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为堂前客 7885楼
从另一个角度想,也许正是高人点步才有如此行为,跟老百姓的出发点不同,做法自然大相径庭。
-----------------------------
挖坟掘墓必遭天谴,什么高人能出这种主意?难道跟官员有仇故意为之?
河南以前有个政协官员,退休前算命,说要他必须玩够一百个处女才能躲避血光之灾,结果这孙子就相信了,到处诱拐、强奸幼女,还没到一百个呢就被抓住枪毙了!我在想,指点他的算命先生一定就是想要他的命!
@雅蜜雅蜜嘿 7902楼
闹市中隐不住还是隐到林中去吧
-----------------------------
大隐隐于市
510、隐形咒
润州(今江苏省镇江)有位高人,姓名已经不可考了,我们权且叫他老高吧。老高身怀道术,生性和善,经常扶危济困惩恶扬善,当地百姓极其崇拜他,称他为“神人”。
五代南吴时,安仁义作乱,马上就打到润州了,城中百姓惶恐不安,纷纷准备举家逃亡。他们见老高安如泰山,每日还是饮茶下棋怡然自乐,都放下心来,不再慌乱。
老高有家亲戚不靠谱,着急忙慌逃往城外,他家有个女儿早已出嫁,得知娘家人都跑了,很是惊慌,就跑到老高家请他想办法。当时,贼兵已经入城,虽没屠城,但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总是危险。但这姑娘也是轴,非要出城去追娘家人不可。
老高很无奈,让她回娘家拿一样东西来。姑娘回家找到一把刀来,递给老高。老高捏着刀念念有词,手指在刀身上摩挲几遍,交给姑娘,嘱咐她拎着这把刀出城,无论如何不能松手,可保万无一失。
姑娘拎着刀就往城外跑,城里一片混乱,贼兵呼喝,百姓东躲西藏,她仿佛如入无人之境,谁都看不见她。更兼她拿着刀像着了魔一般,健步如飞,犹如脚底生烟,顷刻间就出了城,一口气跑了几十里,终于追上了娘家人。
姑娘大声呼喊家人,可都把她当空气,没人搭理她。姑娘连忙把刀扔掉,这才凭空出现在家人面前。吓了大家一跳。
一家人听她细述,忙把刀捡起来,想继续隐形,路上好偷点东西啥的,可惜,隐形刀已经不能使人隐形了。
后来,润州城几易其手,天下安定后,有人来寻访高人,早不知所踪了。
看了这么多志怪笔记,隐形人的故事前所未有,不知道的,还以为隐形人源自美国科幻片呢。
北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
@sunzn2001 7920楼
这不就是舞厅里的灯吗
-----------------------------
舞厅里的等需要电,这个不需要
@快乐小胖墩18 7922楼
继续来顶贴
每天都到楼主的帖子里看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
O(∩_∩)O哈哈~
-----------------------------
哈哈,多谢支持了,写这个帖子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sunzn2001 7926楼
这个看看 布拉德皮特的《本杰明巴顿》
-----------------------------
哈哈,还是看看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吧
511、冥状索命
低级军官刘璠,生性倔强耿直,脾气暴躁好勇斗狠,得罪上级之后,被寻个不是,发配海陵。
海陵郡守褚仁规是个有名的酷吏,早知刘璠的情况,心中暗骂:“来了个狠角色,你们搞不定就塞我这儿,这不是摆明了要给我找麻烦吗?”
褚仁规动了心思,设局陷害刘璠,诬陷他谋反,人证物证坐实,朝廷下诏,立刻处斩刘璠。
刘璠有口难辩,临行前,他对监斩官说:“我罪不该死,是褚仁规这混蛋陷害我,我不敢乞求大人刀下留人为我申冤,可请你给我老婆孩子带句话,葬我时,一定要在我棺材里多放些笔墨纸砚,我要到阴曹地府写阴状告丫的!”
监斩官不禁打了个激灵,连忙答应,匆匆将其处斩了事。
随后,真的把话带到了。
几年后,褚仁规入朝述职,乘船而行,夜半泊舟渡口。忽听岸边黑暗处,一个声音高叫道:“褚仁规,你知道你死期将至吗?”
褚仁规吓得面无人色,马上令人上岸查看,一个人影也没有。
褚仁规瘫软于地,道:“你们不晓得,这是刘璠的声音啊!”
褚仁规到底心虚,令人设酒肉祭奠,好言相劝低声忏悔,以求冤魂谅解。
到了京城,朝廷以残忍暴虐搅扰地方为罪名将褚仁规打入天牢,等候发落。褚仁规想重金贿赂狱吏,过得舒服点,狱吏大笑:“大人莫怪,进我这儿没有出去的先例,您还是留点钱给阎王爷吧!”
