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乡村志异》——那些年的真实事件
六十四 威信
老江现在已经脱衣服,钻了被窝,被儿子这么一说,把枕头垫在胸口,抬着脑袋斜楞着眼睛听江流说。
听着听着,老江听出味儿来了,按照留子说的,没有一天能去的日子。
只是呢,老江也没吱声,还是趴在被窝里看着江流,心想,小子,我看你到底能整出啥花花来。
江流看他爹也不言语,还以为他爹信了他说的话,嘿,这招管用啊。
心里一高兴,干脆跟他爹说说下个月的,这样也省心,一下拖出一个月去。正好下个月的日历得翻页了,江流也没多想,直接翻到了下一页,手往上面的日子一指,“爹,你看啊,这个月就更不行了…….”后面的还没等江流说呢,让他爹一巴掌给打回去了。
“你个瘪犊子玩意儿,糊弄你爹呢是不?老子再不认识字,那1963年老子也认识。甭废话,明天就相亲去,再跟老子磨叽,腿给你打折了。”
老江呢,说实话不认识几个字,江流拿的书上面又是繁体字,就更不认识了。所以江流手指着的地方,老江根本就咋注意。
可是江流刚刚翻页的时候,老江瞅了一眼,这下让老江发现了问题。所以没等江流说完,啪的一巴掌打江流脑袋上。
江流挨了自己爹一巴掌,知道自己的把戏给发现了,赶紧跳起来,躲到一边去,老江再要打够不着了。
看着自己爹又气又乐的样,江流嘻嘻哈哈的跟他爹又逗了几句,然后去睡觉了。
第二天,江流到底还是没去相亲。一大早上就让豆根喊走了,干啥去俩人也没说,一直到很晚才回来,连着好几天都是这样。老江开始还以为豆根家有啥事,娘俩忙不过来,找留子帮忙去了。
可是过了好几天之后见还是这样,老江就有点疑心了,啥大事啊也用不了这么多天啊。就打发媳妇去豆根家看看,万一真有啥事,也好能帮个忙。
结果去了一打听,豆根娘也不知道俩人干嘛去了。俩家人碰面一琢磨,这指定是江流不想去相亲,豆根给打的掩护,这几天,俩人不定干嘛去了呢。
等晚上豆根回来,他娘迎头就问,豆根开始还不说,后来看自己娘生气了,才说出咋回事。原来俩人这几天一直在山上挖药套兔子呢。江流想要买辆洋车子,怕家里人不同意,俩人一商量干脆自己攒钱。
事情一说来开之后,老江一听,这是好事啊,再说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攒多少钱将来还不是他们的。于是跟媳妇一商量,这不是马上就要到上秋了,等打了粮食,交了公粮。留够来年全家人吃的,剩下的粮食就都卖掉。然后再从别的地方张罗张罗,也就够了。
最后两口子又一商量,干脆买俩,豆根一辆,江流一辆。俩孩子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也没啥区别,他有他没的,看着也不舒服。
就这样,这事算是定了下来。老江想着,这下留子该去相亲了吧,结果让老江没想到是,这家伙理由更充分了,他说你看现在去,咱也没啥像样的。等买了洋车子,骑着再去那多有派,到时候不用介绍人咋说这事儿就能成。
老江琢磨琢磨,也确实是这么个理,也就答应下来。
接下来,就到了中秋节,吃了几块月饼,家家户户就开始收秋。今年收秋老江两口子跟豆根娘省事了,基本啥活都甭干,吱吱嘴就行了,也是,有这俩大小伙子忙乎呢。
收秋的这几天,俩家伙早早吃完饭,套上马车就去地里了,连割带收的忙乎到很晚,才赶着车拉着粮食回来。也就用了四五天得时间,就把两家的庄稼全都收完了。呵呵,还弄了个全村第一名。
刘才两口子本来还想着要过来帮帮忙,结果自己地里的庄稼还没弄咋样,俩人闹着玩似的就收完了。
俩家伙收完庄稼之后,也没闲着,把秸秆从地里都收拾回来。也不知道打那学的,俩人弄了个储青窖,把秸秆全部用铡刀铡碎,都弄到窖里面,上面又压好。俩人开始挖窖的时候,老江也不知道咋回事,还问留子。结果留子一句话就把老江打发回去了。
“你就回炕上老实坐着就行了。”有子如此,老江当然乐的清闲。
这一个秋天下来,村里所有的人对江流跟豆根的看法都改变了
老江现在已经脱衣服,钻了被窝,被儿子这么一说,把枕头垫在胸口,抬着脑袋斜楞着眼睛听江流说。
听着听着,老江听出味儿来了,按照留子说的,没有一天能去的日子。
