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鬼赃
陕西农村一位老太太,家里经常闹鬼,搞得鸡犬不宁。一日,一位道士来乞食,老太太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道士吃,道士很感激,说道:“你家是不是常闹鬼啊?受你一饭之恩,贫道自当斩妖降怪以作报答。”
老太太很是高兴,请道士设坛作法。道士燃起一堆火,把背囊中的符箓投入火中,登时火焰怒发,雷霆震震,房前屋后惨叫声不绝于耳。
良久,道士叹息道:“妖怪都被灭了,可惜跑了一个。”
老太太一听吓坏了,叫苦不迭。
道士笑道:“不妨,跑的那个妖怪被我打伤,没二十年休养断然不能恢复元气,我这儿有把铁简,乃是镇邪宝器,二十年后要有意外,你把它投入火中,自能降妖除怪。”
老太太接过铁简,道士就不见了。
从那以后,老太太把铁简视为镇宅之宝,但是她女儿年幼无知,到处跟人显摆,惹得很多人都来参观铁简。老太太动了个心眼,悄悄找个铁匠打了一把一模一样的,用来应付那些看热闹的,把真的铁简系于腰间辟邪,从不离身。
二十年很快过去了,老太太始终没有放松警惕。
一夜,有位自称大王的人率一队军士来到老太太家借宿,对老太太说道:“听说你家中藏有一把铁简,乃是世外高人所赠,拿给我见识一下吧。”
老太太把假的铁简交给大王,大王把玩良久,不见归还。这帮人在庭院中生了一堆火,烤肉豪饮,粗鄙不堪。
大王一时酒醉,喝道:“老太婆,听说你女儿长得不错,叫出来陪本大王喝酒!”
老太太觉得不对劲,一边带着女儿出来强颜欢笑,一边掏出腰间铁简,扔进火堆。登时雷鸣电掣,烟火满院,这帮人惨叫哀嚎起来,听起来不像人声。不一会,烟雾消散,庭院中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具猕猴的尸体,其中一个猕猴极为健硕,身上有旧伤,估计就是当年被道士打伤逃走的那位,二十年修炼养好了伤,又回来报复了。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妖孽终究毙命。老太太唤来官兵,清理现场,发现猕猴身上带着很多金银玉器,都是人间罕有的精妙珍宝,令人眼花缭乱。自然,这些宝贝都被官府充公了。
当时,泰不华元帅为西台御史,读到这个案子的卷宗,不禁拍案叫绝,用朱笔在卷宗上写了“鬼赃”二字,还亲自到府库查验妖怪留下的宝贝,赞叹不已。
妖怪留下的贼赃,真是闻所未闻。作者言之凿凿,好像真的一样,令人不得不信啊!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331、娑婆树种子雨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陶宗仪从杭州到湖州避难,三月二十三日,黑气亘天电闪雷鸣,旋即下雨,有东西像果核一样,随雨倾泻而下,五颜六色光莹坚固,用牙咬开吃了,好像松子仁的味道,当地高僧说这是娑婆树的种子。
闰三月十二日,这样的娑婆树种子雨又下了一次,很是诡异。
八月,经过杭州,听人说三月十八日那天,这里也跟湖州一样,下了树子雨,人们都啧啧称奇,但不明所以。
九月十日,红巾军大举义兵席卷而来,凡是下过树子雨的,都被战火焚烧殆尽,没下过种子雨的地方安然无恙。
九月二十六日,湖州被红巾军占领,仪凤桥四周的房屋尽毁。记得当时下树子雨,就以仪凤桥附近最甚。娑婆树种子雨,竟是灾难的先兆,令人触目惊心。
唐朝白居易的诗集曾记载,月中有桂花树的种子从天而降,落在天竺寺。
宋人叶梦得的《玉涧杂书》也有类似记载,说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十一月),七八月间,有桂花树子从天而降,其大如豆,分黑白黄三种颜色,吃下有辛辣味,有和尚道士捡了些种子用来种植,居然成活了二十五株。
然而,唐宋两则记载下树子雨,都没发生灾变,也就谈不上天降示警了,可偏偏元朝末年的所谓“娑婆树子雨”却是一时之谶,耐人寻味啊!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332、河豚之毒
吃完河豚之后,一日之内绝不能同吃中药汤剂,中药中常见的荆芥、乌头、附子跟它都相克,吃了必死无疑。
江阴有位老学究,吃了河豚后又服汤剂,结果一命呜呼。
河豚的鱼籽更不能吃,吃下之后会使人肚子胀痛而死。倘若及时跳进水里浸泡一夜,可保勉强保命,浸泡一夜必定呕吐,吐出来的河豚鱼籽大如芡实。世人相传,误食河豚鱼籽中毒的,必须立刻喝下污秽的东西导致呕吐才行,否则必死无疑。或用龙脑浸水,或用至宝丹、橄榄浸水服下,都能解毒。后又有一个偏方,说把槐花微微炒热,加上干燕支捣成粉末,用水调服,毒性可解。
看来,吃河豚得冒着生命危险,必须事先准备好上述解药,才能大快朵颐。世人都说中国人什么都敢吃,真真名下无虚。这也反衬出河豚之美味,吃上一口虽死无悔啊!
