墓主头前或腰侧的铜镜放在兵器上。在墓葬中以如此种种形式设置铜镜有着明显的辟邪用意。
  关于铜镜的驱鬼辟邪作用,汉以后的文献中多有记载。据 《龙江录》记载: “汉宣帝有宝镜如五铢钱,能见妖魅,常常佩之”。东汉方士郭宪在 《洞冥记》中说: “望蟾阁上有金镜,广四尺,元光中,波只国献此,照见魑魅、百鬼不敢隐形”。汉以后铜镜上有辟邪内容的铭文也相当多,如 “尚方御竟大毋 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或“……屡 ( 镂) 刻博局去不祥”等。这些内容的铭文充分说明,铜镜至迟在汉代已被用作驱鬼辟邪的法器。古人之所以认为镜子有驱鬼辟邪的法力,其原因在于对镜子的崇拜和迷信。古人以铜为镜把铜加工成为镜子要经过十分复杂的过程,十分贵重。而镜子能把周围万物的形象直接无误地照射出来,增加了它的神秘性,人们自然认为铜镜是物之精英而有灵性。加之,铜镜表面光亮,能反射太阳光,而鬼魅都是人们想象中的冥世阴物,因而,只要铜镜在,任何隐形或变形的妖魅鬼怪都得原形毕露,凶焰顿敛而逃之夭夭。”
  “我们再说这个西晋墓,西晋,由于战争连绵不断,一向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经济几度凋敝,直到北朝时期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而言,南方所受劫掠较少,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与众多手工业部门相似,铜镜铸造业南北相异,总体而言外于中衰时期。这一时期铜镜仍属于汉式镜的范畴,便不如汉代发达,缺乏创新,形制、纹饰、纹饰布局和技法基本沿袭东汉铜镜,且铸造质量普遍不如汉镜精细。南北相比,北方铜镜因袭的因素更多,南方的神兽镜、画像镜在纹饰上变化,在继承中略有发展。综括这一时期镜镜的特点是:镜体圆形,大圆钮,圆形钮座常见,宽缘多饰以各种花草、几何纹饰,也有内向连弧纹或素平缘。主题纹饰流行半浮雕式或浅浮雕式,常见题材南北方有异,北方主人有柿蒂连弧纹、方格规矩纹、兽首纹、夔凤纹、盘龙纹等,南方主要是神兽镜、画像镜、瑞兽镜等。纹饰布局没有新的变化,仍以轴对称、环绕式为主,主题纹饰或呈区段重列分列,铭文内容与汉夹钮对置。有铭镜仍较普遍,有的作圈带式,有的呈条状分列,铭文内容与汉镜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及祈求长寿、富贵、宜官、发财、家族兴旺之类的吉祥语。”
  “那这个镜子是什么样的,属于南方呢,还是北方?”一早就立在张教授身边的墨雅突然问道,似乎她为自己没赶上挖掘古墓而懊恼。
  “说来也奇怪,既不是神兽镜,也不是画像镜。”张教授轻轻摇摇头,缓缓说道。“我从没见过那么怪的镜子,像环缘式神兽镜,也就是以四神四兽环绕圆形钮座而列为主要形式,在神、兽之间常配若干小兽和侍神,形成四神六兽、六神六兽等名目不同的神兽镜。但真不是神兽镜,因为只有青龙和玄武在上面,还有几个似是而非的鬼神一样的人物夹在纹路上面。我感觉更像是有人特制的有特殊功能的一面镜子。”
  “那这面镜子在墓里哪儿被发现的呢?”小龙女突然问道。
  其实慢慢的我越听越入神,好像还挺有意思啊。“嗯,问的好,其实从秦汉开始,除大中型墓的墓室、墓道中置镜外,多数铜镜置于棺内。棺内铜镜的放置方式有置于墓主头部、足后、胸部、腰侧及手握等几种。贵族墓葬中一般都有2 面以上铜镜。大型墓的墓主有的头前置镜、足后置壁,有的则相反,有的墓主头前足后均置铜镜或玉壁。分室墓中,甬道中的铜镜一般裸放,中室或分室的铜镜或裸放或置于奁内。我们发现的这个镜子,则很古怪,在棺木内盖中嵌顿着。”张教授神态很是古怪。
  “等下,教授,您刚才不是说,一般贵族墓有两面镜子吗,你们发掘的规模不小,应该是贵族以上的墓吧?!那,会不会还有一面镜子?”
