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277、戎州大水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戎州(今四川宜宾)发大水,长江水位暴涨,不计其数的木头浮在江面上,江水为之拥堵,情况十分危急。刺史赵士宗马上命令水军驾船下河,捞取木料,总共捞起一百多段,都是上等木材。刺史公署地方狭窄,一百多段木材都放不下了。赵士宗觉得这是上天赐下的东西,决定用它来重修开元寺。
  一个月后,当地土著在江边遇见一个人,长得跟猴子似的,还沐猴而冠,穿着青衣。
  那“猴子”煞有介事地说道:“我是关将军派来采办木料的,不料被你们州府给夺了去了,现在我势单力孤,也不能把你们怎么样,不过,你告诉刺史,我明年就来取!”
  说罢,“青衣猴子”就不见了。
  土著很害怕,赶紧禀报刺史,赵士宗没太在意。
  第二年七月,天刚朦朦亮,江水再次暴涨。戎州城依山傍水,但地势很高,每次发大水,江水也都还离城池五十丈远。但这次不同了,洪水汹涌而来,滔天巨浪高百余丈,扑天盖地。戎州城顿成鱼塘。城池地基下陷十几丈,有好几块巨大石头随波而来,石块足有三间房子那么大,砸坏房屋无数。涌入城中的水都是酱黑色,腥臭无比,百姓苦不堪言。直到夜间,洪水这才退却。
  知州虞藏玘带着家眷随从早乘船逃往别处,直到半个多月后,戎州城地方干了,这才率众返回。戎州城已经荡然无存了,只留下几块巨大石头巍然挺立着,城池街市官署民宅仿佛消失了一样,连地基都看不到了。
  知州到处巡视,来到江边,开元寺玄宗真容阁居然被大水冲到这儿来,卓然立在沙滩上,这里,距离开元寺原来的地方相距十余丈,开元寺其他建筑以及铁铸的、石雕的佛像,也都不翼而飞了。
  
  不知青衣猴子说的“关将军”究竟何方神圣?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小猫可爱古灵精怪!
  楼上兄台太牛了,向你致敬了!
  作者:月海蒂斯 回复日期:2010-8-20 0:02:00
    家里原来也有这些古代的传奇话本,可惜搬家都丢了,很多故事都看过,不过很多是文言文,翻译成白话也没有楼主写的有意思,连追两周终于追上大部队,特来留名
  
  
  我小时候也有很多书都丢了,想想很可惜啊!以前出书很严谨,质量都很好。今时不同往日了!
  278、武昌三魅
  
  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年间(420-422),张春为武昌太守。城中百姓嫁女,新娘子还没登上马车,就突然发疯,撕咬殴打身边的人,嘴里还说:“我是不会嫁给俗人的!”
  一家人吓坏了,赶紧请巫师来。巫师查看一番,笑道:“没事儿,中邪而已!”
  巫师令人将新娘子捆绑起来,运到长江岸边,随后端坐蒲团之上,敲打一面小鼓念念有词。
  张春是读书人出身,素来不信邪,认为一定是巫师故弄玄虚蛊惑人心,限他三日内抓到妖邪,否则一定严惩不贷。巫师笑而应允。
  第二天,有一条青蛇从江水中窜了出来,乖乖地爬到巫师身边,巫师取出一颗大钉子,钉进大蛇脑袋,将它牢牢钉在地面上。
  正午时分,又有一只大乌龟浮了出来,也是乖乖地爬到巫师身前,一动不敢动。巫师用朱笔在乌龟背上画了一道符,又令乌龟重返江中。
  傍晚时分,有一只大白鼍(音tuo,也就是鳄鱼)从江水中窜了出来,忽沉忽浮若隐若现,那只乌龟在它身后紧追不舍,大白鼍好像很害怕的样子,极力想摆脱乌龟,却难以做到,无奈之下,只得从水中出来,徐徐爬到新娘子身边,含情脉脉地看着她。新娘子也很动情,哇哇大哭起来,恳求巫师说道:“你饶了他吧,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巫师厉声斥责:“你鬼迷心窍,畜生也愿意嫁吗?”
  新娘子状若癫狂,极力挣扎,喝道:“你辈俗人,怎知个中妙处?我就爱他,与你何干?不要多管闲事了!放开我,放开我!”
  大白鼍也急了,想要上前咬断捆绑美女的绳索,巫师大怒,上前一剑将大白鼍刺穿,大白鼍登时血溅五步命丧当场。
  美女尖叫一声,昏厥过去。
  围观群众惊呆了,太守张春也在旁观看,叹为观止。
  张春问道:“妖邪鬼魅害人,通常不都是一个吗?这次是怎么了,组团忽悠这位美女呢?”
  巫师笑道:“蛇是传话的,乌龟是媒人,大白鼍才是这女子的情郎。这三个妖怪结成团伙,分工协作组织严密,惯于诱骗未成年少女。我把他们三个全收拾了,才是除恶务尽嘛!”
  张春不禁大笑,这才信服巫师的能耐。
  不一会,新娘子苏醒了,早已不记得前日之事,跟大白鼍私定终身云云,更觉莫名其妙。后来,她夫家不计前嫌,又择一良辰吉日将她娶过门,夫妻恩爱,完美结局。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估计要等到下个月了,呵呵,多谢支持啊!
  2627#作者:青灯猫猫 回复日期:2010-8-20 18:21:00
    41、孔子夜梦获《麟书》
    ……
    还有,“秦尚黑,秦崇水德。代周火德也。汉尚黄,土德代秦。”既然汉朝是土德,怎么会赤气冲天呢?上网查了很久也没结果,郁闷中——
    —————————————————————————————
    回楼主: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到汉武帝刘彻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红颜祸水一词便是由赵氏飞燕合德姊妹而来,二人如水,灭了汉家天德王气……
  