只是呢,老江也没吱声,还是趴在被窝里看着江流,心想,小子,我看你到底能整出啥花花来。
江流看他爹也不言语,还以为他爹信了他说的话,嘿,这招管用啊。
心里一高兴,干脆跟他爹说说下个月的,这样也省心,一下拖出一个月去。正好下个月的日历得翻页了,江流也没多想,直接翻到了下一页,手往上面的日子一指,“爹,你看啊,这个月就更不行了…….”后面的还没等江流说呢,让他爹一巴掌给打回去了。
“你个瘪犊子玩意儿,糊弄你爹呢是不?老子再不认识字,那1963年老子也认识。甭废话,明天就相亲去,再跟老子磨叽,腿给你打折了。”
老江呢,说实话不认识几个字,江流拿的书上面又是繁体字,就更不认识了。所以江流手指着的地方,老江根本就咋注意。
可是江流刚刚翻页的时候,老江瞅了一眼,这下让老江发现了问题。所以没等江流说完,啪的一巴掌打江流脑袋上。
江流挨了自己爹一巴掌,知道自己的把戏给发现了,赶紧跳起来,躲到一边去,老江再要打够不着了。
看着自己爹又气又乐的样,江流嘻嘻哈哈的跟他爹又逗了几句,然后去睡觉了。
第二天,江流到底还是没去相亲。一大早上就让豆根喊走了,干啥去俩人也没说,一直到很晚才回来,连着好几天都是这样。老江开始还以为豆根家有啥事,娘俩忙不过来,找留子帮忙去了。
可是过了好几天之后见还是这样,老江就有点疑心了,啥大事啊也用不了这么多天啊。就打发媳妇去豆根家看看,万一真有啥事,也好能帮个忙。
结果去了一打听,豆根娘也不知道俩人干嘛去了。俩家人碰面一琢磨,这指定是江流不想去相亲,豆根给打的掩护,这几天,俩人不定干嘛去了呢。
等晚上豆根回来,他娘迎头就问,豆根开始还不说,后来看自己娘生气了,才说出咋回事。原来俩人这几天一直在山上挖药套兔子呢。江流想要买辆洋车子,怕家里人不同意,俩人一商量干脆自己攒钱。
事情一说来开之后,老江一听,这是好事啊,再说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攒多少钱将来还不是他们的。于是跟媳妇一商量,这不是马上就要到上秋了,等打了粮食,交了公粮。留够来年全家人吃的,剩下的粮食就都卖掉。然后再从别的地方张罗张罗,也就够了。
最后两口子又一商量,干脆买俩,豆根一辆,江流一辆。俩孩子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也没啥区别,他有他没的,看着也不舒服。
就这样,这事算是定了下来。老江想着,这下留子该去相亲了吧,结果让老江没想到是,这家伙理由更充分了,他说你看现在去,咱也没啥像样的。等买了洋车子,骑着再去那多有派,到时候不用介绍人咋说这事儿就能成。
老江琢磨琢磨,也确实是这么个理,也就答应下来。
接下来,就到了中秋节,吃了几块月饼,家家户户就开始收秋。今年收秋老江两口子跟豆根娘省事了,基本啥活都甭干,吱吱嘴就行了,也是,有这俩大小伙子忙乎呢。
收秋的这几天,俩家伙早早吃完饭,套上马车就去地里了,连割带收的忙乎到很晚,才赶着车拉着粮食回来。也就用了四五天得时间,就把两家的庄稼全都收完了。呵呵,还弄了个全村第一名。
刘才两口子本来还想着要过来帮帮忙,结果自己地里的庄稼还没弄咋样,俩人闹着玩似的就收完了。
俩家伙收完庄稼之后,也没闲着,把秸秆从地里都收拾回来。也不知道打那学的,俩人弄了个储青窖,把秸秆全部用铡刀铡碎,都弄到窖里面,上面又压好。俩人开始挖窖的时候,老江也不知道咋回事,还问留子。结果留子一句话就把老江打发回去了。
“你就回炕上老实坐着就行了。”有子如此,老江当然乐的清闲。
这一个秋天下来,村里所有的人对江流跟豆根的看法都改变了
@小金鱼的泡泡 2705楼 2014-02-27 19:59:00
老妖 又在鲁?鲁的都不更文了。。
-----------------------------
副中队长是一名女性,人送外号“男人婆”。人长得是端庄秀气,高贵典雅,清澈的眼眸仿若山间的泉水,清纯明亮。两条闪动的小辫,洋溢着青春的悸动。举止中流露出清新和文艺。但此女节操只有10毫克。阿弥陀佛,老衲罪过,其实不到5毫克。
哈哈,还是痞子写的牛逼。
