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自己不那么蠢(我相信学渣总有一天也会逆袭的)

努力让自己不那么蠢(1)—— 总有一件事会让你觉得自己该努力了
我高中的时候就一直是个学渣,高一高二的时候平均成绩从来没上过86,每次考试都是前一天晚上临时抱佛脚,作业也都是当天早上牺牲吃早饭的时间现补的。直到后来意识到高三的成绩很重要,是用来报大学的。才开始发奋努力。还好,高中的只是并不难,努力一下,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于是,我踩着线危险地考上了多伦多大学。在考上大学之前,我在高中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然后,无间道告诉我们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高中糟糕的学习习惯和堪比豆腐渣工程般不牢固的学习基础让我在大学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读的是生命科学,上课基本都靠听教授讲课了解考试考什么,有的教授喜欢脱离textbook自由发挥,这个时候如果听不懂课,挂科就离你很近了。我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上课基本5分钟之内睡着是必然的,1点之前的课是绝对起不来的,考试因为是选择题所以完全靠猜的。但是我居然神奇的没挂科,这要全靠那些运气更差猜对题目比我少的人,因为班里平均分必须是及格以上也就是C,所以大一通常都会有很大的bell curve。
大一下学期,我碰到了一个讲话超级慢的教授,我惊喜的发现,通过录音然后反复听,我居然可以听懂了,我终于开始了像正常的学生一样可以做笔记的学习生涯。但是,一个小时的lecture,做笔记要花4个小时,这种效率是很坑爹的,因为我有3门课,每门课每个礼拜有2个小时,一个礼拜做笔记就要花24个小时,再加上每门课每个礼拜有3个小时的实验,还有做pre-lab和写实验报告,一共加起来就要40多个小时。如果我一天学习10个小时,我需要5天才能把一个礼拜的课学完,问题是我能一天老老实实的学10个小时吗?当然不能,基于高中每天从来没有学习超过3个小时以上,我在大学也延续了这一习惯,所以我在大一下学期的成绩也就呵呵了。
大二发生了一件大事,大概老天终于看不过去了:哼,你每天吊儿郎当的,居然还没挂科,这怎么对得起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呢。于是,我挂掉了我的有机化学和另外一门non-credit(不算GPA,只算credit)的选修课。那门只要看书就绝对不会挂掉的选修课(就是ECO105啦)是多大少有水到不行的水课,我经常到了考试当天早上才意识到今天要考试开始看书,然后还能拿70多分,其它课如果想要拿到那个成绩平时又没去上课的话,至少要提前一周开始复习才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仍然挂掉了那门课,而且理由尤其的坑爹:我忘了一次期中考试的时间,没去考试。。。
咳咳,在度过了乱七八糟的大一大二之后,我在大三终于意识到好好学习的重要性了。
这是大二暑假的时候,我的爸妈来多伦多看我。我带着我爸爸逛多伦多很有名的奢侈品一条街bloor。我爸在看到burberry店里的风衣的时候,很开心的表示这里的风衣比国内便宜很多,想要买一件穿。我很少看到我爸爸对衣服表示出这么大的兴趣,于是就带着他到店里试。
我印象中的爸爸一直都是娃娃脸不显老,我可怜的妈妈和爸爸站在一起总是非常吃亏。有一次,我爸爸开着车载着我妈妈去我大伯家接我。后来,我大伯说邻居问他他弟妹是不是特别有钱,找了这么个帅小伙给她开车。我堂姐在大学的时候住在我们家,我爸爸去送她上学的时候也经常被认为是她男朋友(我爸爸那个时候已经40多岁了)。我一直觉得我爸爸穿上西装或者是风衣一定特别帅气,不输给杂志上的模特。
试穿的时候,我爸爸站在镜子面前问我看起来怎么样。我才发现原来的尺码已经不适合我爸爸了,长年累月的应酬毁掉了我爸爸原来良好的身材,还有即使染过很多次却依然可以在我爸爸头发中发现的白发。我一直以为我爸爸是不会老的,不然他也不会在40多岁的时候看上去也只有20出头。这时,我才清楚的意识到时间是不会对任何人留情的,我爸爸眼角的皱纹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我们加大了几个尺码才找了合身的风衣,我还是觉得穿着风衣的爸爸很帅气,就和我期待的一样。我爸爸也很喜欢这件风衣,价格也在我爸爸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税后2000多刀,也就是1万多人民币,的确比国内便宜不少。我以为我爸爸一定会买下来,可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买。
我觉得我回国应该好好锻炼一下,等身材变回去才买。我爸爸是这样跟我解释的。
