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墓,称孙真人坟,在河南省济源市城西北五十公里处,坐落在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东南麓的林山村庙岭上。它背靠垂簪峰下的王母洞,面对三宫岭,东望秦岭山,西崎天坛峰,群山拱卫,草木葱笼,烟云缥缈。发源于王母洞的清虚小有河,至墓东侧曲流南下。
该墓封土呈园形平顶,现存1米高,围径9米,面积约63平方米。世代庐居墓侧的山民追述说:“孙真人坟,原先是园顶封土高约6尺,上植槲树一棵,大逾合抱。只因人为取土,成此形状”。墓周已暴露出来的拱券条砖,长33cm,宽17cm,厚6cm,显系素面,呈青灰色。用这种条砖拱券的墓室,亦符合唐代墓室特征。
墓前建有孙思邈祠一座,即孙真人圣庙,建筑的平面布局为四合院落。前有山门遗址,后有享堂,左为东厢遗址,右有西厢,享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木川,悬山式单体木构建筑。殿堂内部梁架为五架梁前对单步梁。西厢墙壁嵌有清代残碑两通,尚有文字可稽。清咸丰二年重建碑记云:“古有孙真圣庙……道光二十六年二月二日,天降奇灾,一火焚化,独留残神一尊。”

该墓封土呈园形平顶,现存1米高,围径9米,面积约63平方米。世代庐居墓侧的山民追述说:“孙真人坟,原先是园顶封土高约6尺,上植槲树一棵,大逾合抱。只因人为取土,成此形状”。墓周已暴露出来的拱券条砖,长33cm,宽17cm,厚6cm,显系素面,呈青灰色。用这种条砖拱券的墓室,亦符合唐代墓室特征。
墓前建有孙思邈祠一座,即孙真人圣庙,建筑的平面布局为四合院落。前有山门遗址,后有享堂,左为东厢遗址,右有西厢,享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木川,悬山式单体木构建筑。殿堂内部梁架为五架梁前对单步梁。西厢墙壁嵌有清代残碑两通,尚有文字可稽。清咸丰二年重建碑记云:“古有孙真圣庙……道光二十六年二月二日,天降奇灾,一火焚化,独留残神一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