只是不知道这些古代偏方,到底能不能解河豚之毒。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3524#作者:成成的宝贝 回复日期:2010-10-9 14:18:00
太好看了!我这个万年潜水王终于要冒泡了。昨夜一点起来照顾完小BB后上网找故事催眠发现这个帖子,结果越看越新鲜,从此念念不忘,一发不可收拾,熬红了眼睛看到现在即将赶上大部队,特记号并祝贺楼主出书,希望能很容易买到,以便留给我家小子看这么有趣的故事!以后若有第二第三第N本,也要继续买来!最后罗嗦一句,这个楼真友爱啊!感觉真好!
呵呵,第一册很快就能出来了!新华书店上架哦!
多谢支持了!
333、奸相李林甫家的奇异事
一代权奸李林甫,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拜相,大权独揽气焰熏天,干了很多缺德事。他自己心里清楚,很多官员和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必欲处之而后快,不免心中有鬼,时常抑郁,总觉得有鬼魅骚扰家宅不宁。于是乎,李林甫找来一位道士,向他求教。道士笑道:“相国执天下权柄已久,难免得罪个把人,您福大命大,还在乎这个?”
李林甫说道:“你别拿这话搪塞我,没准儿你还恨我呢?你就照实了说,只要能趋吉避凶,我定重赏你。”
道士思量再三,硬着头皮说道:“相国惹祸不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我虽有手段,也就能护您十年不中邪。”
李林甫默然,良久才叹息道:“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也罢,你说吧,让我怎么办才好?”
道士说道:“你去找一个神射手做保镖,寸步不离左右,可保十年无虞。”
李林甫赶紧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长安西市找到一个退役的老兵,号称神射。老兵前来拜见,说道:“我曾是军中赫赫有名的‘赛李广’,可惜近年多病,家里穷困潦倒无钱医治,就只好退役了,不过,穷归穷,我的箭术倒没撂下,相爷但有驱驰,小人愿孝犬马之劳。”
李林甫很高兴,给他很多钱财,请来名医为他诊治,老兵这么一调理,更加精神奕奕箭无虚发了。从那以后,老兵寸步不离李林甫,做贴身侍卫,倒也太平无事。李林甫渐渐放松警惕。
有天晚上,李林甫大摆筵席招待狐朋狗党,莺歌燕舞觥筹交错,好不热闹。老兵一如既往地背着弓箭穿着铠甲侍立身旁,李林甫觉得宴请的都是心腹,又在戒备森严的家中,一定不会出事,就打发老兵回去歇息。老兵刚回到住处躺下来,就觉得外面忽然静了下来,宴会方向居然也寂然无声了,不禁嘀咕道:“不对啊,宴会不可能这么快就结束的,怎么一点响动都没有了?是不是出啥邪门的事儿了?”
老兵赶紧跨上弓箭冲了出去,只见南墙外一个包袱扔了进来,坠落于地,紧接着,一个黑衣人也翻墙进来,老兵不由分说,张弓引箭,正中黑衣人前胸,黑衣人惨叫一声仓皇逃走。
老兵慌了神,急忙赶到宴会现场,只见所有人都像被使了定身法,个个呆若木鸡一动不动。老兵上前跪拜呼喊:“相爷醒来!”