但是,我妈妈悄悄告诉我我爸爸是觉得2000多刀买一件风衣太贵了才没买。那一瞬间,我内心五味杂陈:我因为大一大二平均每年都只修了3个学分,4年里是怎么也修不满20个学分毕业了,必须上summer school。summer school不便宜,留学生一门课要2500刀,我大一暑假和大二暑假各修了2门,一共是10000刀,可以买5件风衣。
我从来没做过什么让我爸爸自豪的事情,可是我爸爸却总是以我为豪。还记得我奶奶来多伦多看我之后,回国各种抱怨我没有堂姐懂事,进门不知道给她拿拖鞋倒水,每天回家都特别晚,屋子里经常乱七八糟也不知道收拾。我爸爸就很护短的表示那又怎么样,我觉得我女儿挺好的。这些我爸爸从来没有和我提过,还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我妈妈来多伦多都是和我一个房间睡的。晚上,我和妈妈躺在床上聊天。我妈妈就说到她经常要出差坐飞机。她很得意的告诉我她每次都是自己把沉得要死的行李箱搬上公车然后坐到机场的。我问她怎么不坐出租车,她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我表示,你不赚钱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坐出租车到机场多贵啊,要50多块呢。
其实我妈妈很能干,她的薪水换算成加元,在加拿大都属于高薪了,交税怎么也得交出去一半的那种。如果不是供我上大学,我妈妈可以生活得很好,最起码花50多块钱打车是不用心疼的,我爸爸也不至于连一件2000多刀的风衣都不舍得买。
意识到这个事实以后,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意识到我无法给我爸妈任何回报。我希望能给我爸爸买burberry的风衣,我希望能给我妈妈买车,我希望对我爸妈说你们老了,我可以做你们的依靠,可是我连4年之内毕业都做不到。

如何让自己不那么蠢(2)—— “努力总会有回报的”是永恒的真理
我在大三的时候终于开始好好学习了。大学的课程远远比高中的要难多了,想要像高中那样子努力就马上看到成果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尤其聪明。还有就是上了大三,我惊恐地发现周围的同学少了很多,班级的人数由一千人的大课变成了二三百人的小课,而且无论考试题目出的有多难,班里的平均分总是保持在70多左右,至此,我终于接受了很多大一大二负责拉成绩的同学都不在了这个事实,毕竟多大的淘汰还是很严格的。
大三的课比大一大二要难得多,但是我连大一大二的课都没学明白,大三的课就更难学懂了。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要学到很晚,丝毫不敢松懈,可是要背的东西很多,要学的知识永远也学不完。当我的同班同学可以轻松的记完笔记,下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我还在苦苦思索用什么办法记笔记比较有效率。当我的同班同学在下课后围着老师问问题的时候,我还没有搞懂上课到底讲了什么,必须回去听录音。当我发现即使每天都按部就班的学习,我也没有办法在考试之前学完上课讲的内容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后悔,如果自己在高中或者是大一大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就好了,可是时光不能倒流,就算再怎么后悔,也只能咬牙往前走。当时具体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录音听了一遍又一遍,笔记记了一本有一本,虽然已经过了一年,但是当时的压力和绝望的感觉我到现在还一直记得。
总感觉之前的基调很沉重啊,完全不像我嘛。好吧,言归正传,我觉得大三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教授聊天。大三下学期的biostatistics超级难,我为了不挂科,每天都在很努力地学这门课。statistics本身就很难,再加上教授讲的很深语速又快,班里大部分同学听完之后都是一头雾水,我也不例外。于是,除了每个礼拜2次的office hour我从来不错过之外,我还需要额外和教授约时间,因为问题太多了,根本问不过来。
我非常推荐去教授的office hour问问题,因为真的很少有人去,而像我这样子固定报道的就更少了,很快教授就记住我了(估计是因为我每个礼拜都额外占用他时间的原因)。我遇到过的教授都是非常和蔼可亲的而且很欢迎大家问问题的,比如我的物理教授就曾在课上问我们都很忙吗,为什么每次office hour都没有一个人过来。这位教授也不例外。我曾经就一个知识点纠结了半个多小时,期间我的教授试图用各种方法让我搞明白:举例子啦,画图啦(他的画画水平真的很糟糕,但是为了让我搞明白还是很努力地画了),导公式啦,等等。最后我终于搞明白的时候,我和教授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我本来还很担心我这么蠢,我的教授会不会不耐烦之类的,但是我每次去找教授问问题,他都表现得很高兴。后来,我告诉教授我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毕业之后该干什么的时候,教授很有耐心的给我讲了考研的一些要求,并以他的研究生做例子,讲了研究生期间会做什么,将来会找什么样的工作。他建议我去实验室做volunteer看看自己喜不喜欢搞科研,其实最后不考研究生,这段经历写在CV上也很好看。他还鼓励我不要因为之前的成绩而放弃,他觉得我还是有潜力的。我不知道教授看了我的成绩还不会这么说,但是走出他的办公室的时候,我感觉好受多了。毕竟持续一年的打击总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废柴,有一个人的肯定多少让我找回了自信。
