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动资产-39
题目: 15.甲公司与出租人乙公司签订一份办公楼租赁合同,约定每年的租赁付款额为50000元,于每年年末支付;不可撤销租赁期为5年,合同约定在第5年末,甲公司有权选择以每年50000元租金续租5年,也有权选择以1000000元的价格购买该办公楼。甲公司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可以确定其增量借款利率为5%。
甲公司在租赁开始时选择续租5年,即实际租赁期为10年。不考虑税费等相关因素,(P/A,5%,10)=7.72,则支付第一年末的租金时,“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贷方金额是()元。
选项:
A: 355300
B: 19300
C: 386000
D: 114000
答案: 19300
这是假设我们借银行的钱,来租办公楼,贷款利率是5%; 也就是增量借款利率。
3、什么是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现值系数就是按利率每期收付一元钱折成的价值,当每年支付的金额均相等时(比如租金、利息)就用年金现值折现。
每年支付5w,连续支付5w,因为钱会贬值,导致10年后的5w没有现在的5w值钱,那就有个公式带入年利息,来计算出来这个因子,叫做年金现值系数。
依次类推还有 年金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复利终值系数。
未确认融资费用 总结关键点如下:
定义:融资差额产生的未实现费用,本质是隐藏利息。
会计处理:借方增加费用,贷方减少费用;是长期负债的抵减项。
应用场景:分期付款购置资产、租赁租入资产或长期借款。
这个好比,看上去是要支付5w,实际上是是5w-1.93w。 1.93w就是隐藏的利息,10年平均摊下来的利息。
: 1.某企业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技术,共发生研发支出45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发生职工薪酬100万元,专用设备折旧费用50万元;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支出3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48万元,开发阶段结束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不考虑其他因素,关于该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确认管理费用201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
B: 确认管理费用10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50万元
C: 确认管理费用15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51万元
D: 确认管理费用15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
答案: 确认管理费用150万元,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
.某企业转让一项专利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万元,全部款项已存入银行。该专利权成本为200万元,已摊销1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确认其他业务收入50万元
使利润总额增加56万元
==》确认资产处置收益50万元
确认营业外收入56万元
企业下列各项权益性投资中不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是( )。
选项:
A: 无控制、无重大影响的对外投资
B: 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C: 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D: 对子公司的投资
答案: 无控制、无重大影响的对外投资
题目: 2020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同日对外发行的普通股股票100万股,支付价款为3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该部分股票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购入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2020年6月30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202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则甲公司2020年度针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选项:
A: 190
B: 175
C: 150
D: 15
答案: 150
600*25%=150
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交易费用10万元不计入当期损益(如投资收益),而是直接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原因及处理逻辑如下:
当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通常持股20%-50%)时,采用权益法核算。根据会计准则,权益法下为取得股权投资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如审计费、评估费、交易手续费)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基于被投资单位(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份额确认,需按持股比例计算。乙公司2020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甲公司持股25%,应享有份额为600 × 25% = 150万元。此金额计入甲公司2020年度投资收益
企业已有固定资产原值为96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320万元;其中上月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值为60万元,另一台设备上月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值为20万元;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月折旧率为1%,当月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选项:
A: 9.6
B: 9
C: 8.8
D: 9.4
答案: 9
上月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投入使用的设备原值为20万元,需正常计提折旧(因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某公司出售专用设备一台,取得价款3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不考虑增值税),该设备的账面价值2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此项交易净损益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营业外收入增加3万元
资产处置损益增加25万元
》》资产处置损益增加3万元
资产处置损益增加8万元
下列各项中,不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 )。
选项:
A: 固定资产出售的账面价值
B: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账面价值
C: 固定资产毁损的账面价值
D: 固定资产盘亏的账面价值
答案: 固定资产盘亏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清理就是你处理固定资产的一个过度科目,借方是固定资产净值和费用,贷方是收入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转让一项专利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 9万元。该专利权初始入账成本为40万元,已累计摊销15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转让该项专利权应确认的净损失为( )万元。
6
题目: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无形资产均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B: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额应当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C: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 企业管理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额计入管理费用
答案: 无形资产均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关于无形资产摊销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A。以下是对各选项的逐一分析:
选项A:无形资产均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此说法不正确。摊销仅适用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仅需进行减值测试。此外,划分为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也不进行摊销。因此,“均应当”的表述错误,因为它未排除不摊销的情形。
选项B: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此说法正确。若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通过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如专用于生产某产品的专利),其摊销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如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310。
选项C: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此说法正确。出租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其他业务活动,摊销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以匹配租金收入。
选项D:企业管理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额计入管理费用
此说法正确。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如管理软件),其摊销额通常计入“管理费用”。
综上,不正确的选项是A。
错误原因总结:
选项A的错误在于“均应当”的绝对化表述,未区分使用寿命有限与不确定、持有待售等例外情况
题目: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于2020年6月16日购入一项专利权,实际支付款项中包括价款180万元和增值税税额10.8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该专利权2020年年末账面价值为( )万元。
选项:
A: 179.67
B: 180
C: 169.5
D: 168.87
答案: 169.5
专利权的摊销遵循“当月增加当月开始摊销”的原则,这与固定资产“次月计提折旧”的规则存在本质区别,核心原因在于无形资产的价值消耗特性与会计处理逻辑: 一、根本原因:价值消耗依赖时间而非物理使用。
例如:
▶︎ 3月20日购入并投入使用的专利,视为整个3月的时间资源已被消耗,故按整月摊销;
▶︎ 若4月10日出售,则4月停止摊销(当月减少当月停摊)
2020年12月31日,某企业购入一台生产设备并直接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21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4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202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为( )万元。
选项:
A: 30
B: 36.3
C: 48
D: 36
答案: 36
120*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