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本质


首先提出几个问题:
我们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的记忆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做笔记是为了什么?

我写这篇文字不会用说服的技巧去写,所以看懂并且喜欢的人,就是真正理解的人。

我们就像是一台装满各种程序的电脑,只不过不同的电脑启动的程序不同(数量、类型、时间等等)。

我们本应该启动大脑各个皮层的的功能去综合思考、综合记忆,但遗憾的是只有非常少的人如此思考和记忆。

按照博赞的理论:我们只要掌握有关思维技能的知识,我们就能应用这些思维技能。 其实我们把注意力专注于我们思考和记忆再现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场景和景象,通俗的说就是“图像” 。

假设我们的大脑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情,在我们脑海中,思维无论如何跳跃,都是图与图、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切换,就像是一个图周围围绕着其他图。这就是大脑中存在的“自然” 于是博赞把大脑中的这个过程外现到纸上就形成了思维导图。

当然文字也是图的一种形式,一种简化,只要你技能超群,你甚至可以把大段文字当图来看,就像是重现一个字那样去重现大段文字,我们去回忆再现一个字,当然不是一笔一划回想起来的,是一下大脑中就出现这个字的形象。 所以博赞为了便于推广和降低门槛,退而求其次提出关键词一说,只是图像更加接近大脑的思考形式,更加容易记忆和联想。

伟大的《易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然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道德经》也告诉我们:道法自然! 那么,小小的思维导图当然也要遵从自然,当然博赞深得其法,只是聪明的中国同胞请你告诉我,图形、关键词、大段文字,谁更贴近大脑的“自然”? 之前我所说的两个分支就是“文字导图”与“图形导图”。当然我反复强调是意识形态分支。 你导图中有图形不一定就是图形导图分支,你导图中都是文字也不一定就是文字导图分支。关键在于,你是把文字当图形看,还是把图形当文字读。 
阅读量: 824
发布于:
修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