  张教授茫然地抬起头看着我,“这个还真没想过,墓葬的规格我不能告诉你们,我只能说位比三公,也就是和王侯差不了多少,但是墓主是谁确定不了。而且,我们确实只在里面发现了一面镜子。”他又喃喃道,“难道是被盗墓的偷走了?!不,不可能,没有发现盗洞啊!”
  “老师,给我们说说墓葬文化吧,比如,这个镜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功用什么的?”小龙女刻意把话题往镜子上面带,我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一定也是觉得那面镜子有问题,影响了当时参与发掘的那个女实习生。
  “你想问什么?”教授仿佛还在想刚才那个问题,对小龙女的问题表现的一下子没有了耐心,直接说道。
  “呃,我的意思是,有没有可能,古人会用一些法术在镜子里放置一些特殊的东西来影响到触碰到它的人?”
  “西晋道教盛行,也说不定啊,哎,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我也是随口说说,不要太当真。”教授心不在焉的说道。
  呵呵,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是不是有点突然,没错,看看下面第一部结尾,和开始又遥相呼应上了,我们第二部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稍后发感言,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追文,希望和大家永远一起走下去!
  ——————————————————————————————————————
  第三百四十一话 夺魄(六)第一部结局
  教授看着我和小龙女,出神的想了会儿,然后缓缓说道,“我记得是一面铜镜,好像就在铜镜被递出去的时候那个女孩出了事。”
  “铜镜?!”我和小龙女不约而同地一起喊道。
  “嗯,是面铜镜,晋代的铜镜,是那座墓里最有价值的一件文物。” 看着我们不知所以然的样子,教授笑了笑,给我们做起了科普,“你们别小看铜镜,我们从墓葬中发现的铜镜及表面附着物还有随葬方式,能直接或是间接反映了古人围绕铜镜而衍生出的丧葬风俗、宗教信仰和传统观念。而且,从铜镜出土时表面的附着物及伴出物来看,古人置镜方式有多种,比如通常是用布帛包裹后简单放置,有些还放入圆形或方形的容器内,有的放入鞶囊佩挂腰间,大型的则置于镜台或框于镜屏等等。而从铜镜随葬的方式来看,作为墓主生前用品随葬的反映了丧葬活动中的孝道风俗。”
  “有那么玄乎吗?”我嘀咕道。
  旁边小龙女戳了我一下。
  “哈哈!”张教授爽朗笑道“你知道吗?我国古代铜镜沿用时间长达四千年之久,这在所有古代铜器中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长久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古代铜镜研究十分重视,专著、论文不计其数,但研究范围均限于铜镜本身形制、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而对于各个时代墓葬中铜镜的出土状态,即铜镜随葬方位与形式很少有人去研究,更别说所反映的古人用镜的相关信息了,也是鲜有论及啊。我就比较感兴趣,光是在这上面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写了很多东西,发掘的那个西晋的墓,也为我的论文增加了不少翔实的资料。”
  “其实我就是想知道那面镜子有什么特别的。”我又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别心急!听老师说!”小龙女实在忍不住又推了我一下。
