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蛰伤与风团瘙痒
一个老师带着他几个学生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原来他们一起去春游,不小心撞上了蜜蜂的窝,搞得学生们每个都蜜蜂蛰了,虽然这种蜜蜂不是大毒蜂,但也又痒又痛,有很多娃子都哭了。
他们有些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去找医生,剩下这几个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小指月看了后正搔搔脑袋,想出点主意,想不到爷爷早已在那边捣薄荷叶了。
原来昨天采的薄荷叶没用完,爷爷正在把剩下的薄荷叶,通通都捣成泥。
一会儿一大盘薄荷泥就端了上来。
老爷爷笑笑说,你们哪个被蜜蜂蛰得最厉害,先上来吧。
只见一个小伙,卷起他的衣服,指着他的肘部说,老爷爷,我这里被叮了个大包,又红又肿。
然后老先生就搞一团薄荷泥敷在上面。
这小胖子说,好清凉啊,感觉好像没那么痛了。
其他人听了都纷纷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道,我这里也被蛰到了。
老先生便吩咐小指月跟老师,一起帮娃子被蜜蜂蛰伤处敷上薄荷泥。
这样一会儿一盆 薄荷泥都快用完,大家被蜜蜂蛰伤的地方也都得到一片清凉,很快就热退肿消,很是舒服。
老先生接着说,以后带娃子外出春游,不要走到太深的山里去,这次还好碰上一般的小蜜蜂,如果你碰上大马蜂,一群蛰下来,那可回不来了。
这老师听了后点了点头,然后他又问,老先生,为什么我这手臂,经常瘙痒,抓哪里,痒哪里,医院说是荨麻疹,但吃了一些抗过敏的药,但就是没根治。
老先生说,你这脉浮,浮主病在表,还是一个清阳不出上窍,不达四肢肌表,晚上睡觉要少吹空调,你是不是吹空调后,手臂还露在被单外面呢?
这老师听了后点了点头。
老先生说,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小指月你说为什么会痒呢?
小指月马上引用《伤寒论》的条文来说,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这是说身体不能够出点小汗,就会瘙痒难耐。
本来按正常一天人皮肤肌表要排泄很多废弃物出来,可空调的发明,以及人们贪凉喜冷的习惯,每天就会少排很多汗酸,这些汗酸郁在肌表,皮肤就容易反复瘙痒。
这时你如果当做过敏治,治来治去,你没把这些毒汗排出来,都不能根治。
只有打开肌表毛窍,让毒汗排泄下来,身体才能真正地舒服。
所以夏天要少吹空调,闭门留寇,要多晒太阳出汗,给邪以出路。
这老师听了后,点了点头说,中医真厉害,不单知道治病,还知道找出真正的病因,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要少吹点空调,多运动出汗,多跟娃子们一起做体操,运动锻炼。
然后老先生便开了两味药,就用薄荷配上蝉蜕等分打粉,每次用温酒来送服一钱。
这样这老师吃完药后,又加上晚上少吹空调,白天多运动出汗,三天就不再瘙痒了,接下来几个月都没有复发过。
几年的老毛病就几天治好,不是中医中药有多么神奇,而是你找到了病根,自己懂得养生,靠运动打开汗孔,不留下汗酸代谢物,身体就很通透,风痒就排泄出去了。
小指月问,爷爷啊,为什么你用这两味药,还要加酒来送服呢,不是说痒的要少喝酒吗?
老先生笑笑说,是要少喝酒,但少喝酒并不代表不能用药酒,薄荷、蝉蜕你到药柜里看是不是最轻飘的药物啊?
小指月点了点头说,轻如羽毛!
老先生又说,治上焦如什么呢?
小指月说,治上焦如羽,治肌表也如羽,凡脉浮者都可以用这质地轻疏的药物,把肌表浮风疏泄出去。
老先生又问,那我们这个就酒是什么道理呢?
小指月说,酒能最快速地升清阳,散寒气,开腠理。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没错,借助这酒劲,可以很快把薄荷蝉蜕,发散风邪,疏泄腠理的力量打出去,使清阳能更快速地出上窍走肌表,这样毛窍一开,瘙痒便下来。
小指月一拍大脑说,爷爷,我明白了。
老爷爷又笑着说,你又明白了什么呢?
小指月乐呵呵地说,过年的时候,爷爷不是带我去看放烟花吗?