@437081121 2708楼 2014-02-27 20:08:00
因为喜欢一个人,每天都会主动联系对方,时间久了,便成为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本来可以维持很久,但是中间出现了疲劳感,于是感情死去。后来你将它埋进了一座叫回忆的坟里,时常去看它。有一次跟它聊天,问它为何生命短暂,它说,它前生得了一种叫做“不懂珍惜”的病。我唏嘘不已。—— 唐梓轩
-----------------------------
心中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因为喜欢一个人,每天都会主动联系对方,时间久了,便成为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本来可以维持很久,但是中间出现了疲劳感,于是感情死去。后来你将它埋进了一座叫回忆的坟里,时常去看它。有一次跟它聊天,问它为何生命短暂,它说,它前生得了一种叫做“不懂珍惜”的病。我唏嘘不已。—— 唐梓轩
-----------------------------
心中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倾城小女人 2649楼 2014-02-27 09:47:00
支持一下
-----------------------------
谢谢。
支持一下
-----------------------------
谢谢。
@zxdlove023 2014-02-26 09:58:00
刚注册的号,特意回复一下看看,顶一个
—————————————————
谢谢
刚注册的号,特意回复一下看看,顶一个
—————————————————
谢谢
趁着夜深人静;偷偷过来看看,我还没写完,怕你们吞了我,闪!!!
@sz醉生梦死 2014-02-28 02:13:00
还是比较喜欢69哈哈,先顶再看,估计依然精彩
—————————————————
咳咳......还是369比较好些。69太容易让人联想。
还是比较喜欢69哈哈,先顶再看,估计依然精彩
—————————————————
咳咳......还是369比较好些。69太容易让人联想。
@小风爱小丽 2014-02-28 01:57:00
看了要頂
—————————————————
谢谢支持。
看了要頂
—————————————————
谢谢支持。
@红梗绿叶开白花 2014-02-28 01:50:00
人吃妖怪还是妖怪吃人是个原则问题,请唐僧同志说一说。
—————————————————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哈哈哈。
人吃妖怪还是妖怪吃人是个原则问题,请唐僧同志说一说。
—————————————————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哈哈哈。
@红梗绿叶开白花 2014-02-28 01:50:00
人吃妖怪还是妖怪吃人是个原则问题,请唐僧同志说一说。
—————————————————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哈哈哈。
人吃妖怪还是妖怪吃人是个原则问题,请唐僧同志说一说。
—————————————————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哈哈哈。
@伊米丫丫 2773楼 2014-02-28 07:13:00
早安。。。
-----------------------------
早
早安。。。
-----------------------------
早
起因呢?还是在储青窖上。原来俩人刚开始弄储青窖的时候,村里有跟俩人对付着能说得过去的,还特意跑来问这是个啥玩意?知道叫储青窖之后,接着又问这玩意有啥用?