  “镜子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它在墓室中用作辟邪反映了古人丧葬活动中的鬼魂观、佛教和道教题材的铜镜则反映了墓主的宗教信仰,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在数以万计的墓葬中,许多铜镜的随葬方式是十分特殊的。如前所述,有的墓主身体 ( 头、胸、腹、耻、膝、足等) 多处置镜,有的铜镜盖于墓主面部、竖置于死者头顶足底、握于死者手中、镶于面罩板内、钉 ( 镶) 于棺壁,还有的置于甬道天井口下、墓室排水孔或悬于墓壁等。也有些墓葬中铜镜与特定器物搭配放,有的墓主头前铜镜下或旁边放一把剪刀,有的墓主头前或腰侧的铜镜放在兵器上。在墓葬中以如此种种形式设置铜镜有着明显的辟邪用意。
  关于铜镜的驱鬼辟邪作用,汉以后的文献中多有记载。据 《龙江录》记载: “汉宣帝有宝镜如五铢钱,能见妖魅,常常佩之”。东汉方士郭宪在 《洞冥记》中说: “望蟾阁上有金镜,广四尺,元光中,波只国献此,照见魑魅、百鬼不敢隐形”。汉以后铜镜上有辟邪内容的铭文也相当多,如 “尚方御竟大毋 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或“……屡 ( 镂) 刻博局去不祥”等。这些内容的铭文充分说明,铜镜至迟在汉代已被用作驱鬼辟邪的法器。古人之所以认为镜子有驱鬼辟邪的法力,其原因在于对镜子的崇拜和迷信。古人以铜为镜把铜加工成为镜子要经过十分复杂的过程,十分贵重。而镜子能把周围万物的形象直接无误地照射出来,增加了它的神秘性,人们自然认为铜镜是物之精英而有灵性。加之,铜镜表面光亮,能反射太阳光,而鬼魅都是人们想象中的冥世阴物,因而,只要铜镜在,任何隐形或变形的妖魅鬼怪都得原形毕露,凶焰顿敛而逃之夭夭。”
  “我们再说这个西晋墓,西晋,由于战争连绵不断,一向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经济几度凋敝,直到北朝时期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而言,南方所受劫掠较少,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与众多手工业部门相似,铜镜铸造业南北相异,总体而言外于中衰时期。这一时期铜镜仍属于汉式镜的范畴,便不如汉代发达,缺乏创新,形制、纹饰、纹饰布局和技法基本沿袭东汉铜镜,且铸造质量普遍不如汉镜精细。南北相比,北方铜镜因袭的因素更多,南方的神兽镜、画像镜在纹饰上变化,在继承中略有发展。综括这一时期镜镜的特点是:镜体圆形,大圆钮,圆形钮座常见,宽缘多饰以各种花草、几何纹饰,也有内向连弧纹或素平缘。主题纹饰流行半浮雕式或浅浮雕式,常见题材南北方有异,北方主人有柿蒂连弧纹、方格规矩纹、兽首纹、夔凤纹、盘龙纹等,南方主要是神兽镜、画像镜、瑞兽镜等。纹饰布局没有新的变化,仍以轴对称、环绕式为主,主题纹饰或呈区段重列分列,铭文内容与汉夹钮对置。有铭镜仍较普遍,有的作圈带式,有的呈条状分列,铭文内容与汉镜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及祈求长寿、富贵、宜官、发财、家族兴旺之类的吉祥语。”
  “那这个镜子是什么样的,属于南方呢,还是北方?”一早就立在张教授身边的墨雅突然问道,似乎她为自己没赶上挖掘古墓而懊恼。
  “说来也奇怪,既不是神兽镜,也不是画像镜。”张教授轻轻摇摇头,缓缓说道。“我从没见过那么怪的镜子,像环缘式神兽镜,也就是以四神四兽环绕圆形钮座而列为主要形式,在神、兽之间常配若干小兽和侍神,形成四神六兽、六神六兽等名目不同的神兽镜。但真不是神兽镜,因为只有青龙和玄武在上面,还有几个似是而非的鬼神一样的人物夹在纹路上面。我感觉更像是有人特制的有特殊功能的一面镜子。”
  “那这面镜子在墓里哪儿被发现的呢?”小龙女突然问道。
  其实慢慢的我越听越入神,好像还挺有意思啊。“嗯,问的好,其实从秦汉开始,除大中型墓的墓室、墓道中置镜外,多数铜镜置于棺内。棺内铜镜的放置方式有置于墓主头部、足后、胸部、腰侧及手握等几种。贵族墓葬中一般都有2 面以上铜镜。大型墓的墓主有的头前置镜、足后置壁,有的则相反,有的墓主头前足后均置铜镜或玉壁。分室墓中,甬道中的铜镜一般裸放,中室或分室的铜镜或裸放或置于奁内。我们发现的这个镜子,则很古怪,在棺木内盖中嵌顿着。”张教授神态很是古怪。
  “等下,教授,您刚才不是说,一般贵族墓有两面镜子吗,你们发掘的规模不小,应该是贵族以上的墓吧?!那,会不会还有一面镜子?”