我觉得这酒应该是放烟花的那股动力,一下子把烟花打到很高去。
而这薄荷蝉蜕在很高处,四散开来,使皮表的郁结毛孔张开,使身上的郁毒宣开,就像火花烟花在空中炸开来之后就烟消云散一样。
老先生听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这时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必效方》曰,治蜂虫螫伤,用薄荷捣烂帖之。
《永类钤方》曰,治风气瘙痒,用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
薄荷解肝郁
有个妇人一进到竹篱茅舍来,就喋喋不休,说自己眼也胀痛,口也干,心也烦,睡觉也不好,还有乳腺增生,颈椎病,胃口也经常不开,还腰酸膝盖骨痛。
老先生说,这么复杂的病,你到医院看过没有,这妇人听了后,说,看遍了,每个科都走过来。
也检查了,有医生说我没病,但我浑身都不舒服,有医生说我胃病,但吃了胃药也没治好,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先生笑了笑说,你脾气不太好吧?
这妇人说,我脾气很好啊!
老先生笑笑说,那你婆婆怎么样呢?
这妇人听后说,婆婆一天到晚都唠唠叨叨,最是烦人,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好像老跟我过不去一样。
老先生笑了笑说,会做媳妇无恶破。
妇人大倒苦水说,怎么可能,任谁在那家中,一天到晚,听那些话,没有不烦躁得七窍生烟的,我都恨不得马上分开来住。
这时老先生笑了笑说,你静下来停下有什么声音吗?
这妇人根本没有在意周围有什么声音,仔细地又听听这竹篱茅舍,还是没有听到有什么特殊的声音说,你这里坏境很清静很好啊,没有什么吵闹声。
老先生再次笑笑说,你再听听,再仔细听听。
这妇人才凝神认真地听,说有几只蜜蜂的声音。
老先生又说,还有呢?
那妇人又仔细地听了下,窗外蝉鸣声怎么这么大,刚才怎么没有再意。
老先生又笑了笑说,你再认真地听。
这妇人又说,荷塘外面好像偶尔有一两声蛙叫。
老先生又说,再听听!
这妇人说,还有风吹芭蕉叶的声音。
老先生笑了笑说,这么多杂音,你如果通通都往心里装你会烦死,可你为什么进来都没有抱怨这些杂音呢?
这妇人听后笑了笑说,我没在意它们啊!
老先生听后哈哈笑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这妇人听后居然有股豁然开朗的感觉,她从婆婆身上,好像看到了将来自己也是那样,将来自己媳妇会不会这样抱怨我呢?
我是不是应该不要在意这些声音呢?不要再抱怨呢?
这样来回琢磨了几下,便豁然开朗说,老先生谢谢你的教诲,我知道怎么办了。
随后老先生只给这左关脉弦硬郁结的妇人,开了一剂逍遥散,里面就含有薄荷,这妇人回去吃完药后,脾气大好,眼不胀心不烦胸不闷了,而且膝盖不通,胃口大开。
跟婆婆的关系,居然一下子变得融洽多了,整个人好像变了一样,让街坊邻居都觉得不可思议。
是谁改变了她呢?
是逍遥散,还是她自己的觉悟,或者说是兼而有之?
这里头只有爷孙俩跟那妇人最为清楚。
小指月问,爷爷,为何逍遥散如此厉害。
老爷爷笑笑说,不是逍遥散厉害,而是人肝气郁结太可怕了。
你说说肝气郁结会出现什么病症呢?
小指月便想了一下,说:
肝开窍于目,肝气郁结,眼睛容易胀痛。
肝经上达巅顶,肝气郁结容易头痛头晕。
肝经布胸胁,肝气郁结,胸胁容易胀满,容易乳腺增生。
肝胆经循咽喉,肝气郁结,咽喉容易长梅核气梗塞得咽炎。
肝主筋,肝气郁结,气机不疏泄,筋骨得不到充分气血荣养,不荣则痛。
肝经下络阴器,肝气郁结,妇人痛经,男子前列腺也容易出问题。
肝木能够疏脾土,肝气郁结,气不疏泄,脾胃就不好,不想吃饭,容易胃痛。
肝木能生心火,木郁便会化火,所以肝郁的人,容易心烦失眠。
肝木为肾水之子,肝郁太厉害,就会子盗母气,煎熬肾水,导致肾亏腰酸。
......
......
老先生笑了笑说,可以了,可以了,你把一个肝郁吃透,你就可以治疗很多妇科杂病,这些杂病看起来像网一样,非常烦躁,可网眼就那肝郁一点,抓住这点网眼,整个网都可以提起来。
在治疗妇科杂病里头,不懂得疏肝解郁是行不通的。
然后小指月大受启发,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医贯》曰,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郁,一方者何也?逍遥散是也。方中为柴胡、薄荷二味最妙。
《本草新编》曰,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
《药性论》曰,薄荷去愤气。
异病同治话薄荷
天气热,几个民工搞了几瓶酒,晚上就在树下畅饮一番,他们觉得回到房子里睡觉也太烦太热,不如干脆在外面过个夜。
于是他们就在草地上睡觉了。
蚊香一点,把蚊一赶跑,那真叫舒服惬意,凉风吹过来,非常爽快,一整天的疲劳,躺在这大地的怀抱,都纷纷随风而消。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后,有的民工就牙痛,有的就鼻塞咽痛,有的就拉肚子。
他们本来就经济不太宽裕,所以没有一下子往医院跑,而是跑来竹篱茅舍,因为他们听说,茅舍里的老先生既能治病,而且能够花最少的价钱,把病治好。
小指月一一摸过脉象后说,爷爷怎么这么奇怪,他们这几个人脉象都是浮重带数?
