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少bey 2012-6-1 10:14:00
多个故事串连互通已经颠覆我的世界观,多谢该贴让人茅塞顿开!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哈哈,我写这个也为改变我的世界观
我准备写一部架空历史魔幻小说,已经酝酿很久,地图都画差不多了,准备开一新帖子再发,大家有什么建议没有啊?当然了,这个帖子我绝不弃楼,一有时间还是要更新的!
@笑哈哈虎虎 2012-6-3 22:21:00
楼主楼主,咱们是老乡啊,握握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雅蜜雅蜜嘿 2012-6-6 15:35:00
作者:魇之侠 回复日期:2012-6-2 22:16:00 我准备写一部架空历史魔幻小说,已经酝酿很久,地图都画差不多了,准备开一新帖子再发,大家有什么建议没有啊?当然了,这个帖子我绝不弃楼,一有时间还是要更新的!
---------------------
我来抛下砖吧,
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民众能坚持看下来的文章一般都是语言很平实,描写贴近生活的,感觉真实,一般的帖子勾画的太庞.....
-----------------------------
二月河对我影响很深,但我倒觉得乾隆写的也不弱,急了点。康熙写得更接近明清章回小说,写得中规中矩。雍正写得更深刻,人物更鲜明,但的确有美化雍正的嫌疑。二月河老师自己也说,他是在不断研究史料之后,多年酝酿才爱上雍正的。
我想写的是一个架空的时空,一个大陆上发生的光怪陆离事,要能写成中国版的冰与火之歌就完美了,但珠玉在前,我战战兢兢啊
472、古乐三曲
齐泯王、齐宣王在位时,齐国有位处士名叫牧犊子,年已五十还未娶妻,到野外砍柴,看见雌雄两只雉鸡比翼齐飞,不禁悲从中来,心道:我空有一肚子学问,五十了连个老婆都没有,悲催啊!
牧犊子感怀不已,当即谱曲弹奏,成就绝世名曲《雉朝飞》。
东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冠军将军阴叔的妹妹卢氏七岁入宫学琴,从古乐谱中学得《雉朝飞》,乐曲高亢悲鸣,异于常人,闻之令人心碎。魏明帝曹睿驾崩后,卢氏离开皇宫,嫁给了尹更生为妻,世间再也没人会演奏《雉朝飞》了。
商朝时,陵牧子娶妻五年还没生孩子,他的父兄对其妻子十分不满,张罗着为他换老婆。其妻半夜起身,靠着窗户唱歌,悲痛欲绝。陵牧子听了肝肠寸断,也唱和道:“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以示自己决不肯休妻的决心。随后,陵牧子将其谱曲,就是后来的《别鹤操》。
樗里牧恭为父报仇,杀死仇人后亡命天涯,藏身于一处山谷之下。半夜,忽听茅屋外面有马儿嘶鸣,以为官兵追捕至此,心想命不久矣,手握宝剑严阵以待,准备血拼。天亮了,外面没了声响。樗里牧恭提剑而出,见屋外有马蹄印痕,这才恍然大悟:“莫非是天马降世,带我脱离险境?”
樗里牧恭带着行囊沿着马蹄印疾行,身后茅屋轰然倒塌。
樗里牧恭来到沂泽安顿下来,感念天马救命之恩,有感怀身世凄楚,抚琴而成《走马引》,琴声中隐然有天马嘶鸣,令人热血澎湃。
晋 崔豹《古今注》
@雅蜜雅蜜嘿 2012-6-15 8:36:00
我承认我看了三遍。
才看明白是三首古乐的由来
----------------
晕
@寒江夜雨 2012-6-19 11:16:00
范式字巨卿,张劭字元伯,二人好像是基情四射啊
-----------------------------
我不这么认为,现在人这么想我觉得很阴暗,古代,真的是有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的
@雅蜜雅蜜嘿 7238楼
楼主开新楼时告诉下我们啊,
你说的冰与火之歌搜了下,
名字太难记,没看完,是不是和翻译的人有关系呢,
真恨自己太浅薄,楼主这么喜欢的书都读不下去,
鄙视自己一下。
-----------------------------
冰与火之歌有美剧,不过里边的成人情节不大适合小女孩看,至于书嘛,正在研读
@木木鱼躲躲 7241楼
非常之欢迎啊!期待看到不同风格的楼主哦~
当然,开新帖一定要通知我们。
哎~好久都没来了,回到这里真的有回家的感觉,很舒服,很随意。
-----------------------------
哈哈,是啊,好久不见你了
@秋日虫语 7244楼
翻译有瑕疵,有賃居者嬲如故,不久也他徙。应该是有新搬进这宅子的人家,依旧闹鬼,不久之后新来的人家也搬走了。
-----------------------------
嗯,我并没有太拘泥
473、南阳猛男宋大贤
南阳西郊有一座古亭,时常闹鬼,很多人受害,时人谈之色变。唯独宋大贤胆大如斗不信邪,笑道:“鬼魅有什么怕的?他要是个男的,喝酒聊天结为兄弟,他要是个女的,收了房做小妾!”