等一听说能让牲口冬天也有青草料吃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纷纷都回去学着俩人的样子挖窖,有啥不懂得难免请教俩人。再弄不明白的时候干脆就把俩人拽去,当面指导。
相逢不饮空归去,桃花洞口也笑人。这是《增文贤文》中的句子,意思是说:两个好友相逢,如果不喝几杯就分手各走各的路的话,就是洞口的桃花也会嘲笑他们的。
这句话反映的是古人的尚饮之风。古人尚饮,今人又何尝不是。尤其是村子里面,有什么大事小情的,都会互相帮忙。
事情忙完之后,自然要坐在酒桌上再叙哥俩好。江流跟豆根帮别人挖好储青窖,人家自然不能让俩人饿着肚子回去,炕上一坐,就着炖菜,也就难免的杯来盅往。
江流本就能说,只是小的时候,不愿意跟别的孩子玩。大点之后又是上学,没多久之后又去跟瞎子学东西。
豆根更,从来不爱言语平时也很少出门。所以弄得村子里的人,对他的感觉,始终如同个外人一样,性情啥的真的不怎么了解。
等现在往酒桌上一坐,酒盅端起一打开话匣子之后,所有人的心里都大吃一惊。抛开江流的聪明伶俐不说,就单单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豆根,着实让大家,大吃一惊。
往酒桌上一坐,豆根的话很少,看着跟傻子似的,可是是只要他一说话,句句话都一针见血,见识的独到,一点也不像二十多岁的孩子。
随即,大家也知道江流学的是阴阳先生,这家伙,小小的三梁子,几乎轰动起来。
村里本来对这些神叨叨的事就忌讳三分,可偏偏又躲不开。以前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能去外面找人,现在听说村里也有能人了,当然高兴。有个大事小情的,自然就想到了江流。江流前后管过几个事,但对他来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的。可是村里人不懂这些,心里可不这么认为,都觉得别看孩子不大,道行是真的不小。
村里人大多实在,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明事理不糊涂,恩怨自然分的清楚。再者当初祸害人的毕竟是孩子,现在江流跟豆根俩人都成了大小伙子,以前那篇自然也就翻了过去。
还有刘才两口子前面的吹捧,使得村里人对俩人的看法自动转变过来。连老江也明显的感觉到,从当街一过,以前招呼都不打的人,现在见面了都会家长里短的唠上几句然后再走。
还有个人,必须要提一下子,谁啊?李玉呗。现在的李玉恨不得把自己眼珠子抠出来当泡踩,心里这个懊恼劲就别提了。
当时他从老江家赌气出来,心里还很恨江流,一心想着,没有你个江屠户,我还不吃带毛猪了?第二天就动身了,又去找隆化的那个阴阳先生。
可是等他到了隆化阴阳先生家里的时候,却傻眼了。那个阴阳先生现在全身流脓,躺炕上哎呦哎呦的叫呢,声音听着那叫一个惨。
哎呦哎呦的叫几声后接着又喊,“作孽喽,作孽喽!我这是报应喽!”李玉在院子里就听见了叫声,扒窗户往里屋炕上一看。
等看清楚炕上的情形之后,吓得连屋都没敢进,转身出来院子,匆忙回家。
到家之后,一想起阴阳先生的样子,身子还一阵阵的发冷。坐炕上又想起那天晚上江流说过的话,老头子这个心里头打上鼓喽,咋了?害怕了呗!