老先生笑笑说,同机不同病,可用相同药。
小指月就琢磨,该用什么药呢?
老先生说,在外面露宿就伤了风,里面又喝了酒,用油炸花生米下酒,所以外风里热,风气包裹住毒热,都出不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老先生又说,是辛凉发表,还是辛温发表呢?
小指月说,脉若浮紧,当辛温发表。脉若浮数,当辛凉发表,用薄荷。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你们回去就都采薄荷叶来煎水,牙痛的可以煎浓点漱口,鼻塞咽喉痛的可以慢慢咽下,拉肚子的可以直接服用,还有一个耳朵痛的,可以用新鲜的薄荷,搅出汁来滴耳朵,眼睛红肿的便直接用薄荷汤来洗眼。
以后不要再喝酒后又露宿了。
到时候脖子歪了,面瘫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们听后才知道大家都是贪凉饮冷,露宿草地惹的祸,晚上风冷露水重,加上体内酒毒与油炸之物,两个一加在一起,就变成风热。
他们回去后,就立马这样搞,上午搞了,下午基本都好了。
真是药若对证,一碗汤,有病早吃好得快。
小指月看了后,哈哈大笑,爷爷跟他说,为什么笑呢?
小指月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异病同治了。
爷爷又说,那你说说看。
小指月说,异病是表面的病象不同,同治是里面的病机一致。
老先生又笑笑说,这个解释还不够通俗易懂。
小指月琢磨了一下说,有了,就像电源总开关切断了,结果有人路灯打不开,就像外面鼻塞牙齿痛眼睛红赤皮肤瘙痒,有人里面加重电灯打不开,就像里面咽喉不舒服拉肚子。
一旦把电给接上,到处灯都凉,一旦用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把风消掉,把热散掉,一旦气血对流,就像接通了点一样,那眼睛红赤牙痛鼻塞一下子好了,还有咽痛拉肚子也随着而好了。
爷爷听了后,笑笑说,这就有点像老百姓的中医了。
然后小指月就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再新》曰,薄荷消目翳。
《明目经验方》曰,薄荷煎汤洗眼,治眼中红赤痛。
《本草纲目》曰,薄荷利咽喉,治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新修本草》曰,薄荷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普济方》曰,治血痢用薄荷叶煎汤单服。
《闽东本草》曰,治耳痛,鲜薄荷搅汁滴入。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痢疾初起,夹有外感者,宜用薄荷,散外感之邪,即清肠中之热,其痢自愈。薄荷又善消毒菌,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以薄荷为要药。
18、牛蒡子
风温咽痛牛蒡子
天气转凉时,风寒感冒就多,最近天气转热,风热感冒咽痛的病人开始多起来。
有个中学生这几天咽喉肿痛,发热头痛,不得已只好请病假,家里人带他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问他,你们家里最近饮食怎么样,有没有搞煎炸烧烤的啊?
家里人摇摇头说,没有,就怕将近考试,影响到娃子身体,所以饮食都搞到很清淡。
不单没吃煎炸烧烤,还经常煲了一些清汤。
老先生摸完脉后说,这脉浮数,浮主表,数为有热,如果没有饮食辛辣烧烤点火的话,这咽喉很难肿痛起来啊!
小伙子你再仔细想一下,有没有在外面吃什么辣条子炸鸡腿啊?
这小伙子看着家里的父母,低下了头。
大家马上明白了,这父母生气地说,给你零花钱不是给你买病的,每次都是这样,把身体吃出病来,又耽误了学习。
确实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多容易得咽炎扁桃体发炎,一旦有炎症,马上就送往医院挂水,怎么刚刚挂退下来,没多久又重新烧起来。
抗生素消炎药,不断更新换代,用到最高级都抑制不住疾病的反复。
所以有些父母甚至动起了吧娃子扁桃体切掉的念头,干脆让身体不报警,不发咽喉肿痛。
老先生摇了摇头说,摘除报警器不是英明之举,脏毒不通过咽喉或肛门发出来,它如果闷在身体里面反而会成为大事。
然后老先生说,小指月,银翘散。
指月随手把银翘散写出来。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施。
小指月说,这牛是什么呢?