真正让我找回自信的是我的成绩,虽然大三的整体成绩都很糟糕,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可是这门statistics 我却拿了A。这是我下工夫最多的一门课,有时因为这门课我甚至没有时间复习其他的课。虽然来得很晚也不是那么显著,但至少我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回报。

如何让自己不那么蠢(3) —— 与国际友人的交流有的时候是需要很强势的
虽然我的学习生活一直很苦逼,但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有的留学生反映的孤独问题(也许是因为我神经粗的原因),相反即使是在外国人群聚的学生宿舍我也玩的很开心,就是因为玩的太开心了才导致学习悲剧了。
大一的时候,我住在学生宿舍,进了宿舍我才知道这个宿舍住的大部分都是工程系的学生(就是都没出现在学校地图上的chestnut啦)。参加过frosh的人都见识过工程系的疯狂,估计是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的。总之,每个礼拜五,我们楼层party是一定的,一群喝醉的人在走廊里晃来晃去是经常的,遇到谁在走廊里或者什么都没穿只披个被子的姑娘也是有可能的(我就很好运的遇到了一个)。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的邻居就是我们楼层party的组织者。我跟这货本来是不应该有任何交集的,我在认识他之前一直是个标准的宅女,认识他之后就再也宅不起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这货跟我借杯子,出于礼貌我借给他了。他还杯子的时候,还很不好意思的跟我说因为没买酒杯,只能跟我借杯子喝酒。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这货手里还拿了个威士忌的瓶子。尼玛,开学一个礼拜,你都没有想过喝水的问题吗,要喝酒的时候才意识到还需要杯子的存在吗?!虽然我的内心在各种就他的行为吐槽,但是我还是没说什么就把杯子拿回去了。
然后,这货就把我当成了知音啊,经常各种给我和我的室友开讲座将关于就的各种知识啊,各种伙同他的朋友拽我们参加party啊,这个party就在他的房间,拽过去毫不费力啊,有木有。
PS:我会告诉你们有一个礼拜五,他们敲我房间的门,我不想去party就没开门装作不在,结果他们打我手机,我接了。问题是我的手机是响铃的,而且非常响,于是敲门声在我接起电话那一刹那顿了一下,然后瞬间变得无比猛烈。。。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跟国际友人产生的代沟,大概是文化差异吧。就这个问题,我和工程系的那些人进行了友好的交流。有的人不喜欢中国人是因为单纯的种族歧视,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不了解中国人而产生的误解,更糟糕的事,喜欢息事宁人的中国同胞很少去跟那些人辩解,所以误会就一直没解开。我的一大优点就是很敢和各种人交流,无论是教授也好还是其他国家的人也好,都没有问题。所以,当那些有人的时候发表一些让我很不舒服的言论的时候,我就会毫不犹豫的反驳,我的口语经此被磨练的很好,以至于后来很多人都以为我至少是在这边读过初中的(我是高中毕业才出来的)。
其实很多外国人不会因为你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懂得收敛,反而经过一两次的试探会更加得寸进尺。相反,如果一开始你就很严肃的反驳他们,大多数人反而会因此意识到你是个有血性的人,是不好惹的,并因此而尊敬你。具体的争执我不太记得了,只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男生讲到东亚病夫这个问题,后来又说到不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喝酒,因为他们都很不能喝。我当时出离愤怒了,我表示你怎么知道我们不能喝,我们只是不想喝而已,我们出个姑娘都能喝过你们。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喝掉了将近一瓶60度的伏特加,终于把那个口出狂言的男生喝倒了。看着那个男生不行了之后,我就谁都没理,出门右拐,回房间睡觉去了。大家也没拦我,以为我还在生气。其实,我当时已经很醉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脑却还可以控制自己不倒下,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原来自己喝醉的症状就是犯困。我回到房间连衣服都没脱,倒在床上就失去意识了,一口气睡到了第二天晚上才醒,我的室友说我中间连身都没翻过,她跑过来看我还有呼吸才没打911(我没有酒精中毒真是个奇迹)。起来之后,我就跑到卫生间各种吐,整个人昏昏沉沉难受极了,而且浑身都是酒味。在那之后,我就发誓再也不喝酒了,反正也不好喝,我一听到absolute的伏特加,就会条件反射的回想起那个恶心的味道。