老李玉心惊胆战的过了好几天,才慢慢的平复下来。这几天里,他就一直琢磨江流那天的话,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再找阴阳先生这一条道儿。可问题是找谁啊?当初那个阴阳先生肯定指望不上了。他现在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都是两可,更别说再过来安置这个事了。
可也不能这样拖着,咋办?继续找吧。于是又托朋友问亲戚的打听,看哪有道行高的先生。只要能来把这个事情安置好,至于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别说,真找到几个阴阳先生。可是人家一听说南水泉的韩瞎子都不出手,那自己这点能耐干脆就别去现眼了。就这样,到了最后,也没找来一个人。
在找阴阳先生的这段时间里,还是一到每月的七号,李武德准时准点的就去磕头,弄得家里人一到那天,都习以为常了。甚至最近的这一次,仨人干脆估摸着李德武快醒的时候,才去把人弄回来。
等一听说能让牲口冬天也有青草料吃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纷纷都回去学着俩人的样子挖窖,有啥不懂得难免请教俩人。再弄不明白的时候干脆就把俩人拽去,当面指导。
相逢不饮空归去,桃花洞口也笑人。这是《增文贤文》中的句子,意思是说:两个好友相逢,如果不喝几杯就分手各走各的路的话,就是洞口的桃花也会嘲笑他们的。
这句话反映的是古人的尚饮之风。古人尚饮,今人又何尝不是。尤其是村子里面,有什么大事小情的,都会互相帮忙。
事情忙完之后,自然要坐在酒桌上再叙哥俩好。江流跟豆根帮别人挖好储青窖,人家自然不能让俩人饿着肚子回去,炕上一坐,就着炖菜,也就难免的杯来盅往。
江流本就能说,只是小的时候,不愿意跟别的孩子玩。大点之后又是上学,没多久之后又去跟瞎子学东西。
豆根更,从来不爱言语平时也很少出门。所以弄得村子里的人,对他的感觉,始终如同个外人一样,性情啥的真的不怎么了解。
等现在往酒桌上一坐,酒盅端起一打开话匣子之后,所有人的心里都大吃一惊。抛开江流的聪明伶俐不说,就单单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豆根,着实让大家,大吃一惊。
往酒桌上一坐,豆根的话很少,看着跟傻子似的,可是是只要他一说话,句句话都一针见血,见识的独到,一点也不像二十多岁的孩子。
随即,大家也知道江流学的是阴阳先生,这家伙,小小的三梁子,几乎轰动起来。
村里本来对这些神叨叨的事就忌讳三分,可偏偏又躲不开。以前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能去外面找人,现在听说村里也有能人了,当然高兴。有个大事小情的,自然就想到了江流。江流前后管过几个事,但对他来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的。可是村里人不懂这些,心里可不这么认为,都觉得别看孩子不大,道行是真的不小。
村里人大多实在,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明事理不糊涂,恩怨自然分的清楚。再者当初祸害人的毕竟是孩子,现在江流跟豆根俩人都成了大小伙子,以前那篇自然也就翻了过去。
还有刘才两口子前面的吹捧,使得村里人对俩人的看法自动转变过来。连老江也明显的感觉到,从当街一过,以前招呼都不打的人,现在见面了都会家长里短的唠上几句然后再走。
还有个人,必须要提一下子,谁啊?李玉呗。现在的李玉恨不得把自己眼珠子抠出来当泡踩,心里这个懊恼劲就别提了。
当时他从老江家赌气出来,心里还很恨江流,一心想着,没有你个江屠户,我还不吃带毛猪了?第二天就动身了,又去找隆化的那个阴阳先生。
可是等他到了隆化阴阳先生家里的时候,却傻眼了。那个阴阳先生现在全身流脓,躺炕上哎呦哎呦的叫呢,声音听着那叫一个惨。
哎呦哎呦的叫几声后接着又喊,“作孽喽,作孽喽!我这是报应喽!”李玉在院子里就听见了叫声,扒窗户往里屋炕上一看。
等看清楚炕上的情形之后,吓得连屋都没敢进,转身出来院子,匆忙回家。
到家之后,一想起阴阳先生的样子,身子还一阵阵的发冷。坐炕上又想起那天晚上江流说过的话,老头子这个心里头打上鼓喽,咋了?害怕了呗!