老先生说,是牛蒡子。
小指月说,牛蒡子,就是疏散风热,利咽膈的。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银翘散这个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的良方,病人脉浮数,最容易见咽喉肿痛。
所以牛蒡子在这里最能够疏利咽喉肿痛,它辛散可以外解风热,又苦寒可以内清热毒。
像这样辛散苦寒集于一体,能升能降的药物比较少,你可要好好研究一下这味药,将来有大用途。
老先生接着又说,如果嫌煎汤药麻烦,你们去买维C银翘片吃了也管用。
这家人是中医的铁杆热爱者,他们说中药不麻烦,这汤药才来得快。
果然他们抓了药回去,第一剂吃完就不发热了,第二剂吃完咽喉肿痛也减了。
小指月就不解地问,爷爷啊,这中药能不能治根呢?
老先生笑笑说,小指月啊,你太天真了,你想想一个感冒咽痛,有哪个医生说,吃了药后,就保证一辈子就不再感冒咽痛呢?
小指月摸摸大脑说,这倒也是。
老先生说,病是自家生,还需自家医。
你要看到咽喉肿痛有风热束表在里面,所以懂得用银翘散来给风热毒邪一个去路。
但如果你饮食不注意,忍不住又拿零花钱去吃香喝辣,买油炸食物,天天吃,那火很快又烧起来了。
点火容易救火难啊!
谁能保证森林不起火灾?
小指月听了,隐隐能读懂爷爷的心。
爷爷是希望大家都能够一起学养生,只有真正学会养生,有健康的观念,才能够在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这比疾病已经发生了,再匆匆忙忙去找医生要更高明。
所以《黄帝内经》说,上工治其未萌,中工治其已成。
然后小指月在笔记本中写道:
《医学启源》曰,牛蒡子消利咽膈。
《广济方》曰,治喉痹,牛蒡子、马兰子,二药捣散,空腹以暖水送服。
无肉不欢的富翁
有个富翁餐餐无肉不欢,家里只要一餐没有三盘五碟,堆满鸡鸭鱼肉,他就会大发脾气,跟家里人说,咦!我难道会连肉都吃不起吗?
这样家里人只有随顺富翁之意,一日三餐,都有鸡鸭鱼肉。
富翁几年之间,就吃得肠肥肚满,腰粗脖子短,一下子重了几十斤,他还以为人有福气才发福,还以吃得肥满为荣。
想不到有一天,吃完一桶炸鸡翅膀后,他就去睡觉,而且把空调开到十几度,他觉得这样才舒爽。
想不到一觉醒来,脖子周围肿胀难受,一摸手立马缩回来,碰都不敢碰,太痛了,他以为之是上火了,没在意,就叫家里人搞点泻药来吃吃。
这泻药吃下去,肚子是泻了,但这脖子的肿毒不但没减下去,反而还变大了,不要说是吃饭,就连喝水吞东西都痛苦难耐,这可该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不会被病死也会被饿死。
这富翁就一下子请了几个镇合起来十来个名医,一起前来为他诊病,这些名医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说脖子长了肿瘤,有的说是痰食化热,有的说会不会是其他恶病转移,还有的说是简单的淋巴结肿大。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富翁听得头都大了,我请这么多名医过来,是要你们为我分忧,解我病苦,你们怎么一个一个争得面红耳赤,这该听谁的好呢?
大家纷纷都说,听我的吧,听我的吧。
富翁就气愤地说,你们都说听我的听我的,你们谁敢打包票治好我的病,我就给你们重重赏金,如果治不好的话,我搞到你们连医生都当不了。
这时堂中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完全有把握治好富翁的病。
大家虽然都像争功邀赏,但这病会不会是个定时炸弹呢?搞得拆不好,反而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倒没必要犯这个险。
愤怒地富翁把他们都纷纷赶走了,这该怎么办呢?病还得治啊,不然水都喝不了,咽喉又干燥疼痛,吞口唾沫都痛到皱眉。
在家里人的建议下,这富翁就做在轿子上,雇了几个人抬到竹篱茅舍上面来。
老先生察色按脉后,得知一些发病的情况,便说,这个病我没法治,请回吧!
小指月听了后也大吃一惊,老爷爷从来没有畏惧过疾病,怎么会突然后退了点呢?
这富翁冷汗一下子出来了,原本气势有些嚣张,他以为老子有钱,什么名医我都请得起,但一看一个名医接一个名医都没办法。
而且竹篱茅舍的先生非常有名望的,都说没办法,难道我会在这个病里头栽跟斗了。
这个富翁没有走,他想问清楚这个病为什么没法治。
老先生叹了口气说,当年医学祖师扁鹊立六不治,其中有一条叫骄恣不论于理者不治。
就是说,不讲理的人,你想治都治不好。
这富翁笑笑说,老先生,我最讲理了,我如果不讲理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老先生摇摇头说,赚钱讲的是商场的理,可这养身子讲的可是医学的道理,隔行如隔山,你懂吗?
这富翁颐指气使,很少有人质问他懂不懂的,可自己确实又不懂,只好说,请教老先生是什么医学道理?