  兄台太牛了,我把这段复制到我的书里行吗?
  279、猎户化鹿
  
  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年间(275-280年四月),鄱阳乐安县(今江西省乐安县)有一位姓彭的猎户,每日和儿子结伴进山打猎,经常满载而归。
  有一天,彭某父子再度进山打猎,彭某突然跌倒在地,化成一只白鹿,蹦蹦跳跳地跑了。其子追赶不上,嚎啕大哭而回,从此折断弓箭,再也不打猎了。
  到了彭某孙子辈,因为生计无着,只得重操先祖旧业,继续打猎为生。一日,彭某的孙子进山打猎,射中一只白鹿,扛回家中剥皮拆骨,这才从白鹿两只角内发现道家用的七星符箓,上面还刻着他祖父的名字、家庭住址乃至于乡居年月日,彭孙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只白鹿就是自己的爷爷啊!
  前情往事涌上心头,彭孙子懊悔不已,将白鹿尸体安葬,焚烧弓箭茅舍,从此迁居他乡,再也不打猎了。
  
  
  鹿角内有道家七星符箓,显然,这彭某人一定是被邪道诅咒,才变成白鹿的,可是,白鹿居然活这么久,还被自己的孙子射死,真是冤孽啊!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2641#作者:zifuxyx 回复日期:2010-8-21 23:09:00
    386#作者:回形镳 回复日期:2010-4-11 14:32:00
      作者:魇之侠 回复日期:2010-4-11 0:40:00 380#
      可能是让他经历大富大贵大贫大贱之后,看透世事,这才是修道的基本条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教在人性的修练上面,就有许多宝贵的经验。
      还分成了三段“戒、定、慧”,也有人概括为“精进、持忍、坐化”。
      由此,才能真正悟透大梵天——也就是宇宙的一切与人性的一切了。
      
      老道这种教育方法,既无循序渐进,又无客观测验机制,只依靠一时半会的“发宏愿、起善心”,还停留在靠肾上腺素使劲的阶段。
      然后,就给端来个大千世界去让其自嘎揣摸,连点“科学发展观”都没有。
      
      后果老早就可以预知的了。
      
      所以,这叫做“大跃进”的方式,就算把好铁放进炉子里面炼,也只能炼出渣渣来。
    ------------------------
    不懂不要乱讲 !!!
    已现代人的思维去琢磨古代道家的修炼只能是驴唇不对马嘴
  