老李玉心惊胆战的过了好几天,才慢慢的平复下来。这几天里,他就一直琢磨江流那天的话,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再找阴阳先生这一条道儿。可问题是找谁啊?当初那个阴阳先生肯定指望不上了。他现在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都是两可,更别说再过来安置这个事了。
可也不能这样拖着,咋办?继续找吧。于是又托朋友问亲戚的打听,看哪有道行高的先生。只要能来把这个事情安置好,至于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别说,真找到几个阴阳先生。可是人家一听说南水泉的韩瞎子都不出手,那自己这点能耐干脆就别去现眼了。就这样,到了最后,也没找来一个人。
在找阴阳先生的这段时间里,还是一到每月的七号,李武德准时准点的就去磕头,弄得家里人一到那天,都习以为常了。甚至最近的这一次,仨人干脆估摸着李德武快醒的时候,才去把人弄回来。
@sz醉生梦死 2766楼 2014-02-28 02:26:00
又开的帖子阿,开头看见赵四海就纳闷……老妖是不是有一大堆姓韩的损友阿,可劲儿糟践阿
-----------------------------
嘿嘿。
又开的帖子阿,开头看见赵四海就纳闷……老妖是不是有一大堆姓韩的损友阿,可劲儿糟践阿
-----------------------------
嘿嘿。
@sz醉生梦死 2766楼 2014-02-28 02:26:00
又开的帖子阿,开头看见赵四海就纳闷……老妖是不是有一大堆姓韩的损友阿,可劲儿糟践阿
-----------------------------
嘿嘿。
又开的帖子阿,开头看见赵四海就纳闷……老妖是不是有一大堆姓韩的损友阿,可劲儿糟践阿
-----------------------------
嘿嘿。
@深夜黑猫 2785楼 2014-02-28 08:30:00
老妖~~真早啊~~来~刚出锅的豆腐脑
-----------------------------
你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啊?
老妖~~真早啊~~来~刚出锅的豆腐脑
-----------------------------
你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啊?
@老妖昂 2782楼 2014-02-28 07:44:00
老妖,肥皂掉了
-----------------------------
你赶紧去捡起来啊。
老妖,肥皂掉了
-----------------------------
你赶紧去捡起来啊。
@感悟m2018 2783楼 2014-02-28 07:52:00
更得有点慢啊
-----------------------------
哈哈,我正在以七天六个字的速度,快读码字。
更得有点慢啊
-----------------------------
哈哈,我正在以七天六个字的速度,快读码字。
@44519371 2734楼 2014-02-27 22:03:00
楼主加油,写的真不错,我天天等你更新。故事好不好跟多少人看真的没那么大的关系。因为你用的很多词汇都是北方农村独有的,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懂.故事写的很细腻,也只有北方人容易体会。楼主加油!
-----------------------------
谢谢,我会多注意这些。
楼主加油,写的真不错,我天天等你更新。故事好不好跟多少人看真的没那么大的关系。因为你用的很多词汇都是北方农村独有的,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懂.故事写的很细腻,也只有北方人容易体会。楼主加油!
-----------------------------
谢谢,我会多注意这些。
@輕搖玉墜兒 2757楼 2014-02-28 00:22:00
精彩,鼓掌,支持老妖~
-----------------------------
谢谢捧场。
精彩,鼓掌,支持老妖~