老先生知道富翁已经有所收敛了,便说,《黄帝内经》曰,膏粱厚味,足生大疔。
那些经常吃肥甘厚腻,大鱼大肉的人,身上佷容易长疔疮痈疽,所以第一条道理,就是吃素。
对于所有长热毒痈疮的人,在饮食上都要吃素。
你能做得到吗?做不到就是不讲理,不讲理就别找我看。
这富翁听后一愣,觉得老先生讲得句句在理,实在没办法反驳,咬咬牙说,我怎么做不到,为了治好病,吃斋念佛我都做得到。
老先生知道自己激将法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知道这富翁贪吃肉类,但这种粗人说话往往一言九鼎,说一不二。
然后老先生说,还有第二条理。
富翁问,那是什么呢?
老先生说,你没有资格坐轿子上我竹篱茅舍来。
富翁哈哈大笑说,谈资格,老子最有资格,我可以雇十只轿子抬我上来,我可以叫他们一整天抬我到各地去,只要我想去拿,都有轿子跟着我,区区做饺子的资格,我怎么没有呢?
老先生又笑笑说,不是跟你讲钱,有钱可以坐轿子,只是外在的条件,你若讲养生的道理,讲这内在身体的修养,那就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有钱就可以不生病,那皇帝周围就不需要太医了。
这富翁听了后点了点头,确实老先生说的句句在理,没什么好反驳的,便说,那老先生认为我为什么没有资格坐轿子呢?
这时候富翁的语气谦虚了不少,惟虚而能容,你如果不能先让一个人谦虚,那么你讲的话,他就会当耳边风,就像倒水一样,一个在高水,一个在低处,这水怎么能够从底往高处倒呢?
所以老先生处处用讲理来折服富翁。
这时老先生才缓缓道来,保养身体最重要是两个理,一个是管住嘴,一个是迈开腿。
你现在天天只知道大鱼大肉地吃,管不住嘴,而出入又必坐轿子车马,根本没有通过运动手脚来把身体的营养赘肉炼化消耗掉,这样过多的营养停留淤积在身体里面,就会长痈疽脂肪瘤包块。
这富翁听后点了点头。
老先生接着又说,居家是讲究量入为出,这是家庭开支的道理。你赚多少钱,就不要透用,这样家里就可以过得有余富足。
而养生讲究的是量出为入,你身体往外付出都很少,又缺乏锻炼出汗,稍微有点热,就把自己冻在空调房里,不让脂肪燃烧,那这些脂肪不都变成瘤子长满脖子肚子。
现在长在脖子上肚子上是小问题,将来长在肝上肾上,难道你要把肝肾切掉,那人也没了。
这富翁听后点头如捣蒜说,老先生教训得是,这做生意持家,是一番道理我懂,但你讲这些养生道理,我却第一次听,确实不懂,但现在一听起来却句句在理,无可反驳。
老先生点了点头,他知道富翁这种人很粗爽,你讲得在理,他句句听你,于是跟他说,你得减减肥了,腰带长寿命短啊,这不是骂你,这是真正的医理。
每天你要运动五公里,不是请别人抬你,而是你自己走,你能做到吗?
富翁想了下,好像有点为难,但想到自己的病,便说,我能!
老先生说,小指月啊,开牛蒡解肌汤。
小指月随口把方歌背了出来。
牛蒡解肌翘丹栀,夏枯荆薄石斛玄。
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皆可医。
这样一首漂亮的牛蒡解肌汤就写在纸上。
原来这汤方就是专治头面风热,或颊项痰毒,风热牙痛等。能解肌透热,化痰消肿。
这富翁吃了三剂后,咽喉渐渐开了,肿痛也减了大半。
他又按照跟老先生的约定,吃素一个月,并且每天要走五公里路,想不到咽喉一天一天好,身体一天一天舒服。
甚至以前上楼梯都喘气的,现在一口气蹬上二楼三楼,如履平地。
一个月吃素,并且运动下来,让富翁减去十来斤赘肉,他高兴得不得了,哈哈大笑说,姜还是老的辣,这中医还是老的神啊!
原来这富翁还没有想明白,这药方只治好他三分的病,而管住嘴,迈开腿的养生,却治好了他真正的病根子。
大头翁与普济消毒饮
每当上一年冬天不太冷时,第二年春天就有各种各样的温热病,要比平常要多得多。
老先生看到最近天气开始转温热,提前就叫小指月把去年秋天在野外采的不少牛蒡子拿拿出来。
小指月不知道爷爷要干什么,这几年又是叫小指月去采薄荷,晒陈皮,还有购买僵蚕玄参、桔梗等,比较难采集到的药物。
爷爷一般很少提前配药的,一般配药都是要因人而异,没有看到病人见到疾病怎么能配药呢?