喊了很多声,李林甫依然保持着笑容可掬举杯半空中的姿势,纹丝不动。其他宾客、舞娘、弹琴的、丫鬟仆役也都如此,好像固定在地面上的木偶一般。场面极其诡异。
老兵狂奔到南墙下,找到刚才落地的那个包袱,包袱打着死结,好容易才解开,里边是上百只竹签,竹签上写着字,老兵一看,正是在场所有人的名字。老兵拿起竹签念了起来,从李林甫开始,念到哪一个,哪一个就应声答复,旋即苏醒。好一会,所有人都如梦初醒,昏昏然不知何故。李林甫第一个醒来的,早吓得一身冷汗,肝胆俱裂。但高朋满座,李林甫也只得强自支撑,继续饮酒作乐歌舞欢宴。
第二天,李林甫惊魂未定,请来道士求助,道士惊道:“幸亏老兵在,否则,相爷满门老幼以及门下诸公都得玩儿完!昨夜那个黑衣人肯定是向相爷索命的冤魂啊,一箭射中元气大伤,十年后必然复还!到那时,就不是贫道所能料定得了!”
李林甫一听,又抑郁起来。几年后,忠心耿耿的老兵死了。到了十年之期,李林甫果然暴卒,满门被斩家产被抄,一切化为泡影。
我一直觉得奇怪,古往今来的贪官污吏其实心里都明白,自己干了这么多缺德事,迟早会有报应!可偏偏欺下瞒上、贪赃枉法、杀人放火、欺男霸女忙活得乐此不疲无休无止,好像吸毒上瘾似的,非等到被抄家灭族时才肯罢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唐 张读《宣室志》
据说某贪官被抓时,包包里装着手枪想自杀,结果被按住了,唉,真不容易啊!
334、索命古木
唐敬宗宝历年间(825年正月-827年二月),河南龙门寺和尚法长,回老家郑州原武县(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收割麦子。
当晚,法长策马疾驰,故乡已是近在咫尺。忽然,马停住脚步,不敢向前。法长归心似箭,鞭打呵斥,马儿就是不肯向前迈一步,只是瞪大眼睛朝东看,很惊恐的样子。
法长也暗自心惊,趁着月光看去,只见几百步外,一截古木飘忽而来,法长吓坏了,赶紧下马躲到一边,偷偷窥视。古木逐渐接近,有道白气萦绕四围,离地六七尺,缓缓飞行。古木经过法长身边,法长闻到腥臭难当,比鱼市场还要难闻,侧耳倾听,隐然还能听到细微的呻吟声连绵不绝。
法长好奇心起,策马紧随其后,走了一里多地,到了一户人家门前,古木穿门而入悄无声息。法长心下骇然。
不一会,里边有人高呼:“糟了,咱家牛怎么死了?”
又有人喊道:“邪门了,驴也尥蹶子,蹦跶几下就死了!”
有丫鬟高叫道:“不好了,少爷口吐白沫,眼瞅着不行了!”
只听得一家乱作一团,哭喊叫嚷声此起彼伏。法长在外面不由得心生寒意。过了一会,里边没声儿了,一下子出奇得静。
法长赶紧高声喊叫,街坊四邻都出来了,法长把所见所闻急急说了,大伙一拥而上破门而入——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家一门老幼十几口,连带鸡鸭驴马牛羊,凡是会喘气的,统统七窍流血五官错位而死,场面惨不忍睹。法长带人寻找那段古木,却不见踪迹。
索命古木,太玄乎了,究竟是何邪物呢?匪夷所思啊!
唐 张读《宣室志》
万恶的手机党?真有趣啊!
第一次出书没经验,出版社非让改的书名啊!呵呵
335、漆桶怪
唐文宗开成年间(836年正月-840年十二月),河东郡(今山西)有位巡街小吏,经常半夜在街上巡查执勤,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维持和谐大唐社会秩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天晚上,明月如镜,小吏巡行到景福寺门外,见一个人蹲在地上,浑身黑漆漆的,双手抱着膝盖,耷拉着脑袋,像是在打盹儿。
小吏远远喝道:“唉,什么人?这是公众场合,严禁流浪汉露宿!你这样是影响我煌煌大唐富贵繁荣的正面形象,懂吗?赶紧给我起来!城外破庙呆着去!别让我再看见你!”