  张教授茫然地抬起头看着我,“这个还真没想过,墓葬的规格我不能告诉你们,我只能说位比三公,也就是和王侯差不了多少,但是墓主是谁确定不了。而且,我们确实只在里面发现了一面镜子。”他又喃喃道,“难道是被盗墓的偷走了?!不,不可能,没有发现盗洞啊!”
  “老师,给我们说说墓葬文化吧,比如,这个镜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功用什么的?”小龙女刻意把话题往镜子上面带,我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一定也是觉得那面镜子有问题,影响了当时参与发掘的那个女实习生。
  “你想问什么?”教授仿佛还在想刚才那个问题,对小龙女的问题表现的一下子没有了耐心,直接说道。
  “呃,我的意思是,有没有可能,古人会用一些法术在镜子里放置一些特殊的东西来影响到触碰到它的人?”
  “西晋道教盛行,也说不定啊,哎,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我也是随口说说,不要太当真。”教授心不在焉的说道。
  我却是有些糊涂了,铜镜不是辟邪的吗?怎么,还能放置法术去害人?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发现小龙女的眼神有些飘忽,奇怪。
  “老师,那比如说,真有这样的法术,防止盗墓的也好,或是意外也罢,让人发生了一些特殊情况,该怎么办?”
  “怎么办?”教授抿了口放置了很久的茶,皱了皱眉头,“再去找一面一样的铜镜来咯,看看能不能引发一些反应,消弭这种影响从古代文献资料来看,早在晋代铜镜就已成为道家对付妖魔鬼怪的利器。东晋道士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其内篇二十卷记述了大量神仙、炼丹、符籙等事,均为道家之言。书中说:天下万物变老后,时间一长久,就会具灵性和神通,它们的精魄会化成人形,祟人、迷惑人,但它们唯独不能在镜中改变真形,镜子一照便原形毕露。由此衍生出的与铜镜相关的道家仙怪故事还有很多,在当时及后世民间有相当影响。啊,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其实唐以后的一些墓葬中也有八卦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等道教题材的铜镜,但其随葬形式与普通随葬品无异,亦无其他能证明墓主是道士的伴出物,有可能这类铜镜主要是作为墓主生前的日常梳妆用具使用并兼做辟邪用具。哈,好了,我还有事,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教授明显想走了。
  萧墨雅扶着教授走后,我和小龙女呆立原地半天,目目相觑。
  “你的意思是那面镜子有问题?!”我先开了口,总僵持着也不是办法。
  “嗯!”小龙女点点头。“我怀疑是实习生接触到了镜子后,发生了晕厥,而后回到学校后又引起了一系列事件。”
  “如果这样解释,那后面学校发生的事情倒也很合理,但是那为什么教授接触了镜子,教授没事?”我反问道。
  “不知道,也许是有触发条件,也许是教授严谨一些戴了手套而那个实习生裸手接触到了,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龙女皱着眉头说。我望着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白里透红的脸庞上,仿佛镀了一层金光一样,还别说,挺迷人的。
  “嗯?看我干什么?!”她仿佛发现了我在看她,反问道。
  为了掩饰尴尬,我随便找了个话题扯了开去,“你觉得,镜子里到底有什么?”我问龙道。
  “不知道,也许,有鬼吧?!”好半响,龙龘轻轻说道,
  饶是在白天,我也感觉到汗毛竖立起来,我似乎看到那个发掘现场的夜晚,一个众人都看不到的恶鬼附在了女实习生身上……。
  “怎么办?”
