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侠刀蜀道行 沉郁难解的刀者
探讨一个人物,尤其是有著非常情感纠缠的角色,感性的深思,当然也是不可或缺。
如果说蜀道行多少有著双重性格,在某种程度来说,未尝不对。
这两种性格,一是静,一是狂。
虽然蜀道行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沉静,但是,回想他年轻时,可以不顾一切跟希罗圣教的圣女相爱结合,甚至也做过杀上希罗圣教的狂事,可以看出蜀道行的本质上,原本就存有相当的清狂。
我想,最初的蜀道行,静与狂是平衡融合的,为了柳千韵,激发出他本性中的狂放,但是,柳千韵身为希罗圣教圣女的束缚实在太重,那不仅仅是一个身分,也是无可解脱的人情负债,蜀道行要跟柳千韵在一起,就不得不对希罗圣教动武,但对希罗圣教中人的伤害,却又是伤害柳千韵的家人,在如此无解的难题中,最后的结局是无奈的生离。
想像一段遥远的往事,一个一生追求究极侠道的刀者,竟然为了感情而独自杀上庞大神秘的派门,最后,他所爱的人留下,而他则孤身远走。
也许这其中可以有千百种解释,但我觉得,蜀道行是在沉重的无奈与悲伤之下选择离开,甚或说是不得不离开,而他这麼做最可能的理由,就是因为柳千韵。
在武力上,蜀道行不会惧怕希罗圣教,可是他却不能不尊重柳千韵的选择。如果柳千韵决定留在自己生长的地方为了因自己而起的干戈赎罪,那麼,不管蜀道行多强、多坚持,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
这是蜀道行人生中一个相当重大的变故。在他的人生中,名利地位都没有意义,只有追求推扬侠道的理想,与家庭亲人的感情共同构筑了他单纯的世界。
我认为蜀道行在这次生离中其实受创很深,他不仅被迫放弃自己所爱的妻子,甚至因为误杀了优童而不得不避走远方,离开自己所爱的儿女。
蜀道行显然很少为自己想,也或许他是把苦痛当作人生的磨练,总之,尽管他的离开让他自己很痛苦,导致他把自己狂放的那一面几乎完全压抑,但只要他认为这对妻子儿女比较好,他对於这麼做就不会有所迟疑。
如果当年蜀道行只是为了追求侠道而远离,那也应该是在柳千韵还能够在儿女身边的情况下,以蜀道行的为人,不致於任由柳千韵留在希罗圣教受苦却不管,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那是柳千韵的决定。
而且,如果蜀道行是因为自己的理想而远离,我不认为柳无色竟然能够到死都对父亲无所怨尤。后来柳湘音跟蜀道行共同生活时,也表示过能够体谅父亲的苦衷。我想,除非是那种不得已的苦衷,否则很难让儿女都能如此接受吧!
虽然说柳千韵曾对蜀道行有所埋怨,可是她说的是,就算蜀道行不管她的生死,她所质疑的是蜀道行为什麼在儿女有危险的时候还不出现?
前面已经说过蜀道行其实并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柳千韵也不会知道末苍云根本没有告知蜀道行,在忧心焦急之下,她可能也无力设身处地去想蜀道行可能并不知情。但她说的话中,似乎也认为,就算蜀道行真的不管她的生死,也不是难以理解的事。这就颇值得玩味了,这表示,至少柳千韵自己也认为,多年以前,蜀道行跟她分离时,是她伤害了蜀道行,而且是重重地伤了他,就算明白蜀道行不会怨怪她,但这句话却显示出她内心深处对於蜀道行也许是有著一份隐约的歉疚。柳千韵多少认为,就算蜀道行不肯救她也是可以谅解的。这是为什麼?我想,如果当年是柳千韵逼走蜀道行的,这是说得通的。
当然,这样的认知是一回事,蜀道行是不可能因为这样就知情不救。
这一点,我认为柳无色跟柳湘音都非常能够相信而且理解。
蜀道行那般的压抑在我看来不会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有过锥心刺骨的痛楚,不会让一个人把本质的一面全都压抑下来。
如果与妻子儿女的离别让他有如此大的压抑,那麼足见他对於亲人的深情。
蜀道行是一个不懂怨恨的人,不管遇到怎样的不平遭遇,他不会怨怪他人,他不是逆来顺受,但是基本上他没有怨恨之心,这点一直到后来还是没有改变。
当蜀道行来到亲人的墓前,当时的他以为亲人都已死去。他紧闭双眼,手握拳发抖,然后无声地悲啸。接著,他伫立在雨中,守著挚爱亲人的墓,七天七夜。他没有呼喊亲人的名字,也没有发狂般地马上要报仇,他只是静静地站在坟前。其实,还有什麼方式比这样更自苦的呢?
说报仇雪恨是很痛快淋漓的,但这样的沉默与压抑却是无止尽地折磨自己的心。
我认为,蜀道行最责怪的是自己,正因为他怪的是自己,所以他对於仇人的恨反而不那麼强烈,所以他可以把手刃仇人的痛快让给狂刀。即使后来蜀道行决战末苍云为子报仇,但他对於末苍云也是惋惜远多於怨恨。这是因为他不爱亲人吗?不是的,而是比之怨恨仇人,他更责怪自己。
从那时开始,蜀道行已经开始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给他的大爱。并不是说之前的他没有奉献己力的心,而是,从这时开始,他已经没有属於自己的世界了。
他说过:反璞归真,是为大解脱。也说过:原来看破,才能了无牵挂的真自在。虽然既然活著,就要发挥生命最大的意义,但是若死,也是解脱。这多少是有一些虚无的消极思想。
反过来说,他为什麼要一再说解脱、说真自在?我想那就是因为他的心一直都被压抑著、束缚著,虽然人在他方,心里的牵挂却不曾断过。没有束缚苦痛,何须解脱?
而在失去一切之后,是否就要从这样的痛苦打击之中去寻求正面的意义呢?我想蜀道行是如此勉励自己而坚持自己的道路吧!没有被伤痛打垮,反而去悟思更深层的道理,并不表示曾有的伤痛就是虚假,也并非原本就不在乎。
蜀道行是一个强者,不单是武力上的强者,他的心灵也经得起千锤百鍊的打击,但是,却也未尝没有一点逞强的成分。在他扣上骨扣时,他曾回忆起他说过,自己曾经年少轻狂,但已经看淡感情。换言之,他已经从情感的束缚中挣脱了,他已经可以“无情”了,把小爱推至大爱。这里,固然也可以说是他的理想,但我却觉得,这是他说服自己或者说是勉励自己的言语,他根本做不到,至少那时的他只是强迫自己把对於情感的悸动压抑到内心深处。事实上,这是有点太走极端了,这点之后再谈。
在那段回忆中,蜀道行与一个神秘人物(据推想应该是剑子仙迹)交谈,给人的感觉,那时的蜀道行是有著相当的狂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