大家都讥笑他吹牛皮,他也不争辩,扛着古琴就登上亭子。也不带从人、兵刃。
夜半时分,宋大贤一边喝着酒一边乱弹琴,百无聊赖间,恶鬼终于出现了。
宋大贤道:“鬼哥哥,你可算是来了,我还担心白跑一趟呢!”
鬼呲牙咧嘴面目狰狞,蹦蹦跳跳想吓唬他。
宋大贤不禁乐了,照旧喝酒弹琴,笑道:“不就做鬼脸嘛,没我想象中的难看!”
鬼无奈了,扭身离开,弄了一个死人脑袋回来,扔给宋大贤。
宋大贤用脚踢了踢死人头,道:“还好没发臭,我待会睡觉没带枕头,就枕着它睡得了!”
鬼暴跳如雷,骂道:“我做鬼这么久,就没见你这么不要命的,你到底是人吗?”
宋大贤怒道:“你这货(南阳方言一般憎恶谁都称其为这货)才不是人呢!还有啥招儿,尽管使出来!”
鬼挽起袖子上来就打,宋大贤也不是盖的,练家子身手,几招下去就找到鬼的命门所在——腰眼儿,一记重拳下去,鬼佝偻着身子惨叫道:“惨了,死了死了!”,倒在地上,挣扎良久才完蛋,竟是一只老狐狸!
从那儿以后,古亭附近再没闹过鬼怪。
“宋定伯捉鬼”和“宋大贤杀鬼”都是古代南阳猛男的传奇故事,看来,老家当年也是牛人辈出无所畏惧啊!
对付鬼需要两个要素:能耐和胆量,但对付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晋 干宝《搜神记》
474、昆仑山
拾遗记卷十《诸名山》,描绘了八座仙山,我们知道其中有一座是我们世界里有同名的:洞庭山。不过只是名字一样而已。之所以这么说,是我认为这八座山完全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里。也许是平行世界,也许是异度空间,又或者只存在于传说或想象中。作者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专门作了说明:“览者回惑而疑---,非夫贵远体大 ,则笑其虚诞,试诸宏博,验斯灵异焉。”这就有点耍无赖了。啥意思呢?就是说,您看着不相信不要紧,您要是能活的足够长,去的地方足够多,见识足够广,您自然就明白我说的都是真的了。这,这,这不废话吗?!
啥也不说了,先给各位来第一座山。
昆仑山上有个叫昆陵的地方,比我们所见的日月还高,这山分九层,每层之间相隔万里。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城池。四面都有风,各位神仙们经常提笼架鸟,不对,是骑龙驾鹤,在风中嬉戏玩闹。汗,这神仙们也真够没溜儿的。而且这帮神仙们也不用洗澡洗衣服,这风能自动吹去身上的污垢,这就是当神仙的福利啊,怪不得他们喜欢在风里耍了。
山上有甘露如雾,沾草木则凝为水珠,还有朱露,遇山石树木则凝为红色的雪纷扬飘洒,用玉碗收集起来,比棉花糖还甜。
我们这边叫昆仑山,印度那边叫须弥山,说的都是一座山。正对着七星之下,临着大海。昆仑山也分九层。看到这里忍不住吐槽,地球赤道周长才四万多公里,这一座九万里的高山看起来太怪了。所以据我推测,这里说的九层,也许是九度空间。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第一层,第二层以上就只有在四维以上空间才能看到。
这样解释的话,第一层有万里高。
第六层有一种五色玉树,树荫遮蔽五百里,晚上发出幽幽的光。
第三层有一种禾穟,一棵禾穗儿能装满一车。有一种叫奈冬的果子,以玉井的水洗了,吃了能身轻骨柔,坐地飞腾。
第五层有神龟,长一尺九,长四个翅膀,生长一万年就能爬树,还能说人话。
第九层已经是山尖,渐渐窄小下来,有灵芝田,仙草园,都有几百顷,一帮神仙在这种地。
看到这,结合咱们之前的猜测,这昆仑可能是某个未知文明的垂直生态园,就像咱们周末去采摘一样,这里的功能也差不多。如果这样,那地球的定位又是什么呢,费解啊。