  “只能像老师说的,再找一个铜镜试下,说不定会触发一些反应。”
  “那要再找一个一样的铜镜来试试啊。”我喃喃道。
  “你说的简单,哪里去找?还是找同一个朝代的,老师还说那一面还是特制的,也许就只有一面呢?”小龙女显然有些沮丧。
  铜镜?铜镜?铜镜!!有了!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夺魄》全话完,第一部结束,敬请期待第二部《墓中仙》)
  后记:写在结束之后开始之前
  第一部终于落幕了,有些书友总是觉得结束的早了点,觉得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完,确实有点仓促,原因嘛,一是有我今年必须得集中精力应对上半年的几场考试了,所剩时间不多,老是牵挂着,你们不安心我也不安心。二是工作上的事情也忙起来了,每天晚上很晚回到家,还要陪孩子和家人,这个时间自然没办法收拢。当然了,你们可以说这些都是借口,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其实最大的原因,对我来说,则是当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的要求和我的良心告诉我,必须转变边写边构思的风格,也就是要谋局!所以,百般思索后,我决定把第一部暂时结束在这里,好好构思第二部情节,写出更好的东东来,相信我,加入悬疑、惊悚、墓葬文化、斗智斗勇情节的第二部更加精彩!(小小透露下,第二部也许是双主线的写,一条主线还是以主人公视角,主人公会带着一部分战友离开军营,从事辅助考古工作,会遇到各种事情;一条辅线是西晋盗墓军队的故事,结合历史写的,比较真实,还会牵扯出一段秘史,一个公案。两个主线会有东西穿插连接起来,我相信你们看惯了现代人盗墓的故事,除了想知道王伟后面的故事外,还非常想知道曹操手下如何盗墓和反盗墓的吧?!还有那支盗墓的部队最后归宿如何,你们知道吗?像三爷这样的第一部还要未交代的人物都会在第二部有重要戏份!亲们!第一部真心不是随便写的!都有伏笔的!等待期间大家不妨再看一遍!)
  本来不想感慨,但回头看看写了110万字的小文,还是说一些什么吧!我一直在想,有没有这样一首歌,能牵动素昧平生人的心弦;有没有一种心情,能改变萍水相逢人的命运。年纪大了之后,我发现很多时候,最简单的,才是最透彻的,最直接的,才是最真挚的。所以,我决定用文字打动大家。在大家看下列文字前,请找到《相逢是首歌》,打开,放大声音,在歌声中听我对你们诉说我对你们的爱恋和感激。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大家和我小文偶然相遇的一次次轻轻点击,那么,我想我和大家的生活也许永远会在各自的平行线上,平淡的寂静中,波澜不惊。一篇小文,一份尘缘,能让我们这些海角天涯、五湖四海的人相遇,能使一些原本陌生的人结伴同行,朝夕与共,魂牵梦绕,我觉得非常神奇,这里感谢下QQ群的书友,是你们每天直接的、即时的鼓励、督促,让我坚持了下来。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知道我为什么想起这首歌吗?不光是因为和大家的相逢,还有,当年红十字方阵的主题曲就是这个,也就是红十字方阵这个电视剧把我“骗”进了军医队伍,开始了我的当兵生涯,当然,我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你们又是否有耐心听下去呢?当然了,我并不后悔入伍。
  老实说,我很喜欢这首歌的优美的旋律,音乐袅袅回响在书房,如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河滋润过心田……。我一直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淡淡的浅笑,淡淡的问候,淡淡的牵挂,淡淡的情意------我觉得任何繁花似锦的语言,一切曲折跌宕的情节,都是一种累赘。以文会友,只须一声问候,一个微笑,就已经是暖暖的了。我虽然明白大家彼此相隔遥远,但心灵之间的沟通不受地域的阻隔,天涯相隔,彼此问不问都是顾念,人生路上,有心相伴,就不寂寞。
  相逢是首歌。希望,大家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孤单的日子不再孤单,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写下军营小文,也是希望小文能传递一些正能量,当然,有不到之处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好吧,让我们轻挽手臂,一路同行,一路欢唱!让我和你们的相逢,谱写一首欢快的歌,永恒的歌!