不过,这件事情的结果还是好的,那个男生后来跟我道歉了,还很佩服的说作为一个不到100磅的女生能一口气喝掉这么多很了不起(那个男生可是超过了190cm,而且很壮的)。另外在那之后,那群人就都很尊重我了,关于中国人的敏感话题也终止了。

之后的事会继续写,我的现状是在多大的实验室做work study(就是我给教授干活,他付给我薪水这样),暑假之后开始在另外一个教授手底下做research project,如果实验一切顺利,就可以出论文了。
我在大一大二甚至大三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跟着一群专业里顶尖的人工作(虽然这样会把我衬托得额外的蠢),我开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所有准备放弃或者因为成绩不好而对留学绝望的留学生们,有的时候你只是在自己不够努力的时候,为了减少罪恶感欺骗自己就是能力不够或者就是不如别人才失败的,次数多了,你就相信自己的谎言了,然后真的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失去自信也没有了再次努力的勇气。
有的时候,只有全心全意去拼一回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走这么远,人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
第二天的自己总会超越昨天的自己,这样想着就总想知道今天的努力会把明天的自己带向哪里,而未来的自己又会站在哪里,至少我是这样期待着的
如何让自己不那么蠢(4)—— 关于part-time的一点想法
大四上学期是很有突破性的,因为我找到了part-time还有我们学校实验室的volunteer,还选了4门课!好吧,这没什么好骄傲的,因为正常人都是选5 门,但是考虑到我大一到大三都只选了3门课,所以也算是进步了吧。
part-time是在Yorkville的服装店卖羊毛衫,丝巾,还有首饰之类的,是在那里打工的朋友介绍我去面试的。我的朋友曾经感慨这家店里卖的东西在中国100人民币都不到都可以买得到,在这里却翻了10倍还不止 ,买到几百刀,羊毛衫因为是尼泊尔产的,原价也便宜的发指。而且明明不是名牌,这里的包却卖得比Michael kors还贵,明明左看右看都长得很像国内奶奶们上街喜欢用的由布条拼成的布袋子。一条看上去很普通的丝巾,定价也要二百多刀,因为看着很眼熟,我翻了一下产地,发现是中国云南,那个地方宰游客的地方的丝巾都没有卖这么贵的。其实,我抱怨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店长要求我们每个小时卖100刀以上这个规定是多么不合理。虽然会有人傻钱多的顾客跑到我们店里买东西,但是那种人很稀有啊。除了这个坑爹的要求,还有有的时候被骂得像狗一样并会威胁干得不好会开除我们以外,店长在大方向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工资从来都是按时按规定发放的。我在中餐馆打工的朋友表示工资绝对是比最低工资($10.25/小时)少的,有的才6刀一个小时。
我们店长只有一点让我非常无法忍受,那就是随便给我加工作时间(我比较敢开口又擅长忽悠别人买东西),虽然付得是时薪,工作时间多意味着工资也变多,但是我完全不高兴好吗。你把我上课时间也排上班是想让我辍学给你打工吗?!考试期间,我表示要复习,不能打工,店长就很不高兴地表示你面试的时候每周可是有3天时间是空的,可是店长,那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一年里面我的时间安排难道不能有变动吗。总之,被强迫去打工之后,我非常的不开心,我不开心的原因在于我意识到把这份工作经验写在CV上一点用处也没有(我又不是学商的),我的理想是在实验室搞科研跟卖衣服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教授不会因为我买过衣服就收了我啊,搞不好教授卖衣服卖的还不如我啊,可是我却要在期末考试期间在连觉都不够睡的情况下被逼着卖衣服啊,这换谁谁能开心的起来啊(那些一边打工一边赚生活费的同学是非常伟大的,我知道亲身实践了才意识到这一点)。
PS:我一直很好奇,衣服卖的好会有什么奖励,有的店里会给commission之类的,我们店长的奖励方式是多给你安排工作时间。。。报告店长,店里都是学生党啊,你这样大家都不会想好好卖衣服了