褚仁规越发毛骨悚然,越看狱吏越像刘璠。
狱吏当晚做了一个梦,恍惚之间,一个体格雄伟面有金印的壮汉,带着二十多个凶神恶煞的弟兄,闯进天牢,老鹰抓小鸡般将褚仁规提溜走了。
狱吏醒来,将梦告诉褚仁规。
褚仁规彻底崩溃:“那个面有金印的壮汉就是刘璠啊!我这倒霉催的,好好的,害死他这么一个猛男干嘛啊!看来,我必死无疑了!”
狱吏啐了一声,怒道:“你他妈就该死!猛男不好惹?那软弱善良的老百姓随便害是吧?你这种混蛋官儿,死了连地狱都不收,直接投胎成蛆,一辈子吃屎去吧!”
狱吏骂过瘾后,又踹了那混蛋几脚,这才离去。
褚仁规绝望,在狱中用裤腰带自缢而死。
好歹古人还有个敬畏心,知道害死人是要偿命的!可现在那些无法无天的地方官,野蛮强拆害死人命,疯狂维稳血腥压制,还真的不怕被冤鬼索命!看来,他们还真是唯物主义者。
不过,善恶总有报的。
鬼神虽未必真有,可报应总会有的!
北宋 徐铉《稽神录》
@雅蜜雅蜜嘿 7932楼
好,骂的痛快,哇呀呀。。。。。。。。
-----------------------------
实在看到很多不平事,急了哈哈哈
512、树叶成军蚁为马
信州有一座板山,崇山峻岭山谷幽深,因而生的好木材,是做棺材板的上等木料,因此称之为板山。
当地人熊老大,是出了名的木匠,一日带着几个徒弟进山伐木,他的弟弟熊老二没赶上,从后边追。进了山,熊老二就瞎了,不但找不着哥哥,还迷了路,差点没哭了。
傍晚时分,一队骑兵浩浩荡荡而来,旗帜鲜明铠甲闪亮,军士个个凶神恶煞,山路上没啥人,还吆五喝六地清道,有两个樵夫没眼色,被他们一刀砍死。熊老二吓坏了,连忙躲到路边树丛中偷窥。
只见一位将军模样的混蛋耀武扬威策马而来,一路向西去了。熊老二一身冷汗,躲了半天,见军马没了影踪,这才长舒一口气,出来继续上路。
山路崎岖,熊老二摸爬滚打一整夜,天亮了才找到哥哥,把所见所闻告诉老大。
熊老大无奈地说道:“哎呀老二,你迷路就是迷路,瞎掰什么啊?我在板山伐木大半辈子了,别说军队,就连土匪都没半个,你蒙谁呢?”
徒弟们都笑了。
熊老二不忿儿:“哥,我骗你是你孙子!真的,那帮骑兵凶着呢,一路向西去了!”
熊老大:“一路向西?西边是恶水潭和通天壁,路都没有,去那儿干啥?你出门脑袋被门夹了?”
熊老二急了:“老大,你这不是气人吗?板山我是没你熟,迷路我也认,可我真见到骑兵杀人了!不信,你们跟我去看嘛!要我撒谎,我把我看上的王二丫让给你行不?”
熊老大一听眼睛一亮,反正也不吃亏,就带人一路向西。
走了十几里地,隔着溪流,还真的看到对岸树林里旌旗飘飘,似有嘈杂之声,好像他们在打猎。
熊老二很得意:“怎么样大哥,我没瞎掰吧?你输了,王二丫可就归我了!”
熊老大怒道:“什么跟什么你就赢了?王二丫一直爱我懂不?我就不信邪,哪儿来的兵啊!”
为了王二丫,熊老大鼓足勇气,站起身来,像勇士一般冲着溪流对岸大声吼道:“喂!你们丫哪儿来的大头兵啊?强龙不压地头蛇懂不?不知道板山是我地盘啊?你们谁带头,出来聊聊!”
喊了半天,对岸也没搭茬儿。
熊老大想趟过河去一探究竟,徒弟们劝道:“师父,别介啊!这帮兵杀人不眨眼,没准埋伏好了等你上钩呢!不就王二丫嘛,俺们村刘三好更漂亮,我介绍你俩认识呗!”
熊老大:“真的啊?咋不早说啊?”