  
  那兄台有何高见呢?
  280、吴客木雕
  
  魏安釐王一日游猎,见半空中大雕翱翔,很是羡慕,说道:“我要是能像大雕一样,振翅翱翔在天上,俯视天下人,岂不是像看草芥一样了?”
  众随从、宾客都夸赞魏安釐王高瞻远瞩气魄宏大。王坦然受之,得意洋洋。
  有客居魏国的一个吴国人隐游擅长木雕,听闻此事,就用木头雕了一只大雕,惟妙惟肖硕大无朋,抬着进献给魏安釐王。
  隐游原本想讨好魏王,没想到魏安釐王一看这木雕,气不打一处来,说道:“这玩意很像真雕,可是不能飞啊!中看不中用,奇技淫巧!做这样没用的玩意,简直就是奸民!混账!”
  隐游一听,坏事了。魏王一定是想飞却飞不起来,郁闷了,再见木雕,更郁闷,简直是火上浇油啊!
  隐游见魏安釐王眼露杀机,已经明白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赶紧拜倒于地,说道:“我听说大王一直想飞天,所以这才雕个大鸟献给您,没想到您老人家不喜欢啊?这鸟虽是木头的,却也能飞,不信,我给您演示一下吧!”
  隐游登上木鸟,念念有词,木鸟振翅高飞,转眼间飞到天际,白云苍狗之间霞光万道,隐游向魏王遥相挥手,转瞬间消失踪影。
  魏安釐王气得直跳脚,就更加郁闷了。
  
  很显然,这个魏安釐王是个亡国之君,好高骛远又贪婪暴戾。
  而这位隐游兄,简直比鲁班还牛啊!鲁班用竹片做成一只小鸟,在天上飞了七天七夜才落下来,可这个木鸟,竟能像飞机一样载人飞行,岂不是更神啊!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呵呵,楼上兄台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回形镳说佛、道有相通之理,也是一家之言啊,比如有专家说南宋和明朝的“心学”有点跟佛教禅宗的“顿悟”之学类似,儒家和佛教都有相通之理,佛道也该有吧?
  2668#作者:BH的飘过 回复日期:2010-8-24 12:34:00
    楼主这段时间是不是很忙?更新的故事都比较短了
  
  
  呵呵,是啊,在写一个电视剧呢,实在是太忙了,不好意思啊!
  2673#作者:shantixun 回复日期:2010-8-24 16:55:00
    作者:魇之侠 回复日期:2010-8-24 13:04:00
      2668#作者:BH的飘过 回复日期:2010-8-24 12:34:00
        楼主这段时间是不是很忙?更新的故事都比较短了
      
      
      呵呵,是啊,在写一个电视剧呢,实在是太忙了,不好意思啊
    
    楼主,什么时候开拍,我要当男配角的第27个替补裸替
  
  想必兄台的身材不错!
  2675#作者:青灯猫猫 回复日期:2010-8-24 18:07:00
    佛道儒 有相同处
    也许是孕育在同一个文化土壤里。
    大家说,且慢,那道儒也罢了,佛可是古印度的东西啊。
    三天华法 禅密律净 佛法八宗。
    这里特别指禅宗。
    佛教到了中土,和中土文化融合,因为要传播,就要适应当地的思维模式,就要让人看懂。这一点从佛经直译,桀骜难懂 到 逐渐意译上可以看出一点。 佛法和儒家诗词文化有了几次融合。禅宗是源自中国,传到日本,讲究顿然开悟,智慧的光芒闪烁间,明白了真理。
    其实,佛,在古梵语里本是大智慧者的意思,早期的佛教是不拜偶像的。释迦摩尼灭世后,没有写好的经典传世,其弟子收集整理乔达摩。索达科生前的故事事迹,言谈理论,写下了经文传世。
    还有一宗教,伊斯兰教。
    如果有人去西安的大清真寺,细看存寺碑文的话,应该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默罕默德 和孔子的关系……
    不贫了,怕说出那碑文被拍。大家有机会自己去看吧。
    但能证明,宗教间不但光有冲突,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儒家是思想,个人认为还是算不得宗教的。
    顺便鄙视一下朱熹一类
  