咱这山高都万里了,第九层再小也不能就这么点地儿。旁边还有十二座瑶台,一百万平米左右。底下有高楼,一百来米高。东边有风云雨师楼,南边有红色的云彩,像帐子一样垂下来,西边有龙潭,里边的龙一千年蜕一次五脏,吐在岸边变成五色石。
还有一种美玉,用油煎一下就变成鹅肝酱一样的美味。
北边有树林,不是木头的,是玉石的。
看来这不是碳基文明,是一种岩石类的生命。反正说来说去,这里是粮食基地应该是没跑了。
还没完,南边有红色的山坡,红色的水波,千劫一竭。佛教认为1679.8万年为一劫,千劫,那就是167.98亿年。岩石类生命果然活得长啊。
前秦 王嘉《拾遗记》
@tcliwen 2012-6-28 18:26:00
楼主新贴在哪里开的?什么名字?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还没开呢,开了一定告诉大家
475、缺德冒烟的老狐狸
晋朝时,吴兴有位老汉膝下有两个儿子,以耕种为生,日子倒也过得去。
这天,哥儿俩在田间干活,老汉突然出现,大骂俩儿子偷懒,哥儿俩稍稍犟嘴,劈头盖脸一顿打,哥儿俩敢怒不敢言。
回到家中,老汉见俩儿子鼻青脸肿的样子,不禁问道:“怎么回事?跟谁干架了?”
大儿子没好气地说道:“爹,不带这样的,打完我们还逗闷子,有劲没劲啊?”
老汉纳闷:“说什么呢?今儿个我连屋都没出去过,不信问你娘!”
老娘赶紧附和:“是啊,这俩犊子胡沁,你爹今儿个就在家,哪儿都没去!”
俩儿子傻了眼,一五一十把挨打的事讲了一遍。
老汉一拍大腿,叫道:“哎呀!这肯定是田里的妖怪搞的鬼!你们哥儿俩别怕,这种妖怪本事有限,你们再看到它出来胡闹,一镐头打死埋地里就行了!”
哥儿俩一听来了胆气,连连点头。
第二天,哥儿俩又下地了,老汉在家越想越担心孩子,忍不住去田里看看,结果刚一露面,就被哥儿俩当成妖怪,一镐下去,脑袋打个稀烂,登时气绝。哥儿俩二话不说,将其就地掩埋。
亲爹一死,妖怪看得真真的,窃喜之后,化身成老汉回到家中。
哥儿俩回家,告诉老汉妖怪已被打死,一家人开开心心庆贺一番,就这么过起了日子,倒也没出什么幺蛾子。
一年多以后,一位法师经过其家,觉得妖气冲天,假装讨水喝,将全家人都寻摸一遍,心里已知缘由。
法师对那哥儿俩说道:“你爹不对劲,怕是妖怪化身的,要多加小心啊!”
哥儿俩缺心眼,马上告诉老汉,老汉大骂:“去年有妖怪假扮我,能没妖气吗?这个狗屁法师我看就是个要饭的,穷疯了,搭理他干嘛?”
这一骂不要紧,法师听得真真的,心道:“老道本不愿多管闲事,可你这妖精都敢骂我,我还哪儿有面子在江湖上混啊?看我不收了你!”
法师挺身而入,念动咒语,背后长剑出鞘,老汉登时软瘫,露出原形——竟是一只老狐狸!
哥儿俩咬牙切齿,把老狐狸打成肉饼。这才恍然大悟,当日在田间打死的,竟是真的爹啊!
哥儿俩痛哭不已,来到田间,将老汉尸骸挖出,重新办了丧事。虽风光大葬,但毕竟是儿子打死了老子,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随后,大儿子自杀身亡,小儿子也懊恼自责,郁郁而终。
这缺德冒烟的老狐狸,让好好的一家灭了门,也不知到底图个什么?妖怪也欺软怕硬,就知道欺负良善,真是没天理啊!
晋 干宝《搜神记》
@紫金沧波 7264楼
二月河对我影响很深,但我倒觉得乾隆写的也不弱,急了点。康熙写得更接近明清章回小说,写得中规中矩。雍正写得更深刻,人物更鲜明,但的确有美化雍正的嫌疑。二月河老师自己也说,他是在不断研究史料之后,多年酝酿才爱上雍正的。
我想写的是一个架空的时空,一个大陆上发生的光怪陆离事,要能写成中国版的冰与火之歌就完美了,但珠玉在前,我战战兢兢啊 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
这种架空......