  致谢QQ群重要的书友们:感谢——阿琪、小柒(贴吧吧主)、昆仑、无悔、琦琦、天空、小熙、瑶瑶、小妖、璎珞、烟雨、寥寥是逗比、无悔是猪、翁小六、明明、。(这真是一个人,他网名就是一个句号)、 (对,你没看错,空格也是一个人,卧槽,怪不?)、墨未央、布丁、萧叶、宣哗……
  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啦!
  这些经常活跃在线的书迷,是你们给了我写下去的勇气啊!顿首!
  希望更多书友加入,第二部的名字还差很多个,大家快来填充吧!
  还有,出版商们快来找我吧!这第一部110万字,你们可以赚一笔了吧?!
  最后一句,千万别走开哟!爱如风过,逐风之作,下一部,更精彩!
  彩蛋:对于第一部很多人物的归宿,很多人都在问,我可以说的是第一部很多人都会在第二部出现,当然,不出现的,就意味着淡出了本故事,考虑到很多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可以把有些人的近况透露给大家:
  老毕,大家都很喜欢吧?我离开那个部队后,老毕也转业了,和露露结婚,现在是个不大不小的公务员干部。
  老唐,和我搭班子的指导员,后来一直在团里,历任股长、教导员、后勤处处长,现在是副政委。
  高歌,大家还记得那个好强的地方大学生吗?现在是副团长,算是实现了他的梦想。
  包飞翔,大家还记得当初那个飞扬跋扈的红牌学员吗?现在是参谋长,还是很“嚣张”。
  剩下的,好吧,我会在第二部一一揭开谜底。
  第二部放出时间:预计十一,首发还是天涯。
  后记:写在结束之后开始之前
  第一部终于落幕了,有些书友总是觉得结束的早了点,觉得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完,确实有点仓促,原因嘛,一是有我今年必须得集中精力应对上半年的几场考试了,所剩时间不多,老是牵挂着,你们不安心我也不安心。二是工作上的事情也忙起来了,每天晚上很晚回到家,还要陪孩子和家人,这个时间自然没办法收拢。当然了,你们可以说这些都是借口,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其实最大的原因,对我来说,则是当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的要求和我的良心告诉我,必须转变边写边构思的风格,也就是要谋局!所以,百般思索后,我决定把第一部暂时结束在这里,好好构思第二部情节,写出更好的东东来,相信我,加入悬疑、惊悚、墓葬文化、斗智斗勇情节的第二部更加精彩!(小小透露下,第二部也许是双主线的写,一条主线还是以主人公视角,主人公会带着一部分战友离开军营,从事辅助考古工作,会遇到各种事情;一条辅线是西晋盗墓军队的故事,结合历史写的,比较真实,还会牵扯出一段秘史,一个公案。两个主线会有东西穿插连接起来,我相信你们看惯了现代人盗墓的故事,除了想知道王伟后面的故事外,还非常想知道曹操手下如何盗墓和反盗墓的吧?!还有那支盗墓的部队最后归宿如何,你们知道吗?像三爷这样的第一部还要未交代的人物都会在第二部有重要戏份!亲们!第一部真心不是随便写的!都有伏笔的!等待期间大家不妨再看一遍!)