  
  佩服佩服啊!
  不过,朱熹也是一代宗师啊。
  281、干将莫邪
  
  楚国著名铸剑师干将、莫邪两口子,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是个急脾气,因而大怒,扬言要杀掉他们。
  剑分雌雄两把,皆当世神剑,当然,宝剑既分雌雄,就跟人分男女一个道理,雌雄精巧轻盈削铁如泥,雄剑势大力沉刚猛凌厉,究其威力,自是雄剑占优。
  莫邪快要生了,干将对她说道:“咱们为大王铸剑,耗时三年呕心沥血,可是大王却不那么想,以为我们故意怠慢,所以,这次去交差,肯定凶多吉少。你快要生了,将来要是生了男孩,一定要让他为我报仇!你告诉他,出门望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在其背后。切记!”
  于是,干将带着雌剑来楚王宫复命,没想到的是,楚王也不傻,身边有高人,相剑师一见雌剑就把干将出卖了:“大王,干将这厮很不靠谱,把雌剑拿来交差,却把威力更大的雄剑藏匿,简直是欺君罔上心怀叵测包藏祸心图谋不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
  相剑师义愤填膺故作忠义状,其实是想激楚王赶紧杀掉干将——原因很简单,相剑师都是铸不成好剑才改行“相剑”的,同行是冤家啊!(跟现在相声界有一拼啊!)
  干将争辩道:“大王,我这宝剑乃是雌雄同体的,威力更胜一筹,这是新产品,反传统的,相剑师不懂!”
  楚王暴怒:“还敢诓骗我?当我傻啊?听说过人有不男不女的,还没听说过剑还有雌雄同体的呢!来人,拉住去砍了!”
  就这样,一代铸剑大师干将无辜被杀。
  老天有眼,莫邪真的产下麟儿,取名赤比,长大后身强力壮勇猛过人。
  赤比问他娘:“娘,俺爹呢?咋老没见呢?”
  莫邪垂泪,将前尘往事娓娓道来,赤比不禁怒从胆边生!窜出门外,向南方望去,压根就没看见山,只有堂前松木柱子杵在那儿,底座是块大石头。赤比果真聪明,猜破谜题,以斧敲碎大石,果真找到雄剑。
  从那儿以后,赤比整日什么都不干,满脑子复仇雪恨刺杀楚王,不停地写刺杀楚王可行性方案,可没一个靠谱的。
  楚王想必也是心灵感应,一日做梦,梦见一个小男孩,两眉之间相距一尺,挥动宝剑要杀他。楚王噩梦惊醒,以为真有其事,就悬赏一千金,捉拿“眉间尺”。
  赤比听闻此事,叫苦不迭,心道:“我长这么有个性,也是麻烦事啊,这一出门还不被人抓啊?”
  于是乎,赤比拜别母亲,逃往深山中。
  赤比心情郁闷,在深山老林唱起歌来,语调悲壮高亢,声震山谷。一位侠客闻声而来,问道:“哥们儿,你年纪轻轻唱歌这么悲凉,有啥烦心事儿啊?”
  赤比说道:“我是铸剑师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无道,冤杀我父,报仇无门,所以心生悲凉。”
  侠客道:“听说楚王悬赏千金买你人头,你把脑袋割下来给我,我带上你的脑袋和雄剑去见楚王,定能伺机杀掉他,为你父子二人报仇!”
  赤比叹息一声:“看你样子也不像是忽悠我的,既如此,这么活着也是憋屈,我头给你!”
  赤比自刎而死,脑袋割下双手捧着递给侠客,站着僵硬了。
  侠客凛然说道:“你放心,绝不辜负你!”
  赤比的尸体这才放心地倒下。
  侠客带着“眉间尺”的脑袋和雄剑来见楚王,楚王喜出望外也不防备,侠客说道:“这是勇士的头颅,应该热汤烹煮才行!”
  楚王如其言,下令架起铜釜,将赤比头颅扔进去煮,煮了三天三夜,头颅还没煮烂,依旧肤色如生怒目圆睁,在沸水中一跳一跳的,吓得楚王够呛。
  侠客说道:“这小子的头颅真硬实,不过,大王身有煞气,可凑近观看,此头必烂!”
  楚王信以为真,刚刚靠近铜釜探头一看,侠客挥动雄剑顺势一砍,楚王脑袋登时落入沸水中。楚宫卫士蜂拥而至,要杀刺客,侠客自知不保,也砍掉自己的脑袋,三颗脑袋都在汤锅里煮,片刻工夫就煮烂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他,难分彼此。无奈之下,只得将肉汤分做三份,草草安葬,因为没法分辨哪个是楚王,所以这三座坟墓统称为“三王墓”,在今汝南北宜春县境内。
  
  
  晋 干宝《搜神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