熊老二讥笑:“哎呀,没胆就说没胆,隔着河瞎嚷嚷有啥啊?我敢骂他们都是傻缺你信不?王二丫跟我就对了,跟你,糟践了。”
熊老大怒火中烧,不再听徒弟们劝解,大步流星趟过河去。
徒弟们傻眼,忙跟着也去了。
进了树林,大家都笑了。所谓的军士,不过是一堆树叶,马不过是一群大蚂蚁而已。熊老大豪气顿生,拿起砍刀将树叶蚂蚁砍个细碎,竟然有鲜血渗出。熊老大听说蚂蚁能壮阳,就把大蚂蚁的尸体采集起来装进瓦罐,带了回去。在院子里支起火来,想把一瓦罐蚂蚁熬成汤来喝。
顿时,瓦罐内哭声一片,凄厉非常令人毛骨悚然。熊家兄弟吓坏了,把瓦罐也砸碎了,聚起大火焚烧殆尽,哭声方止。
随后,熊老大双脚肿胀,奇痒疼痛,肿块溃烂后,酸臭无比。半月后惨死。
不知王二丫后来嫁谁了?
树叶和蚂蚁成精的奇幻组合,很诡异啊!
北宋 徐铉《稽神录》
万物皆有灵,哪怕是树叶、蚂蚁也不例外,不尊重其他生命,会有报应。
@偶为堂前客 7947楼
也许哪里要有龙脉,也许人家已经将这批亡魂另做安排,要建个大的风水阵,也不是没可能的。如果一件事情有核心的话,我们就是最最最最边缘的蚁民,离真相远的何止十万八千里。当然也有可能什么原因都没有,这些遥远的事情,大家茶余饭后一笑或一骂便罢了。:)
-----------------------------
其实我早这么想了,河南可能有未来的龙脉,所以才招致平坟运动。不然,别的省怎么没有?要论耕地少,浙江比河南少多了
@sunzn2001 7948楼
这个有点怪异啊,为啥刚才还Niubility的一群树叶一会就不行了啊
-----------------------------
可能是气数使然,也可能是熊老大有煞气
@快乐小胖墩18 7956楼
楼主大大
偶想转载你的一两篇文章,并注明作者出处,你不会介意滴哇
嘎嘎
暂定 转载 第426篇 《老僧观色》
----------------------------
转呗,记得原著出处也有注明啊,我们要宣传这些没人看的古籍,哪怕让人知道一下也行
@liger_bohemian 7962楼
你從哪兒找到這麼多這些小說的,我原來看過一本叫古今奇談的,這類古時故事倒是挺有意思
-----------------------------
我买了一套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和 太平广记,好故事多了去了,写一千篇没问题
@雅蜜雅蜜嘿 7961楼
刘明是马克的好朋友
这句好玩
-----------------------------
呵呵呵,马克没有思
大家好!
我心在身在西安为新戏采风,可能要过一周更新了
@雅蜜雅蜜嘿 7968楼
对不住楼主,
我歪楼了
-----------------------------
什么是歪楼啊?
我被关在宾馆写剧本呢,随身带着《太平广记》呢,明天抽空更新一篇
@紫金沧波 7988楼
我们都是骇客帝国里面的一个源代码??????????????
============================
从唯识说,则人皆我识所变现.用源代码而言则是一种浅表的表述.
-----------------------------
嗯,值得琢磨一番
今天又没时间更新了,这样吧,我准备写一部大书,架空历史魔幻小说,先把序章发出来给大家看看吧,估计,写完这部电视剧,要等到明年四五月份才能专心写这部《昆仑帝国》了
《昆仑帝国 复国记》序章
一万多年前,昆仑大陆遭受灭顶之灾,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悬九日,地有百妖,大河决堤,洪水肆虐。
诸侯趁火打劫,像恶狗一样疯狂抢夺仅剩的几块骨头,百姓流离失所,几近灭绝。
这时,东夷海族一位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大虞应运而生,他唤醒了南方永冻之海海底沉睡的火龙,踏龙飞升九天,吞噬了八个太阳。
而后,率领东夷百万勇士登陆,扫荡群妖,夷灭诸部,遂天下归一万众一心。
紧接着,大虞率众治水,十年露宿荒郊,草鞋竟深入脚跟老茧之内。终聚集亿兆黎民之力,疏浚河道,洪水得止。自此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大虞在帝都称帝,号天顺帝,泽被万里四海臣服。
天顺帝册封火龙为“应龙”,以示“应天承运”之意,应龙自沉于大河之下,以绝洪水之患。