-----------------------------
怎么说呢?应该是侧重历史的,还在构思中,如果觉得不够好,我宁愿放弃不写
@永恒之水A 7273楼
我觉得唯心主义从逻辑上讲还是正确的,想想啊,有心动才有行动嘛,只有想了才会去做,记得以前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叫“想和做”的文章就是讲这个的。所以思想(也就是心)这种属于精神世界的蕴涵着某种宇宙能量和规律的东西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对于没有思想的事物,其实也差不多,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某种能量在背后推动着,现在科学里好象就有“物质是固化的能量”和“物质是冷冻的光”的说法,就连......
-----------------------------
兄台达人啊
@永恒之水A 2012-7-5 11:33:00
@魇之侠 4楼
03、鹦鹉喊冤
唐代开元年间,长安城有一豪富之家,主人名叫杨崇义。杨某性情中人,仗义疏财挥金如土,玩赏服用的东西僭越无度,甚至超过王公贵族,好在唐代比较开明,倘若在明清,恐怕早就抄家灭门了。
杨崇义有一宗爱好,就是喜欢养鸟,一只鹦鹉调教数年,智力超群巧舌如簧,杨某极为珍视。
杨某整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一时冷落了妻子刘氏,刘氏生得美貌,“巧笑倩兮............
-----------------------------
我也爱喝点小酒,回头请你喝啊
476、故友相见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公元265-290年),江西南康郊外的宫亭庙颇为灵验,香火旺盛。
一日,一个和尚路过宫亭庙,抬头见殿中神像淌出眼泪来,仔细一看,神像像极了自己当年一个好朋友!
和尚也不禁垂泪道:“哥儿们,你怎么跑这儿变成一座神像了呢?太令我意外了!”
神像哀叹道:“别提了兄弟,哥哥我罪孽深重,也活该倒霉遭受天谴!你咋样啊?怎么当了和尚了?”
和尚道:“唉,混不下去了!”
神像道:“别介,我还指望你给我诵几遍经,助我脱离苦海呢!你丫到底是真和尚假和尚?会不会念经啊?”
和尚苦笑道:“瞧你说的,我可是有度牒的!我是说在人世间混不下去了,这才当了和尚的!我这和尚还是真格的,不亚于佛学院毕业的。”
神像道:“你可别吹啊,万一你经念歪了,我可就万劫不复了!”
和尚道:“你就放一万个心吧!我念了啊!”
神像道:“成吧,你虔诚点,我下辈子可就靠你了!”
和尚念起往生咒来,倒也像模像样。
一连念了六天,再念一天就功德圆满了,和尚道:“哥哥,你现在庐山真面目是个啥样儿啊?总不能就是个神像吧?现出原形来,我瞧瞧行不?就当是临别前给我留个念想了。”
神像很是犹豫:“兄弟,不是我驳你面子啊,我这原形吧,实在是太丑陋,太可怕了,我担心你吃不住啊!”
和尚笑道:“哥哥,你也太小看我了,我走南闯北降妖除魔,什么千奇百怪的妖孽没见过?还在乎这个?我再念一天经你就灾消难满去投胎了,下辈子我成了佛,咱哥儿俩就再没有见面机会了!你不现原形跟我见一下,好意思吗?”
神像无奈,只得答应。
只见殿内一道闪光,神像崩裂,化作一条数丈长的大蛇,窜上房梁,蛇头两尺见方,垂了下来,两眼血红射寒光,和尚吓得直哆嗦,强自镇定闭上眼睛继续诵经。
第二天,诵经七天七夜终于功德圆满。和尚战战兢兢睁开眼睛,只见大蛇已经翻了白肚子,死在身前,神像也化为齑粉。
和尚双手合什,含泪道:“阿弥陀佛,哥哥,下辈子,你肯定能托生个好人家!”
和尚心满意足,扬长而去。
其后,宫亭庙再也不灵验了,很快被香客抛弃,化成一片残垣断壁。
南朝 刘义庆《幽明录》
@永恒之水A 7287楼
这条蛇福缘深厚啊,据说这种机会比中几亿元彩票的概率还低。
-----------------------------
没错,不过,几亿彩票中奖跟几率无关,是暗箱操作的结果
@紫金沧波 7289楼
两人喝酒不热闹,再加我一个
:)
-----------------------------
哈哈,不知二位在北京不?私信留个手机号吧
@雅蜜雅蜜嘿 7285楼
我的天,
这个狠,
这个我看懂了
-----------------------------
哈哈,之前的还有没看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