终于有一天,我爆发了,在我考完试本来筋疲力竭还要去工作的情况下,下午工作出错不断,店长很生气的表示在这样你就不用干了。我表示好啊。然后店长沉默了一会表示其实你卖东西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是不是工作时间太长了,要不然你每个礼拜只工作一天怎么样。经过讨价还价就变成了,我只在reading week和暑假的时候打工,我有时间的时候发邮件给店长,然后她给我排班,这样我就拥有自己选择工作时间的权力,而不是店长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其实打这种part-time,还是尽量争取一下自己的权益比较好,不然对方就完全无视你的权益了。像我们店里一个指望这个工作生活的姑娘(她是全职)就完全不敢反抗店长,店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告诉我有一天她要去看医生,结果店长已经把她的班排上了,她向店长请假,店长直接表示I don’t care about your personal health,结果这位姑娘不敢反抗,只能去上班。如果是我的话,就直接翘班去看医生了,毕竟健康比较重要,反正排班也没经过我的同意,而且我们也没签contract,不能算违约的。
反正我的现状是我的店长一直发邮件问我什么时候有时间去打工,我一直表示现在在考试没有时间,有时间会告诉她的,如果她把我辞掉更好了,这样我就不用考虑暑假要还在那里打工的问题了,毕竟我暑假里有一个实验室的work study,一个实验室的volunteer(我想考那个教授的研究生,他是我们系的元老之一,超级难考)还有一门解剖课在上,如果还要加上打工,那这算什么暑假,比上学还累!
但是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了一个更深的道理:人还是得自己有本事才行,如果我卖衣服卖的很糟糕,我表示辞职的时候,店长估计会欣然同意吧,终于踢走这个拿钱不办事的家伙了。而那个不敢反抗店长的姑娘也是值得理解的,毕竟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如果店长辞了她,她就没有收入来源了,就是这样店长才把她管得死死的,相比起她,我大概属于超级不听话的吧。当我问起那个姑娘他以后有什么打算,总不能一辈子卖衣服的时候,那个姑娘表示她准备读college,她当时college没读完就不读了,可是一年后,我问起她的时候,她还是计划读college却没有任何行动,如果是钱的问题,加拿大公民可是申请助学贷款,如果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店里都是学生党啊,我不明白她到底在犹豫什么。
人安于现状,讨厌改变是一种本能,我也不例外,让我克服这种本能的大概是我的自尊吧。有的时候当我忍不住想放弃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你将来能像那个姑娘一样为了最低工资被老板呼来唤去吗,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吗?既然知道自己做不到的话,那就赶紧挺住,好好复习吧,别想那么多没用的了。
努力让自己把那么蠢(5)—— 有没有那么一件改变了你整个大学的事情
如题,那就是进入实验室做volunteer了。多大的学生有多少我不知道,反正从我们一个班就两三百人,而且我觉得我们系还挺冷门的,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每次跟别人介绍完自己的专业之后,对方都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估计比较热门的Neural science还有Human biology一个班得有近千人了。多大的教授一共就那么一些(我也不清楚到底多少个),而且也不是每个人手头都有实验在做,而且一个实验室需要的人手也不多。像我们实验室已经算是招人招的多的了,一共也只有不到30个人(因为显微镜只有4台),而像心理学这种实验,估计几个人就可以搞定了。综上所述,进入多大实验室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僧多粥少。
PS:我们实验楼曾出现过小偷,被盗的都是笔记本电脑,大家纷纷表示小偷不识货,明明最值钱的是显微镜来着,我们实验室一台显微镜要9000多刀。。。
我 有的同学成绩非常好而且写了30多封邮件才找到实验室,我有的同学GPA3.5以上都没有找到实验室(不过他们两个好像申请的都是有钱拿的那种)。不过,即使你是做volunteer,实验室不缺人的话也不会要你,而且实验室从来都不在自己的主页上po招人信息,我那个时候一直好奇他们都是怎么招到人的,后来我很快就知道了。
我大四上学期的一门课是一个post doc教的,她在一次下课后问我们班有没有人想去实验室做volunteer,我们班大概有将近10个人跟着她来到了实验室(这就是小班的好处啊,如果是在con hall,她后面估计得浩浩荡荡的跟着一大群人)。然后,她把我们介绍给了实验室的另外一个post doc表示他的实验室现在缺人,你们可以去试试。那个post doc(也就是我现在的supervisor啦)的表情好吃惊有木有,他估计是想我就是吃午饭的时候那么一提,你居然一下子带了这么多人。总之,他还是把我们都排上了时间。