天顺帝和亲妹阿摩成婚,阿摩怀胎三年,产下独眼怪胎陆离。天顺帝震怒,以诞下妖孽的罪名废黜阿摩帝后之位,下令将陆离扔进炼丹炉中烧死。
不料,陆离天赋异禀,炼丹炉中九天九夜安然无恙。
天顺帝更加恐惧,下令将其沉入大河之中。陆离在滔滔河水中飘摇九天九夜,不能沉底。
王公大臣士子百姓纷纷上书,恳求天顺帝赦免陆离王子。天顺帝不允。
神策军统领俞晃暗中释放了阿摩,阿摩逃至大河边,见陆离还在河水中飘摆,遂泣血祈祷,惊动了河底应龙。应龙背负陆离和阿摩一飞冲天,大河遂决,水淹帝都。
后,应龙在极北之地降下云端,阿摩召集追随者数万众筑城,陆离州拔地而起。
天顺帝下诏掘通天渠南下直通横江,十年乃成,帝都水患消解。
天顺帝闻听陆离在极北之地称王,下诏讨逆。三十万大军误入火龙阵,全军覆灭。北狄王贺娄灵风率领五万北狄骆驼军再度攻打陆离州,阿摩不忍生灵涂炭,在城楼自杀乞降,并写下绝命诗,请贺娄灵风代转天顺帝。
天顺帝怆然涕下,下令撤军。陆离州遂成化外之地,陆离王子子孙永镇此地。
贺娄灵风因功受封公爵,大河上游金秋沃野成为其汤沐邑,世袭罔替。
天顺帝在位五十年,一直孤身一人。女道士刘情炼制“迷情丹”迷惑天顺帝,被封为王妃,后产下王子,留下帝胄血脉。
天顺帝五十七年,帝崩于玄极宫。年仅七岁的太子虞丹即位,帝后刘情自杀殉情。
虞丹年幼,诏令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部酋长以及中原七大家族族长入朝,组建天机苑,共掌朝政。后选殿试翰林若干充天机下苑,参赞机枢要务,遂成定制。
六千五百年后,第一百零八代帝虞引欲废天机苑,独掌大权,事机不密,自焚而死。
其时,陆离州陆离雄在位,著《六韬》传行天下,为世人所敬仰。
帝位空缺,天机苑会商,迎陆离雄进京即位,承继大统。
东夷帝国遂灭,陆离帝国兴。
天顺帝子孙繁盛,对天机苑的决定愤恨不平,亲王虞城兴兵反抗,兵败被俘。陆离雄以虞姓家族本属同根为由,恳求天机苑特赦。天机苑诸苑士激烈讨论了三昼夜,才达成共识。将虞姓全族发配至天南一隅——南冰离火岛。
据传,虞姓大部心灰意冷,接受现实,渡海来到南冰离火岛,安于流放。另一部,经极北陆桥远涉重洋,达到了东北五万里之外的未知大陆,重建了一个花花世界。但陆离帝国的士子们都对这个传言嗤之以鼻,以为是虞姓皇族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意淫。
陆离帝国仅仅维持了不到两千年二十五代帝王,帝国的倾覆似乎是注定的,原因很简单,陆离历代帝王都奉行血统纯净论,兄妹成婚成为定制,据说是为了保存陆离皇族逐渐式微的魔法神力。最终,绝嗣而亡。
天机苑随后进入了短暂而又混乱的“共和时期”。
由于群龙无首,天机苑开始分崩离析。南蛮苑士率先离去,随即提兵五十万北上,虎视眈眈。中原七大姓也开始到处活动,意图染指帝位。形势一触即发。
连珠湖周边一直是天下膏腴之地,物产丰饶、人口密集,民风淳朴,读书人众多。但陆离帝国时期,居高不下的赋税压得湖畔居民苦不堪言,人心思变。落第秀才湖阳人刘三擎起反旗,百万大军云集麾下。天下震动。
连珠湖富甲天下,中原七大姓均出于此,天下文韬武略者十之八九也出自此地。因而,刘三大军所至,所向披靡。南蛮全军覆灭,仅剩鳄吻族生番一支退至南方大泽。北狄、东夷望风而降,西戎更是早早送来打造兵器急需的玄铁。
刘三不消五年底定天下,入主帝都,号昆仑大帝。他自称是天顺帝和女道士刘情的嫡脉,并拿出锈迹斑斑的金册图版宣示身份之尊崇。据金册图版记载,天顺帝和刘情生下的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承继大统,一个被送至连珠湖刘姓亲族抚养,以求帝胄血脉万无一失。
刘三名正言顺地成为昆仑大帝,却迟迟不愿恢复在天下士子百姓心目中神圣的天机苑。独断专行高高在上。
后,玄天道进京,被刘三封为国师。道流充斥天下,刘三被神化,民间多有信者。
……
转眼间,一千五百年又过去了…
@雅蜜雅蜜嘿 7995楼
唉,由于学识浅薄一直喜欢阅读文字简单,修饰极少的文,
跟着楼主也算长了见识。
-----------------------------
序章而已,故意写成这样,然后写正文时肯定要继续我的轻松明快的语言风格了。
@喀吧喀吧 说我懒,实在是冤枉啊,我本职是编剧,这部戏赶得紧明年四月开机,所以时间很紧。不过,这个帖子我会抽空更新的。至于昆明帝国嘛,我努力争取快点写,要重开一个帖子更新《昆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