小指月有点不懂。
过了一周后,山脚下来了好几个老师,连同校长也过来。
小指月看他们着急的样子,就知道学校一定出了什么事。
果然校长反应,最近又开始流行猪头风。
小指月不知道什么叫猪头风。
爷爷说,猪头风就是常说的大头瘟,又叫大头天行,两边腮帮子红肿热痛,严重的肿到眼睛上面来,眼睛都睁不开,而且这种大头瘟还会传染,学校里一两个人得,过不了几天很多学生都会得,有些严重的会伴随睾丸方面的炎症,会影响到生殖系统,如果不及时截断扭转这种病势,就会很麻烦。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这大头瘟我都知道,你们就把这些药拿回去熬水给学校的娃子都喝上,已经犯病的就喝多点,还没犯病的可以少喝点预防。
这校长很激动地说,我代表全消的老师家长学生们感谢老先生了。
老先生笑笑说,都不是第一次了,还客气什么。
原来前面还有好几次大头瘟毒蔓延,都是靠老先生用药截断的。
这校长拿药回去,过了几天,他又上来一趟竹篱茅舍,带来了好几本学校的课本。
原来这次校长不是上来请药的,而是为了答谢老先生,他特地给小指月送了一系列的教材读本。
他不知道小指月早已经熟悉那些书了,但小指月还是很喜欢,毕竟里面还有一些图画。
小指月在校长走后,便问,爷爷你给校长用的是什么方子啊?怎么那么多味药?
老爷爷笑笑说,这个是中医里面解毒打击面最广的普济消毒饮。
小指月说,这大头翁用普济消毒饮?
老爷爷说,只要是舌红苔黄,脉数,头面红肿热痛,都可以用,有病则治病,没病则防病。
小指月听后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里面就有牛蒡子,牛蒡子就是专门可以治面目浮肿的,可以疏风散热解毒。
可我不明白为何爷爷能够算准,最近要流行大头瘟?
老先生笑了笑说,将来你也可以,去年过了个暖冬,大地封藏不是很好。
《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冬不藏精,下句是什么呢?
小指月说,春必病温!
老先生说,就是这个道理。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爷爷早就知道了,没有告诉小指月,以后我也知道了,过了个暖冬后,第二年肯定温热病要流行,要多备些疏散风热,解毒之品,这牛蒡子以后得多收集一些了。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药品化义》曰,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疬,颈项痰核,血热痘,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黄帝内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19、蝉蜕
蝉蜕的七大功用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小指月一边吟着这咏蝉的诗,一边跟着爷爷在野外的森林里头拾蝉蜕,原来最后一次脱下来的衣服就叫做蝉蜕。
小指月边捡蝉蜕,边在想蝉蜕的各种功效。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退翳明目,息风止痉,止小儿夜啼。
这么做作用,如何从这小小的蝉壳子里头体现出来呢?
老爷爷说,蝉从潜伏在地底多年才钻出地面,脱下衣服,谓之蝉蜕。
这蝉蜕是甘寒的,你看放在手里一掂,轻如纸。
小指月便说,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这蝉是飞天的,它脱下的衣服又质轻,所以很明显应该是归肺经,走上焦肌表。
由于它是凉的,所以它是疏散肌表风热的药,风热感冒,可以用它。
老爷爷又说,这蝉蜕你看它是一个中空脱落之象,蝉白天声音极其嘹亮,它又是入肺经的,肺直接通气于咽喉,所以咽喉部如果有瘀浊挡道,影响到声音,使声音沙哑,甚至失音,就可以通过蝉蜕这个脱落之象,令咽喉部浊阴脱落下来,使咽喉恢复中空,声音恢复嘹亮之意。
小指月又说,透疹止痒,为何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可以用蝉蜕,而且我发现爷爷喜欢用蝉蜕配合薄荷,治疗各类风热皮肤瘙痒?
老爷爷笑了笑说,是啊,两个药物都善于疏散上焦风热,都质轻,上浮,都能开肺盖。肺主皮毛,肺盖一开,皮毛的风热透出去,自然疹消痒止。
小指月又说,这个明白,但蝉蜕是归肺经,它又如何退翳明目?
老爷爷说,蝉自始至终都以肝木为生,所以蝉蜕归肝经,它附于木体之上,又是一个脱落之象,而且质地轻飘,所以它善于走肝经,借着轻飘之性,直接上达于清窍眼目,然后利用这股脱落之象,把眼目中的浊阴翳障脱下来。
小指月又说,那息风止痉呢?
老先生说,蝉蜕入肝,它偏于凉,能够凉肝,凡肝经热盛,风动者,或者小儿惊风抽搐,可以用蝉蜕来息风止痉,凉肝退热。
小指月又说,蝉蜕止夜啼,小孩子晚上啼哭不安可以用,是何道理?