-----------------------------
谢谢捧场。
六十五 交公粮
可是这次把人弄回来以后,跟前几次却是大不一样。以前几次,李德武回来,再躺一小会儿就好了,起来之后,跟正常人一样。可这次回来后,李德武溜溜躺了一天,直到了吃后晌饭的时候才醒过来。
醒了之后还是觉得不得劲,又是头疼又是胳膊酸的。强打着精神,端着碗扒拉了几口饭,又说困要睡觉。话还没说完呢,人就躺在炕上。
他媳妇看当家的困成这样,赶紧拿过来一个枕头。刚想给李武德枕上,这家伙呼呼的已经打上呼噜。
傍睡觉的时候,他媳妇费了半天劲,才把李武德衣服给脱下来,又找个被子给他盖好。看着他睡的安稳,刘彩珍才上炕睡觉。结果睡到半夜的时候,李武德蹭的一下,就从炕上跳了起来,站在炕上嗷嗷的学起来狼叫。
刘彩珍本来就惦记着自己当家的,这心里头一有事,睡得也不踏实。所以,李武德挑起来的时候,刘彩珍就醒了。
正纳闷的时候,李武德已经开始叫唤。这三更半夜的给她吓得,身子一滚,就到炕里墙角,裹着被子看着李武德。
好在李武德只叫唤一小会,等李玉老两口子听到动静赶过来的时候,他接茬躺下又继续睡觉了。即便这几下,大半夜也把人吓得够呛。
老婆子看儿媳妇还裹着被子哆嗦呢,赶紧上炕,搂过儿媳妇安慰半天,最后娘俩一起作伴,才从新躺下睡觉。
这些天的事本来就够李玉闹心的,再加上今晚上又这么一折腾,给老李玉愁得一把一把地往下薅头发啊。
而就在这些天里,村子传出来江流的事,说他又帮谁谁谁安置事了,还安置的挺好。听着大家伙的传言,这李玉能不后悔么?你说那天晚上要是别闹的那么僵,至少现在能去找找江流,就算他不给安置,想想办法也行啊,总好过自己在家里薅头发玩吧。
最后把个李玉憋的实在没辙了,也是前思后想了好些天,在一个晚上,又拎上那两瓶酒来到了刘才家。
他想着是让刘才去找江流,说说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也算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要说这会儿,老头子也是下了很大决心,因为这样一来,合着刘才又知道了自己的丑事。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刘才听李玉说明来意之后,二话没说,胸脯拍的邦邦响。
老李大哥,你放心,这事包我身上。凭着我跟留子那交情,去一说准成。李玉自然知道刘才这是在吹牛,可是见他这么痛快,心里或多或少的也看到些盼头,又说了几句谢谢之类的话,回去等信儿了。
把李玉高高兴兴的打发回去之后,这刘才也嘬牙花子(犯难的意思)。牛皮是好吹,一通快嘴的事,问题这事咋办啊?躺炕上想半天也没个主意。正犯愁的时候,媳妇串门子回来了,刘才赶紧把李玉的事跟媳妇汇报一遍。
刘才媳妇这个人呢,说白了,势利眼一个,恨你有笑你无的主。这不,一听当家的说李玉上门来求自己办事,还拎了两瓶酒来。立刻给她美的连北都找不到了,还冒俩鼻涕泡出来。
为啥啊?说起这李玉来,在村里也相当于村长级别的人物。这大人物来找咱们办事,这得多看的起咱们啊,你说能拖着么?
于是两口子也没敢怠慢,第二天一早,拎着一瓶酒就去了老江家。到了老江他们家大门口,赶巧的是,老江正好赶着车从院里出来。刘才两口子赶紧问老江这是干啥去?
老江急三火四的说了句要交公粮去,也没等刘才两口子再说话,一甩鞭子,赶上车走了。
老江干啥这么着急呢?原来要是依着老江的意思,三天前就要去镇上交公粮。结果那天装好车准备要走的时候,江流从屋里出来跟他说,你过三天再去吧,今天去了也是白搭。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出去找豆根了,当时把老江弄得莫名其妙的。
不过既然儿子这么说,那就等等吧。干巴巴的坐家里等了三天,赶巧这三天村子里也没人去镇上,老江打听到粮站那面是个啥情况。
所以这三天下来,给老江呆的五脊六兽的。其实老江着急还有一个原因,他惦记着早点把粮食卖掉,给江流买上洋车子,让他早点相亲去。孩子过年就二十一了,村里跟他般大结婚早的,都当上爹了。看着人家抱着孙子出来,老江心里头着急。
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三天头上,一大早老江就把牲口牵出来,套好车等着。急三火四的扒拉两口饭,赶上车就往外走。