PS:我的supervisor后来告诉我,实验室招人基本都是从先别的实验室要走他们不忙的volunteer,或者是问lab manager要。我们实验室的lab manager自己也有research project在做,所以招了一大批volunteer然后筛选比较好的留下,因为是lab manager,他也有义务帮实验室里的其他人,比如我的supervisor,招volunteer。于是,我的supervisor就跑去lab manager那里问他手头的那几个volunteer怎么样啊,lab manager表示他们干得很好啊,我的supervisor表示ok, they are mine(你太过分啦),嗯,所以除了我们几个之外,剩下的volunteer都是我的supervisor从lab manager那里抢来的。这种实验室之间的内部交换,才导致外部的人进实验室很难,其实一旦进去了,活就很多了,如果你干得很认真的话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实验室做volunteer。
Volunteer时间表上的大部分人都是work day做volunteer,周末基本上没人,毕竟没人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做实验。可是我觉得work day需要上课,即使做volunteer时间也很分散(2个2小时肯定是不如一个4小时的),如果是周末的话,我可以一整天都呆在实验室里,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自告奋勇的拜托那个post doc把我排在星期天,就这样我在2013年10月进入了实验室,开始了我大学的转折点。
顺便说一下:我最近曾问起当初和我进实验室的那群人都怎么样了,我的supervisor表示有的人后来没有来,有的人中途就不再来了,大部分还是都坚持下来了,我很庆幸自己是留下来的那一批,没有中途放弃。
嗷,应该是“努力让自己不那么蠢”,我好担心我以后会不小心打成“努力让自己那么蠢”(这样的努力方向完全错了啊)
我讲了这么多好像都没有直接点题:

我以前在刷豆瓣的时候看到一个妹子讲到了自己刚到加拿大去便利店闹出的笑话,她说自己把coke和cock搞混了,非常尴尬,因为cock其实就是penis的俚语!这个时候,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坑爹的小学生英语课本里面"公鸡"的英文啊。
-------------------我是背景的分割线--------------------------------------------
Eddie是我们实验室的一个phD,他是个很神奇的人,关于他以后会专门介绍,关于他的吐槽我大概可以讲一篇呢。
一天,我和Eddie在lounge吃午饭的时候聊天,聊到生活作息的时候,Eddie表示自己无论多晚睡觉,只要太阳升起来,一定会自然醒。我非常羡慕,然后表示:wow,that's amazing. You're just like a cock.
Eddie楞了一下,然后不确定的说:you mean rooster ?
我点头的同时还在疑惑为什么要反问这个问题,不都是一样的吗。
然后,Eddie很自然地说thanks。因为他当时太淡定了,我就没有多想。
现在,我只想仰天长啸:天啊,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对Eddie说了什么啊!!!这就像一个外国人一脸羡慕地跟你说:你的作息太令人惊叹了,你就像鸡鸡一样。。。
Eddie同学简直是淡定帝啊,有木有。
我的同学去唐人街打了黑工之后终于意识到那种活简直不是给人类干的,从此发奋好好学习,你可以去国内的建筑工地搬两天砖试试,人想放弃的原因主要是对自己狠不下去心,当你发现你还可以对自己更狠的时候,读书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我爸爸收到我的拿到work study的短信,刚刚他专门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是我的父亲他很高兴。一是因为他觉得我很顾虑他的感受,二是他觉得我很厉害。他表示虽然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有的地方做的不到位,但是他一直牵挂着我,我在他心目中永远是No.1。
后来细问,我爸爸是因为太高兴了请别人喝酒喝多了,我就知道,我爸爸不喝醉的话,我估计永远都不能直接听到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这是冷笑话吗:

周日9点起床做实验对于爱睡懒觉的人真是一种折磨,我赖床的结果就是没时间吃早饭了。我上午的任务就是在显微镜底下数rotifer,中途中教授和他的狗进来了。我看到他的狗一直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看着我,就朝它招手吸引它过来,结果狗很傲娇的扭头走了。
我:...... (突然好想吃狗不理包子肿么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