那人无动于衷,纹丝不动。
小吏孤身一人,街面上也空无一人,不禁有些害怕,强自镇定,怒吼道:“你丫听见没有?再不滚蛋,我敲锣了啊!待会三班衙役全县城管都过来了,你吃不了兜着走!”
小吏拿起锣开始比划,想吓那人离开,那哥们忽然跳了起来,张牙舞爪直扑小吏而来,小吏吓坏了,只见这人相貌极为诡异,脸白如雪足有三尺多长,身材极为瘦削,像麻杆儿似的,力气却很大,一下就把小吏扑倒在地,手里的锣都被他踩扁了。小吏挣扎起身,仓皇逃窜,那人在后面格格鬼笑。
第二天,小吏到处跟人说及此事,可惜人微言轻没人相信,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几个月后,景福寺重修庙门,挖掘地基,居然挖出一个漆桶来,漆桶细长,上部染有白泥,十分怪异。小吏来凑热闹,一见到漆桶恍然大悟,当夜见到的鬼怪,正是这个漆桶啊!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漆桶都能成精为怪,什么世道嘛!
唐 张读《宣室志》
3557#作者:BH的飘过 回复日期:2010-10-11 14:08:00
X档案这个名字本来是人家林素微mm的,结果出版社非要乱改,于是成了这本书的书名,这就叫传说中的乱点鸳鸯谱
是啊,现在书都快出来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作者:成成的宝贝 回复日期:2010-10-11 14:06:00
下树种子雨的那个故事会不会是有龙卷风刮的呀?还有河豚鱼那个,古代的方法不知道,但我们这边都是清洗之后高压锅煮过再拿去烹饪,吃了没事的。
这么说你吃过河豚啊?听说味道很鲜美啊!
336、龙舌张氏
北庭都护府西北沙州城外,有条黑河,河水时常泛滥,冲毁房屋,淹没良田,致使沙州之地民不聊生,百姓不得已离乡背井,好端端的耕地都荒芜了。当地人都说是黑河里的恶龙造的孽。
凡有官吏到沙州赴任,必须杀猪宰羊,谦卑地到黑河岸边祭祀,祈求恶龙发慈悲,不要兴风作浪。否则,必定霪雨连绵数月,河水暴涨,水漫城池,百姓皆为鱼鳖。
唐玄宗开元年间,南阳人张嵩就任北庭都护,听闻此事极为震怒,率领护卫军亲至沙洲黑河岸边,一面毕恭毕敬备下三牲供果祭拜,一面密令上百弓箭手潜伏起来,严阵以待。
不一会儿,风云突变河水湍急,一条黑龙张牙舞爪飞腾而出,足有百尺长,水桶粗,目光如炬鳞爪飞扬。恶龙一见贡品,收起神通降下云端,逐渐缩成几尺长,赶到供桌前,旁若无人地大嚼起来。
张嵩毫不迟疑,大喝一声一挥手,弓箭手万箭齐发,将恶龙射成刺猬,翻身倒地气绝身亡。
城中百姓哗然,奔走相告齐声叫好,纷至沓来,一起向张嵩跪拜。
张嵩将恶龙尸体进献给皇帝,唐玄宗很高兴,将恶龙的舌头割下来,赐给张嵩,令他世代珍藏。自此,张嵩一门,人称“龙舌张氏”,子孙后代承袭沙州刺史一职,一门勋贵数百年不绝。
注:北庭——唐方镇名。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设,辖境在伊州以西,故称伊西。伊州地处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今甘肃敦煌县城西)与西州之间,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亦称伊西北庭。统辖伊、西、庭三州以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开元后与碛西四镇节度使时分时合。贞元六年(公元790年)被吐蕃侵占。
俺的老乡张嵩,连龙都敢射死,勇气可嘉啊!
看来,再神圣的灵物,也都有好有坏良莠不齐啊!
《太平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