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作者:右边不要脸 回复日期:2011-7-7 12:28:00  作者:@木木鱼躲躲 回复日期:2011-7-7 9:25:00
      悲催,居然被包围了~
      哎,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哎~
      甘拜下风了..........
    
    --------
    你好容易认输。。。
    
    你的名字吸引人,我在考虑,咔咔咔咔
  
  
  呵呵,兄弟,看我面子,别吓唬人啊!
  作者:sekiaya 回复日期:2011-7-13 13:54:00  打的7.5折,21.8买的
    书很精致,老实说,那个插图画的并不太好,画的挺一般的,还不如将书的原文放在后面呢,好对照看,多好!
  
  是啊
  出版社很扯淡,不但不让附上原文,还把我的所有评论、解读都给删除了!令人愤慨啊!
  440、海鹞擒蛟
  
  唐朝中期,薛嵩镇守魏地时,邺郡有个人,酷爱饲养鹰隼,家中各种各样的老鹰数以百计,人送外号“鹰痴”。
  一天,有一位怪人带一只鹰来,在集市上得瑟:“瞧一瞧看一看啊,我这可是神鹰啊!你们谁家玩儿鹰就来比比啊,跟我这鹰比,那简直就是鸡崽子啊!”他这么一嚷嚷,引来很多围观群众,一见他这只鹰,不禁啧啧惊叹。
  这鹰不但个儿大,且雄纠纠气昂昂,两眼如炬,利爪如铁,浑身羽毛闪烁着幽幽的光芒,令人不敢近前观看,杀气逼人。
  “鹰痴”很快知道了,马上带着自己的鹰王来比试,结果可想而知,顷刻铩羽败下阵来。
  “鹰痴”不甘心,好说歹说,要用重金买下这只鹰。
  怪人笑道:“你是个爱鹰的人,我这鹰卖给你也不亏!”
  于是,神鹰归了“鹰痴”。鹰痴每日将神鹰带在臂上,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常常叹道:“神鹰啊神鹰,你我虽然有缘,但你不能翱翔天际一展雄姿,跟着我这个俗人日日百无聊赖四处逛荡,简直是暴殄天物明珠暗投啊!可我又舍不得把你放了,真是左右为难啊!”
  神鹰似乎能听懂,也有点神情黯然。
  后来,一个东夷人来求见鹰痴,想用一百匹上等绢帛换这只神鹰,当时,绢帛极其昂贵,更何况是一百匹之多。
  鹰痴笑道:“阁下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钱买这只鹰,想来不但是爱鹰,也知道这只鹰的来历吧?”
  东夷人道:“这是自然。这鹰名叫海鹞,神骏凶猛,能捕食蛟龙恶兽,我们海上人都奉它为神灵。”
  鹰痴不禁震惊:“原来如此!海鹞留在我身边陪我瞎转悠,实在是大材小用,太对不起它啊!听说邺城南郊陂水中,常有恶蛟作怪伤人性命,何不让它一试身手,也好为民除害呢?”
  于是,鹰痴带着海鹞来到南郊水边,将它放出。
  海鹞振翅高飞,直冲九霄之上,快如闪电,随即,俯冲直下,还未触及水面,河水就像沸腾一般,蛟龙在水中若隐若现惊慌失措。旋即,被海鹞利爪一击命中不得动弹,被提出水面,扔到岸边。蛟龙瑟瑟缩缩,还想挣扎,海鹞巨喙一啄,张嘴把蛟吞了下去。整个捕蛟过程,还不过一转眼的功夫。周围百姓观者数以千计,都被震得目瞪口呆。
  自此,蛟患消除,海鹞的英雄事迹,也被传开了。
  节度使薛嵩得知此事,两眼放光,马上派人调查此事。鹰痴很聪明,马上把海鹞敬献给薛嵩。薛嵩喜出望外。
  但没多久,海鹞就不见了。据说,海鹞逃离节度使府后,曾到鹰痴家房前屋后飞了三圈,盘桓多时,这才离去,消失在了天际。
  
  
  古往今来的当权者都一个德性,欲壑难填贪得无厌,到了绝不会有好下场。即便善终,也会祸及子孙。
  可是,手握权力的人不滥用权力,却是凤毛麟角啊!
  