  本来不想感慨,但回头看看写了110万字的小文,还是说一些什么吧!我一直在想,有没有这样一首歌,能牵动素昧平生人的心弦;有没有一种心情,能改变萍水相逢人的命运。年纪大了之后,我发现很多时候,最简单的,才是最透彻的,最直接的,才是最真挚的。所以,我决定用文字打动大家。在大家看下列文字前,请找到《相逢是首歌》,打开,放大声音,在歌声中听我对你们诉说我对你们的爱恋和感激。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大家和我小文偶然相遇的一次次轻轻点击,那么,我想我和大家的生活也许永远会在各自的平行线上,平淡的寂静中,波澜不惊。一篇小文,一份尘缘,能让我们这些海角天涯、五湖四海的人相遇,能使一些原本陌生的人结伴同行,朝夕与共,魂牵梦绕,我觉得非常神奇,这里感谢下QQ群的书友,是你们每天直接的、即时的鼓励、督促,让我坚持了下来。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知道我为什么想起这首歌吗?不光是因为和大家的相逢,还有,当年红十字方阵的主题曲就是这个,也就是红十字方阵这个电视剧把我“骗”进了军医队伍,开始了我的当兵生涯,当然,我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你们又是否有耐心听下去呢?当然了,我并不后悔入伍。
  老实说,我很喜欢这首歌的优美的旋律,音乐袅袅回响在书房,如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河滋润过心田……。我一直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淡淡的浅笑,淡淡的问候,淡淡的牵挂,淡淡的情意------我觉得任何繁花似锦的语言,一切曲折跌宕的情节,都是一种累赘。以文会友,只须一声问候,一个微笑,就已经是暖暖的了。我虽然明白大家彼此相隔遥远,但心灵之间的沟通不受地域的阻隔,天涯相隔,彼此问不问都是顾念,人生路上,有心相伴,就不寂寞。
  相逢是首歌。希望,大家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孤单的日子不再孤单,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写下军营小文,也是希望小文能传递一些正能量,当然,有不到之处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好吧,让我们轻挽手臂,一路同行,一路欢唱!让我和你们的相逢,谱写一首欢快的歌,永恒的歌!
  致谢QQ群重要的书友们:感谢——阿琪、小柒(贴吧吧主)、昆仑、无悔、琦琦、天空、小熙、瑶瑶、小妖、璎珞、烟雨、寥寥是逗比、无悔是猪、翁小六、明明、。(这真是一个人,他网名就是一个句号)、 (对,你没看错,空格也是一个人,卧槽,怪不?)、墨未央、布丁、萧叶、宣哗……
  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啦!
  这些经常活跃在线的书迷,是你们给了我写下去的勇气啊!顿首!
  希望更多书友加入,第二部的名字还差很多个,大家快来填充吧!
  还有,出版商们快来找我吧!这第一部110万字,你们可以赚一笔了吧?!
  最后一句,千万别走开哟!爱如风过,逐风之作,下一部,更精彩!
  彩蛋:对于第一部很多人物的归宿,很多人都在问,我可以说的是第一部很多人都会在第二部出现,当然,不出现的,就意味着淡出了本故事,考虑到很多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可以把有些人的近况透露给大家:
  老毕,大家都很喜欢吧?我离开那个部队后,老毕也转业了,和露露结婚,现在是个不大不小的公务员干部。
  老唐,和我搭班子的指导员,后来一直在团里,历任股长、教导员、后勤处处长,现在是副政委。
  高歌,大家还记得那个好强的地方大学生吗?现在是副团长,算是实现了他的梦想。
  包飞翔,大家还记得当初那个飞扬跋扈的红牌学员吗?现在是参谋长,还是很“嚣张”。
  剩下的,好吧,我会在第二部一一揭开谜底。
  第二部放出时间:预计十一,首发还是天涯。
  这几日总有朋友问大叔最近打算,这里做个说明,我会努力复习考试,争取今年解脱了,以后好安心多写点好东东给大家看,我来这里还看到不少同学留言了,呵呵,就冲这个,欢迎各位没事来逛逛,我会不定时贴个小短篇给大家看看,算是这一部的外传吧!谢谢各位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