可是这次把人弄回来以后,跟前几次却是大不一样。以前几次,李德武回来,再躺一小会儿就好了,起来之后,跟正常人一样。可这次回来后,李德武溜溜躺了一天,直到了吃后晌饭的时候才醒过来。
醒了之后还是觉得不得劲,又是头疼又是胳膊酸的。强打着精神,端着碗扒拉了几口饭,又说困要睡觉。话还没说完呢,人就躺在炕上。
他媳妇看当家的困成这样,赶紧拿过来一个枕头。刚想给李武德枕上,这家伙呼呼的已经打上呼噜。
傍睡觉的时候,他媳妇费了半天劲,才把李武德衣服给脱下来,又找个被子给他盖好。看着他睡的安稳,刘彩珍才上炕睡觉。结果睡到半夜的时候,李武德蹭的一下,就从炕上跳了起来,站在炕上嗷嗷的学起来狼叫。
刘彩珍本来就惦记着自己当家的,这心里头一有事,睡得也不踏实。所以,李武德挑起来的时候,刘彩珍就醒了。
正纳闷的时候,李武德已经开始叫唤。这三更半夜的给她吓得,身子一滚,就到炕里墙角,裹着被子看着李武德。
好在李武德只叫唤一小会,等李玉老两口子听到动静赶过来的时候,他接茬躺下又继续睡觉了。即便这几下,大半夜也把人吓得够呛。
老婆子看儿媳妇还裹着被子哆嗦呢,赶紧上炕,搂过儿媳妇安慰半天,最后娘俩一起作伴,才从新躺下睡觉。
这些天的事本来就够李玉闹心的,再加上今晚上又这么一折腾,给老李玉愁得一把一把地往下薅头发啊。
而就在这些天里,村子传出来江流的事,说他又帮谁谁谁安置事了,还安置的挺好。听着大家伙的传言,这李玉能不后悔么?你说那天晚上要是别闹的那么僵,至少现在能去找找江流,就算他不给安置,想想办法也行啊,总好过自己在家里薅头发玩吧。
最后把个李玉憋的实在没辙了,也是前思后想了好些天,在一个晚上,又拎上那两瓶酒来到了刘才家。
他想着是让刘才去找江流,说说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也算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要说这会儿,老头子也是下了很大决心,因为这样一来,合着刘才又知道了自己的丑事。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刘才听李玉说明来意之后,二话没说,胸脯拍的邦邦响。
老李大哥,你放心,这事包我身上。凭着我跟留子那交情,去一说准成。李玉自然知道刘才这是在吹牛,可是见他这么痛快,心里或多或少的也看到些盼头,又说了几句谢谢之类的话,回去等信儿了。
把李玉高高兴兴的打发回去之后,这刘才也嘬牙花子(犯难的意思)。牛皮是好吹,一通快嘴的事,问题这事咋办啊?躺炕上想半天也没个主意。正犯愁的时候,媳妇串门子回来了,刘才赶紧把李玉的事跟媳妇汇报一遍。
刘才媳妇这个人呢,说白了,势利眼一个,恨你有笑你无的主。这不,一听当家的说李玉上门来求自己办事,还拎了两瓶酒来。立刻给她美的连北都找不到了,还冒俩鼻涕泡出来。
为啥啊?说起这李玉来,在村里也相当于村长级别的人物。这大人物来找咱们办事,这得多看的起咱们啊,你说能拖着么?
于是两口子也没敢怠慢,第二天一早,拎着一瓶酒就去了老江家。到了老江他们家大门口,赶巧的是,老江正好赶着车从院里出来。刘才两口子赶紧问老江这是干啥去?
老江急三火四的说了句要交公粮去,也没等刘才两口子再说话,一甩鞭子,赶上车走了。
老江干啥这么着急呢?原来要是依着老江的意思,三天前就要去镇上交公粮。结果那天装好车准备要走的时候,江流从屋里出来跟他说,你过三天再去吧,今天去了也是白搭。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出去找豆根了,当时把老江弄得莫名其妙的。
不过既然儿子这么说,那就等等吧。干巴巴的坐家里等了三天,赶巧这三天村子里也没人去镇上,老江打听到粮站那面是个啥情况。
所以这三天下来,给老江呆的五脊六兽的。其实老江着急还有一个原因,他惦记着早点把粮食卖掉,给江流买上洋车子,让他早点相亲去。孩子过年就二十一了,村里跟他般大结婚早的,都当上爹了。看着人家抱着孙子出来,老江心里头着急。
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三天头上,一大早老江就把牲口牵出来,套好车等着。急三火四的扒拉两口饭,赶上车就往外走。
我要上十万点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