老爷爷说,蝉白天鸣叫最为嘹亮,蝉蜕可以利咽开音,蝉晚上安伏一声不响,蝉蜕能够让娃子夜啼安静下来,此大自然造化之理也。
白天阳出于阴,应该动,晚上阳入于阴,应该静,而且小儿夜啼,大都伴随有惊吓胸膈中有郁热,这蝉蜕正好能够息风止痉,透散胸膈中烦热。
小指月又说,为什么《名医别录》上记载,蝉蜕还主妇人生子不下,可以引产。
老爷爷点了点头说,对于孕妇即使偶有风热感冒,都要慎用蝉蜕,毕竟蝉蜕乃一个脱落之象,善于引产引子下脱。它不仅善于脱眼中翳膜,皮肤中瘙痒,甚至咽喉里头的浊阴,进而五脏六腑里头有一些瘀浊不能透脱的,都可以考虑到蝉蜕。
小指月听后,一下子把这一系列蝉蜕的功用都牢记于心,每次跟爷爷到外面采药,都大有收获,收获的不仅仅是药草,更多的是知识,当然还有很多灵灵活活的悟性。
蜕变
爷爷看小指月对着蝉蜕发呆,然后跟小指月说,指月啊,你看树上叫的蝉,声音多么嘹亮,多么风光啊!
小指月说,是啊,整个夏天都是蝉最灿烂的季节,而且天气越热,它叫得最响亮,好像全然不怕这酷暑一样。
越是酷热难耐,它的精神就越是振作。
爷爷点了点头说,智慧越苦越明,智慧越用越出。
小指月在咀嚼爷爷这句话,发现爷爷说的话总是耐人寻味,不单现在琢磨不透,就算是琢磨几天,都有得琢磨,而且琢磨一辈子都琢磨不完。
这时爷爷又说,小指月啊,你别看这蝉风光无限,可一到秋季来临,它就凋落了。
小指月点了点头说,可它依旧无所畏惧地唱歌。
爷爷接着又说,指月你知道这蝉从土中爬上来,唱歌唱多久吗?
小指月不是很清楚,爷爷便说,就那几个月,这蝉它在地下埋藏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一直蛰伏在修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响亮枝头,在酷暑之中于天地争辉。
小指月第一次听到这蝉还得在地下蛰伏十几年之久,这太不可思议了,不觉对这位非常能沉得住气的朋友肃然起敬。
把每一味药当成你的朋友吧,那么你在用它时,它就会为你两肋插刀。
小指月从来不把药物当成平凡的草,而是把它们当成自己知心的朋友,所以每每琢磨一味药都非常专注亲切。
老先生接着又说,这蝉不单要经过长时间的蛰伏,而且还要经过五次痛苦地蜕变,没有这五次脱胎换骨,撕心裂肺地脱壳,这蝉也不能有所成就。
小指月听后,更是肃然起敬,他原因为这知了只需要蜕一次壳就够了,想不到它还要蜕五次,经过五番生死的挣扎,极限地考验,最终才得以升华。
这时老先生便跟小指月讲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小指月听爷爷用那凝重的声音诵出这三段诗文,马上打起精神,他知道爷爷很喜欢这三句诗文,因为这就像一个人成就的过程。
悬思、苦索、顿悟。
这是治学的三重境界,同时更是人生修炼的三重境界。
人只有反复地通过修炼升华,通过历事练心,才能够最终学有所成,才能够最终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
小儿阴肿
在采集蝉蜕回来的路上,一家农妇叫住了爷孙俩,请他们到瓦屋里面去喝杯茶。
爷孙俩进去后,这妇人很热情地招待。
她说,老先生又得麻烦你了,我这小娃子这段日子怎么阴部肿胀,老是好不了,晚上还经常喊痛。
说完那妇人就去把那娃子带出来,然后脱下那娃子的裤子,果然那睾丸周围肿满,一边大一边小。
老先生说,小指月,你看小儿阴肿是怎么回事呢?
小指月说,应该是毛窍闭塞,水湿不能排下来。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有什么快速的好招法?