  注:
  邺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相州置。治所在安阳(今河南安阳市)。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仍改为相州。
  
  
  
  唐 张读《宣室志》
  
  作者:木木鱼躲躲 回复日期:2011-7-15 17:12:00  魇大侠,问个问题哈,你翻译的古文,是在电脑还是纸质的呀?
    我看过《山海经》,可是没怎么明白,线装的共有4本,很惭愧的只看了一本多一点点~ 可不可以推荐一些看着玩古文的书给我呀?像《初刻拍案惊奇》类似的,可以吗?
  
  我都是买的套装书,比如《太平广记》、中国历代笔记小说大观等,当然,想要看完翻译改写完这些巨著,恐怕一辈子也难啊!
  作者:lxpsdd 回复日期:2011-7-20 13:22:00  右边不要脸 你的图越来越难看了;
    楼主 第二本书内容和第一本有重叠吗?
  
  呵呵,那位兄弟挺执着的,不要伤害哦。
  第二本内容跟第一本当然绝对没有重叠啊!第一本书是帖子的前208篇,第二本书是209-362,第三本还没出,量还不够呢!
  441、疯僧传奇
  
  溯城、密州(今山东诸城)之间不知什么时候出了一位疯和尚,举止癫狂、放荡形骸,以化缘为生。
  但凡有人施舍给他财物,早上给了他,傍晚之前必定会得到十倍以上的意外之财,百姓大呼过瘾,视他为财神,都愿意向他舍钱,以求丰厚回报,简直成了很多人致富的捷径了。
  和尚每去一家,都大大咧咧径直坐到上位,毫不客气地说道:“老衲就喜欢吃葱油饼外加杂合面条,快给我做去!”主人家自然不敢怠慢,赶紧下厨做来,毕恭毕敬地端上来请他吃。
  有几次,吃面吃到一半时,和尚就发狂了,撕扯自己的嘴巴,抽自己的耳光,痛骂自己贪嘴,还捡拾地上的牲畜粪便丢进碗里,美滋滋地狼吞虎咽而下。百姓见多了,也就不以为奇了。
  
  后来,密州城大雨倾盆河水暴涨,百姓登上城楼,眼睁睁看着水位越来越高,灭顶之灾就在顷刻,都无计可施,嚎啕大哭,哭声震天。
  疯和尚忽然出现,叫道:“可怜这满城百姓待我不薄,我不能见死不救啊!洪水!我来了!”
  说罢,一跃跳下城去,消失在洪波之中。
  不一会,水位降下五尺,到晚上,洪水已经退至墙根了。
  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发现,不但洪水全部退却,连地面都干了,很是震惊。大家蜂拥出城,寻找救命恩人疯和尚。顺着小河逆流而上,来到城西几里外的一个沙洲处,见和尚端坐其上,袍子都是干的,已然气绝身亡了。
  满城百姓跪伏于地,悲痛万分。大家伙决定将和尚抬回去风光大葬,几个壮汉上去想抬起他的尸体,只觉尸身重若磐石,像长在地上一样,根本难动分毫,更何况抬起来了。
  于是,又有人提议为和尚捐资兴建佛塔,将其尸身盖在塔下,以彰其德。可问题又来了,沙洲上尽是烂泥,压根没法打地基。无可奈何之下,大家留下几个汉子看守尸体,回城想办法去了。
  又过了一夜,看尸体的人回来激动地说道,和尚尸身之下忽然涌出黄土,形成了一片黄土岗,现已凝固,坚如磐石,正好可以修造佛塔。
  全城百姓出钱出力,日夜赶工,几天之后,佛塔建成。往来瞻仰祈祷的络绎不绝,成了密州城外一处名胜。直到五代时,佛塔依旧屹立不倒。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凡癫狂的人,都有过人之处啊!
  
  
  五代 刘崇远 《金华子》
  
  
  作者:雅蜜雅蜜嘿 回复日期:2011-7-28 14:18:00  
      但凡癫狂的人,都有过人之处啊!
    ---------------------------------------
    这句话,楼上的算不算癫狂呢
  
  
  呵呵
  
  我觉得右边不要脸 兄弟,没准是个高人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