小指月正在寻思。
老先生说,就用我们刚才采集的蝉蜕,煎水外喜阴部,如果好不彻底,再服用五苓散。
然后小指月倒出一小半的蝉蜕,给这妇人,教他拿去熬水,给娃子洗洗。
爷孙俩就回竹篱茅舍去了,第二天妇人就来道谢说,昨天洗了,今天就没有再肿了,还没有吃药,效果就这么好。
小指月听了后乐呵呵的,因为他又得到一个经验,就像小孩子在海边又见到一个漂亮的贝壳那么高兴。
所以小指月在他的小笔记本上写道:
《得效方》曰,治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加内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
风热失音汤
高考刚完,有个中学生在跟同学们聚会的时候,熬夜唱K,又吃了不少油炸的鸡爪,结果第二天醒来就有点咳嗽,他以为是感冒了,吃点感冒药没有治好,反而加重,不是鼻塞,而是声音沙哑,再过两天,居然说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家里人才开始着急,你说感冒鼻塞咽痛,这还好说,如果搞到声音都说不出来,这就有点严重了,于是他们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笑笑说,小伙子要爱护自己身子,熬夜、唱K,再加上油炸鸡爪,哪一样不是小号阴分,使人火起的,这娃子听了后,才知道自己放纵得太厉害了。
老先生慈祥地说,生病不是上天惩罚你,而是身体给你踩踩刹车,教你不要过用你自己的身体,要懂得爱惜。
这娃子第一次居然听到有人感恩生病的,原来他最讨厌疾病的了,每次病不是打针就是吃药,搞得他非常烦,恨不得通通把病歼杀灭掉,就像得咽炎后就像切掉扁桃体,得阑尾炎后就想割掉阑尾。
但老先生不这样认为,病是身体在自救,是给身体踩踩刹车,就像车子要上路,首先要检查刹车系统有没有坏,不然佷容易出事故。
人有个本能,生病就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如果你无休无止地暗耗身体,却生病不起来,那才可怕呢?
所以有人年纪轻轻就猝死在健身房,或者电脑桌旁,这是因为他们身体连生病的能量都没了,连发一场病的气血都不够了,所以不得病则已,一得病便是大病重病。
这小伙子听到老先生这解说,马上觉得眼前一亮,以前对疾病恐惧,讨厌,排斥的心,通通都没有了,就像你会对你车子的刹车系统讨厌排斥吗?
没有刹车系统,谁来为你保驾护航,没有适当时机地生生病,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过用透支身体了呢?
如果你都没有感冒,咽喉也没事,继续熬夜,把唱K跟吃煎炸食品,当成家常便饭,那到最后自己得了喉癌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这小伙子的父母听后也点了点头,本来他们要负担起教育娃子的责任的,想不到真惭愧,做父母的教不好,还要做医生的来教。
这时小指月摸完脉后说,爷爷,这是一个浮数脉,还是一个风热感冒,咳嗽失音。
老先生笑笑说,那就用风热失音汤吧。
于是小指月便在淡黄的宣纸上写上:
蝉蜕、牛蒡子、桔梗、甘草。
只开了三剂,这娃子吃了两剂后,就咳嗽止,声音恢复。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中写道:
《现代实用中药》曰,治感冒咳嗽失音,蝉衣一钱,牛蒡子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煎汤服。
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于咽喉,肺气一打开,咽喉鼻都为之通利,声音为之恢复,呼吸为之顺畅。
20、桑叶
兔子眼与桑叶
猪头风刚刚流行不久,居然开始流行起红眼病来。
很多学校的娃子,眼睛都红得像兔子一样。
原来这也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
一个集体里头,有一两个人得这红眼病后,其他抵抗力稍微差一点的很快就会染上。
农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他们甚至认为望一眼都会传上,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在好长一段时间不相往来。
这种红眼病在古代叫做天行赤炎,也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一样。
有个老师带着他三个学生一起前来,三个学生眼睛都红得像兔子一样,又肿又痛又干涩。
像这种病一般都是专病专药,非常特殊顽固的才要加进辩证论治。
老先生跟小指月随即到竹篱茅舍外面的篱笆周围采桑叶,才出去一会儿就采来一大袋子。
一般农村人认为庭前屋后不太适合种桑叶,他们认为桑跟丧同音,有点讳忌。
但爷爷却哈哈一笑说,民间风俗习气,有些有道理的,比如端午节喝雄黄酒,重阳节喝菊花茶。
而有些却是无稽之谈,像这桑叶浑身都是宝,只有救人之功,何谈伤人之弊。
小指月,你说说,桑叶有哪几宝呢?
指月笑笑说,桑叶可以清肝明目,桑枝可以走上肢,止痹痛,桑葚子可以降到肾中去,补益肾精,桑白皮可以入肺,泻肺平喘,治肺热咳喘。
爷爷听了点点头,这就是为何老爷爷并不讳忌在篱笆周围种上治病救人的桑叶的道理。
然后把采好的桑叶一起送给老师说,你们回去只管把这桑叶熬水,熬滚就好,不要熬太久,然后让大家喝一小部分,剩下的就拿来洗眼睛,每天洗它三五次就行。
这老师回去后,就这样搞,两天红眼病就收住了,班里的人每天都喝上几杯桑叶水,也没有再听说过流传红眼病。
如果没有及时用中药预防治疗这红眼病,很快就会蔓延得无法无天。
老爷爷说,桑叶真是个宝啊!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养素园传信方》: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铁扇子(桑叶)二张,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陈。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炖热,再洗,每日统三、五次。
一味桑叶乃至红眼赤眼之特效药也。
肝开窍于目,桑叶能清肝明目。